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馳道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就在沈兵與剺討論時,扶蘇就神色緊張的跑了過來,說道:

“將軍,有一事相詢。”

說著就遞上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嬴政寫給扶蘇的,除了關心幾句之外還詢問扶蘇對秦國一統之後體制的選擇。

體制的選擇?

沈兵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姓資還是姓社。

轉念一想,這時期哪有什麼資、社,所謂的體制該是奴隸制和封建制吧?

但這有得選嗎?

隨後扶蘇的話才讓沈兵明白過來。

扶蘇說:

“據聞左丞相王綰認為秦國該使用分封制,而右丞相李斯卻以為應使用郡縣制。”

“兩者之爭已非近日才有,父王突然以此問我……”

“只怕是要考我近日歷練是否有所增進了!”

沈兵聞言不由“哦”了一聲。

他明白了兩點:

其一,嬴政所說的體制指的是分封制和郡縣制,這兩者倒的確可以選擇。

其二,嬴政的用心或許真像扶蘇說的那樣,想考考他是否有治國的能力和獨道的見解。

也難怪扶蘇會緊張成這樣。

至於是用分封制還是郡縣制,其實真是各有所長。

分封制就是像之前一樣把土地分成幾塊由各諸候管理,只不過這些諸候要聽命於嬴政,同時嬴政還管理最大的一塊。

其缺點就是如果諸候國強大了,就不會把嬴政這中央政權當一回事。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就是這麼來的。

郡縣制就沒這方面的擔心了,天下全歸嬴政的,也就是全國分為多少郡,然後郡下還有縣、鄉,呈金字塔形分級管理。

這制度在現代是不成問題的。

因為現代交通高度發達有火車、有飛機、有輪船,從中央把軍隊派到國家另一邊最多也就是幾天的問題。

但在古代這制度卻存在“難以控制”的問題。

其它的不說,楚國這小小的一片地方都因為地形複雜這客觀原因而無法改革無法實施郡縣制,何況是統一後的秦國!

比如中央政權和軍力在咸陽,薊城或汝陰有叛亂而地方軍無力鎮壓,該怎麼解決?

若是地方軍本身叛亂又如何解決?

中央出兵鎮壓?

僅僅只是路上行軍都要月餘時間。

此外還有運輸補給及援兵的問題。

所以這不是用哪個制度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交通問題。

秦國之所以短短十幾年就崩潰,除了嬴政統一之後的昏庸暴政之外,也有對邊遠地區控制不足的原因。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當然是用郡縣制。”

扶蘇問:

“為何?”

沈兵回答:

“此前天下大亂各據一方,皆因有諸候存在。”

“如今天下大定我王一統中原,若又實施分封制,豈非再將天下劃分?”

“這與培養戰亂有何分別?是以分封制並非長治久安之策。”

扶蘇又問:

“可左丞相所言又在理,燕、楚、齊等國距離咸陽太遠。”

“若是不分封自治,只怕鞭長莫及。”

沈兵聽了不由一愣“分封自治”,這說的怎麼這麼像北地?

莫非……

是趙高和李斯,亦或是嬴政在試探沈兵是否有“自治”獨霸一方之心?

想到這,沈兵就更是堅決支援郡縣制了:

“所謂鞭長莫及,不過是路遠難行而已。”

“如今天下大定,我王便可修築馳道通向各方。”

“若一月之路縮短為二十日,便再無鞭長莫及之說了。”

扶蘇當即點頭應道:

“此言有理!多謝將軍!”

許多人以為秦時的馳道是皇帝專用車道,供秦始皇外出遊玩使用。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馳道其實是支援郡縣制的物資基礎,是為了管理統治全國各郡縣,儘快傳遞政令文書,方便物資交流而開闢的。

之前所說的鎮壓叛亂是其一,政令文書的及時性又是其二。

比如從中央有某項政令需全國釋出,但正式文書到達偏遠地區卻要數月之久……奸商就足可用信鴿傳遞信息並這數月時間屯積與政令相關的物質以暴富。

是以馳道才是以咸陽為中心且極為寬敞:規定的寬度是五十步,且兩則種有樹木。

五十步大概是現代的六十幾米。

皇帝專用道也就是任何時候都只會有一隊人使用,當然不可能有交匯的情況,六十幾米寬完全沒有必要。

可想而知,它是為了咸陽的“中央軍”在萬一有叛亂時能快速到達目的地,在此之後還有糧草輜重,兩側的樹木則是為這支部隊起掩護和工事依託的作用……一旦遭到攻擊,兩側樹木隨時可以成為工事甚至砍筏製作投石機。

扶蘇正要離開,卻又被沈兵叫住了。

沈兵說:

“加上一句:北地亦不應例外,望大王指派各郡郡守、郡尉及監御史!”

扶蘇不由愕然望向沈兵,但下一秒他就明白了,神色凝重的點了點頭,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扶蘇明白!”

其實倒不是嬴政對沈兵多心,而是趙高和李斯兩人在旁說的久了,於是讓嬴政有試探一下沈兵的心理。

但北地這地其實並不適合實際採用郡縣制。

正如之前所言,郡守負責軍事,郡尉負責內政,監御史負責監督。

這制度在和平地區是合適的,因為沒有戰爭的壓力可以各郡分塊管理。

但在有戰爭壓力尤其還是面對強敵的北郡也這麼弄……

北地此時的總兵力不過兩萬餘人,這兵力本來就不足,還要分成兩郡給兩個郡守指揮?

那麼九原多少兵?雲中多少兵?

這樣把兵權一分,沈兵手裡還能有多少兵?還能與匈奴作戰嗎?

另外像沈兵這種發展模式,哪個郡尉有辦法管理?

派出兩個郡尉分開管理後,能為沈兵的部隊提供足夠的軍事物資抵擋住匈奴的進攻和威脅嗎?

所以北地如果這麼做的,那就跟找死差不多。

這跟當初趙王幾次三番的想削李牧的權卻又無法下手有些相似。

沈兵就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敢讓扶蘇這樣寫。

而嬴政看到扶蘇的回答後卻是龍心大悅。

一方面是對沈兵的最後一點戒心也放下了。

另一方面覺得這扶蘇是長大了,尤其那修建馳道的建議……深得寡人之心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7號基地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武俠仙俠兌換系統賽亞人之兌換系統從今天開始撿屬性無敵從全屬性爆炸開始我能看見屬性點絕對殺戮決戰第三帝國三國之天下無雙從簽到開始逆襲從龜仙屋開始的簽到
作者遠征士兵其他書
亮劍之軍工系統 蘇聯1941 越戰的血 抗戰之中國遠征軍 絕對殺戮 決戰朝鮮 浴血抗戰 五代十國一儒生 決戰第三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