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零章 挖下深坑想埋誰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西域三十六國之中的焉耆國,位於天山南麓的焉耆盆地腹心,在不同的時期被人稱之為焉支、煙支、胭脂、煙肢、燃支、焉耆、焉提等稱謂,是一個建立在綠洲之上的農耕國度,也是大漢通往西域北道上的必經之地。

焉支山下出產一種叫紅藍的植物,匈奴人的婦女,採摘新鮮的紅藍花製作抹臉的焉脂,以至於到後來被霍去病攻佔之後,匈奴有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番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焉耆國土地肥沃,出產稻、粟、麥,兼畜牧,人們喜歡喝用葡萄釀製的紫色果酒,天生對於音樂和舞蹈十分鍾情。這裡還盛產女子所用的胭脂和上等的好馬,更有豐富的魚鹽蒲葦資源。

這個好客又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國度,最近迎來了一支全副武裝的漢軍騎兵,這讓當地的焉耆百姓十分緊張。

為首的那位漢人將軍長得玉樹臨風、唇紅齒白,怎麼看都是一位俊俏豐逸的美少郎。只可惜這位漢人將軍的脾氣不怎麼好,臉上很少看到笑容,拽兮兮地樣子,讓人忍不住想狠狠地擰他一把臉蛋。

不過,真若是讓人去擰這位漢人將軍的臉蛋,估計整個焉耆國內的猛士們也沒人有這副膽子。因為這位將軍名字叫馬超,他手裡拿著一柄令人膽寒的虎頭鎏金槍!

馬超的來到焉耆國時,之所以臉上沒有笑容,完全是因為他要扮演一個不怎麼光彩地角色——兵敗逃跑的將軍!若不是這個命令是趙興親自所下,心高氣傲的馬超打死都不會遵守。

馬超之所以最終彆彆扭扭地接下了這道佯裝兵潰逃亡的任務,那是因為跟他一起西征的張繡更加倒黴。他好歹還活著,可張繡卻要扮一回戰死的將軍。

當然了,作為趙興二師兄的張繡,對於所謂的虛名其實從來都不甚看重,只要趙興有指示,莫說是讓他裝死,就是讓他扮成個女子,他也會去照做。

西征大軍自從進入西域以來,實際上非常謹慎,既沒有分兵,也沒有冒進,而是嚴格按照事先定下的作戰計劃,採取穩紮穩打的方法逐步向西推進。

五萬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冷兵器,加上一百具新式“一窩蜂”,還有數量眾多轟天雷的漢軍精銳騎兵,在猛將馬超、張繡二人的帶領下進入西域之後,一路上幾乎沒有怎麼跟人動手,便順利地收服了宜禾都尉城、昔日西域長史府所在地,然後兵臨焉耆的國都員渠城。

西征大軍之所以剛入西域的時候這麼順利,跟西域的地形和當時的形勢有很大關係。距離玉門關越近的地方,在東漢王朝衰亡的過程中,脫離西域長史府的管控就越晚,也就跟東方的大漢王朝關係保持的越緊密,比如說天山北麓的車師前部和後部,天山南麓的焉耆國,以及崑崙山下的鄯善國。

相反的,越向西去,距離玉門關越遠的地方,哪裡的異族國家因為脫離大漢掌控的時間更早,所以自主性更強,對於漢人曾經的統治和管理就越是牴觸和反抗。比如烏孫國、大宛國、康居國、貴霜國等,這些國度有的擁兵十數萬,勢力強橫至極,遠不是現在五萬西徵軍所能制服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興此次派出馬超和張繡西征,實際上只是要重新掌控西域長史府的區域,並非一口氣向西打到西亞去。而西域長史府的區域,說白了就是如今的新疆全部,外加新疆西北部的小片區域。趙興向西征伐的步驟總共分為三步:第一就是掌控西域長史府;第二是打下中亞地區(烏孫國、大宛國、康居國、貴霜國、身毒等地);第三才是兵至西亞,飲馬地中海。

西徵軍抵達焉耆國時,國主聽說大漢天朝派來了天軍,壓根沒有想著反抗,而是規規矩矩地大開國門,以上賓的禮儀將馬超和張繡迎了進去。

因為和漢王朝長久地打過交道,焉耆國上下都知道漢人的軍隊最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就算馬超和張繡打得是為漢家收服失地的旗號,可人家焉耆國壓根就沒有脫離管轄的意思啊!若不是東漢王朝內部昏聵無能,兵疲將弱,何至於拱手將大好的西域長史府交了出去,如今成為烏孫、大宛、康居等國的後花園,使得這些小國的軍隊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焉耆國,說白了就是一個附庸國,誰能為自己國家提供保護,它就會聽從誰的管轄!

進入員渠城後,儘管馬超板著個臉,但還是受到了焉耆國主的熱情接待。當這位崇尚和羨慕大漢文化的國主聽說馬超將軍如今尚未婚配時,激動的不得了,立即將自己幾個尚未出閣的女兒喚了出來,在馬超面前載歌載舞,那意思再明白不過:小夥子,隨便挑啊,看上哪個是哪個,想要通吃也可以!

