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突破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離散對數是一種基於同餘運算和原根的一種對數運算。它通常沒有較為效率、較為方便的計算方法。但在這個領域,量子計算機表現出了極大的量子優越性。

面對陳嶽給出的問題,需要傳統電子計算機計算數十年的複雜問題,此刻,這臺只能算試驗機的量子計算機,卻僅僅在執行了五分鐘之後給出了答案。

看到這一幕,在場所有三眼人科學家同時歡呼了起來。

雖然這種效能的量子計算機在莫索提文明之中早已實現,但那畢竟不是自己親手造的。那時候的自己,也只是會使用而已,甚至連系統性的原理都不太清楚。

但現在可不一樣。現在這一臺量子計算機,可是自己親自參與,從頭到尾親手研發出來的啊……

看著歡呼雀躍的三眼科學家們,陳嶽心中也十分振奮。

這臺試驗機離真正得到應用還有很遠距離。勉強來類比的話,它的地位,大概相當於地球時代傳統計算機的大型機。

就是那種很笨重,體積很大,能耗很高的早期計算機。它需要再進一步,才能發展到個人計算機階段。

但沒關係。大型機都造出來了,小型機還會遠麼?之後的日子,無非是一點點的最佳化,一點點的提升效率罷了。

量子計算機之後,氦3聚變研究也迎來了突破。

氦3是比氘氚聚變更為優良的聚變燃料。氦3聚變堆聚變的時候沒有中子產生,如此便可以大大減小聚變堆的質量和體積,對於戰艦效能提升有極大好處。

如果不採用純氦3聚變,而是與氕氘氚聚變的話,它所能釋放出的能量,是所有聚變型別之中釋放能量最多的。

通俗的說,就是能量密度更高。如果說氘氚聚變是鉛酸電池,那麼氦3-氕氘氚聚變,就是鋰離子電池了。

氦3效能如此優越,相應的,聚變條件也比氘氚聚變更苛刻。陳嶽必須要將反應堆內溫度提升到更高,一系列裝置效能也要提升到更高,才能掌握氦3聚變這一關鍵技術。

掌握了氦3聚變之後,真正的恆星際遠航將成為可能。之前的氘氚聚變雖然也有能力供應恆星際遠航所需,但最多也就是試驗性質的,譬如透過繁瑣麻煩的手段,送一顆探測器過去之類。

掌握了氦3聚變之後,便有可能做到將一整支艦隊投放到另一個距離不算遠的恆星系之中,從而展開初級的恆星際戰爭。

附庸於南星文明的二級高階文明們,便正是因此才有了相互交戰的能力。否則,連艦隊投送都做不到,雙方根本沒法大規模接觸,那還打個什麼勁。

當然,要如同南星文明那樣,跨越幾十光年距離,與另一個三級文明展開真正的大規模恆星際戰爭,只掌握氦3聚變就不夠了,還得有其餘的技術才行。

氦3通常在無大氣層或者大氣極其稀薄、磁場不能太強並離恆星較近的天體中相對分佈較多,這是因為恆星風中的氕核與氘核聚變生成的氦3容易被拋射到行星表面土層上。

以這種標準來看待的話,月球、水星這兩顆星球上氦3儲量會很多。不過木星氣體之中也不是沒有。

木星氣體之中也含有極少量的氦3,很少很少。但沒關係,木星足夠大,氣體足夠多,多造幾架木星飛機去過濾就是了,不成問題。

此刻,陳嶽便做到了令單位質量氦3聚變產出能量,與此刻已經成熟的氘氚聚變持平的地步。

但此刻氘氚聚變的潛力已經耗盡,無法再提升。氦3聚變卻還有較大的提升潛力。

做到這一步,意味著上游產業鏈高達千萬個大大小小的技術突破。小到一枚螺絲釘的抗輻射性,大到整個反應堆的穩定性,到處都是需要突破的技術。就連陳嶽,有了三眼族科學家的幫助,也耗費了這好幾十年時間才算成功。

除了這兩項技術之外,合金技術、裝甲技術,以及同樣極為重要的離子推進技術、電磁炮技術等等,陳嶽也出現了長足的進步。

此刻,陳嶽已經能做到令離子噴流的射速高達上千公裡每秒,對於工質的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

現階段,陳嶽雖然還無法造出與莫索提文明戰艦比肩的戰艦,但他也還是開啟了飛船升級換代的任務。

因為有許多工程和技術上的問題,除非實際建造,否則再怎麼模擬都發現不了。飛船的升級換代也是需要小步快跑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陳嶽的各項技術同步飛速進展。

轉眼間便是上百年時間過去。而此刻,陳嶽所研究的各項關鍵技術,以及這些關鍵技術所生產的成品,譬如量子計算機、離子推進器、氦3聚變堆、新型飛船等等,也已經迭代了少則十幾代,多則上百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刻,陳嶽所生產的眾多科技裝置,在關鍵性能參數上已經全面追平莫索提文明。甚至某些非核心引數上,因為結構的最佳化和創新,還出現了一定的超越。

短板已經剩餘不多。陳嶽預感到,再有不久,自己的艦隊就要全面升級換裝了。

要知道,以墨卓為首的軍事顧問團成員,在這上百年時間之中,已經積累了無數個戰術與戰略急需實際驗證。但之前因為戰艦的缺乏——僅有兩千來艘原莫索提文明第七艦隊的戰艦而已,有太多的大型戰略無法演練,而只能在模擬器之中模擬。

這讓墨卓等人已經心急如焚。

“不要著急,不要著急,很快了……”

果然,僅僅又過了三年時間,最後一項技術,“超高射速離子隔熱技術”也迎來了突破。

此刻,萬事俱備。

在之前多次迭代的經驗積累之下,最新定型的星塵——星雲——彗星三級戰艦,終於大規模投產。且僅僅幾年時間,便生產了足足十萬艘。

“嗯……以我現在的經驗來看,哪怕二級高階文明程度,具備實戰意義的,比彗星級戰艦更大的矮行星級戰艦還是無法造出來。看來這要等到我真正晉升到三級文明之後了。”

陳嶽暗暗的想著。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一葉天工大天工為天道工作的日子苟在低武世界成真仙柯南之另一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