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星球博物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大名鼎鼎的鬩神星,便是離散盤天體的一員。

整個太陽系的疆域,由內而外,以小行星帶為劃分邊界的話,大略可以分為這樣幾個區域。

首先是內太陽系,其由內而外,包含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顆巖質行星,以及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之外則是外太陽系,包含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氣態行星。

顧名思義,巖質行星,便是如同地球這樣主要由岩石構成,外層只有一層薄薄的大氣。氣態行星則不然,它們就像是木星那樣,主要由氣體構成。

四顆內太陽系行星,以及四顆外太陽系行星——當然,現在地球已經被摧毀,所以現在不能算數了——便構成了通常意義上人們所稱之為的八大行星。

距離最遙遠的一顆大行星是海王星。存在於海王星之外的天體,則統稱之為海外天體。

海王星之外的區域也有相應的劃分。首先是柯伊伯帶。

柯伊伯帶類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它同樣由眾多小行星構成,最大的便是冥王星,直徑有兩千多公里。小的就如同星際塵埃一般。

柯伊伯帶是短週期彗星的來源地。以往地球上所能觀測到的,間隔個幾十年幾百年就能看到一次的彗星,譬如著名的哈雷彗星,就是來源於此。

柯伊伯帶再往外,則是黃道離散盤。黃道離散盤一部分與柯伊伯帶重疊,但延伸到了更遠的地方。

此刻人類艦隊所處的位置,便在黃道離散盤之中。

在這裡,陳嶽看到了一顆大略呈現出暗紅色的龐大星體。

它便是鬩神星。

鬩神星大小與冥王星差不多,但質量比冥王星還大出大約27%。當初,正是它的發現,才直接將冥王星趕下了九大行星之一的座位,讓冥王星降級成為了矮行星。

原因很簡單,鬩神星比冥王星還大,如果冥王星是大行星,那麼鬩神星沒理由不成為大行星吧?

但如果將鬩神星也列為大行星,那麼其餘的一系列質量接近的星體,譬如穀神星、妊神星、鳥神星之類,是不是也都可以成為大行星?

這樣一來,太陽系內的大行星數量怕不得有十好幾個。

於是當時地球上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乾脆直接修改了行星的定義,直接將冥王星趕下了大行星寶座,將冥王星、鬩神星等星體統一定義為矮行星,由此,大行星的數量便降低為了八個。

這也是陳嶽將自己戰艦級別之中,在彗星級和衛星級之間,設定了一個矮行星級戰艦的原因。

至於為什麼衛星級在矮行星級之上,則是因為大行星存在有許多比矮行星質量更大的衛星,且這些衛星更為接近大行星。

鬩神星,是一顆極為具備標誌性的星體。

在以往時候,陳嶽的探測器當然也到達過鬩神星這裡。不過此次路過,陳嶽還是調集了一些望遠鏡觀測時間,仔細的欣賞了一下這顆矮行星。

在這顆矮行星表面上也存在有大量的託林,幾乎覆蓋了整顆星球,所以這顆星球才呈現出暗紅色。

這顆矮行星地表並不平坦,上面存在有眾多山峰、盆地和溝壑。其最高的山峰,被陳嶽命名為鬩神峰的那個,高度甚至於達到了1.2萬米,比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還高。

它像是一柄利劍,威風凜凜的指向浩瀚蒼穹。

星球之上最高峰的高度,取決於該星體的質量、體積和材質。簡單來說便是,如果一座星球上的山峰太高,其給予山峰底座的壓力就會太大,自身重量就會將自己壓塌,所以不可能太高。

理論上地球允許的最高峰的高度,大約是一萬米左右。珠穆朗瑪峰高度8844米,基本屬於同一個量級。

但鬩神星則不然。它比起地球來太小了,重力也低,所以允許更高峰出現。就像此刻的鬩神峰,高度便有1.2萬米。它理論上允許的最高峰的高度更是可以高達三萬米左右。

好好欣賞了一番鬩神星上的美景,人類艦隊繼續前進。

又航行了一段時間,又一顆星體進入到了陳嶽的視線之中。

這顆矮行星的直徑大約有一千公裡左右,也是一個龐然大物。它表面同樣被託林所覆蓋,便也同樣呈現出暗紅顏色。

這裡,已經脫離了黃道離散盤的區域,來到了更往外的空間。

黃道離散盤與奧爾特雲之間的空間。

對於這一片空間,陳嶽並沒有為它起一個特有的名字。

這一片空間也極為廣袤,其區域大約涵蓋了從距離太陽2000億公里,也即黃道離散盤外側,到距離太陽約7000億公里,也即奧爾特雲內側的所有區域。

存在於這一片區域之中的星體,被稱之為獨立星體。之所以“獨立”,是因為存在於這一片區域之中的星體,距離最外側的大行星,海王星都太過遙遠,以至於基本上不會受到它的引力影響,更不要說海王星內的天王星,土星,木星之類。

所以它們便是“獨立”的。

在這其中最為典型的一顆星體,便是陳嶽此刻看到的這顆。當初地球之上的人們,稱呼它為塞德娜。

這同樣是一顆很有價值的星體。因為它太遠了,遠到基本上不會受到其餘星體的影響。正因如此,它上面便會儲存下許多遠古時代的痕跡,就像是地球上的岩石斷層一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透過分析這些痕跡,陳嶽將可以知曉太陽系的歷史,知曉在數億,乃至於數十億年前的太陽系之中發生了什麼,知曉太陽在過去幾十億年時間之中的演化歷程。

它就像是一個“星球博物館”一樣,上面記載著太陽系的歷史。

這對於陳嶽理解恆星及星系演化極有好處。

在過去數百年時間中,陳嶽一直在分出一點算力,維持著對於塞德娜的研究和探索。但此刻,即將離開太陽系,陳嶽也只能將存在於塞德娜上的,屬於自己的痕跡全部抹除掉。

越過塞德娜軌道,人類艦隊仍舊一路向前。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一葉天工大天工為天道工作的日子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柯南之另一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