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玩笑開大發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自從將軍府商議軍情,李恪任命完這次的行軍統帥之後的數天之內,整個涼州城又進入了戰備狀態。整日整日的在軍營裡都能聽到戰馬嘶鳴之聲和喊殺聲。而李恪也在這段時間經常到軍營視察各軍訓練的情況,以備隨時都可以出發。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在這樣緊急備戰的時期,長安城來的一道聖旨讓大家開始揪心不已。

聖旨的內容很簡單,那就是讓李恪安排好涼州的軍務,即刻回京。聖旨沒有說讓誰統領朔方大軍,也沒有說讓李恪去長安的所為何事。所以,一時之間涼州城的諸將都覺得有點不安,他們更多的猜測可能是吐蕃使團一行到了長安,才會有北王會下令回長安這檔子事情。

長安朝廷的聖旨下達,使者便沒有多做停留,連日趕回了長安。使得李恪也沒有多問他關於長安城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也沒有搞清召自己回長安的具體目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後,李恪本想就有回長安的心思。所以,聖旨一下達,他召集諸將,開始安排涼州軍務。

因為有了之前在這方面的準備,在召集諸將安排軍務時李恪顯得遊刃有餘。

他將涼州的軍政交給了孫貳朗,將對吐谷渾作戰的任務交給了程名振,將黑衣衛狼騎營和重騎營交給了李宗統領。

這樣,涼州城有形成了三方勢力。

即孫貳朗的守城步卒和陌刀兵,程名振的作戰大軍和李宗的黑衣衛。

任務安排妥當,李恪命令王中長準備行囊。

第二天,他開始踏了迴歸長安的路。

自去年離開長安到現在,有一年的時間了,李恪也很想念自己的家人,特別想念武媚娘。因為,根據鷹衛的彙報,武媚娘已經為他生下了一名皇子,取名為李顯。李恪很想看看他跟武媚娘的兒子到底長什麼樣呢

李顯,這是武則天和李治的所生兒子的名字,現在有了李恪這個異數的出現,武媚娘成了他的妻子。然而,歷史還是沒有完全偏離原來的軌跡,最起碼武則天的兒子依然被取名為李顯。

從涼州到長安的路途不遠,可沿途的道路不是很好。

所以,李恪一行人的行程不是很快。

李恪這次回京沒有騎馬,而是破天荒的選擇了坐車。

此時,他正在跟許敬宗兩人坐在寬大的豪華馬車裡,享受著美酒佳餚。

延族,你說要修一條從涼州到長安的官道,需要多長時間,需要多少人力李恪很認真的說道。

許敬宗細細思考了一番,開口說道,殿下,時間不是問題,人力也不是問題,關鍵的錢財啊即便想要讓百姓服徭役修官道的話,但還是要朝廷出不少的錢才行,再說,官道修葺涉及問題很多,讓百姓常年修路,這不是明智之舉啊

延族考慮的很周到,可本王認為,這修路最需要的還是人李恪肯定說道。

那殿下的意思是許敬宗疑惑道,他從李恪的話中聽出了弦外之音。

這次跟吐谷渾一戰,我們能夠俘虜多少青壯呢李恪淡淡的問道。

能有十萬許敬宗說道,隨即,又驚訝道,殿下的意思是讓俘虜來修這條官道

不可以嗎李恪反問道。

只是朝廷答應,當然可以許敬宗笑道。

俘虜了那麼多吐谷渾青壯,不讓他們做點什麼,那豈不虧了嗎李恪淡淡的笑道,其實,這只是一個小的建議,本王的意思是讓朝廷多規劃幾條官道,只要我們滅了吐蕃,要多少青壯沒有啊到時候,除了讓他修路,修城牆之外,還能做什麼

許敬宗聽的冷汗大冒。李恪的話太讓他震驚了,打一場大戰,目的就是俘虜十萬百萬的人修路修城牆嗎

延族啊李恪好像看出了許敬宗的心思,他繼續說道,其實,滅了吐谷渾,滅了吐蕃,這只是本王宏圖大志中的第一條策略,目的也只是為了能夠打通通往西域的路。本王真正想做的是將大唐的疆域向西擴充套件,將大唐的子民遷徙到西方大陸,讓整個天下有太陽的地方都有大唐的子民。

