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自力更生(2)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馬爾地夫ADDu環礁基地沉沒的日軍驅逐艦“浦風”號也被打撈起來。(牛文~網看)這艘戰艦主要是因為觸雷沉沒的,其他部位基本還是完好的。打撈起來進行修復是完全可以的。6月2日這艘戰艦從海底被打撈出水面。在對其進行簡單的維修後,被開回馬達加斯加島。藍海海軍將這艘戰艦改名為“馬尼亞”號,作為藍海驅逐艦隊的第五艘戰艦。

而日軍另一艘沉沒的驅逐艦也被打撈起來。由於需要其上的部分配件作為“馬尼亞”號的備件,所以是被分部打撈上來的。其餘鋼材被作為廢鋼鐵運回了馬達加斯加島重煉。

齊之洋的自力更生的說法當然首先是軍事工業的自力更生。起碼是能自行生產武器彈藥和維修備件。至於造船、造飛機還需要時間來積累相關的技術。但是鋼鐵和有色金屬的產量,是必須首先滿足自己國家生產的需要。

藍海經濟和資源委員會其實是按照滿足軍工要求來設定和引導工業企業的發展的。並且利用和美英的蜜月期,在43年短短的一年內引進了大量的工廠和裝置。這才能在44年中形成一定的工業生產能力。不過這也和藍海國的零稅收政策有關。其實許多人不理解藍海國為何採用零稅收政策。但是時隔兩年看到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新上海市已經建成非洲最大的工業城市後,這些自以為經濟學高手的人們才驚歎藍海這些管理層的智慧。

在藍海國的新上海(蘇阿拉啦市),國有的鍊鋼廠已經將產能提高到了月產5000噸生鐵,4000噸鋼錠,1000噸板材和型材,50噸球墨鑄鐵。而英國人在馬達加斯加島開辦的鋼鐵廠也能月產3000噸生鐵,3000噸鋼錠,500噸板材。這兩家鋼鐵廠是目前藍海國的主要產鋼企業。合計起來不過是年產10萬噸鋼產量。而鋼鐵生產是自力更生的第一步,做什麼都需要鋼鐵,就這點鋼鐵產量遠遠滿足不了藍海國馬上就要擴大的軍工工業和其他工業生產的需要。

雖然新上海市周圍有高品質鐵礦,但是馬達加斯加島上煤礦的品質和產量限制住了新上海鍊鋼廠的產量。藍海的經濟和資源委員會主任周建軍把眼光投向了海峽對面,莫三比克。

莫三比克是43年從葡萄牙人手中搶過來的,葡萄牙人並沒有對其進行開發。但是這不代表莫三比克的資源不豐富。

礦業專家翁椽壁先生帶領著他的學生在一張莫三比克資源圖的指引下,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考證工作。在莫三比克的塞納市以西120公里處的山谷裡發現了優質鐵礦,並且在附近發現了煤礦。在貝拉附近完成了對銅礦和伴生金礦的勘察。在中部沿海各地發現了鈦鐵礦。在中部克里馬內發現附近儲量豐富的鋁土礦。這些礦藏都有良好的開採條件,有的靠海,有的是位於大河之濱。所以周建軍決定先開採莫三比克的資源,對於馬達加斯加島上的資源不再擴大開採規模。

由於藍海國對莫三比克並不打算納入今後的國土,只是打算在莫三比克掠奪資源,所以藍海國放棄了類似在阿曼地區執行的政策。藍海國在莫三比克地區改用肢解的政策。藍海國按照莫三比克的幾大部族的聚居地,將莫三比克肢解成四個大的地區,方便進行統治,按照齊之洋的想法中部沿海和馬達加斯加島面對的地區一定要劃歸藍海國,因為這塊地區有著大量的礦藏,而且將來對控制莫三比克海峽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但是這塊地區也是土著人較多的地區。所以藍海國防第一師的馬達加斯加本地人組成的各團被派出用武力驅趕當地人向莫三比克南部和北部移民。這是一箭雙鵰的辦法。讓莫三比克海峽兩岸民族對立,是解決將來獨立浪潮中他們相互支持的最好方法。雖然有點血腥和卑鄙,但是這些見慣各國卑鄙行為的藍海高層們心中只有本民族的生存大計。

武力迫使移民還造成了另一項副產品,那就是無產階級大量湧現。在莫三比克中部失去土地和生存之地的土著,大部分湧向幾個城市,產生了大量的無產階級。這正好被吸收參加礦業開發和工廠生產。

周建軍的經濟和資源委員會在莫三比克的塞納市建設了一家年產30萬噸的鋼鐵廠。利用流經塞納市的大河比西河進行運輸。將塞納市上游100公里遠的山區裡的鐵礦和煤礦資源進行大煉鋼鐵,煉出的鋼錠拉回新上海市進行加工。這家大鋼廠計劃在44年年底完工,45年3月投入生產。到時,將會大大緩解藍海鋼鐵的不足。

