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五章 西涼又立一個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等待司徒大人到來的日子裡,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頭等大事,自然是加緊做好高平城內的治安和涼王府的修繕整治工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想要修建一座新的王府,民工沒有這個本事,趙興沒有這個本事,天下人也沒有這個本事。所以涼王府註定了從一開始,在規模和氣度上,都要比晉國的晉王府要小上一些。儘管晉王府跟臥虎城內趙興的那座府邸相比,已經落了下乘,但若是跟葉雄和張濟昔年住過的將軍府相比,已經算得上是富麗堂皇了。

既然已經徹底控制了隴西郡的第一大城狄道,為何不將涼王府設立在董卓的府上?這還得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考慮問題。

隴西郡位於涼州的西南角上,在它的西北方向是金城郡,歷來為羌人造反作亂的高發地區;在它的西南角上是武都郡,毗鄰著司隸地區的右扶風和益州西北部的漢中郡、廣漢郡和廣漢屬國;在它的正西面則是白馬羌、存鍾羌集中生活的區域。用現在地理方位來解釋,隴西郡位於甘肅蘭州和天水之間以西的地區,與青海和西藏緊挨著,而所謂的白馬羌、存鍾羌則是後來的藏人先祖。

董卓可以將老窩設在這麼一個兇險的地方,原因在於他的家族就位於隴縣一帶,自幼便跟這附近的羌人打交道,收服了附近羌人的心。當年最輝煌的時候,鎮西大將軍麾下十萬騎兵中,有五萬以上來自於隴西、金城、武都三郡的羌人。董卓將老窩設立在狄道,可以佔據地利與人和之便,但後來居上的趙興就沒有這等便利,所以不能將涼王府設在此處。

涼州有十郡二屬國、九十八個縣,那麼趙興又為什麼將涼王府的位置選擇在位於涼州中部的安定郡高平城呢? (高平城在後世寧夏固原附近)

因為此地距離晉國上郡的高奴、距離司隸地區的長安、距離武威郡的姑臧、距離隴西郡的狄道等重要城池的路程幾乎相仿。趙興將涼王府設在高平,既可以得到晉國及時有力的支援,又可以迅速集結部隊抵達姑臧、長安和狄道等地區,正是一個高屋建瓴的軍事要地。

對於將涼王府設在高平城,趙興沒有跟任何人商議,也沒有跟朝廷彙報。他只是在太史慈請示的時候,用手指頭在地圖上比劃了幾下,便將這件事情完全定了下來。他這看似不經意間的幾下指指戳戳,便直接決定了涼國未來的命運走向,也註定了高平原本號稱涼州“第一城”的稱呼,從今以後,真的名符其實。

隨趙興同來涼州的劉虞和他手下的故吏,雖然還沒有正式上任,但已經開始行使一些職權,在已經駐紮於此的黃軒師和先鋒軍第二撥萬人部隊的協助下,風風火火地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整治、人口管理以及恢復農牧業、商貿業等工作。

原本因為戰亂而顯得破敗不堪的高平城,因為兩萬消費能力很強的晉國軍隊以及大量消息靈通的晉國商人進駐,立刻恢復了勃勃生機,走上了再也不會停頓的發展建設道路。

雖然明知道那位岳父大人不會相信自己的鬼話,但趙興還是在王允快要抵達高平之前腳底抹油溜掉了。上一次跟王允在晉陽城內討價還價,趙興已經充分領略到了自己人最是擅長“宰”自己人的道理,所以這一次他說什麼也不打算跟王允在涼州碰面。所有跟朝廷討價還價的事情,他統統丟給了劉虞和田豐兩位老狐狸。

趙興帶著郭嘉和太史慈率領的蒼狼軍,跑到了距離高平有兩百多裡遠的金城一帶,在哪裡操練部隊,準備跟馬超帶領的馬家軍來個“紅藍”軍演。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實際上,趙興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他在實地考察金城周邊的羌人狀況,為下一步大規模的平羌計劃提前做好準備。在幷州,經過他的刻意扶持和打壓,如今只剩下黃軒、炎晟和南匈奴三個遊牧部族。下一步,等他返回晉國之後,會跟於夫羅和呼廚泉以及烏蘭等代表南匈奴的各方頭領進行商談,將南匈奴這個稱謂徹底廢除。新的稱謂趙興已經想好了,以後南匈奴以及歸屬在他們帳下的遼東鮮卑和烏桓族,統稱為“堯興”族。

“堯興”族,光是這個稱謂就比匈奴好聽百倍,當然了,關鍵是這個稱謂裡有著深深的漢化標記。“堯”字,代表著上古五帝中的“堯”帝,“興”字則代表著興旺發達的意思,同時也暗含了趙興的名字在裡頭。按照南匈奴部族如今與晉國的關係,趙興相信他們肯定樂意使用新的稱呼。

古人對於稱謂的重視,源自於“名不正則言不順”的信條。一旦趙興同意南匈奴部族使用“堯興”這一全新的稱謂,則意味著南匈奴人今後將與黃軒、炎晟兩族獲得同樣的政治地位,象徵著他們已經完全融入晉國這個大家庭。

