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競爭對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段雲一行人來到上海之後,迎接他們的是龍騰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衛國。

張衛國是早幾年透過社會公開招募的層層考核,最終高薪聘請來的,他以前曾經是丹東汽車廠的副總工,從事汽車行業已經20多年,後來由於體制原因,晉升工廠總工無望,隨即選擇停薪留職,來到深圳下海創業。

不過那個時候張衛國一沒資金,二沒人脈,光靠汽車方面的技術根本無法在深圳獲得成功,後來看到天音集團的招聘通告之後,身無分文的他立刻報名,最終在100多名競選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龍騰機加工廠的廠長。

段雲對自己集團下屬公司主管的選擇上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對方是搞技術出身,而且儘可能年輕化,也正因為如此,40多歲年富力壯,且擔任過大型國企副總工的張衛國最符合段雲的選人標準,經過兩個月的實習考察證明此人確實技術和管理中的出眾後,段雲隨即和張衛國簽訂了5年的正式用工合同,除了4位數的月薪,還享受分房的福利,最終留下這名將才。

龍騰機加工廠在深交所上市更名為龍騰股份有限公司,並且在上海開辦分廠之後,張衛國就被段雲委派到了上海,由他來負責新廠的建設,以及參與桑塔納國產化工程的任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為了實現上海大眾的國產化,在過去的幾年裡,由上海市政府牽頭,組織了有20個省市的200多家零部件廠,參加了桑塔納轎車國產化共同體,及全國汽車產業的力量對其進行技術攻關。

因為有瑞陽的關係,所以段雲的龍騰股份有限公司也被受邀加入那這個桑塔納轎車國產化的共同體,並給予了他建設分廠所需的土地和政策支援。

雖然段雲這些年來一直靠著電子產業賺錢,但是內心始終有一個汽車夢,也正因為如此,深圳龍騰機加工廠除了接單電子廠那些精密零部件的生產加工之外,也一直有一批相關的技術人員緊跟時代潮流,剖析和逆向研發了當前國際很多主流車型的變速箱產品,並且有了一定的技術積累。

其實到了90年代初的時候,國內的汽車產業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然而想徹底實現桑塔納教授的國產化,依然面臨著不小的困難。

段雲的龍騰股份有限公司這次主攻的專案是桑塔納轎車的變速箱,這也一直是桑塔納轎車國產化最大的瓶頸和困難,到目前為止,國內依然沒有廠家能夠生產這種變速箱。

而在桑塔納轎車變速箱國產化的技術攻關中,段雲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上海汽車齒輪總廠。

上海汽車齒輪總廠建立於1925年,在中國汽車發展史上,曾經寫下過光輝的一頁,生產了中國第1輛卡車的變速箱,算得上是中國最少的汽車變速箱生產企業。

在1985年起,上海汽車齒輪總廠開始為上海牌轎車生產變速箱,到了80年代中期,他的產品仍然熱銷,在國有企業中,人均創利稅名列前茅。

可以說,上海汽車齒輪總廠基本上代表了中國當前汽車變速箱生產規模和技術的領先地位,可即便是這樣一家企業,依然沒有完成桑塔納轎車變速箱國產化的目標。

早在1984年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的時候,專門為上海轎車生產變速箱的上海汽車汽車總廠立刻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典禮的舉行昭示了中外合資生產現代化上桑塔納轎車專案,已經在上海正式啟動,上海牌轎車引起品種單一和老化必將受到嚴重衝擊,正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一衝擊必加波及為上海轎車配套的變速箱生產。

而那個時候的上海汽車齒輪總廠,產品品種少,技術含量低,工藝裝備差,資源消耗高,生產能力小,雖然在國內算是非常不錯的企業,但是從國際上先進企業相比,有著非常巨大的差距。

剛剛參與桑塔納轎車國產化的上海汽車齒輪總廠,在產能方面低於經濟規模數百倍,1987年的上海汽車汽車總廠主導產品只有上海牌轎車變速箱總成,年產量只有7000臺,僅為德國專業生產汽車變速箱廠大眾卡塞爾廠年產量的2.3%,比經濟規模低了近500倍,人均年產量只有3.3臺,單班生產能力只有20臺。

另外就是產品落後了整整30年,當時的上海牌轎車使用的變速箱是仿製的50年代賓士220s B型變速箱,比現在桑塔納轎車變速箱落後了接近30~40年,在噪音同步效能等方面明顯落後,存在作業系統清晰度差,易拖檔等結構性缺陷,產品一次裝配合格率只有39.2%,零百公裡曲線高達4.7%。

其次就是資源消耗高10倍,該廠長期以來採用以車間為單位的單一產品,封閉式迴圈的經營管理模式,裝置互不共享,平均利用率只達到36.36%,車間採用推動式作業計劃來組織生產,靠沿用大量的在製品,半成品和產成品庫存來維持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在1987年的時候,產品銷售收入僅為3,553萬元,而年底庫存資金卻達1330.8萬元,百元銷售收入佔用庫存資金為37.元,資金周轉天數高達134天,與國際同類大公司相比,資源消耗高達數10倍。

最後就是該廠的技術設備落後幾十年,80年代中後期,該廠加工裝置主要採用國產機床和自制的專用機床,兩者之和佔機床總數的95%左右,並以單機生產為主,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很低,生產技術落後於國外幾十年,無法適應和滿足大批量生產的要求。

上海本土的汽車變速箱生產企業如此落後,這就給了天音集團一個機會。

說起來天音集團除了那幾臺前幾年從臺灣走私過來的五軸數控機床,其他的裝置也都是國產的,不過透過這次引進沃爾沃的整條生產線裝置和技術,讓段雲的企業一夜之間就掌握了和國際幾乎同步的汽車變速箱生產能力。

而段雲這次來上海,就是來檢視新引進的沃爾沃變速箱相關生產裝置的組裝工作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鄉村逍遙神醫鄉村公子鄉村最強小神醫二次元解憂雜貨店寶蓮燈前傳之楊蛟首富你家前妻又在烏鴉嘴一夜危情:豪門天價前妻盛世婚寵:前妻,非你不可穿成暴發戶的前妻[穿書]總裁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