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 源頭在宗教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513源頭在宗教

三方首腦會談由魏東生親自促成,安全都有保障,劉備和司馬懿再針鋒相對也只能打嘴炮。小半晌,兩人瞧見了魏東生身影,未等劉備開口說話,司馬懿率先提及天命話題:“門主進階5級異俠已有數年時間,可否試著為我們講講未來天命?”

魏東生沒有拒絕司馬懿的要求。

與之探討未來天命,這是魏東生說服司馬懿趕赴三方首腦會談的條件。

但為了說服劉備參加三方首腦會談,魏東生也向劉備開出了他無法拒絕的條件。魏東生不願偏袒某一方,故意問起其它事項緩衝氣氛:“據說,舞陽營新添了一名5級異俠,他是何來頭?”

司馬懿沒有隱藏:“此人姓張名晉,並沒有加入舞陽營,只是與我一見如故而已。張晉與魔焰滔天的誅侯門有些瓜葛,但他不願意手染無辜鮮血,果斷脫離誅侯門單飛。張晉隨後建立了名曰正心門的小傳承,暫時掛靠在舞陽營。張晉希望我替他向門主傳句話兒,問問大小貓三兩只的正心門,能否以普通成員身份加入異俠正道聯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魏東生訝然驚奇:“誅侯門出身的5級長生者?”

誅侯門禍亂廬江郡以來,絕聖門辛辛苦苦佈置無數陷阱,才艱難逮到一名4級長生者。而且,當這名4級長生者發現他逃脫希望非常渺茫,竟然即時狠辣*,僅僅留給絕聖門一具燒殘的屍體。因為無法逮捕誅侯門高層,誅侯門至今仍是一團迷霧,間接導致魏東生非常被動。

魏東生萬萬沒有想到,今日竟從司馬懿這裡傳來喜訊。

張晉若真是誅侯門出身,必然能夠瞬間揭開誅侯門面紗。

或許司馬懿也非常忌諱誅侯門威脅,他慷慨轉述許多從張晉那裡得到的秘密。

有了張晉主動爆料,誅侯門頓時不再神秘。

誅侯門果然源自朱二郎。

卻說,朱二郎崛起之初,號曰朱侯,曾斷斷續續聚攏一群親信。直至朱二郎大鬧南部廬江郡,搶走孫權私自儲備的天地異寶,他才遲遲恢復羅之本姓,稱號改為羅侯。但因為或主觀或客觀原因,朱二郎名號遠比朱侯、羅侯、羅二郎等綽號更知名。

曹爽有一點沒有冤枉朱二郎,曹操的確由朱二郎親自刺殺。

朱二郎屠戮虎豹營之後,聚集眾親信說:“我年少家貧,讀書甚少,卻也知道孔子名言:‘十世之仇,尤可復也’。諸子百家裡,儒家最為平和,如此平和的儒家尚且鼓勵我們大復仇,可見為父復仇實乃天地正理。朱桓庇護族人害我全家,此仇不可不復;張遼是害死我父親的兇手,其人雖死,曹操尚存,此仇亦不可不復。我之所求,復仇也。我所殺之人,盡是該死之輩。今日,既然心願已了,我的復仇之刀也該丟了。”

也即是說,刺殺曹操不久,朱二郎就無視追隨者挽留,依然選擇急流勇退。

為了徹底告別殺戮,朱二郎甚至毅然走出廬江郡。

或許朱二郎赴了孫策後塵,或許朱二郎死於追殺途中,或許朱二郎病死外地,總之朱二郎從此徹底沒了音信。哪怕朱二郎的昔日親信,他們也不曉得朱二郎此刻隱居在哪裡,究竟是生是死。

朱二郎隱退後,部下彷彿樹倒猢猻散,無奈各奔東西。其中一名部下,卻突然間鶴立雞群。此人,名曰陸有餘,本名不得而知,張晉只曉得效力朱二郎帳下時他尚且綽號陸小六。朱二郎隱退次日,陸小六更名為陸有餘。

陸有餘不願意就此隱退,他參考絕聖門的已知框架和朱二郎的朱侯舊稱號,高舉朱二郎的旗幟很快建立起名曰“朱侯門”的新組織。陸有餘努力說服朱二郎舊部團結起來:“我們因為二郎而聚,卻不能因為二郎而散。”

陸有餘自稱吳郡陸氏支脈,即是陸遜的同族遠親,陸遜見了他也要喊一聲叔。話說,自陸康遷家到廬江郡龍舒縣,吳郡陸氏其餘族屬迅速衰落,但凡有點兒想法的俊傑,都跨過長江投奔陸康。大家都對陸有餘的吳郡陸氏攀附不以為然,連朱二郎都不相信陸有餘的自誇,最多當他是漢室宗親劉備那樣的疏遠關係。不過,陸有餘的文化程度頗高,能讀書識字做文章,頗得朱二郎信任。

除了能夠讀書識字做文章,陸有餘還有宗教信仰優勢。陸有餘信仰的教派,雖然名字不叫太平道,卻與張角的太平道非有很多相通之處。張晉甚至言之鑿鑿判斷說,陸有餘的信仰就是太平道,改名字是因為忌諱數十年前的黃巾之亂。

