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進退兩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只這一回小戰鬥,兇奴就死傷三百餘人。

確切的說應該是死三百餘人,傷者差不多都被秦軍“清理”掉了,除非還有幾個躲在暗處或是死人堆裡沒被發現。

但且達當然不願就此罷休。

他心裡盤算著,自己帶領著一千親衛,每次死三百人那可以打五次。

呃……是四次還是五次?

且達掰著手指算了下,好像又不是四次也不是五次,同時也不是三次。

一湊不了整且達就不清楚了。

不過管它呢,身為單于親衛的他們個個都是精銳,不僅擅長騎射還擅長近戰,都是從部隊裡精選出來的老兵。

且達又怎麼能在幾百名秦軍搭起的幾個小寨子面前認輸服軟?

於是一支鳴鏑過後,匈奴穩住陣腳又發動了另一波進攻。

這一回且達也知道改變了一個戰法,正面進攻依舊,但兩翼卻從另一方向包抄。

然而,這方向的兩翼就偏向山幾南側更為了陡峭,匈奴兵士行動緩慢極難攀爬不說,秦軍弩箭還可自上而下的對著其頭部射擊。

匈奴將盾牌舉過頭頂遮擋,以為這樣就能順利進攻。

從某方面來說這還真能避免三弓床弩的進攻,原因是三弓床弩主要佈置在最高點距離匈奴較遠,地形一陡峭就會成為三弓床弩的射擊死角。

秦軍射了幾支鐵弩箭,都是從匈奴頭頂飛過……鐵弩箭的彈道同樣也較平直,無法威脅到位於山坳處的目標。

這讓進攻的匈奴一時欣喜若狂,高聲吆喝著從兩翼夾擊前方城寨。

然而,他們囂張的叫聲還未落,就聽對面“咯吱”一聲,一個黑影帶著優美的弧線騰空而起……

“石彈!”匈奴大叫,然後轉頭就跑。

但這時才跑卻已是太遲了。

石彈“嘣”的一聲狠狠的砸在地上,因為陰山大多是堅硬的岩石,於是石彈落地後並沒有就此停住,它在掀起一片飛射碎石的同時還在陡峭的山坡上跳躍著往下滾,立時就將正沿坡而上的匈奴打下一大片。

等石彈過後匈奴回頭一看,身後的傷者有的被砸得腦漿迸裂,有的被打斷了腿,最慘的一個是被砸中了肚子……腹部被砸得稀爛,各種紅的黑的往四周濺了一地,人卻沒死,吃痛雙手在空中揮舞著一陣亂抓,口中也不知胡亂喊著什麼。

匈奴或許不怕死。

或者也可以說他們不知生死。

這同樣也是因為其未開化的原因,他們把生死都當作一件很正常、很自然的事,不知道死是什麼當然就不怕。

但他們卻知道痛,也知道受傷的滋味,看到同伴的慘叫也能感同身受。

於是這幅慘景當場就被嚇懵了,你推推我我推推你? 大家都不知道是該進好還是退好躊躇不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且達在後邊發出一聲怒吼:

“進攻? 否則我會把你們全貶為奴隸!”

貶為奴隸應該是匈奴裡最嚴峻的懲罰,比將其殺死還殘酷,因為一旦被貶為奴隸那就是生不如死? 且通常是永世不得翻身? 包括後代也是……

匈奴是奴隸制國家,不像秦國一樣,半封建半奴隸制,奴隸可以透過家人或是自己立戰功贖身。

奴隸制國家,那就完全是奴隸主的私人物品? 包括生下的孩子也是,不會有任何希望。

因此,匈奴只能小心翼翼的再次上前。

但很快又一顆石彈飛射而來……

石彈在這斜面上幾乎是無敵的? 它可以摧毀任何攻上來的敵人? 人再多都無濟於事。

所以? 如果像且達一樣死攻的話,他的部下遲早要全軍覆沒。

幸運的是冒頓及時趕了上來阻止了且達。

其實冒頓在聽說山頂有秦軍城寨時就感到不妙了:

秦軍在山頂建有城寨? 就意味著秦軍是有備而來,而且至少來了好幾天? 卻直到此時才動手。

若是如此? 秦軍就不會是想逃走,而很有可能是要固守。

於是冒頓就明白秦軍為什麼攻擊的是火藥作坊而不是礦洞。

這並不難猜。

如果秦軍只是派一支小分隊過來偷襲完了就撤離,那應該選擇炸燬礦洞,只有這樣才能讓匈奴更長時間無法製作火藥。

但若秦軍想長期駐守……那礦洞隨時都在其攻擊範圍之下,何必要急於一時?所以當然就是攻擊火藥作坊。

冒頓不明白的是,秦軍孤軍越過陰山且兵力不多,憑什麼能在此處長期駐守?

當他在親衛的簇擁下趕到山頂時就明白了。

秦軍佔據了最高峰並在險要處築起了城寨,而山面路陡,匈奴就算人多也無法一擁而上,一批只能幾百人往上攻。

在這情況下,可以說只要秦軍還有箭矢還有補給,匈奴就拿他們毫無辦法。

冒頓當下就命令部隊停止進攻。

通常碰到這情形,“圍而不攻”就是最好的對策。

但冒頓往四周觀察了下地形後馬上就意識到這根本圍不住……

秦軍的補給線在後方,是以繩索、繩梯建立在峭壁之上的。

除非匈奴能繞到這峭壁上去切斷其補給線。

但這又談何容易。

沿著山體峭壁爬過去?

亦或是像秦軍一樣依靠繩索?

那只會成為秦軍強弩的靶子。

另一個辦法,就是在秦軍與礦洞之間建一道新防線阻止秦軍前去破壞。

但想了想,冒頓就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這不會有什麼意義。

因為就像冒頓之前分析的那樣,匈奴的優勢不在於固守而在於機動。

若是要以大軍構築防線保護礦洞安全,那不就成了固守了嗎?

那派多少人合適呢?

三千?

五千?

甚至更多?

那豈不是給了秦軍一個確定的攻擊目標?

若秦軍由狼口突破包抄至此,豈不是上下兩面夾攻這五千人?

到時冒頓是救還是不救?

救,就變成主力面對面決戰。

不救,就必定是礦洞和兵力兩失!

所以,匈奴長於機動有其好處,秦軍擅長攻守也有其優點。

敵我作戰,重要的是看將領能否把握住自己的優點並以已之長攻彼之短。

沈兵做的其實就是牢牢的把握住秦軍長於攻守的特點,讓冒頓進退兩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7號基地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武俠仙俠兌換系統賽亞人之兌換系統從今天開始撿屬性無敵從全屬性爆炸開始我能看見屬性點絕對殺戮決戰第三帝國三國之天下無雙從簽到開始逆襲從龜仙屋開始的簽到
作者遠征士兵其他書
亮劍之軍工系統 蘇聯1941 越戰的血 抗戰之中國遠征軍 絕對殺戮 決戰朝鮮 浴血抗戰 五代十國一儒生 決戰第三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