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工程可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木星具備整個太陽系內,除了太陽以外最為強大的磁場。它的磁場比地球強大上萬倍。

當初,正是因為木星具備如此強大的磁場,才有了在那顆殘骸行星撞擊太陽,引發太陽風暴大爆發之時庇護陳嶽的能力。

如果沒有磁場,陳嶽早就死了,更不要說此刻建造出如此龐大的工業基礎。

陳嶽所找到的辦法,便與木星的磁場有關。

木星磁場整體結構與地球類似,但內部結構極為複雜,與地球大不相同。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來自於木衛一。木衛一是一顆活躍的火山衛星,其上每時每刻都在火山爆發。

這活躍的火山噴射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平均每秒鐘便會向木星的磁層之中補充約1噸,再由太陽的紫外線解離效應,形成了一個等離子環。

這個等離子環具備極為強大的能量。從理論上來說,它具備被利用來發電的可能性。只是問題在於,它距離木衛五和木衛十四較遠——高達二十餘萬公里,陳嶽顯然不可能在那裡建一座發電站,然後拉一條電線過來。

但陳嶽有更好的辦法。

能量不一定非要以電能來呈現。他完全可以在那裡建一座發電站,然後用這裡的電能直接將水電離成氫和氧,然後將電離出來的氫和氧運到木衛五和木衛十四上的發電廠那裡,在那裡燃燒產生熱量以發電。

氫和氧燃燒之後生成水,又可以藉由飛船運過去,在那裡再次電解,如此循環往復,那一條等離子環的能量便被源源不斷的“薅”了過來。

簡單來說,就算不能直接到木星上面去,也可以藉由這種辦法,來薅木星的羊毛,以供應自己的能源需求。

陳嶽一顆心立刻振奮了起來。

“如果這種辦法真的可行的話,那我可就有源源不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了……以後無論我發展到什麼程度,都不必再顧忌能源不足的問題。

現在的問題在於,這一條路徑雖然理論上可以實現,但不知道工程上能不能實現……”

理論上可行,與工程上實現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工程上實現的話,需要考慮成本,考慮效益,考慮損耗,以及機會成本,等等等等,需要考慮很多地方。

就像地球上的新能源汽車,在一開始時候也有氫能源與電車之爭。相比起來,氫能源汽車毫無疑問更有優勢,比如補能快,續航長之類。

但它的問題就在於,工程上要實現它,阻礙實在太多太大。最重要的一個安全性的問題便無法徹底解決,於是這條路線最終失敗。

放在現在,陳嶽同樣面臨同樣的問題。如果鬧到最後,跑等離子環那裡一趟,發的電結果還不如飛船來回跑消耗的能源多,那就純粹扯淡了。

以及,等離子環那裡環境極為惡劣,自己所製造的裝置想要在那裡正常工作,恐怕還得費點力氣,改進些工藝才行。

陳嶽立刻便制定了一個計劃,開始穩步推進。

除了等離子環取電計劃之外,陳嶽還制定了幾個備選。譬如,藉助木星引力加速的環木星高速氫開採計劃,登陸四顆伽利略衛星的能源開採計劃等,同步推進。

這樣一來,一旦第一計劃失敗,陳嶽也不至於乾瞪眼。

依據光學望遠鏡和射電望遠鏡對等離子環的觀測,陳嶽大略推測了一下那裡的環境,並由此製造出了第一臺等離子環探測衛星,經由改進型的火箭將其發射了過去。

它會在那裡伴隨著等離子環一同圍繞木星運轉,並伺機測量那裡的環境參數,為後續製造奠定基礎。

但出乎陳嶽預料的是,這臺特製的探測器,竟然在剛到達等離子環的時候,就直接故障壞掉了。

內部跳躍出的電火花將它的電路板直接燒燬。由此,它變成了一顆“石頭”,再也沒辦法被自己控制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怎麼會這樣?按理說不應該啊。”

陳嶽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在模擬環境之中,以這顆探測器的引數,應該能活得很好才對。

“哪裡出了錯?”

按照通常做法,此刻陳嶽應該繼續改進提升自己的探測器效能,一點一點的嘗試,最終才能找到問題出在哪兒,並製造出真正符合需求的探測器來。

但這樣太費時間了。

“不管了,怎麼節省時間怎麼來。”

陳嶽發了狠,按照不同的製造引數,直接造了三百多顆探測衛星,一股腦兒的直接全都傳送了過去。

不就是工業實力麼?現在我的工業實力強得很,不說三百顆,三千顆對我來說也就是動動腦子的事情!

這一次,陳嶽的嘗試取得了效果。

三百多顆探測衛星在到達等離子環那裡之後,有足足三百顆直接被毀,僅剩下了7顆衛星可以正常工作。

而這七顆衛星有一個共性。

它們的密封和抗輻射能力都比較強。

進一步探測之後,陳嶽終於搞清楚了問題在哪兒。

那些等離子體的能量太高了。如果密封能力或者抗輻射能力不足的話,內部電路便會受到影響,如此,就只能被毀掉了。

“這裡的輻射,似乎比理論計算值更高一些啊。怪不得會出這個失誤。”

陳嶽若有所思。

等離子環的存在,早在地球時代就已經確定。它的諸多物理性質也是那時候確定的。來到木星系統之後,陳嶽也沒有對它太關注,自然就出現了錯誤。

當理論計算和現實之間存在誤差之時,那不用想,肯定是理論計算出錯了。至於具體哪裡出錯,陳嶽暫時還不知曉。

“等以後有空閒算力了再慢慢研究吧。”

他這樣想著。

這7顆衛星詳細探測了等離子環的各項物理性質,生成了大量的寶貴資料。在這之後第六個月,陳嶽終於進行了第二次發射。

一個空間實驗室被他發送到了等離子環之中。

這個空間實驗室將會進行等離子環發電——電解水——運回木衛五——再將水運到等離子環的一系列實驗,以全面驗證其工程可行性。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一葉天工大天工為天道工作的日子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柯南之另一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