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西套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嬴政這時才放心手中的奏摺,反問趙高一聲:

“你這訊息是從何而來?”

趙高一聽以為有戲,趕忙回答:

“皇上,是來自燕國的商旅。”

“其中有幾個正與屬下相識,他們認出了收購原料的是北地商人。”

“同時這些商旅又與匈奴有來往。”

“於是便知道了原料買賣一事。”

嬴政想也不想就下令道:

“即刻將這些商旅拿了,詢問可有告知其它人。”

“然後一併拿了問斬!”

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趙高吃驚得張大了嘴半天也合不攏:

“皇上,這……”

嬴政陰沉著臉打斷了趙高的話:

“軍國大事又豈是這般人能議論的?”

“他們這些凡夫俗子又能懂得什麼?!”

說著瞄了趙高一眼,便又將注意力轉移到奏摺上了。

趙高愣了一會兒,只能應了聲是。

別看趙高表面波瀾不驚,其實這一刻他著實被嚇到了。

因為若這被嬴政定義為“家國大事”不容那些商旅議論的話,那麼他趙高是不是也不能議論?

如果商旅是“凡夫俗子”什麼都不懂的話,他趙高是不是也是“凡夫俗子”之一?

如果商旅“拿了問斬”的話,那他趙高豈不是……

所以趙高哪裡還敢多說什麼,趕忙就出得殿來。

想了想又覺得不妥當,若是就這麼著了,嬴政一查他什麼人都沒抓也沒問斬,那豈非露了馬腳?

於是趕忙回憶適合的“背鍋”人選……

趙高以其手段和人脈很快就把事情辦妥,而且天衣無縫。

只是趙高一直不明白,這事為什麼就會變成“凡夫俗子”不能議論的“家國大事”?!

趙高卻不知道,這一回他還真不冤。

嬴政一早就從扶蘇那明白了沈兵的用心。

對於沈兵他當然不會起疑,尤其在這一點上……

沈兵若要是通敵,那還用得著幾次大敗匈奴讓匈奴聞風喪膽嗎?

並且此計雖表面看起來不合常理,長此以往卻又的確能把控住匈奴所需的原料。

另一方面,這“霹靂火球”都是沈兵所制。

若沈兵通敵,在秦國知道配方前將其給匈奴便可,那時因為沒人知道有火藥這物事,於是也不會有人懷疑其通敵。

從這幾方面分析,嬴政對扶蘇所報是深信不疑,且支援北地掌控火藥原料。

結果趙高卻還來這麼一出……

原本嬴政還不想理會,但轉念一想:

這商旅既認出了北地商人又與匈奴有來往知道高買低賣之事,萬一傳到匈奴耳朵裡讓他們知道這是沈兵掌控原料之計,豈不是要壞事?

於是才有下令問斬這一出。

嬴政當然不知道,這其實是趙高杜撰出來的。

尋常商旅的確消息靈通,但沈兵又怎會笨到收購原料與售賣原料用同一人。

如果收購原料與售賣原料不是同一人,又如何能判斷這是沈兵在幕後高買低賣同一批原料?

沈兵不知道這些,此時的他已和扶蘇、楊端和等幾人趕到了西套。

此時的西套卻是一片蠻荒之地,村落大多集中在南部山區,但大多像原始部落,百姓穿獸衣蓬頭垢面如野人一般,說的話沒人能聽懂。

這雖是在意料之外但同時也是意料之中。

西套這地方雖然從周朝起就被劃入北地郡,但卻很少有勢力能到這邊遠地帶,實際控制的大多還是少數民族。

直至蒙恬收復河套修建長城時才開始經營這裡,幾百年後到漢朝才建起第一座城,被稱作“呂城”。

所以蒙恬也被稱作是經營西套第一人。

不過現在應該變成是沈兵了。

沈兵花幾天的時間與眾人到西套到處轉了幾圈。

這麼做主要是考察西套地形……

經營一片土地不是說一拍腦袋說適合這適合那就開始的,首先就是要知道這片土地的情況,從氣候、水文、土壤、地形,再結合市場需求等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的制定發展計劃。

只有這樣才能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否則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錯誤就很可能引發大饑荒。

然後沈兵就將這個問題拋給了扶蘇,也就是由他來主持會議。

沈兵這麼做也是有深意的,往後扶蘇可是要治理全國的皇上……當然這得他能當上。

但不管扶蘇能否當上? 學習科學的治國方法那是必須的。

沈兵這是一邊經營北地一邊教扶蘇這些方法。

所以在沈兵的帥帳內,扶蘇坐在正中? 沈兵及一眾將領分坐兩側? 每人案前都擺著一張新繪製的西套地圖。

扶蘇顯得有些緊張,他偷瞄了沈兵一眼定定神? 然後就說道:

“依眾將士所見,我等該如何治理西套?”

王賁年輕氣盛,想也不想就拱手回答道:

“依屬下之見? 我等勿需多做考慮? 將九原、雲中等作坊帶入西套,再遷入百姓便可。”

扶蘇搖頭道:

“校尉所言雖是有理? 然各城應有所側重。”

“若各城功能趨同,不可避免將會有浪費且發展難免受限。”

這是沈兵教會扶蘇的。

道理很簡單,同一地區的幾個城市,如果功能趨同形成競爭? 比如兩座城市都主打冶鐵? 那是不是說至少要各建一座冶鐵廠?

如果需求不大且距離不遠? 只需要在兩城之間建一座冶鐵廠就夠,但現在卻要建兩座……

這種內部的競爭就沒多大意義,不僅浪費資源很難透過良性競爭提高技術水平和生產力? 還會因為資金分散、人才及技工沒有整合而發展受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賁打仗那絕對是一把好手,但論治理一方水土卻是外行。

楊端和想了想,就說道:

“屬下以為西套該側重農業。”

“只因西套乃蠻荒之地,若我軍要駐守西套並往西發展,必將考慮軍糧補給。”

“此時我軍軍糧需千里迢迢自中原運來,途中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說,還存在諸多危險。”

“是以屬下以為,西套屯田乃重中之重。”

沈兵不由暗自點頭。

楊端和這說的算是著邊了。

中原是農耕民族,農耕民族是以種田為主。

所以秦軍不可能像匈奴一樣以劫掠為主以戰養戰,亦或帶一大堆牛羊隨軍放牧。

農耕民族的軍隊,不管走到哪都得首先考慮種田。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7號基地我有一劍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武俠仙俠兌換系統賽亞人之兌換系統從今天開始撿屬性無敵從全屬性爆炸開始我能看見屬性點絕對殺戮決戰第三帝國三國之天下無雙從簽到開始逆襲從龜仙屋開始的簽到
作者遠征士兵其他書
亮劍之軍工系統 蘇聯1941 越戰的血 抗戰之中國遠征軍 絕對殺戮 決戰朝鮮 浴血抗戰 五代十國一儒生 決戰第三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