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大婚之期,520!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縣衙內院。

聶鴻書身著常服,坐在院中石桌前慢條斯理喝茶。

看似神情淡然,但眼光時不時的卻又忍不住瞟向院門口,一看就知道在等人。

其實,他早就猜到女兒和女婿要來,故而沒去縣衙辦公,專程在家裡等候著。

左盼右盼……

終於,院外傳來了一陣動靜。

聶鴻書頓時精神一振,正襟危坐,假意漫不經心端起茶碗吹著水面上的茶沫。

劉媽站在一邊暗自好笑。

這男人啊,就喜歡裝,明明心裡很激動,偏要裝作無所謂的樣子。

“爹爹,女兒回來了!”

“岳父大人!”

聶小倩與顧鳴並肩走進院來,分別上前打了一聲招呼。

“姑爺,小姐,你們可算來了……”

劉媽急步迎上前去接過顧鳴手中拎的禮物,隨之轉身顯擺地晃了晃:“老爺,姑爺給你帶禮物來了。”

聶鴻書故作淡然起身道:“來就來嘛,還帶什麼禮物?”

顧鳴笑了笑道:“小婿第一次去京城,自然是該買點禮物回來孝敬岳父大人。”

一聽此話,聶鴻書那叫一個精神,趕緊道:“賢婿,來來來,坐下說話,劉媽,還不去沏茶?”

“這就去!”

劉媽應了一聲,匆匆走向屋內。

聶小倩也跟著坐了下來,下意識抬眼看了看四周。

說起來,她現在都難得回這裡一次了,大多時間都是爹爹過去看她。

倒也不是她忘本,畢竟,她現在的修為尚淺,不太適合呆在縣衙。

閒聊了幾句後,聶鴻書不由道:“對了賢婿,下午陳大人、知府大人等也要過來向你道賀,我已經派人去訂席去了,人可能有點多,包括城裡的一些鄉紳也一併請了。”

顧鳴點了點頭:“嗯,應該的,岳父大人,這酒席錢你就不要管了,小倩,回頭你去結帳。”

“不行,說好的我請就是我請,怎麼讓你們小輩付帳?”

“這……”

聶小倩有些為難地看向顧鳴。

“岳父大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小婿知道岳父大人一向為官清廉,兩袖清風,也沒多少積蓄……”

一聽此話,聶鴻書不依了。

“賢婿,這點酒席錢我還是拿的出來的,你別跟我爭!”

“呃……好吧,那就多謝岳父大人了。”

畢竟是岳父大人的一番心意,顧鳴也不好再行多說。

大不了回頭孝敬岳父大人一點銀子便是。

“對了岳父大人,今日來,小婿想與岳父大人商議一下與小倩成親的事,把日子先定下來。”

終於聽到這句話了。

這一刻,聶鴻書的心情可謂是五味雜陳。

女兒終於要出嫁了,有幾個為人父母的心裡能平靜?

既高興、激動,同時心裡又有點空落落的,總感覺像丟了塊肉……

同時還要擔心女兒出嫁後過的好不好,在夫家過的習不習慣,會不會受欺負什麼的。

難啊!

好在,顧鳴孤身一身,家裡無父無母無兄弟姐妹,倒也不用擔心什麼婆媳關系、兄嫂、弟妹之類的複雜關係。

“爹爹?”

眼見父親沒說話,聶小倩忍不住喚了一聲。

“啊……哈哈,好,這是好事,畢竟你還要回京述職,不能耽擱太久。要不……我去找人測個黃道吉日?”

顧鳴不由笑了笑道:“那些人無非也是照翻曆書,那還不如小婿自己測。”

“嗯,賢婿說的是。”

那些江湖中人所謂的看相測字,大多也是參照易經的內容。

要說易經,顧鳴不敢說精通,但也勝過絕大多數跑江湖的什麼什麼先生。

“岳父大人,我已經大致推算了一下,五月二十日便是吉日。”

“哦?”聶鴻書皺了皺眉:“五月?不是雙月?而且這算起來距今只有四十餘日,會不會稍微倉促了一些?”

“岳父大人放心,我算過,下月二十日雖非黃道吉日,但與小婿與小倩的生辰相當配。

雖然是倉促了那麼一點,但抓緊時間準備還是來的及。”

“哦,既如此,那就這麼定了!”

