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會當凌絕頂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歷城郊外婁昭君遇刺的一幕,確實破壞了高洋的興致。

太后是跟他在一起來齊州的,太后遇刺,打的不是太后的臉,而是他高洋的臉。

只是這事兒反正沒法說,要說就是齊魯之地,民風彪悍。

接下來的行程,大軍沿著歷城往南到山荏縣

結果婁昭君鬧情緒,不想走了!

山茬縣,即今天的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屬泰山郡,離歷城近在咫尺。

婁昭君這老太婆突然說身體不適,不想去泰山了,氣得高洋心中邪火直往上冒,恨不得真把他母親賣給胡人才好!

“陛下,泰山封禪也要講究時節,秋天過得很快,現在離入冬也不遠了,確實不適宜耽誤了。”

秋收時節,正是封禪的絕佳時刻。若是冬天,全國各地到處都是被凍僵了的餓殍和無家可歸的災民,那就尷尬了。

看到高洋愁眉不展,高伯逸小心翼翼的建議道:“不若將太后留在山荏縣,大軍繼續南下到泰安駐紮。到了泰安,再準備封禪,隨時都可以完成的。”

封禪,是一種祭天地的大禮,不是高洋到泰山上逛一圈就完事的。

漢代班固寫的《白虎通義》中是這樣說的:“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西漢宗室劉向寫的《五經通義》是這樣說的:“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

由此可見,封禪的出發點,似乎純粹出於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於天,向天告太平,對佑護之功表示答謝,當然更要報告帝王的政績如何顯赫。

一句話:老子闊了,到這裡來顯擺顯擺,裝個嗶!

所以封禪的具體儀式非常有象徵性。

班固說:“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禪梁父之基,廣厚也;刻石紀號者,著己之功績以自效也。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梁父之阯以報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於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有了成就,就要到泰山這裡來,搞得莊重點,跟老天爺說一聲,然後大業更進一步。

由此可見,封禪的種種目的與象徵,除了最淺顯的裝逼以外,都包含著一層更為深潛的意識:作為天子,跟上天溝通,協調天、地、神、人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精神意志與外在行為的和諧統一。

簡而言之,讓上天保佑老子,更好的統治黎民百姓。

那麼封禪的儀式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秦朝統一中國後,始皇帝於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東方,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

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生說法不一。

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南面)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北面)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

至於具體是怎麼玩的,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至今沒有流傳出一字一句。

高洋不知道,高伯逸也不知道!

倒是漢武帝封禪泰山的過程被記錄得很清楚。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之後,東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

第一步,到梁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

第二步,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候登泰山,行登封禮;

第三步,隔一天,自岱陰(北面)下去,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

這就算是完事了。

由此可見,封禪泰山,是到周邊的山上晃一圈,而不是單獨逛泰山就可以了。

高洋也打算學漢武帝,先到泰山頂上立石碑,然後去梁父山建祭壇,埋藏玉書牒。

這是兩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剩下的就是走過場了。

呵呵,跟上天溝通,能溝通個什麼來?高洋又不是要修仙!

他所做的一切,除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外,其餘的,都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朕也是無奈!這些年先帝去了,母親也是費盡了心力。朕本來想讓母親也享受這榮耀時刻。唉,沒想到,最後竟然這般。”

呵呵!

聽到高洋在惋惜,高伯逸忍不住在心中冷笑。

什麼是封禪?

為什麼在泰山?

那位孜孜不倦地追求周禮,畢生以“克已復禮”為已任的孔老夫子,曾多次來泰山,尋覓封禪大禮的遺蹟。

比司馬遷早五百多年的管子也曾經談到過封禪,可惜《管子》一書中的《封禪篇》早已亡佚。

之後關注封禪的漢家學者如過江之鯽,數都數不過來。

這是漢人精英,或者說中原霸主,才會嚮往的精神家園。也是每一個華夏正統的王朝統治者,所追求的“王道象徵”!

婁昭君是什麼人?說好聽點是個胡族女強人,說不好聽點,不過是一鮮卑婦人而已。她如何能理解泰山封禪是何等榮耀的事情?

她本就不接受中原這一套禮儀,自然就不會對封禪什麼的上心了。高洋若不是身體不行了,想死之前榮耀一番,恐怕也不會來泰山。

這就好比說非洲某部落,喜歡把碩大的鐵盆頂頭上,以示榮耀。旁人見到,彷彿看到外星生物,是無法理解這種“榮耀”的。而該部落的人,也無法理解那些現代國家的子民,會有怎樣的榮耀與自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種事情是無解的,所以高伯逸猜測,婁昭君,大概是不會去泰安了,她對那裡的一切,應該都是出自本能的反感。

果不其然,婁昭君要求神策軍留下一部保護她,然後帶著她直接返回鄴城!

看到對方的態度是如此的堅決,高洋無奈讓斛律世達帶著本部人馬留下,陪著婁昭君在山荏縣修整。只要婁昭君想回去,斛律世達就立刻帶著兵馬護送她回去。

然後高洋隨即下令,大軍立刻開拔去泰安,一刻都不得停留!

看到這母子二人如今的分歧和裂痕已經大到難以彌合,高伯逸也是感慨萬千。

年輕時,高歡在外面打仗很忙,婁昭君在家裡頻繁的參與政務,保證大後方的安穩。

這既是高歡的大幸,也是他和他兒子們的大不幸。

來自命運的恩賜,其實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之所以還沒付賬,不過是沒到時候罷了。

當初婁昭君對高歡的事業幫助有多大,現在她就對自己的兒子們阻礙有多大。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我有一劍7號基地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重生之蠻荒求存我為蠻荒造物主蠻荒大宗師蠻荒大魔神[紅樓]寵妃邢岫煙紅樓之庶子風流超級黃金戒超級黃金手我是大玩家我就是大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