朱二郎收服陸有餘時,陸有餘就已經有了四五名追隨者;跟隨朱二郎橫行廬江郡期間,陸有餘又在朱二郎部屬群體裡積極傳播宗教信仰,悄然無息間積累了很多影響力。例如張晉,他父親是漢中張魯的道兵,全家都信仰五斗米道。曹操兼併張魯之後,張晉全家為虎豹營效命,待朱二郎任職虎豹右監,陸有餘就透過宗教辯論說服張晉全心全意改投朱二郎的教派。

而後朱二郎刺殺曹操,其實也有張晉的一份貢獻。

朱侯門建立之初,張晉等宗教信徒全都第一時間加入,改奉陸有餘為新主。

張晉等朱二郎舊部正準備歡慶未來,怎想陸有餘突然間性情大變,整日捧著《道德經》《南華經》等經典名著蹙眉思考,時而喃喃自語背誦其中名句:“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彼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又過半月時間,陸有餘彷彿大徹大悟想通了,簡單粗暴地宣佈把朱侯門改組為誅侯門,繼而冷酷手段整頓誅侯門舊部成員。凡是不願意皈依陸有餘教派者,凡是不願意效忠陸有餘者,陸有餘全部一一親自殺死。憑藉殺戮朱二郎舊部得到的可觀經驗值,陸有餘的修為一日千里。鐵血整頓誅侯門完畢,陸有餘又憑藉深厚修為追捕其餘朱二郎舊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就這樣,陸有餘踩著昔日同袍戰友的屍骨,快速進階4級長生者。

據張晉說,經過一次又一次忠誠考驗,陸有餘把朱二郎舊部駭然屠戮到只剩下6人。

這六人,包括陸有餘和張晉。

或許只剩下六名死忠,陸有餘遂以六人框架營建誅侯門。張晉說,陸有餘疑心極重,且教規苛刻,誅侯門初創時有六名成員,而後一直有六名成員,或者說總計只有六名正式成員。

在廬江郡搞風搞雨的誅侯門門徒,又是怎麼回事呢?

所謂誅侯門門徒,大抵有兩種來源。

第一種是誅侯門刻意發展的盅蟲。陸有餘以精兵思路籌建誅侯門,核心成員永遠控制在六人之數。為了有效率收集低等級長生者的經驗值,為了規避高等級長生者殺戮低等級長生者的經驗值衰減,誅侯門處心積慮地廣泛傳播刺殺秘術,激勵一群又一群貪婪者殺戮同族。這些貪婪者都是盅蟲棋子,待他們殺戮成長到2級或3級,誅侯門六名核心成員就會陡然現身收割經驗值。簡單來說,絕聖門這些年來辛辛苦苦逮捕的誅侯門門徒,泰半都是誅侯門利用人心弱點鼓譟起來的盅蟲棋子。這些盅蟲棋子以為他們是誅侯門門徒,其實不過是陸有餘豢養的盅蟲罷了,哪有資格知道誅侯門的核心機密。

第二種是對陸有餘忠心耿耿的狂信徒。

絕聖門之所以數年來一直找不到誅侯門的老巢,是因為誅侯門的老巢根本不在廬江郡。

話說,孫策例子已然說明,長生者離開有效範圍時,並非瞬間強制剝奪長生種子。長生種子解除捆綁之前,都善意給予長生者一定的緩衝時間,統計顯示:1級長生者,約有10日緩衝時間,2級長生者約有20日緩衝時間……以此類推,6級長生者約有60日緩衝時間。無論朱二郎,還是陸有餘,某種程度而言都是亡命之徒,陸有餘更是有信仰的亡命之徒。陸有餘不害怕內力逸散期間被人襲殺,也不害怕某些意外耽擱了歸來時間,頗有一些“生死有命”的覺悟。

因此,與“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魏東生截然不同,朱二郎和陸有餘經常利用緩衝時間冒險出走廬江郡。4級長生者已有40日緩衝時間,想想正常人類20日時間的走動範圍,就能曉得誅侯門的活動範圍其實遠超大家想象。朱二郎習慣利用緩衝時間躲避追殺,例如他們當日橫跨廬江郡,之所以結仇絕聖門之後依然順利抵達蓼安城虎豹營,靠的就是緩衝時間投機取巧。

陸有餘比朱二郎更善於利用緩衝時間。誅侯門建立以來,陸有餘經常奔波周邊各郡,利用平民百姓對頻繁戰爭的反感的悄然無息地建立許多宗教據點。陸有餘盡情發揮宗教傳播特長,進而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願意為陸有餘英勇赴死的狂信徒。

眾所周知,狂信徒都是不可理喻的。

陸有餘層層篩選出可信的狂信徒,而後投放到廬江郡,命令他們以小組形式肆無忌憚襲殺長生者。狂信徒長生者彼此互相監視,誰若泛起了猶豫遲疑心思,要麼化作其它狂信徒的經驗值,要麼化作陸有餘的經驗值。那些關鍵時刻毫不猶豫選擇同歸於盡的誅侯門門徒,大抵都是狂信徒出身。(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我有一劍7號基地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了不起的神豪我是如何當神豪的重生之神級豪婿醫療聖手以嫡為貴洪荒戰蠻我的蠻荒部落蠻荒爭雄蠻荒霸主蠻荒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