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標準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剛剛建造完工的一號取電站仍舊具備一定的實驗性質,陳嶽沒敢造的太大。

畢竟這其中涉及到太多以往未曾接觸過的領域,一開始就大幹快上容易出岔子,小步快跑才是王道。

在建造一號取電站的過程之中,陳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了許多改進思路。由此,二號取電站的建造條件便已經成熟。

按發電能力來計算的話,一號取電站的總裝機容量達到了1.5萬千瓦時的水平,也即一小時可以發電1.5萬度。

但這是等離子環這裡的水平。運輸到木衛五這裡,還有很大的損耗。

這1.5萬度電,可以電解約3噸水,生成約0.33噸氫氣,以及2.667噸氧氣。

運到木衛五,這些液氫和液氧再次燃燒轉換成電力,還會有所損耗。按照現在的效率,大約可以發出7800度電。

也即,等離子環這裡的1.5萬度電,到了木衛五,應用到陳嶽的工業設施之中,便縮水了約一半。

再除去飛船運輸的損耗,最終僅能留下30%的樣子。

但這沒有辦法。電解水是此刻陳嶽唯一可以使用的儲能方式。其餘的方法都不具備工程可行性。

唯一有希望的,是一種名為“飛輪儲能”的儲能方式。

簡單來說,它是一種將電能轉化為動能,透過在真空環境之中,將轉子加速到極高轉速的方式來儲存能量。但這項技術太過高階,此刻陳嶽所製造的儲能飛輪,其效率還比不上氫氧儲能,也只能等以後技術發展了再來應用。

至於蓄電池儲電就更扯淡了。那玩意兒一是容量有限,二是太重,還比不上氫氧儲電。

不過此刻,哪怕僅有30%的最終效率,陳嶽也絲毫沒有感到失望。沒辦法,等離子環那裡,木星的羊毛基本上等於無窮無盡,怎麼薅都薅不完。且,取電站這玩意兒基本上等於一次投資終生受用,效率低怎麼了?多造一些不就完了,陳嶽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工程能力。

於是,總裝機容量高達一號取電站十倍的二號取電站工程立刻上馬。在等離子環那裡,它平均每小時可以發電16萬度,且它的工藝更先進,總損耗比一號取電站更低,運到木衛五這裡,還能留下32%的樣子,便等於木衛五這裡每小時便可以得到約5.12萬度電的供應,一年便是4.5億度電!

不僅如此,二號取電站在實現了裝機容量高達一號取電站十倍的前提下,其體積卻僅僅增加了不到四倍。

此刻,陳嶽名下木衛五和木衛十四兩顆星球,總計年耗電量已經達到了一萬億度的水平,且還在以平均每年6%的速度高速增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按這個耗電量計算,陳嶽需要在等離子環那裡,建造等同於二號取電站效率的取電站總計2300座,且還要以每年134座的速度增長。

這個數字對於巔峰時期的人類來說,都是一個恐怖到無法想象的數字。但對於陳嶽來說則完全無所謂。

對於陳嶽來說,在太空之中還是在星球地表建造工廠,其差別不大。還是因為木衛五和木衛十四太小了,發射火箭和飛船太方便。

二號取電站水平的工廠,在星球地表來說只能算是小號的,有的是比它大十倍百倍的工廠。

於是在建造三號取電站之時,基於之前積累的工程經驗,加上對於取電站建造技術的成熟和這段時間的改進,三號取電站直接在二號的水平之上又直接提升了十倍,體積則只增加了三倍不到。

到了三號之後,效率提升的速度開始減慢。四號的效能只達到了三號的1.2倍,體積縮小到了0.8倍。五號又有所提升,只不過提升的更少。

在度過了初期的大步提升之後,陳嶽掌握的取電站技術也進入了緩慢迭代提升的情況。

在建造到6號取電站的時候,取電站技術終於成熟穩定。短時間內很難再有大的提升。於是陳嶽就此定型,開始以6號取電站為模板,流水線大批量生產。

最新定型的標準型取電站,等離子環那裡裝機容量達到了25萬千瓦時,輸送到木衛五或者木衛十四這裡,除去一切損耗,最終有效能量留存達到了36%,也即,一個取電站,一年可以為陳嶽提供約7.89億度電。只需要約1300個,即可覆蓋陳嶽的全部耗電。

在緩慢減少冰託林-氧發電站裝機容量的同時,氫氧發電站的數量開始快速增長。在標準取電站定型之後第十年,便有30%的冰託林-氧發電站被取代。

此刻,平均每天便有高達7萬噸的氫氣,和高達20萬噸的氧氣——缺額的氧氣陳嶽直接從兩顆星球上開採補足——被從等離子環送到木衛五和木衛十四,又有高達68萬噸的水被送到等離子環那裡。

負責運送氫氣、氧氣和水的飛船,總計達到了600艘。這600艘重型運輸船終日在等離子環與兩顆星球之間往返不休。兩顆星球的天空之中,運輸船的尾焰如同明亮的星辰,幾乎將整顆星球都照亮了,極為壯觀。

陳嶽的工業設施便在來自於等離子環的能量支撐之下,日夜不停的運轉著。

幸好這600艘飛船技術要求不高,也就是一個發動機帶一個大空殼子就行,否則,連一艘真正意義上的星際飛船都造不出來的陳嶽,是無論如何不可能造出這個看似規模龐大的艦隊的。

有時候,陳嶽自己都會為自己的力量所驚歎。

因為這600艘飛船,連帶等離子環那裡的取電站,以及眾多的機器人,還有無數臺機器人,無數座工廠,無數輛列車和機械,全都出自自己之手,全部被自己所掌握。

回想起剛剛降落到木衛五之時,機器人僅有一臺的日子,陳嶽恍如隔世。

“不過現在還不到自滿的時候。”

陳嶽暗暗告誡著自己:“我的科技水平還是太低了。連區區裂變電站都造不出來,更不要說核聚變。否則,我何必如此費力,動用如此巨大的力量從等離子環那裡取電。還是要再加把勁,爭取快一點發展科技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一葉天工大天工為天道工作的日子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柯南之另一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