當時就鬧了一個大紅臉的馬超,終於不好再板著臉跟老國主說話,於是請上和顏悅色的軍師田豫,跟焉耆國主商議今後正式在員渠城內駐軍的事宜。

老國主雖然不善兵事,其實也是頭狡猾地老狐狸,他之所以對西徵軍如此禮遇,那是因為這些年焉耆國一直跟晉國保持著暗中的生意往來,更是時刻關注著晉國的擴張和征伐。對於那位傳奇將軍趙興的瞭解,或許他比馬超還要多些。

焉耆國盛產的良馬在晉國賣到了很好的價錢,大量的胭脂也被銷往晉國,換回了焉耆人喜愛的金銀飾品、瓷器、精美書籍以及各種可以增產增收的農具和漁具。

最重要的是,儘管一路艱險,但這些年穿梭於晉國和焉耆之間的兩地商人,會不定期地帶回一些晉國的各類報紙,雖然在時效性上會打些折扣,但這些厚厚成摞的紙張,對於老國主瞭解大漢的形勢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焉耆國主早在幾年前就跟自己的子女預言:遙遠的東方如今養出了一群猛虎,他們遲早會一手拿著利劍,一手握著鮮花而來。到了那時,千萬不要試圖反抗,順從或許將是最好的選擇。

果然,選擇無條件順從的焉耆國,沒有遭受任何兵災人禍。儘管入境的漢軍看上去十分威嚴,渾身上下充滿了凜冽的殺氣,但他們秋毫無犯,埋頭吃著自己帶來的牛肉罐頭,一圈一圈地圍在一起甩紙牌,壓根就對焉耆國內的花花綠綠視而不見。

已經日漸老練的軍師田豫,十分客氣地跟老國主交換了意見,明確表示西征大軍此來只為光復漢治,不為殺戮和掠奪,只要焉耆國今後服從管理和排程,漢軍將會無條件地保護他們不受西北方向的幾個大國欺凌與攻打。

老國主是老狐狸,自然知道天下沒有白食的午餐,於是同樣客客氣氣地問田豫,西征大軍需要什麼支援和援助,只要焉耆國能夠辦到的,他一定極力促成。

田豫的回答很簡單,今後焉耆國作為西徵軍的前進基地,在公平交易的情況下向西徵軍提供各種軍需物資,同時焉耆國目前分佈在各地的三萬部隊歸屬西徵軍統一排程。

老國主一咬後槽牙,答應了田豫開出的條件,但也提出了幾個附加的小條件。比如,為了使焉耆的子民相信漢軍是帶著和平友愛前來,為首的馬超將軍應該娶至少一位焉耆公主為妻,今後漢軍士兵可以與焉耆女子自由通婚,西徵軍不可設定條件阻攔;焉耆國今後享受與晉國實際控制各州同等的經商權力,一路經過的關卡和城市不得額外收繳稅費。

這些條件並未超出臨行前趙興給田豫和李恢的底線,所以田豫當場便答應了下來。雙方在舉行了**隆重的締盟儀式之後,焉耆國便算是正式投奔到了晉國的懷抱之中。

這個訊息一經在西域傳播之後,老國主的懦弱做法便受到周邊許多小國的嘲笑,但他卻充耳不聞。老國主在心裡替嘲笑自己的那些小國感到悲哀和可憐,因為他們竟然沒人用心去讀晉國發行的報紙,這麼多年下來居然不知曉大漢內部發生的巨大變化,將來也就不可避免地會走上覆滅的道路。

馬超和田豫忙著在焉耆國內進行和平外交,張繡率領著兩萬蒼狼軍也沒有閒著。他非常乾脆直接地率軍滅掉了拒不接受晉國管轄的山國,從焉耆出兵到抓來山國的國王,總共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

焉耆人知道這次來的漢軍不好惹,特別是一直走在左邊的那支行軍大旗上繡著狼頭的軍隊更不好惹。但他們真沒有想到張繡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將擁有四萬騎兵的山國打得一敗塗地,最後竟然連國王和王孫貴胄們全都成了俘虜。

他們當然想不到,因為在沒有見過“一窩蜂”發射和“轟天雷”爆炸的時候,誰都會習慣性地按照兵力對少來評估戰力,就如同一觸即潰的山國大軍一樣。

張繡之所以這麼斷然地對山國下手,說白了就是做給其他西域小國看的。

在順利接收了焉耆,又麻利制服了山國之後,趙興最新的那道關於裝敗詐死的命令便到了。於是張繡帶著兩萬蒼狼軍,悄無聲息地向宜禾都尉城方向進發,他們將一直向北抵達匈奴山(阿爾泰山),然後貼著山腳向東而行,繞過居延屬國、繞過受降城、繞過大青山……一直向前走啊走,從春天走到夏天。

留在焉耆的馬超也不是無事可做。他將三萬西涼軍分為三部分,其中一萬人與焉耆國的三萬騎兵合在一處,由兄弟馬岱和老將馬玩親自率領,立即趕赴玉門關。

另外一萬人與山國投降的一萬多騎兵混編之後,由軍師田豫親自統帥,遊弋在焉耆附近,看誰不順眼就前去騷擾一下。

最後剩餘的一萬當年出身於公孫瓚白馬義從的精銳騎兵,則由馬超親自率領。他準備帶著這一萬騎兵沿著蔥嶺河一路向西,親自熟悉一下整個西域長史府的地形。

說了這麼半天,原來西征大軍毫髮無損,甚至如今還增加了四萬多的後備兵源!那麼前去圍攻玉門關的胡人騎兵,自然是馬岱和馬玩帶領的焉耆騎兵,而趙興咋咋呼呼地躲進崑崙塞,也就是一出騙了許多人的大戲!

趙興用了半年時間,費了許多精力和銀錢,挖下這麼大的一個深坑,他準備埋葬誰呢?還是準備埋葬哪些誰呢?

PS:呼呼,趕在熱心書友“川菜”今天過生日前,終於將第十三卷的最後一章碼完了。三千五百多字的大章,讓大家看完之後可以不再糾結和蛋疼了,親們,激動吧?

下一卷《驅虎吞狼》,南道將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為書友們描繪一幅萬里河山盡入眼中的瑰麗畫卷,大家期待吧!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霸神都市召喚師噬日網遊之劍帝太極第一人網遊之弓神無敵宅魔王超級高科技霸主護花寶鑑大唐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