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孝便是刀,殺你於無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李世民現在的心情很沉重,當他在面對大理寺透過徹查呈給自己的奏章時,他的突然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可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做出回應,太原的李恪就砍了慕容順的一條手臂送給了李承乾,這使得他處在了被動的位置。要跟要吐谷渾保持現裝那自己的兒子已經受了傷,皇后為了這件事情過於擔心而昏迷過去,即便醒來了也是身體很虛弱,這是自己難以容忍的。可要真的為了此事而跟吐谷渾開戰,作為大唐的君王,他一百個不贊成不願意。大唐自去年跟突厥一戰,消耗的錢糧無數,新軍損失了七成之多,即便是驍勇善戰的幷州鐵騎也是損失不小。而今想跟吐谷渾打仗,拿什麼打自己構想中的新軍還為開始組建和訓練,幷州正在進行兵制改革,就憑朔方那十萬不到的大軍李世民搖搖頭否定了這個想法,朔方十多萬大軍,騎兵只佔三成,其餘皆是步兵,想要守城還是可以,想要跟有三十萬控弦之士吐谷渾一戰,卻是難以取勝。

李恪,你究竟在想什麼呢

李世民對自己這個兒子這才斬殺了慕容順的手臂還將它送回了長安很不滿的作為很不滿,要是放在平時,他肯定會自己的兒子能夠為兄受屈挺身而出而大為高興。但眼前的問題他這麼做,自己倒是出了名,卻將自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這是李世民頗為氣憤。

想到今天的朝議,他的心裡就就覺得更加的憋屈,朝臣們很自然的沒有提到受傷的太子和吐谷渾是事情,但這恰恰觸動這名敏感的君王。特別的長孫無忌所謂,竟然在朝會結束之後匆匆離開前去東宮,這明顯的表達了他對朝會上沒有對太子事件作出處理的不滿。

還是去看看承乾吧李世民自嘆一聲,信步向東宮而來。

東宮的太子李承乾在長孫無忌的一番疏導之下精神大變,現在的他精神抖擻,根本就沒有之前的頹廢,正在認真的習看論語。

李世民來到東宮時,內侍剛要進去稟報李承乾,卻被李世民阻止。他的目的就是想看看李承乾這幾天的情況怎麼樣說實在的,李世民覺得這件事情要放在自己身上,自己未必也不會好受,更何況是李承乾呢

只是,讓他頗為驚訝的是,走進李承乾的寢宮,他看到不是頹廢和喪失鬥志的李承乾,而是一個精神抖擻,立志發奮的太子。

李承乾看的認真,沒有注意到已經來到寢宮的李世民,李世民則是上前,來到李承乾的榻前,看到他正在研讀論語學而篇,李世民就這麼靜靜的注視著李承乾,就見李承乾一邊研讀,一邊還在旁邊做筆記。

眾說周知,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是仁。仁者,愛人。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的鄰居,愛從未謀面的陌生人,直至天天下萬事萬物,達到仁者與天下萬物一體的境界。而孔子卻將孝悌作為仁或者是行仁的根本,可見孔子對其何等重視。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夠孝敬自己的父母兄長,他就不會犯上作亂。因為犯上作亂的人不僅會給自己帶來災難,也會使其父母兄弟受到牽連,並使自己的家庭蒙羞,玷汙了自己祖先宗廟。

所以,論語學而篇主要講的就是仁中之孝道。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人生天地間,最先接觸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理所當然,親情就成為人最原始,最基本的感情,而孝則是維繫親情最核心的紐帶。一個人在家能孝順自己的父母,就能在社會上尊敬他人,誠實守信,親近仁道,那麼他就可以安身立命,並成就自己的事業。李承乾研讀的就是這麼一段。

李承乾一直沒有發現李世民在自己身邊,而李世民在是靜靜的注視著自己的這個兒子。等到李承乾讀到論語學而篇,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時,他在旁邊提筆寫道:身為臣子,當以孝侍君,侍父,方為孝之始也其身舍,其義舍,其命舍也

李世民看到這裡,不由的眼中差點流出了盈盈淚水,他很清楚李承乾這句話批註的意思。只是他還是很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淡淡的說道,承乾,你很不錯,沒有讓朕失望,在逆境中奮起,不愧是朕的太子

李世民的話發自肺腑,真摯感人,李承乾聽在耳中,不覺心中一暖,鼻頭一酸,眼淚控制不住的流出了眼眶。

兒臣參見父皇他說話之際就想起身,卻被李世民制止。

不用多禮了,你好好養傷吧

多謝父皇李承乾哽咽道。

曾幾時,父皇曾這誇過自己呢好像是很久很久之前,自己還沒有做太子的時候,那時候父皇會時常誇獎自己,可當自己做了太子,他就再也沒有像今天這樣誇獎過自己了這讓李承乾心中是有喜又酸,喜的是父皇又誇獎自己了,酸楚自己是自己為了這份誇獎會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承乾,你要好好養傷,你墜馬受傷之事,真已經勒令大理寺嚴查,真不會讓你受委屈的看到自己兒子眼中的淚水,想到他剛才那句批註,李世民突然間壓抑不住自己內心的憤慨,向李承乾說道。

父皇,兒臣可否跟你商議一件事情李承乾幾經思量,還是說出了這句話。

說吧只要是父皇權限之內的,父皇一定會答應你。李世民慈祥的說道。

大唐施行的三省六部稽核制度使得皇權被限制,皇帝的權利沒有想後世的宋明清那麼大。很多朝政大事皆有中書舍人起草對策,經過大臣們和皇帝討論,再交給門下稽核,方才由尚書省施行。所以,李世民才會有此一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父皇,兒臣身為太子,理應替父皇分擔國事,分憂解難才是,怎麼能給你添亂呢論語所曰,這便不是孝。所以,兒臣之事還請父皇收回成命,無需再查。李承乾低聲說道,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不敢正視李世民,這讓李世民更加覺得自己確定了這便是李承乾自己心中所想。

父皇,大唐剛經歷突厥之戰,現在還不能跟吐谷渾發生戰爭,兒臣以為父皇當以國事為重李承乾壯著膽子向李世民勸諫道。

好好好啊承乾,你終於長大了李世民欣喜之餘連說三個好字,他向李承乾道,這件事情你且不用操心,朕會自行解決,至於你還是先好好養傷,等傷好了之後便在兩儀殿聽政吧,你也該是到了學政的年齡了

多謝父皇李承乾興奮的道。

李世民看到自己兒子興奮之色,內心的愧疚之情消減了很多,他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這是欣慰,也是欣喜

第五百零七章孝便是刀,殺你於無形

第五百零七章孝便是刀,殺你於無形,到網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仙升奪人殺人大師一塊板磚闖仙界掌控宇宙之星際探險租鬼公司血霧時代1908大軍閥豬肉大亨武裝回明網遊之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