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限制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此刻陳嶽眼中的量子糾纏現象,已經不像是以往時候那麼神秘與神奇。

在他看來,量子糾纏之所以能實現“超光速”,其基本原理,其實是更高維度層面的一些相互作用力。基於粒子物理學的不斷發展,基於那二十臺超級粒子對撞機的大量實驗資料,基於十餘萬名科學的日夜辛勤工作,基於無數座龐大的科研基地所產出的科學資料,在這成百上千年的不斷研究之中,陳嶽終於得出了這個更為貼近本質的工作。

意識到了這一點,又有了量場方程組與規範解析作為瞭解與計算這種本質的武器,陳嶽此刻終於可以利用量子糾纏現象來做些什麼了。

科學的進步,本質上便是對於自然規律的進一步深入瞭解。有了足夠深入的瞭解,才能利用它們來達成自己的目的。譬如,瞭解了相對論,便能製造出核彈。瞭解了量子糾纏,便能製造出超距通訊儀。

在陳嶽操縱著地面端的超距通訊儀發出資訊之時,守在試驗飛船之上的科學家們同樣在滿是緊張的注視著面前的巨大裝置。

一段攜帶著時間戳的資訊到達了這處裝置之中,引發了這處裝置中,那一些處於糾纏態的微觀粒子的一些狀態變化。透過量場方程組與規範解析解讀之後的資料,成功被電子元器件所理解,並最終呈現在了面前的大屏幕之上。

你好,宇宙。

這段資訊的出現,與時間戳之上所顯示的時間並不一致,而是出現了一定的延遲。

以光速來進行兩地間通訊的話,其延遲時間為5.33秒。而此刻,資料顯示,採取超距通訊儀進行的通訊,時間延遲則為1.68秒。

從表面看起來,似乎這一段資訊縱然達到了超光速的程度,但延遲仍舊存在。這似乎與實時通訊的最終目的有所偏離。

但人們並沒有因此而感到絲毫沮喪。因為所有人心中都清楚,這1.68秒時間的延遲,並不是通訊的延遲,而是電子元器件的延遲。

超距通訊儀之中的晶片,解讀微觀粒子的狀態變化,將這狀態變化之中所蘊含的資訊解析為人們可以理解的文字,需要時間。而這時間,才是延遲的來源。

“成功了!”

在這一刻,試驗飛船之中的所有科學家同時歡呼了起來。人們熱烈的鼓著掌,歡呼著,擁抱著,激動到淚流滿面。

自理論層面踏入三級文明程度之後,人類文明終於在應用層面也踏入到了三級文明的程度。

此時此刻,這一晉升,徹底實現,徹底圓滿了。無論從哪方面來看,人類文明都是徹徹底底,真真正正的三級文明了。

陳嶽此刻同樣興奮。如果他此刻還有嘴巴的話,他也想大聲嘶吼幾句,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可惜此刻的他只是一段程式,只能生存在超算之中,只能作罷。

超距通訊技術實在是太過重要了。

以往時候,因為通訊延時太過嚴重的緣故,身處於木星系統的陳嶽,對於太陽系內其餘的行星僅能進行一些極為有限的開發,有時候甚至需要以三眼人或者矮人為主導進行開發。

這極大的限制了陳嶽的開發程序,限制了資源產出。但現在,有了超距通訊技術,那一切截然不同。

無論身處何方,陳嶽都可以做到對任何地方的屬於自己的裝置的實時操縱。其效率提升何止萬倍。

同時,這意味著軍事實力的巨大提升。類似於以往時候,陳嶽第一次和莫索提文明第七艦隊交戰之時那種,因為通訊延時太過嚴重,導致艦隊戰法呆板,行動遲緩,反應遲鈍之類的事情,再也不會出現了。

當然,基於量子糾纏技術的超距通訊儀也不是沒有缺點存在。

它的缺點主要體現在兩點。

一,超距通訊無法做到類似電磁波那種廣播式的通訊。

所謂廣播式通訊,也即,一個信號源以廣播的方式發出電磁波,只要具備足夠的靈敏度,任何一臺或者多臺終端設備,都可以接收到它的資訊。就像一顆人造衛星在太空之中廣播訊號,地面上不管多少臺手機都能接到訊號。

它是由點到面的。

而基於量子糾纏技術的超距通訊,它是點對點的。一對處於糾纏態的量子,一顆位於這一臺終端,另一顆位於另一臺終端,那麼僅有這兩臺終端可以保持通訊,訊號無法傳遞給第三臺終端。並不是說你造一臺終端,我造一臺終端,只要我們製造的終端採取同樣的技術標準和引數我們就能聯絡。

這種限制當然可以透過建造基站,透過基站中轉的方式來解決,但本質上它仍舊是點對點的,而不是點對面。

第二個限制則是,量子糾纏固然是無視距離且實時通訊的,但隨著對於量子糾纏現象的深入研究與瞭解,陳嶽發現,一對處於糾纏態的粒子相互距離越遠,其行為與變化模式就越複雜,相應的,用於解讀其資訊的量場方程組便越複雜,一直到就算規範解析方式都無法解讀的地步。

以陳嶽此刻所掌握的技術,極限狀態下只能做到約1500億公里的實時通訊。超過了這個距離,資訊雖然仍舊可以傳遞,且仍舊是實時的,但現有的數學水平,卻不足以將資訊解讀出來了。

除非對於量場方程組和規範解析的研究能更加深入,數學水平能再度提升,才可以提升這個距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雖然有著這兩個限制,但超距通訊對於傳統通訊的優勢,仍舊巨大到不可思議。

“這簡直是劃時代的技術。以此技術作為劃分二級文明與三級文明的標誌,實在是恰如其分。”

陳嶽滿心感慨:“掌握量場方程組之前與之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我現在已經掌握了超距通訊技術,之後要做的便是不斷迭代,令其小型化、穩定化、高效化。不過後續的就只是工程上的問題了,不涉及基礎理論,只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就總能完成。”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一葉天工大天工為天道工作的日子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柯南之另一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