第兩百二十七章 葡萄的往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春節前那一個月,金山城消息靈通人士之間,關於劉一峰的訊息那是傳的滿天飛。內容基本上都是在講有個小商行發現了金礦,東山錢莊的夏傑想殺人越貨被反殺的事,當然細節上就根據傳播者的性格,會添油加醋一些的。

孫澗葵很清楚他打聽到的訊息絕對有水份,但發現金礦這點他花了很多錢打點海事局的官員,基本上已經能確定了。並且也是那時候他知道了劉一峰的存在,知道了他就是發現金礦商行的掌櫃。

那時候,無數同樣打聽到劉一峰存在的人,都開始了尋找他的舉動,李鴻基他們就被挖掘了出來,劉一峰被海事局帶到了藟山城一事也被挖了出來。

線索到這裡就斷了,孫澗葵還在猶豫要不要也去藟山城的時候,劉一峰回來了,還開了個金山甜莊的訊息又傳來了,於是就有了這次邀約。

“劉掌櫃,金礦的規模有多大?”

劉一峰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反而問到:“孫掌櫃,你們商行在五十城區買的地多嘛?”

孫澗葵愣了下,但立刻想到了一個可能性,滿臉的激動。而一直站在孫澗葵身後孫離聽的滿臉懵逼,不清楚劉一峰怎麼答非所問。

“是有一些,不過買的早,並沒花太多錢。”

“那還好,如果是高價入市的話,得趕緊脫手。”

“是嘛,也不知道脫手後轉來買金山城的地行不行。”

“金山城內的地肯定會升值的,不過城外嘛,我建議先不要動。”

“為何?”

“呵呵,自然是城外的地,有些東西啦。”

“哦,我明白了。”

孫離沒聽不明白,兩人打機鋒半的對話他完全聽懵逼了,終於忍不住開口了:“那劉掌櫃,金礦的規模有多大呀?”

孫澗葵氣的想扭頭打自己的侄兒,他沒有兒子,一直把孫離當兒子養。孫離不是經商的料,管理能力也很差,就進入了孫家的武裝力量,成為了一個小隊長。

在他看來劉一峰已經明確的告訴了他很多資訊了,但在頭腦相對簡單的孫離看來,劉一峰就是在顧左右而言他。

“孫離,茶涼了,去叫下人換一壺!”

支走了孫離後,孫澗葵也不再問金礦規模的事了,他知道劉一峰不可能直接告訴他的。能暗示自己金山城金礦規模大到能渠道藟山城的地位,就已經足夠了。不過他還是有些好奇為什麼劉一峰也暗示他不要去買金山城外的地。

金山城外的河谷平原在他看來是十分不錯的耕地,部分不那麼適合耕種的區域也能作為牧場。養牛馬羊這類畜類是不如藟山腳下的平原的,但養些家禽和豬問題不大。

如果真的要把商行重心從藟山城轉到金山城,那麼在金山城內買房買地都是其次,趕緊去金山城外佔據最好的地盤才是當務之急。

“劉掌櫃,這城外的地,一點都不能碰嘛?”

“最好暫時別碰,萬一你辛辛苦苦開墾出來了,海事局一紙通告給你收了,你找誰說理去?”

“行,那老朽就聽老弟你一言了。”

這對自己的稱呼一換,劉一峰就知道已經獲得孫澗葵的信任了,他接受邀請也是有求於孫澗葵的。

“孫老哥,我有一事希望你能幫忙。”

“何事?”

“你認識馬販嘛?”

初到藟山城時,劉一峰就發現在東山州買馬是很難的。如果不是當初馮碩坑了孫離的手下還順手牽羊拉走了幾匹馬,他淘金時只能騎驢。

孫澗葵聽到是這件事,本來有些謹慎的面容瞬間放鬆了:“劉老弟要多少匹馬?”

“大概30多匹,而且都要戰馬。”劉一峰想了想,補充道:“另外,我可能不能一次付清,不知道孫老哥認識的馬販能不能分期支付?”

“沒問題。”說完,孫澗葵就指著拿著茶壺剛好進入房間的孫離說道:“一會兒劉老弟直接給離兒溝通就是了,絕對給劉老弟最優惠的價格。”

劉一峰這才知道孫澗葵居然也做販馬生意。他印象中,孫澗葵是在藟山腳下開闢了無數種植園的,主做糧食生意,今天他才知道藟山腳下無數的牧場也是他孫澗葵建造的,大型牲畜牛羊馬他們家多的是。

這麼一想,當初遇到張獻忠時,孫離一夥人那麼多馬匹也就能解釋了。

“行,沒問題,正好藟山送來了一批新馬,一會兒我帶劉掌櫃去看。”

這些馬是劉一峰準備給南下的人用的,他要的也沒那麼急,只是之前東山州買馬太難,他的想法是慢慢諮詢,沒想到一下就找到了東山州排名前幾的馬販子,這屬實是意外之舉了。

因為劉一峰不懂馬,買馬一事肯定要馮碩來,所以他另外和孫離定了了看馬的時間。

然後又和孫澗葵聊起了種植水果的事。

“葡萄?劉老弟,這葡萄可賣不起價呀。”

“哦,此話整講?”

