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都城的人才引進計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工程隊先用弓箭射麻繩的方式給懸崖兩邊建立了連線,然後再逐步的將麻繩換成鋼纜和吊索。

在懸崖兩邊建立好吊橋之後,再從兩邊同時施工,先把兩邊的橋墩地基用鋼筋混凝土澆築起來,然後在懸崖兩邊的橋墩底座上,同時搭起兩座鋼結構的高塔。

這個時候就需要在圖紙上測算出拱橋的具體弧度,測算好了之後將橋拱平均分成幾段,再按照每段的形狀,提前用木頭製作橋拱的模具,再扎好鋼筋骨架。

等這一切都準備好後,就開始從兩邊的橋墩往中間澆築橋拱,橋拱都是一段一段澆築的,橋拱的側面要留出凸出來的鋼筋環,然後用鋼索穿過鋼筋環,把這一段浮空的橋拱拉在兩邊橋墩的臨時高塔上。

等這一段澆築完後,再把下一段的模具和鋼筋龍骨吊裝過去,繼續澆築下一段。

整個施工過程,所有的鋼筋龍骨,澆築模具,還有混凝土,全都用最開始拉起的鋼索吊橋吊運到半空施工。

澆築一節,就用鋼索拉到高塔上一節,直到最後,整個橋拱在峽谷中間的半空中合攏,橋拱徹底成型,變成承力結構之後,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兩邊豎起來的臨時鐵塔拆卸掉了,之前連在橋拱上的那些鋼索,也可以全部撤掉,因為橋拱一旦完成,承力的重心就是兩邊的橋墩了,這個時候就算把鋼索撤掉,橋拱也能獨立支撐自身的重量。

就這麼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這座跨度一百二十多米的橋拱澆築好後,再從兩邊的懸崖邊上澆築一個平面的橋板出來,直接放在橋拱上面,這個步驟就比較容易了,因為峽谷兩邊已經連線起了橋拱,人都可以從這頭直接走過去的。

隨著漢部落的工業發展和教育發展,漢部落的施工能力也越來越高階,曾經這種想都不敢想的橋樑,現在也能修建起來了。

啟泰線的第二路段又是穿山隧道,又是峽谷橋、跨河橋的,雖然難度大,工時長,但卻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不過南邊的湯磐線就不一樣了。

湯磐線鐵路,也就是從湯城郡到磐石郡的鐵路,這條路線主要是平原加山地,不過建造難度是要比啟泰線小不少的,所以修建起來,速度也非常快。

從第一批築路工人和機械裝備,以及鐵路建材運到之後,湯磐線就在快速延長,如今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整個湯磐線的工程都完成了五分之四,只剩下五分之一的山區路線,不過明年開春之前一定能完成竣工,這樣就不會影響羅衝繼續修建都城的計劃。

就在南方的兩條鐵路都在快速延伸的時候,早已送到磐石郡的採石隊伍也正在忙碌著。

他們先用挖掘機改的鑿岩機,在大理石的山體上摳出縫隙,再用少量的炸藥進行定向爆破,用這種方法獲取整塊或者大塊的大理石。

先把大理石從山體上切割下來,再送到一個蒸汽動力的石材加工廠。

那些從山上切割下來的巨石,會在這裡進行二次加工。

比如皇宮裡面那些走廊和階梯的扶手,就全是漢白玉的,這種就需要石材加工廠,先把巨石切割成比扶手柱子略大的石柱,也就是長條的石頭方碇,這樣就做成了扶手柱子的毛坯。

完成毛坯這一步,就沒他們什麼事了,只需要把這些石材毛料堆放整齊,等火車修通了之後直接運走就行。

除了這些扶手外,還有一些地方的護欄,也需要石材加工廠先做出毛坯,具體的雕刻,還要等送到都城之後,由都城的那些工匠進行雕刻。

再剩下的,就是一些成品石料了,比如廣場上的青石石磚,漢白玉的石磚,還有巨大的丹陛石毛坯,以及主要道路的路牙子,還有馬路上綠化帶邊緣的那個石條......

以上這些,都是有固定規格的石材,還有一些追求藝術性的東西,比如園林造景用的假山,這種都是直接挑選奇形怪狀的石頭,造型越奇怪的越合適,一旦發現,就可以單獨放在一邊,用水清理乾淨,等需要的時候,就吊裝到火車上運走。

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工作,現如今石材加工廠已經堆積了大量的石材,只需要等湯磐線鐵路通車,隨時就可以運輸到都城那邊去。

......