殿下許敬宗差點被李恪的話震出內傷。

所以,本王需要你們大家,需要大軍,需要錢財,需要將才。李恪淡淡的說道,柴哲威的商團,陸軍學院,漢學院和黑衣衛精騎,本王組建這些的目的不光只是意在位,還在天下。

殿下宏圖大志敬宗今天才得以知曉許敬宗強自壓下心中的震驚,向李恪表忠心道,微臣必將誓死追隨殿下

延續,你的能力本王很相信,你的忠心也毋庸置疑李恪笑道,你不要多想

諾許敬宗恭敬的答道。

七天的時間,李恪這才回到了長安。

當由一百名鷹衛護衛的兩輛大車駛進長安城時,住在館驛已經在長安有快一個月多的祿東贊和桑熊第一時間得到了訊息。

大相,李恪又回長安了桑熊有點擔心的說道。

桑熊將軍,李恪回長安不是我們的策略嗎祿東贊反問道。

可是,我總有種預感,李恪回長安對我們的行事沒好處桑熊憂心忡忡的說道。

桑熊將軍,你可能還不清楚中原國家的政局,在涼州城,李恪就是權傾一方的藩王,可在長安城,最大的是皇帝,除了他還有太子和個大臣,各大勢力,李恪只能算其中的一份子,他的權利沒有像涼州城時那麼大。祿東贊向桑熊解釋道。

那你覺得跟我們合作的人,他可靠嗎桑熊問道。

那你覺得,我們對於他而言,可信嗎祿東贊反問道。

桑熊沒有說話,而是選入了沉默。

李恪回到長安城,剛到自己的王府,還沒有休息片刻,宮裡的內侍就給他傳達李世民的口諭,讓他進宮面聖。

李恪沐浴更衣,穿戴整齊,在王中長和鷹衛的護送下來到了朱雀門。

跟隨內侍來到了兩儀殿門口時,跟李世民討論政務的大佬們已經走出了兩儀殿。

不過每個人見到李恪也沒有露出驚訝之態,反而主動前向他問候,語氣中帶著曖昧的意味,讓李恪疑惑不已。

等中樞大臣離開,李恪跟隨內侍走進了兩儀殿。

兒臣參見父皇李恪施禮。

這一年多沒見,你可是瘦了很多啊李世民語重心長的說道。

多謝父皇掛念李恪恭敬的回答。

前方的軍務可曾安排妥當李世民問道。

李恪便將自己在涼州的軍務部署跟李世民簡單了說了一遍。

恩,不錯,看來你這幾年長進不小啊你的部署很對,朔方大軍是大唐精銳,集於一人之手確實不妥,現在被分成三部分,將由三人統領,但又不影響相互之戰的作戰和戰鬥力李世民一眼就看出了李恪的用意。

多謝父皇誇獎李恪很汗顏。其實,他倒是沒有想這麼做,他只是按照個人的分工做了一下安排而已,可沒有想到在深得駕馭之道的李世民眼中,他的安排倒是成了駕馭部下的一種方式。

那關於吐蕃和親和談,你怎麼看李世民問道。

虛與委蛇,見機行事李恪鄭重的說出了這八個字。

恩,朕也是這麼想的。李世民肯定了李恪的觀點,但是,這和親可不能兒戲,吐蕃公主已經到了長安,而吐蕃想跟大唐和親的誠意很足,我們大唐豈能有失大國尊嚴啊

那父皇的意思是李恪淡淡的問道。

朕想讓你跟吐蕃公主完婚,你意下如何李世民淡淡的說道。

父皇李恪震的半天不知道該怎麼開口說話。

他實在是沒有想到自己回長安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吐蕃的本意是想將桑央公主嫁給李世民做妃子,可李世民卻是想將吐蕃公主嫁給自己做王妃。

怎麼你不同意嗎李世民語氣加重,向李恪詢問道。

父皇,兒臣沒有,兒臣只是有點恍惚李恪沮喪的說道。

這件婚事朕已經跟你母后商議過,她也很贊同。李世民淡淡的說道,再說,你作為大唐的北王,迎娶吐蕃公主,這也體現了大唐對吐蕃和親的重視。

是兒臣敬遵父皇之命李恪認命的說道。

他很清楚,這件事情遠沒有眼前這樣簡單,吐蕃和李世民都改變了注意,將吐蕃公嫁給自己,這中間肯定另有隱情。

所以,他順從的接受了李世民的賜婚。

因為,他也想摸清其中的真正原因,想看看吐蕃究竟想做什麼。

而且,從李世民給他賜婚這件事情可以肯定,大唐的朝廷中已經有人跟吐蕃形成了i一個聯盟。

所以,他也想順藤摸瓜弄清楚這個人是誰他到底想幹什麼

那你下去回去準備準備李世民淡淡的說道,聖旨明天就會下達,你要配合禮部和宗正寺操辦婚禮

兒臣遵命李恪告辭,恭敬的退出了兩儀殿。

讓吐蕃公主嫁給自己,李恪一時間覺得暈暈乎乎的。

出了兩儀殿,他徑直來到了楊妃的寢宮,跟楊妃聊了片刻,這才回到了自己的王府。

然而,剛回到王府,他就從楊恩口中聽到了一件關於吐蕃使團在長安的事蹟,這讓他頗覺蹊蹺。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仙升奪人殺人大師一塊板磚闖仙界掌控宇宙之星際探險租鬼公司血霧時代1908大軍閥豬肉大亨武裝回明網遊之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