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請降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項梁返回洞庭時帶回了沈兵的一句話:

“一切按昌平君的意願行事。”

於是楚王啟就明白了,沈兵會為其打點嬴政那邊的事。

楚王啟曾經在嬴政身邊任職,深知嬴政此人行事有時往往不顧後果且最恨背叛他的人。

其它的不說,就說那樊淤期……他只是因戰敗擔心被嬴政究責受罰於是逃往別國避難,嬴政一怒之下便將樊淤期滅門。

嬴政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性格就不用多說了,自是與童年經歷有關。

所以,如果沈兵那沒有為他說好話在嬴政那說明昌平君陳城叛逃是用計,那麼楚王啟是打死也不會降的……

反正落到嬴政手裡就是死,那為什麼不反抗到底?

史上的楚王啟也因此戰到最後一刻,項燕也跟著自刎而亡。

但現在這個結卻被沈兵給解開了:

陳城叛變若是計,那麼昌平君便自始自終都沒有背叛過嬴政,於是即便昌平君是楚國王室血脈也有可能求得性命……否則嬴政早就該把昌平君軟禁或是殺了。

有了活路、退路的楚王啟就不會戰至最後一刻,於是項燕也不會自刎身死。

不過楚王啟什麼事也沒做,他在等,等嬴政詔告天下。

開玩笑,這可是關係到楚國命運及自身性命,楚王啟如此老謀深算之人當然不會只憑沈兵一句隱晦的回話就貿然做決定。

幾天後楚王啟就等來了他想要的訊息。

這一天正在楚王啟對著楚國地圖發呆時,就見項燕拿著一封書信匆匆趕進殿來,拱手說道:

“大王,邯鄲探得的訊息。”

楚王啟“哦”了一聲,當即抬起頭來,問:

“如何?”

項燕微微點頭,回道:

“秦王詔告天下,若大王願俯首稱臣,秦王便封大王為金陵君與項氏一族駐守江東以鎮百越。”

金陵(今南京)大致是長江由東西走向轉為南北走向的轉折處,封楚王啟為金陵君的意思就是以金陵為界,以東地區就是楚王啟的封地。

楚王啟聞言不由暗松了一口氣。

至少他知道沈兵沒有食言,已將兩人協商之事告知嬴政,否則以嬴政的個性……是萬萬不會在此時放下屠刀的。

這其實不難理解。

秦軍雖只佔領了淮北一線沒有繼續南下,但秦軍因各種動作到現在已佔盡了優勢,只待糧食一熟便可揮師南下攻城破寨了。

雖然這其中還有許多困難,但楚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嬴政不會關心其中的“困難”或是死多少人,他需要的只是結果。

所以,他此時詔告天下丟擲這個條件,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對楚王啟的恨意盡消。

甚至可以說不僅沒有恨意還認為楚王啟有功該賞。

這麼一來楚王啟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當然就是接受條件準備投降,否則就別說什麼楚國、江東了,只怕連人頭都保不住。

嬴政這告示一出,楚境立時就沸騰了。

各貴族紛紛派出使者來洞庭朝會……

朝會的內容不細說,有個特點就是三大族不約而同表示反對,其餘小族則無大多支援降秦。

楚王啟又哪會不明白其原因,究其根本只在兩個字:利益。

有個成語叫“樹大招風”。

這成語用在各族降秦也實用。

越是大族降秦便越危險,因為秦國不會任由大族存在,比如昭、屈、景三族都有數千人而且還是王族旁系……

昭姓是楚昭王子孫,伍子胥帶兵攻入楚國王城迫使楚昭王逃亡在外,最後於復國,其子孫為了紀念楚昭王功績便以昭為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屈姓是因楚武王之子屈瑕而名。

景姓則是楚平王後裔。

這三族若是降秦,會有什麼後果就不用說了,嬴政自會對其進行打壓、拆分,甚至尋了藉口將其核心人物剷除。

在這情況下他們又如何能降?

反之若是那只有寥寥數百人的小族,嬴政完全不把其放在眼裡,於是反而無性命之憂甚至還有望獲安撫任用。

若是不降……這些小族則根本就沒有抵抗秦軍的能力,三大族也不會救援這些小族。

他們當然支援楚王啟降秦。

一群人在大殿上爭論不休有些甚至聲淚俱下。

但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楚王啟心裡早就做了決定。

楚王啟之所以任由他們爭論而不過早表態,僅僅只是為了表現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楚王啟也算是有耐心,他直到兩天後才對與會的貴族說道:

“諸卿且聽寡人一言。”

“如今形勢已有目共睹,楚國軍民士氣全無紛紛投往淮北降秦。”

“長此以往楚國便再無幸理。”

“若是如此,何不應了秦王偏安一隅?”

“旦有阻秦軍南下之計,寡人便不願降。”

霎時殿中就安靜得連掉根針都能聽得見,各貴族也終於明白楚王啟是偏向降的一方。

過了好一會兒,昭恤才出列拜道:

“大王,臣以為我等萬萬不可降秦。”

“若說阻秦之計……便若大王之前所言,變法將各族軍民合而為一……”

楚王啟慘然一笑。

這就是楚國貴族的嘴臉,直到最後一刻才肯交出權力。

但是現在才醒悟哪裡會來得及?

而且此時的重點並不是變法,就算短時間內變法成功,在不知道漚肥的情況下楚國與秦國依舊相去甚遠,還是避免不了滅亡。

所以楚王啟連辯都懶得辯,只是揮了揮手讓昭恤退下。

接著楚王啟長嘆一口氣道:

“諸卿試想,若我等無回天之力,註定要亡於秦軍,何不尋條生路?”

“若無異議,寡人只能請降。”

殿中再次亂了起來,三大族的使者聞言臉色霎時就沒了血色。

他們表面上沒說什麼,但會後卻暗自抱團商議。

討論的就是合三族之力是否有可能抗秦?

但就是合楚國之力都無法抗秦,三族又能有什麼作為!

何況此時楚王啟的兵力在洞庭也就是在其後方,那便是對三族形成夾擊之勢,三族起事是沒有半點希望。

最後實在沒辦法,三族也只能妥協。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7號基地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武俠仙俠兌換系統賽亞人之兌換系統從今天開始撿屬性無敵從全屬性爆炸開始我能看見屬性點絕對殺戮決戰第三帝國三國之天下無雙從簽到開始逆襲從龜仙屋開始的簽到
作者遠征士兵其他書
亮劍之軍工系統 蘇聯1941 越戰的血 抗戰之中國遠征軍 絕對殺戮 決戰朝鮮 浴血抗戰 五代十國一儒生 決戰第三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