劉一峰一直以為葡萄在古代會是貴族水果,畢竟他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宮廷御宴上有葡萄,是皇帝皇后妃子之類才能享用的。

結果沒想到在大明葡萄已經完全平民化了。

大明的葡萄分兩個大品類,一個是從漢唐朝留下來的在北方載栽種的一種西域葡萄:奶提子,大明稱呼其為馬奶葡萄。

這種葡萄的佳品在漢唐時期都為貢品,普通品種也是奢侈品,的確是劉一峰從古裝劇中建立的那種印象。但遼金宋元這4朝,讓這種葡萄慢慢的從奢侈品變成了普通水果了,到了明清這兩朝,葡萄也就成為民間後院都能栽種的水果了。

孫澗葵這些專職做糧食生意的,除了主糧外不會種植任何買不起價的農作物的,而葡萄就和梨一樣,在大明根本賣不起價。東山州就不說了,本土在城裡找個院子,弄不好就能看見葡萄藤。

而且這個時代沒有化肥,也不會那寶貴的人力肥,也就是糞便肥用在葡萄上,小冰河期大明所有的肥料都要用在保證主糧產量上。所以大多數葡萄都是個頭小還很酸的,不止葡萄,很多其他水果也是如此。

這個時代水果保鮮也很難,摘下枝頭不儘快賣出,多拖一天成本就多一些。這也就導致了大明百姓心目中,葡萄的地位很低,不會有人願意接受高價買葡萄的。

劉一峰聽孫澗葵解釋完後,沉默了一會兒,問到:“那把葡萄製成葡萄乾了?”

孫離滿臉的迷茫,很明顯不清楚葡萄乾是什麼。

而孫澗葵愣了下,說道:“劉老弟還真是見識淵博呀,居然知道西域葡萄乾。”

哈?

劉一峰愣了。

難道葡萄乾在古代沒普及?

是也不是。

擁有西域的王朝,葡萄乾談不上普及到民間,但首都的富裕豪強權貴階層絕對是接觸過的。而大明沒有擁有過西域,至少現在開始西征了也都只擁有小半個西域。所以只有關西河西走廊上的部分人,見過葡萄乾。

中原在工業化前,沒有大規模製造葡萄乾的條件,很多人是真不知道葡萄風乾了居然更美味。孫澗葵都是背靠家族脊樑骨是西軍核心骨幹的緣故,才知道葡萄乾的。

“劉老弟,中原沒人會制葡萄乾,也沒那條件製造。”

“那葡萄酒呢?”

這次不用孫澗葵來解釋了,孫離直接大聲嚷嚷道:“劉掌櫃,我們要是掌握了葡萄酒的釀造方法,我們早就開始賣了。”

葡萄酒自從漢朝流入中原後,一直是華夏酒文化和酒歷史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到了明朝卻斷掉了。

原因很簡單,工業化前的中原大多數土地不適合大規模種葡萄,適合種的土地也被拿去種主糧了,所以只能與西域貿易葡萄酒。而元末明初,統治西域的蒙古汗國大汗信奉綠教,綠教教法不準喝酒,於是葡萄酒在西域就消失了。明朝初期大明也是禁酒的,直接導致會釀造手法的那批工匠因為沒有生計,手藝斷代了。

不過中原也在這期間,出現了燒酒,也就是蒸餾酒,後世華夏白酒體系正式開始萌芽。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葡萄酒再次出現在大明,是明中後期開海禁後,由弗朗機人和尼德蘭人帶來的。他們本來也是給自己的準備的,沒想到大明商人居然願意收,於是葡萄酒也就成為了大明和他們交易的主要產品之一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沿海一帶的世家豪族來說,喝黃酒和燒酒已經不能滿足他們高人一等的心態了。畢竟這兩種酒你有錢就能買到,而那些十年二十年的女兒紅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部分商行就炒作起了葡萄酒,稱這是漢唐榮光。

還別說,效果出奇的好。

畢竟世家豪族不缺讀書人,讀書人都讀到過葡萄酒在漢唐的地位、大明作為替漢人重開天地的朝代,漢人中的讀書人一直以重現漢唐榮光為己任,所以商行們炒作的和葡萄酒等於重現漢唐榮光的概念,堪稱這個時代最成功的營銷。

葡萄酒就成為了一種奢侈品。

而海貿的葡萄酒銷量一直不高,原因是弗朗機人也好,尼德蘭人也好,他們在亞洲的殖民地的葡萄酒產量本來就不算高,海貿路上還有損耗。這損耗還是技術手段無法規避的,因為海貿路線太接近赤道了,高溫和艙室中的水蒸氣會讓葡萄酒迅速變質。

這一切都導致葡萄酒在大明人心目中,是絕對的奢侈品,東山州更別說了,從中原帶來的量少之又少,估計只有宋應星和王琦這種人才喝得起了。

聽孫離解釋完,劉一峰注意到兩人看自己的目光有些怪,一回想發現自己剛才的確問了個很幼稚的問題,這和他一直以來的人設不符,所以兩個人才用奇怪的目光看他。

“哦,我不怎麼喝酒,不是很懂。”

這個藉口也不怎麼站得住腳,但孫澗葵和孫離不會拆他的臺,順著他的話就轉移了話題。

等劉一峰被送走後,孫離回到孫澗葵面前,問到:“叔,你確定這小子能見到宋大人?”

“當然。”

“不是,叔,你別被騙了,海事局那幫混蛋應該還是接觸不到宋大人的。”

孫離的意思是孫澗葵長期收買的那幾個給他們提供資訊的海事局官員等級不夠,可能拿假消息來騙錢了。

孫澗葵起身一邊朝裡屋走一邊說道:“不是那幾人的資訊,是少主的資訊。”

孫離釋然了,但很快又想到了一個問題:少主孫欣從來都是對他們這些分脈的下人看不上的,怎麼會主動告訴自己這些資訊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給四個大佬當替身後,我年薪百億御獸時代:從契約麒麟椰羊開始!海賊:開局召喚智將派大星祝由天師神醫下山,退婚八個女神開局繼承千億家產明末江山如畫江山如畫武當派男神時代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