如果只是籌備婚禮,時間當然足夠。

關鍵是請客。

有些重要的客人可是遠在千里之外,散發請貼需要時間,對方接到請帖也需要時間安排手裡的事,千里迢迢趕來也需要時間。

畢竟,此時不比顧鳴前世的通訊與交通,別說千里,萬里又如何?

另外,不少大戶人家的兒女成親都需要打製新家具。

這些傢俱製作工藝很是繁瑣,完了還要雕花什麼的,全套傢俱做下來,說不定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因此不少大戶人家的兒女一旦訂下親事,便開始早早做準備。

四十餘天,的確是顯得倉促了一點。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顧鳴還得返京赴任。

好在,聶小倩一向通情達理,主動道:“爹爹,眼下裡狀元府怕是得建個一兩年,傢俱什麼的屆時可以一併製作。

我與顧郎商議過了,傢俱暫時買幾件現成的用著……

還有酒席的場地,院子裡就不用擺席了,擺也擺不了幾桌。”

這點難免有點小遺憾,要是狀元府修好了,那就沒有必要在院外擺席桌。但,總不能為了這一點再將婚事拖上兩三年吧?

“嗯,這個倒沒事,可以在院外沿河邊多搭建一些棚子擺席桌。

另外,廚師要多找一些……對了,還有婚貼,這個必須要先趕製出來,讓客人也有一個充分的準備時間……”

成親,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大事小事太多了,三人坐在院中一直商討到中午時分,依然還有不少細節需要推敲或是補充。

要是普通人家還好,就像賀永良那樣,早上說小生要成親了……晚上點對紅燭,貼個紅雙喜,兩口子往一個被窩一躺……

“啪啪啪……”

外面的人一陣撫掌,祝福一句新婚大喜,早生貴子,就算完事了。

但是顧鳴可是新科狀元郎,又是五品京官,聶鴻書雖然只是個縣令,但好歹也是郭北縣一方父母官,這婚禮要是辦的太簡單、太寒酸,難免會被人詬病。

辦的太隆重、太鋪張,又會被人說藉機斂財。

所以,必須要掌握好一個度,既不能太鋪張,也不能太草率。

說白了,辦的簡單了顧鳴心裡也過意不去。

他又不差那點銀子。

“對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

既然都提到婚期了,聶鴻書自然得把這事提出來。

正常情況下,大戶人家的子女訂婚、迎親是一件比較隆重的事,需要三媒六聘,也稱三書六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三書指的是聘書、禮書、迎書。

六禮指的是納禮、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

簡單來說就是由求親、說媒到迎娶、完婚的一些儀式與過程。

之前,顧鳴與聶小倩的情況有點特殊,並非媒婆介紹,而是自由戀愛。

不過非要細究的話,也可以美名其曰:以詩為媒。

這倒不是什麼獨創,自古以來便不乏類似的事例,男女之間以詩為媒、以花為媒、以畫為媒等等之類的佳話比比皆是。

“你們倆以前定婚的時候,是由我作主寫下的婚書。

這次大婚,要不我還是去找個媒官來把一些禮數補上,也顯得隆重一些。”

這事顧鳴自然沒有意見,也不是多複雜的事。

“行,但憑岳父大人作主!”

聶小倩也應了一聲。

“哈哈,好,那就這麼定了!”

聶鴻書心情大好,爽朗地笑了起來。

……

夕食時分。

陳子白,以及以金華府知府為首的幾個官員聯袂而來。

“恭喜顧大人金榜題名,實乃我金華府之幸、金華府之榮耀……”

一見面,知府便衝著顧鳴由衷拱手道賀。

要知道,金華府雖然曾經出過狀元,但也是前朝的事了,對於當朝來說顧鳴乃是第一個,自然是一個大喜事。

就算顧鳴沒有破格授予五品官階,作為知府也當前來道賀一番。

“多謝許大人……”

“陳大人,好久不見……”

“顧大人真的是人中龍鳳,令我等仰慕……”

“各位大人一路勞頓……”

“聶大人,恭喜你獨具慧眼,覓得一佳婿……”

一時間各種恭維、客套之語。

坐下聊了一會,陳子白忍不住問起了顧鳴遇刺之事。

這次,他沒稱顧大人,而是親暱地稱了一聲賢侄,畢竟他與聶鴻書乃是多年的故交,這都快要大婚了,稱一聲賢侄倒是能拉近關係。

官場,也不外乎人情。

“聽聞賢侄此行被幾個殺手伏擊,所幸相安無事,以後切切要小心為上。”