在莫三比克的貝拉市,經濟和資源委員會建設了一家鍊銅廠。當然,這是利用貝拉以西120公里處的希莫尤礦山的礦石燒煉粗銅。希莫尤礦山是在莫三比克發現的最大的銅礦,儲量有50萬噸。銅的冶煉在當時還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不過其工藝並不複雜,只是過程較複雜。所以冶煉專家靳棟樑決定利用貝拉附近的煤礦、石英礦和石灰礦,用火煉法生產銅。先將銅礦石加工成粗銅(含銅量約為98.5%)。然後將粗銅礦拉回新上海市,利用馬達加斯加島豐富的水電資源電解煉製精銅,或者利用重油冶煉精銅。這家粗銅冶煉廠和在新上海市的精煉廠將在44年底建成。這將大大緩解藍海國進口銅的壓力。

由於莫三比克中部克里馬內附近的鋁土礦遠比馬達加斯加島南部的礦藏距離新上海市近,所以藍海國的國營煉鋁廠也是採用的從莫三比克開礦獲取鋁土資源。並且利用莫三比克的煤礦和石灰石礦,將鋁土礦煉製成氧化鋁,往馬達加斯加島上運回的只是氧化鋁。然後和粗銅一樣,利用水電站附近的電力資源進行電解。伴隨電解鋁和電解銅的還有其他許多半導體材料。當然這些半導體材料在理論上已經被藍海國的科技人員瞭解。但是具體的工藝還需要進一步實踐。

由於鋁合金在軍事上的用途,所以對其需求量是巨大的。經濟和資源委員會在莫三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南部分別建設了一家年產5萬噸氧化鋁的工廠,這樣能滿足在新上海附近建設的一家年產7萬鋁的煉鋁廠

之所以將這些工廠都設定在新上海市,是因為在其附近的米欽祖水電站,這座水電站是藍海國最大的水電站,目前還在擴大產能,而且在新上海市附近還有許多英國人投資的小水電。這些電力企業的產能足以支撐整個工業的發展。不過考慮到將來可能的戰爭影響,經濟和資源委員會決定在中部省份馬尼亞的馬尼亞河再建一座水電站,分流部分鋼鐵企業和耗能企業。馬尼亞水電站將在44年7月開始動工,預計將在46年7月完成建設,46年12月開始發電。屆時,馬達加斯加中部和南部的電力將主要由這座水電站供應。

和馬達加斯加不同,莫三比克的水力資源並不豐富。在莫三比克的電力供應主要是利用當地的煤炭資源火力發電。小火電在這個年代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當然這些都是鼓勵私人投資建設的。由於藍海國採用的是三年內免稅,五年內半稅的政策,所以在歐洲,飽受戰火蹂躪的歐洲資本家們很樂意在這遙遠的非洲大陸上小試一把身手。

對於莫三比克的稀土礦和沿海的鈦鐵礦石。藍海國只是以南洋各家族和2011基金會(穿越眾基金會)的名義成立私營公司來購買這些礦藏所在土地。透過這些私有化的手段來控制這些礦藏。主要是現在藍海國沒有這麼多資金和生產裝置來煉製這些貴金屬,而且各大家族也需要給予經濟上的安撫。

至於2011基金會的建立目的就是為了給穿越來的998人,每人一份財富,保證在今後這些老人們不會有經濟和生活上的負擔。也是避免南洋的幾大家族控制整個經濟命脈的一項措施。基金會的財富是從前幾次戰鬥中繳獲的貴金屬和貨幣兌換來的,藍海國也撥付了一筆資金作為基金的資本。

這些原材料和半成品從莫三比克運回馬達加斯加島都需要大量的貨船進行運輸,所以藍海國目前最興旺的行業就是造船業。無論是藍海政府從英國買來的這些造船廠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還是從英國前來馬達加斯加島上投資的小船廠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不過由於鋼材供應緊張,而且戰時也很難買到鋼材,所以民用的沿海運輸的船隻和內河用的駁船大多是木製結構。但是培養出來的造船業人才確實不少。

1944年3月,位於新上海的江南造船廠建造的第一艘3000噸級貨輪的下水。這標誌著藍海國造船業的正式起步。隨後江南造船廠開始建設5000噸和7000噸的貨輪。

第一艘貨輪後,江南造船廠開始了第一艘戰艦的建造。當然剛開始只是建造了一艘1100噸級的護衛艦。這艘新的護衛艦是1998艦上的隨艦設計人員按照蘭州號的相關資料和原英軍驅逐艦H44設計的。這艘驅逐艦並沒有設計主炮,這並不是說炮管的製作工藝,藍海國還沒有攻克。主要原因是這艘護衛艦是作為反潛護航用的。這艘戰艦的主要攻擊裝備是火箭彈和高射機槍。讓然此時藍海國建造戰艦還需要很多技術攻關,但是,出於戰爭的緊迫性要求,所以必須提前生產戰艦,積累經驗。

內燃機的製造、設計和機械加工能力也是藍海國大力發展的內容。藍海國的工廠內的機床大部分是從英國進口的。雖然趕不上這個時代的最先進的機床,但是也差的不遠。不過機床加工精度不僅要靠機器,還要靠技工的水平。好在藍海艦隊裡有從後世來的維修隊,裡面的有各類機床的能手。在他們的帶領和培訓下,藍海也擁有了一批水平不錯的技術工人。

