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長安城裡有些餓得發昏沒事幹的刁民常,哪怕全天下的人都餓死了,南軍也能吃飽飯,

因為南軍如果也捱餓,未央宮裡的大新皇帝就算有米下鍋,這飯也是決計吃不安生的。wENxuEmI。cOM

但這絕不意味著南軍弟兄們不知道捱餓的滋味:就算在京裡不知,這趟遠征也足夠讓他們明白什麼叫做“饑荒”——那是足以讓好人變成盜賊、讓正常人變成瘋子、讓活人變成白骨的惡魔。

自那時起,原本大手大腳的他們開始節儉起來,掉在地上的飯粒不再用腳尖踩爛,而是心翼翼地撿起放進嘴裡;有蟲眼黃邊的菜幫、菜葉也不再隨手扔掉,而是用鹽漬了慢慢吃。

倒不是他們變了性子,而是真切地明白一個道理:不捱餓的日子實在值得珍惜,決不能讓自己也淪為餓殍。

因此從班師還朝的那天起弟兄們的心思就不在檻車或劉秀們身上——那是穿皮靴的大人們的功勞和職分——,行軍時,他們最惦記的是糧車;宿營時,他們最牽掛的還是糧車。

“謝天謝地,什麼出事都無所謂,這糧車可千萬別出事啊。”

一個老兵拄著環首刀,眯縫著雙眼,凝望著夕陽對映下漫天的紅雲,口中喃喃地唸叨著。

夕陽滿地,紅雲漫天,風景還是滿好的。

不知不覺中,夕陽越來越燦爛,紅雲也越來越鮮豔了。

“不好!糧車!”

老兵如夢初醒般撇開環首刀,一邊高聲大嗓地叫著,一邊拼命向紅雲方向奔去。

“糧車,糧車,快救火!”

南軍弟兄們高一聲低一聲呼著,高一腳低一腳奔著,沒頭蒼蠅般從大營內外各個角落,向泛起火光的糧車方向狂奔,釘耙、水桶、沙包、軍鞋,掉得滿地都是。

“唉,可惜了,這把火,不知能燒掉多少百姓的嘴邊食、救命糧呢!”

檻車裡,一個不知是不是劉秀的中年犯人不住搖著頭,他原本是個皮匠,一家七口,早已餓死了六口。糧囤方向人聲喧嘈,這裡反安靜下來,看守的兵卒也都跑去救火了。

劉繡望著忽明忽暗的天際,嘴角卻浮起一絲笑意:

“沒想到,真是沒想到呢。”

“相公,你沒想到什麼?”那蓬頭垢面的女人,自然是陰麗華了:“沒想到弟妹是王莽的女兒,居然會放火救咱們?”

“就算是吧。”

劉繡笑了笑,欲言又止。

其實他心裡想的卻是,這個王邑雖然威名赫赫,連我大哥都不是他的對手,但從今天這一出看來,軍紀鬆弛、疏忽輕慢,很可能是他最大的破綻。(1)

他見陰麗華一臉困惑,正待安慰幾句,卻見玉樓滿臉通紅地奔來,手裡還倒提著把明晃晃的砍柴斧。

“弟妹,你歇一歇,不急的。”

劉繡越這樣,玉樓便越急,奔到一個最健壯的“劉秀”檻車前,杏眼圓睜,銀牙緊咬,使出吃奶的力氣,劈開車欄,將那人放出,自己撇了斧子,大口喘著粗氣:

“這、這位大哥,人家沒、沒力氣,勞煩、勞煩你……”

那大漢自知她要勞煩自己什麼,不待分,撿起斧子,連劈帶砸,頃刻間放出6、7個人來。人多手快,不一刻功夫,七八十輛檻車,百來號男女,便都從車裡掙脫出來。

“大家散開跑,要快!往東,有人接應你們的。”

劉繡指手畫腳地呼喝著,眾人忙著四散逃命,也沒幾個人理他,只陰麗華走過來,緊緊拽住他一隻胳膊。

“弟妹,你……”

陰麗華想起該跟玉樓道謝,四下望時,哪還有人家半影子?

吳漢是匆匆從王邑大營告辭出來的,他隱約猜出大營出了事,卻沒敢多問,一來自己官職低不便,二來他早聽,這位王大司馬平生最好一個臉面。

幾個隨從低著頭走得飛快,大司馬營的客飯沒蹭上,總不能再誤了關上的一頓。

“嗖!”

一股風聲從腦後劃過,吳漢馬上擰腰,右臂急伸,一把抓住飛來物事,卻是塊尋常幹黃土。

“你們且先回去,本帥要去看個朋友。”

能把幹黃土扔出兩百步且還風聲凜凜的,自然非劉縯莫數了。

劉縯短衣襟打扮,斜胯了口短劍,顯得不出的滑稽。

吳漢不覺失笑:

“劉大哥,你這麼魁梧的身子板,怎麼弄這身行頭,不憋得慌麼?”

“兄弟的命快保不住,憋得慌也沒法子。”

聽劉縯這麼,吳漢不覺一凜:

“劉繡哥哥出事了?可有用得弟之處?”

劉縯笑道:

“本來是出事不假,本來要用著後生你也不假,可你有個好媳婦兒,幫你把事兒都辦妥了,嘖嘖。”

他便把劉繡怎麼被抓,玉樓怎麼放火救人,一五一十了一遍,吳漢聽得冷汗涔涔:

“這妮子,也不和我商量就……”

“商量啥?這丫頭是王莽老賊的親閨女,就算給逮著能咋的?不比後生你動手來得強百倍啊?不是老子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王邑這老賊身手實在了得,咱哥兒倆一起上,也就能打個手平,人家可還有那麼些人馬呢!”到這兒,他忽地撓撓頭:“後生,你實話,你這老婆真是王莽老賊的閨女?親的?”

王邑這會兒的臉色,黑得彷彿帳外的夜空一般。

窩囊也罷了,丟人也罷了,這麼多劉秀被抓,早已上奏朝廷記錄在案,如今全部走失,這罪過可實在不。

大新什麼都新,可軍律卻依漢法,漢法最嚴,失律者斬,或納爵贖死為民,他身為大司馬,更是罪加一等。

“罷罷罷,李廣過,不能以五尺軀對刀筆吏。”

他徘徊良久,白鬚一甩,伸手便去拔刀。王睦驚呼一聲,近前來奪,父子倆扭作一團。

“大司馬,旨到!”

嚴尤領著個中使(2)匆匆進帳,王邑無奈松刀,迎上前去:

“臣王邑接旨。”

“字諭大司馬:劉秀妖人正身已獲,刻日伏法,大司馬作速回師,毋庸盤桓,欽此。”

王邑聽得一頭霧水:

“真劉秀抓到了?那麼臣這裡這些……”

“陛下沒交代,您自行處置了罷。”

這一晚玉樓對吳漢什麼都沒,只偶或忍不住瞥他一眼,嘴角忍不住浮起一絲淺笑。

吳漢當然也不會去問:妻子的一片心意,本就該好生領取受用罷!

“不過這大司馬雖久歷戎行,威名赫赫,此番看來,卻有些軍紀鬆弛、疏忽輕慢,遲早必栽在這個道兒上。”

註釋:

1、王邑後來在昆陽大戰中果然因為疏忽輕敵和軍紀廢弛,導致絕對優勢兵力被劉秀襲敗,這場大戰的失利也成為王莽滅亡的先兆和關鍵;

2、中使:傳達皇帝旨意的太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滿江紅之崛起異世金剛葫蘆拔山河桂系少帥逆問聖仙葉家河圖末世鐵拳最終末日海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