對於西涼地區隔三差五的羌人作亂,趙興已經有了初步的解決方案。除了慣常的剿撫並用手段,趙興還準備推行大規模移民的政策,將活躍在涼州西部的羌人遷徙一批前往漠北,然後將漠北的鮮卑人遷徙一批來到隴西地區。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形成各民族雜居的大環境,限制少數民族之間相互抱團造反作亂的可能。困難是耗費時間較長,而且需要持續穩定的安置政策和耗費財力的各種福利待遇。

就在趙興為如何妥善處置西涼羌人而犯愁的時候,王允終於率領一支頗具規模的使團來到了高平城內。上一次王允形單只影地北上晉陽,結果帶回去了大量的好處。因為和趙興有著翁婿這層關係,王允本人也獲得了晉國大量的禮品饋贈,他身後的家族也在晉國境內活得更加滋潤。看到王允得了如此之多的好處,洛陽城內許多世家便坐不住了,紛紛派出家人跟隨在特使團的身後,一起抵達了高平城。

和老朋友劉虞見了面之後,王允聽說趙興已經撒腳丫子跑到金城去練兵了,只好苦笑著撫摸自己下顎上的長鬚,有些感慨地說道:“我那孝順女婿,只怕是不敢見我,尋個理由躲起來了!”

陪在王允左右的田豐,當年在洛陽城內也做過官,跟王允也算是舊識,聽到王允這話之後,笑著解釋道:“司徒大人說笑了,中尉大人確實一心忙於公務,如今前往金城,卻是要摸清當地慣於造反的羌人底細,欲要徹底解除危及大漢根本的羌人禍亂。”

王允點點頭,面色平靜地說道:“無論是於下一步的涼國,還是於大漢王朝,如果能夠根除羌人禍亂這一頑疾,也是大功一件。這件事情上,我是支援趙國昌的。”

三人之間短短的幾句話,仍然透露出許多意思來。劉虞說趙興不在高平城內,意思就是告訴王允,這次由他負責談判;田豐稱呼趙興為中尉大人,卻沒有在王允面前提到趙太傅這個有些犯忌的稱呼,表明了晉國不願意跟王允多事的態度;而王允說,在平息作亂羌人這件事情上,他是支援趙國昌的,也算是表明自己這次沒想來涼州跟人找茬的態度。

看慣了朝堂之上各個派系相互傾軋、明爭暗鬥和爾虞我詐之後,已經過了知天命年紀的王允,漸漸的生了退隱之心。年初劉虞與王允在箕關之上一席話,雖然當時沒有令王允有多少改變,但事後王允卻經常想起,而且越想越覺得有道理。連漢室宗親的劉虞,都能看透所謂的漢家正統是個什麼東西,王允又不笨,自然也就明白所謂的正統,不過是世家大族用來維繫自身利益的遮羞布而已。

既然自己沒有當皇帝的心思,既然趙興有能力治理好天下,那麼他王允有何必自作多情地拼命阻擋呢?

因為王允的態度發生了轉變,所以這次來涼州冊封劉蔄的過程相對簡單和容易許多,劉虞和田豐原本精心準備的許多談判說辭都沒有派上用場,王允便三下五除二地將冊封諸事定了下來。

既然王允這麼知情識趣,為了不讓趙興的這位岳丈大人返回朝廷時被人攻訐,劉虞主動提出了一些補償朝廷的建議。其中最為重要的有三個方面:

一是保證今後涼州出產的戰馬,優先供應朝廷三軍(北軍、南軍、御林軍),價格上也會優惠許多;

二是涼國往後會盡力打通原本阻塞的“絲綢之路”,確保西域商人能夠安全經過涼國管轄範圍,順利抵達京都洛陽,將萬國所產的精美物品銷往洛陽,同時帶走洛陽城內大量的剩餘商品;

三是涼國將會保留數量非常有限的一支部隊,用途只為確保內部安全穩定,不會對駐紮在京畿地區的朝廷中央軍造成威脅。

實際上,仔細分析一下上述三條涼國主動提出來的優惠條件,每一條都是含著毒素的誘餌。

第一條自然不必說了,這是在為今後晉國和涼國向朝廷傾銷戰馬做鋪墊;第二條是打著通商西域的幌子,在為今後涼國所產商品銷往漢朝各州做的伏筆;第三條就更扯淡了,涼國境內保留數量有限的部隊有個毛用,你把軍隊大量駐紮在晉國境內不就成了?所謂的涼國和晉國,不都是趙興的地盤嗎?

這第三條的提出,可是讓趙興私下裡偷笑了許久。因為他想起了前世自己的祖國跟某個超級大國談判時,兩個核大國俱樂部的代表們,一臉**地相互承諾“我們不會將核武器首先對準對方!”

尼瑪,那玩意設定對準一下,耗時不會超過半分鐘,這種承諾跟沒有承諾有什麼兩樣?

PS:親們,南道要出一趟差,哪裡沒有網路和手機信號……需要很久才能回來。

為了保持本文不斷更,南道將原本每章兩千多字改為每章三千字以上,勉力做到在出差期間每天一更,並且不斷更,望大家諒解俺這苦逼的非專職寫手的處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霸神都市召喚師噬日網遊之劍帝太極第一人網遊之弓神無敵宅魔王超級高科技霸主護花寶鑑大唐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