新上海機械廠是43年7月建立的,其生產任務就是加工和組裝各類機床。它加工零件的機床都是用護航艦隊維修機床生產的零件組裝成的,其精度水平遠遠高於現階段英國的機床。這也使得這些加工出來的機床的零部件的精度遠遠高於國際先進水平,毫無疑問,組裝出來的機床是的精度也高於美國和英國的機床。

這使得內燃機要求的加工精度得到了滿足。藍海國已經開始試驗初步的內燃機。當然一開始還是仿製,仿製的物件就是蚊式飛機用的發動機。原先的生產的蚊式飛機的發動機都是進口的。現在藍海國決定仿製來提高飛機的國產化水平。

另一種內燃機是拖拉機用的柴油機。解決了加工精度問題,仿製也是沒有什麼問題。東方紅拖拉機廠建立於1944年的1月。其裝置是藍海國自己加工生產的。尤其是其中的水壓機等鍛造裝置和各類機床,都是新上海機械廠生產的。這家工廠的產品主要是柴油內燃機做驅動機的汽車和拖拉機。當然拖拉機和坦克本質就是同一種東西。

有著63A水陸兩用坦克和90裝甲車做樣板,設計出基本的坦克和裝家車也不是什麼難題。只是電子系統和炮火控制系統的區別而已。新式坦克被定名為45式坦克,基本參數就是參照63A式水陸兩用坦克。當然藍海並不會大規模生產坦克,坦克只是支援登陸的一種工具。藍海國感興趣的是裝甲車,這種能高速運載士兵的便宜傢伙。在非洲、中東以及東南亞國家,坦克並不好使。快捷、高效和便宜的裝甲車才是最有用的。藍海國打算用裝甲車和重型卡車以及輕坦克組成機械化步軍。而不是裝甲部隊。那種美式或者德式的裝甲部隊不是藍海國經濟能承受的,也不是目前戰爭所需要的。

當然生產這些裝備的其他材料,如塑膠、橡膠,化工產品以及炸藥等在藍海國的工業企業目錄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大部分已經開始生產或者開始建設。這對滿足生產軍火裝備的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陝甘兵工廠經過一年的建設,已經開始生產炮彈、步槍、手榴彈和各類子彈。大口徑炮管的生產工藝在1月份才完成攻關。不過到實際生產大炮和戰艦的炮管,還需要一定時間。這鍛造工藝還是需要不斷的實踐。不過小口徑的步兵炮、火箭筒、魚雷發射器等裝置的製造工藝已經沒有了什麼問題。陝甘兵工廠經過擴建,已經能滿足陸軍的第一師和兩個國土防衛師的彈藥需求。而且也能特供海軍艦隊的艦船炮彈,尤其是藍海海軍1170艦的主炮炮彈。蘭州號的主炮炮彈和二戰時的艦炮炮彈區別在於兩點。一是高爆炸藥,這點已經被解決。另一點是製造精度。1170艦每分鐘高達90發的速度高速發射炮彈,這對炮彈本身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炮彈的精度要求、光潔度達不到要求,炮管將會很快就損壞所以陝甘兵工廠在護航編隊維修隊的幫助下,進行了攻關。最後還是被迫採用手工加工炮彈殼體的方式完成了炮彈的製造任務。

火箭彈的生產已經進入了正軌。由於導彈的原因,藍海國火箭彈的生產一開始就被列入重點發展物件。從化工燃料的生產到殼體的生產製造,都形成了正式的生產線。而且在大量後世的實物作為參照物的情況下,火箭彈的體型和功效也得到了很大的改進。單兵火箭筒已經能批量生產,陝甘兵工廠能每月生產第一師作為攻堅的武器。

半自動步槍、衝鋒槍等輕武器的研製也很簡單。直接照抄艦隊中特戰隊員的武器就可以。更何況許多官兵手中都有各類輕武器的圖片樣式,和各時期經典樣式的詳細資料。所以研製人員只是檢查目前鋼材匹配程度而已。不過藍海國並沒有大量生產這些武器。只是秘密的實驗各類武器的樣品,採集相關的資料,取得生產工藝之後。便進行封存。

現在藍海國面臨的不僅是技術轉化的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致命的,就是經濟問題。為了快速形成工業生產能力,吸引歐洲戰場區域的各國資本家投資,所以藍海國採用的是零稅收。工業基礎是形成了,但是經濟卻面臨著嚴重問題。尤其是政府的收入,全靠國營製藥廠的出口和原材料的出口。這已經制約著藍海國的發展。所以程建中和周建軍兩人下一步面臨的主要任務就是經濟的復甦和繁榮。

--------------------

不好意思啊,上班一直在開會,中午吃完飯,接著開會到現在。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無敵兌換重生之獸叱全球超級科技強國重生西遊之八戒修仙狂暴鋒位召喚之高手如雲末世土皇帝超級無敵變身美少女崩壞世界的傳奇大冒險逍遙之科技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