大命二年的冬季,就在這樣的忙碌中悄然度過,就連這年的正旦春節,羅衝都是和一家人在拓海郡度過的。

也就在這個過年的檔口,葉英那邊終於傳來了好消息,有喬氏部落的所有人口,共計七千餘人,還有一些和有喬氏通婚的部落,四千餘人,合計一萬兩千餘人,現在已經全在船隊的管理之下,不日便可抵達都城的西邊湖岸,葉英來信詢問羅衝,該怎麼對這些人口進行安排。

一萬兩千餘人,按照平均每四口一家,那也是三千戶人口,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葉英的想法是,要不要把這些人直接全部塞到都城裡,反正都城現在也沒什麼人,正好用來填充都城的人口空額,不過羅衝卻不這麼想。

這些人一不會說漢語,二不會種地養殖,工匠更是一個沒有,這樣的人要他們待在都城裡幹什麼?

因此羅衝下達的命令是,直接把這些人分成兩批,一批四千人,直接送到瓊州島上去,主要輸送到觀海郡,朝陽郡,也就是瓊州島的東部和南部沿海。

這一帶本來人口就少,現在正好用這些人來移民實邊。

剩下的八千人口,全部送去北邊的漢陽八郡地區。

這是安排新人的去處,再有就是都城人口的來處。

羅衝直接命令,從瓊州島東北部的崖山郡,西北部的架海郡,還有中間的新化郡,共抽調三千人的移民,年後陸續遷徙到都城居住,願意報名來都城的,可獲得都城郊區的房屋和土地,用這些人來建立都城郊外的大型農場。

不過這麼點人肯定不夠塞滿一個都城。

從長遠角度來看,羅衝死前,漢部落的人口一定能突破千萬大關,到時候漢部落的都城少說也會有五十萬人口,多的話甚至會有上百萬人口,但是短時間內肯定不會有這麼多了。

那麼短時間內,都城這裡都需要什麼呢?

首先,都城肯定是政治、文化、軍事中心。

那麼要滿足這三個條件,首先就是需要大量的官員,所以將來需要提拔哪些人,現在就可以讓他們的家人或者家族,提前搬到都城來居住了,光是這一條,就能遷移過來不少的人口。

然後是文化中心,文化中心是什麼,就是教育,就是學校,還有研究所。

漢部落的幾個研究所可以直接整體搬遷到都城這邊來,所有的研究員,包括他們的家人,一起搬過來,這又是不少的人口。

再有就是教師,都城這裡肯定會建設新的學校,從小學到大學,都城這裡肯定都要有,那麼就肯定需要大量的師資力量。

不過這個不是短期內能做到的,都城的人口規模沒起來之前,那些移民家裡的孩子,能不能填滿一個學校都不知道,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並不需要那麼多的老師。

再有就是都城的那些超級大學,各種學科的頂尖學府,這種學校的老師,從民間也招不來,乾脆讓研究所的研究員們兼職大學教師,一邊搞研究,一邊教學。

而那些小學和中學的老師,就從北方漢陽八郡的普通老師裡則有錄用。

從現在開始,可以在教師群體中搞一個職稱評比機制,比如優秀教師,精英教師什麼的,叫什麼不重要,關鍵是要分出級別,然後每年根據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的成績,再加上老師自己的行為好壞來評比職稱。

比如初級教師,中級教師,高級教師,優秀教師,精英教師等等,再設定出一套評選辦法。

最後每年選出來一批優秀教師,精英教師,全都送到都城這邊來定居,來的時候要把全家人口都帶過來,這樣都城每年的人口就會越來越多。

再有就是都城的學校建設,等各種高等學府建起來之後,都城這邊就可以開始招生,所有能考入頂級大學的學生,就可以授予都城的戶籍,讓自己一家人在都城落戶。

這樣一來,隨著漢部落的人口增長,還有教育體系的逐漸完善,以後能考上頂級大學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多,如果每年都城的大學能招收兩千人的話,這兩千人都拖家帶口的搬過來,按照每戶四口人計算,也也能遷移來八千人左右。

鑑於北方安穩了那麼多年,百姓生孩子比較積極,一家只有四口人的情況基本上是等於沒有,所以別說是八千人,到時候搞不好直接出來一萬多都有可能。

當然,短時間內肯定是不可能的,不過這卻可以當作一個都城人口吸納的長期計劃來做。

再往後一段時間,等都城有了一定的規模,人口也達到幾萬的時候,到時候這麼多人的生活問題也需要解決,還可以從全國各地招商引資,吸引各地的富戶前來開店做生意,投資建廠等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7號基地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木葉之御坂美琴瘋狂建村令快穿直播之鹹魚翻神快穿直播之炮灰逆襲攻略美漫之當警察來敲門征服原始人非典型原始社會重生原始異界最強妖獸系統妖獸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