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陳琳與禰衡鬥法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朝廷的動作,比趙興預想之中來的還要快一些。

大漢太常丞陳孔璋(陳琳)的一篇《為大漢討趙興檄》,在各路州牧返回時,便捎帶著傳遍了各州郡。檄文洋洋灑灑數千言,從趙興的祖宗開始罵起,前後揭露趙興所犯罪狀多達三十餘條,一時間趙興大有成為千夫所指、萬民不容的勢頭。

趙興具體犯了那些罪過呢?陳琳是這麼罵的:

罪其一,目無君上。先皇過世,各州牧或自來,或派嫡子前往長安弔唁,惟獨幷州趙興不往,更為可恨地是,竟然扣住宗親劉虞不讓其前往長安弔喪,如此大逆不道,天理國法難容。

罪其二,擅改律法。在幷州擅自將子民改為公民,公然叫囂“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置大漢王室於何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罪其三,擅改祖治。在幷州只設妻,不設妾,顛倒倫常,有違天理。

罪其四,嗜血好殺。幷州四遭到處都是趙興命人修建的人頭景觀,此等暴行,天人共誅。

罪其五,私通黃巾。手下典韋、程遠志、鄧茂、劉石、黃龍、卞喜等人皆為黃巾餘孽,竟然混在軍中,禍害鄉里。

罪其六,包庇罪囚。典韋和徐庶等人都是殺人犯,卻被趙興保護起來,甚至委以重任。

罪其七,掘人墳塋。一些染上瘟疫病死的逝者,被家族悄悄地掩埋,事後被人告發,結果趙興派人將其墳墓挖開,焚屍滅跡才算完事。

罪其八,不納貢賦。自從瘟疫爆發之後,明明河內郡並無瘟疫,趙興總是藉口道路不靖,聲稱會給洛陽帶去瘟疫,六年裡連一枚銅板都沒有上繳。

罪其九,縱容行兇。麾下關羽、趙雲、典韋、張遼等人,屢次殘害朝廷委任的官吏,先後有上黨幷州刺史丁原、太守張楊、河內太守袁遺、魏郡太守韓福、俞涉、樂就等人遭其殺害。

罪其十,擅攻他州。帳下呂布未經朝廷許可,進入涼州大肆殺戮,視當地百姓如草芥蚊蠅。

……

仔細看下來,陳琳列舉的這些罪過,趙興還真是條條不落地都犯過。一時間,鎮北將軍在各州的名聲大壞,昔日被靈帝稱為“趙驃姚”的少年將軍,成了蓄兵造反,意圖禍亂大漢朝綱的亂臣賊子、殺人魔王。陳琳在檄文最後吶喊:“上至朝廷,下至州郡,努力同心,務必剪除國賊趙興!”

陳琳的檄文一出,朝廷立即宣佈革除趙興一切封賞和職務,要求趙興認罪自裁,以謝天下,否則他日神兵天降,討伐幷州,則生靈塗炭,百姓受苦。

接到朝廷檄文之後,趙興親往太行書院,當著數千師生的面,狠狠地誇獎了一番陳琳的文筆,然後問大家:“諸君有誰為吾鳴不平呼?”

人群中一白衣文士立即應聲而起,朝著趙興行了一禮,然後朗聲說道:“平原禰正平願為將軍鳴不平!”

於是,昔日有毒嘴之稱的禰衡,連夜起草了一份《駁問陳孔璋言》,被將軍府下屬的印書局影印了數萬份,第二日開始,在幷州各處張貼,並且讓還在繼續走私的商旅和暗影隊員向各州散播。

禰衡在《駁問陳孔璋言》一文中,逐條逐句地駁斥了陳琳的言論,文辭之犀利,言語之華美,猶勝前者。具體內容略微摘錄一些:

駁其一,鎮北將軍在瘟疫四起之時,挺身補天之裂,不僅保護了幷州公民,而且無私援助幽州、涼州,活百姓無數,自己不幸染疾,闔家自禁府中,苦挨度日,生死旦夕,不敢將疫病帶往長安,恐禍及他州,如此大義之舉,怎麼能說是目無君上呢?

駁其二,自堯舜以來,天下幾經更替,漢室也是自秦王嬴氏手中奪得權柄,誰人見過萬年一姓的王朝?由此可見,天下本為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古人曾言:“民為上,社稷次之,君為輕。”憑什麼說天下百姓就是皇帝的子民,既然是皇帝的子民,為什麼還要分出百家姓氏,而不是皆姓劉,都入漢室宗廟?由此可見,公民之說,比之子民更為妥帖。

駁其三,妻妾之分,貽害天下女子日久。自盤古開天地以來,何時有的妻妾?天下人皆女子所養,為何妻子可以入宗譜,而妾連豬狗都不如?廢妾置多妻,乃順天道、順民意之善舉,誰反對先回家去問你老孃答不答應!

駁其四,鎮北將軍愛民若子,薄徭輕賦,十年間安置天下流民數百萬,賜之漿食,奉若父母,凡是被其所救者,無不感恩戴德。鎮北將軍所殺者,皆必殺之人。鮮卑人、西涼羌人兇殘貪婪、屢次犯邊,對付這種豺狼一般的異族,難倒不該以殺制殺?大漢北方安寧的十年,是誰的功勞?

駁其五,鎮北將軍胸懷寬廣,能夠容人之過,凡是有悔改之心的人,皆可以在幷州獲得新生,典韋、程遠志、鄧茂、劉石、黃龍、卞喜等人如今痛改前非,皆獲得幷州頒發的一等功勳,於國於民有大功焉!對於張角、張寶、張梁等死不悔改的妖人,鎮北將軍何曾手軟過?

駁其六,典韋、徐庶所殺之人,皆為禍害鄉里,稱霸一方的豪強,他們之所以暴起殺人,還不是因為朝廷派駐各地的官員無能,明明看著壞人為非作歹,卻充耳不聞。既然官府不為百姓做主,老百姓冒著生命危險自己復仇難道有什麼不可?

……

在幷州各郡各縣各鄉,禰衡的《駁問陳孔璋言》與陳琳的《為大漢討趙興檄》兩篇文章,被張貼的到處都是,斗大的字老遠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擺明了讓老百姓自己去辨別是非。

得了趙興許多恩惠和好處的幷州百姓,如今已經習慣了趙興的各項新政,自然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援趙興,覺得朝廷如今奸佞當道,無視趙興的豐功偉績,將趙興定為亂臣賊子實在過分。

許多百姓更是私下裡議論,既然朝廷容不下善待百姓的鎮北將軍,索性讓趙興起來帶頭造反,反正鎮北軍團打遍天下無敵手,老百姓跟著將軍遲早會有好日子過。

在幷州之外,陳琳的檄文大獲全勝,在幷州境內陳琳的檄文如同火上澆油;在幷州之外,禰衡的反駁被定義為造反言論,各州官府嚴禁張貼,在幷州境內,則獲得了最廣泛的認可和贊同。

這麼看來,有時候,是非黑白並不是站在公道和正義的一邊。其實,它一直就站在掌握輿論喉舌的一邊。

對於朝廷而言,陳琳的檄文猶如集結號,正式拉響了討伐趙興的警報。對於幷州而言,禰衡的反問猶如醒世鍾,徹底喚醒了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

朝廷和趙興都信奉——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是這民心又該如何衡量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霸神都市召喚師噬日網遊之劍帝太極第一人網遊之弓神無敵宅魔王超級高科技霸主護花寶鑑大唐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