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投放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陳嶽此刻的數學水平所能達到的超距通訊距離極限,是約0.019光年。王良三星系距離維a星系0.6光年,從理論上計算,只需要約32個超距通訊中轉站,便可以達成兩地之間的實時通訊。

但現實之中陳嶽肯定不會玩的這麼極限。要是中間某個中轉站出現故障,或者遭遇意外,那整條鏈路都會斷掉。更可行的方案是,陳嶽會鋪設足足上萬臺中轉站,各自依照不同的距離,走不同的路線,鋪設在不同的地方。

這樣一來,哪怕遭遇意外被毀掉了9000臺中轉站,剩下的中轉站仍舊可以滿足通訊需求。

平常時候,陳嶽則會透過最優鏈路,透過約60臺中轉站的中轉來維持通訊。

基於量子糾纏原理的超距通訊本身是不需要時間的,但通訊中轉站的電子元器件運轉與計算卻需要一點時間。平均一個通訊中轉站大約會增加3.6毫秒的通訊延遲,60個中轉站,通訊延時便會是216毫秒。

這個通訊延遲其實也還算可以,大概類似於地球時代打不太順暢的網絡遊戲之時的延遲,陳嶽勉強還可以接受。

繼續發展數學,以謀求更大的通訊距離,繼續最佳化中轉站效能,以縮小單個中轉站延遲時間,是在通訊方面陳嶽的兩個努力的方向。不過這屬於水滴石穿的水磨工夫,以後慢慢研究就是,倒是不著急一時半刻。

此刻,這些中轉站便被陳嶽直接投放到了太空之中。在自備動力之下,開始迅猛向王良三到維a星系之間,自身相應的中轉位置飛行而去。

在到達預定位置之後,這些中轉站會拋棄掉推進器,只以推力微弱的自身推進器為機動動力來源。那時候,這些中轉站的體積就將縮小到約10立方米的樣子,也即直徑約2.7米的一個大球。

這些大球表面塗裝了高吸收率的塗料,無論是無線電波還是可見光,反射率俱都極低,算是具備較為良好的隱身效能。

因為科技的落後,陳嶽所鋪設的通訊鏈路,其中轉站密度幾乎是南星文明通訊中轉站密度的幾十倍。相應的,從理論上來說,陳嶽的中轉站被發現的機率,也高達南星文明的幾十倍。再加上科技的差距,這個機率可能要高到一兩百倍的樣子。

但就算如此,陳嶽也絲毫不擔心自己的中轉站會被其餘勢力從星際空間裡找出來。原因很簡單,當一件事情難度足夠大的時候,就算簡單個一兩百倍,它仍舊是極其困難的,幾乎不可能做到的。

在通訊中轉站開始投放,開始向著王良三星系前進之時,簡易間諜探測衛星的投放也隨之開始。

為了這個任務,陳嶽足足造了幾十萬臺特製的電磁投放裝置。

這玩意兒造起來同樣沒多大難度,至少比電磁能量炮的技術難度低多了。相比起來,反倒是供能方面需求較大,比較復雜。不過也沒太大關係。

陳嶽旁邊就是一顆冰巨星。冰巨星元素結構雖然與木星、土星這樣的星球有所差異,但仍舊以氫元素為主。這便等於聚變燃料幾乎無窮無盡,多大的消耗都能支撐得住。

這樣的電磁投放裝置,平均一臺一秒鐘便可以投放三顆簡易間諜探測衛星,將它們加速到每秒鐘一萬公裡的高速,然後投放向王良三星系方向。

它們體積太小,除了微弱的姿態和軌道調整之外,根本就沒辦法為自己減速。但陳嶽也不需要它們減速。

就維持著這個速度,掠過王良三星系的同時,也是一個搜尋王良三星系的過程,減速幹嘛?

按照這個速度,第一批間諜探測衛星,將在約15年後到達預定地點展開搜尋。

這樣一顆間諜探測衛星,每一顆便可以搜尋半徑為50萬公裡的星際空間。

半徑為50萬公裡的球體的體積,大約是52.36億億立方公里。如此廣袤的星際空間,執行搜尋任務的,卻僅僅只是這樣一顆微不足道的小不點。

這看似十分不可思議,但其實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難。因為距離恆星高達0.2光年到0.4光年的恆星際空間異常空曠,幾乎什麼東西都沒有。

陳嶽所制定的搜尋目標,也並不是某種特定的東西,而是宏觀物體。

只搜尋體積在一立方米以上的物體。

而空曠的恆星際空間幾乎沒有這種東西。這便會導致,如果某一片空間裡真的存在這種東西,那麼探測器一旦與它接近到一定距離,探測到它將會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距離才是最主要的。

這件事情的難點,主要在於星際空間太過空曠,沒有足夠數量的探測器,就根本不可能將每一片空間都搜尋完,不可能與所有潛在的宏觀物體都拉近到50萬公裡距離以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陳嶽透過恐怖工程能力,堆積了難以想象的巨大數量,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後續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此刻,平均每秒鐘便有一百多萬顆簡易探測衛星飛向王良三星系。陳嶽則透過對於電磁投放裝置投放角度的精確控制,加上探測衛星自備的微弱動力,精確調整著它們的佈局,確保它們可以組成一張大網,將那一片廣袤的星際空間全部“篩”一遍,不留下任何漏網之魚。

偌大的維a星系之中,數百萬座工廠日夜運轉,生產出了天量的間諜衛星。這些間諜衛星隨之被運到電磁投放基地,透過投放裝置投放到了太空裡面。

雖然陳嶽的效率和工程能力已經高到難以想象的地步,但陳嶽知道,要真正完成這項任務,就算是自己,也需要差不多十餘年的時間。

不過此刻,維a星系這裡的工程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剩下的事情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與難點,只要自動執行即可。

到了啟程的時候了。

看著外表平靜,但內裡幾乎已經化作機械海洋的維a星系,陳嶽心中略微有些感慨。

暗暗感嘆一番,龐大卻又渺小的人類艦隊隨之起航,也踏上了前往王良三星系的旅途。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一葉天工大天工為天道工作的日子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柯南之另一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