“多謝陳大人關心……此事晚輩已經上奏,相信朝廷會派人徹查。”

“已經在查了,本官已經收到刑部文書……這次的事態相當嚴重,這幕後黑手怕是與江湖勢力有勾結,這也是朝廷最為忌諱之事。”

韓非子曾說過一句話: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當然,此話是有失偏頗的。

細究起來,韓非子師從洵子,而洵子乃是儒家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名氣雖比不上孔子與孟子兩大聖人,但也算是上半聖、後聖。

也就是說,韓非子師從儒家,當是儒家中人。

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如此,韓非子恐怕只能稱為韓非,沒有資格加上一個“子”。

史上能稱子的,哪一個不是聖人、半聖之流?

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鬼谷子、墨子、孫子……

他們分別代表了儒、道、縱橫、墨家、兵家等學術流派的最高水準,乃各學術流派的開創或領軍人物。

之後,韓非子博覽群書,集法家思想於大成,最終成為法家學派之代表人物,後人整理了其著作,編纂為《韓非子》。

百家爭鳴,固然是一件欣欣向榮的事,但弊端也是明顯的。

這就好比一個大家庭一樣,人一多,各有各的思想與行為,難以形成統一,必然就會發生爭吵甚至爭鬥。

更不要說天下百姓。

對於當政者來說,不能統一天下百姓的思想可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你各個學術流派都想爭當天下第一,爭著讓百姓服從你們的思想,那朝廷豈不成了個擺設?

殺!

於是,便有了始皇帝焚書坑儒的故事。

此行徑固然殘暴,毀了不少經典學說,也導致了百家爭鳴的沒落。

但也不能抹殺其功勞。

至少成功地統一了天下,建立了相對完善與統一的法制,最重要的是統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等等。

對於推進歷史的發展有著無可估量的功勞,某種意義上做到了天下大統。

經此一難,儒家看似遭到重創,但最終還是挺了過來,而且更是集百家之長。

不僅沒有像韓非子所說的“儒以文亂法”,反倒還變成了治國之根本。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落魄文人憤世駭俗,或是出於某種陰暗的心理故意寫一些煽動人心、蠱惑人心的文章。

但,這種人畢竟只是少數,翻不起什麼大浪花。

朝廷不較真也就罷了,一旦較了真,輕輕一捏……世界頓時清淨許多。

之後,佛家抓住難得的機遇趁勢崛起,最終形成了儒、釋、道三派鼎立,“以儒治國,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局面。

三派彼此間雖然也有衝突,但也會彼此交流與借鑑,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不過,韓非子所說的“俠以武犯禁”,還真就成為歷代朝廷的心病。

江湖是沒有地界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城池裡還好一點,有官兵、捕快之類的鎮守著,方便管理。

但天下何其大?

各類大大小小的門派、習武世家或家族數不勝數。

一般情況下,歷代朝廷與江湖各勢力大多會保持一種潛規則:井水不犯河水。

朝廷不會輕易派兵***湖各門派。

同樣,江湖各門派一般也不會主動招惹朝廷,以免打破雙方的平衡。

那些什麼江湖大俠、獨行俠之類的,就算實力再強朝廷一般都不會在意,畢竟朝廷也擁有不少大內高手坐鎮。

怕就怕那些大門派,影響力越大的門派,越是會被朝廷密切關注。

因為這些個門派有可能會在江湖中一呼百應。

一旦勢造大了,各門派弟子人數可不少,足以對朝廷一方構成威脅。

這,便是以武犯禁。

歷朝歷代,朝堂與江湖之爭幾乎就沒有中斷過,只是規模有大有小罷了。

因此,對於此次顧鳴被殺手行刺的事件,皇上認定了是朝中大臣與江湖勢力勾結的行徑,自然是龍顏大怒。

否則也不會說出誅九族的狠話。

這,已經等同於謀反大罪!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烏夜啼蝴蝶之刃醫鼎天下九天星辰訣[綜]這個世界有問題修仙從聊齋開始神話從聊齋開始笑傲不群葬神誅仙上將
作者蜀三郎其他書
從繡春刀開始崛起 我在諸天尋寶 聊齋:書生當拔劍 諸天之角色扮演 從拜師九叔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