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骨梁血肉 八中還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對面比鄰的那座山峰,肚腹雄厚不如第五道尊所居,但是高度卻似略略勝過一線。

第五道尊攜歸無咎縱起清光,騰空而起,不多時便渡過一層若有若無的禁陣,落在對面山巒的山巔之上。

此間早有一人等候。

這一位面目俊朗且教第五道尊更加年輕三分,除卻眉心隱然發紅外,頗有翩翩佳人的氣象。

這顯然便是第三道尊了。

不知是他道行深湛,足以感應到隔壁山巒的動靜,亦或是二人有特殊的溝通法門。第三道尊對於歸無咎這不速之客的到來毫不意外,只微一頷首算作打招呼,旋即目光炯炯,盡數落在第五道尊身上。

顯而易見,在二人心目中,這百年間的一會,有著極高的分量。

第五道尊當先言道:

“有言在先。你我比試印證之後,你且使出手段,與他鬥上一場。我以自身根本手段迎之,亦能被他輕鬆化解;料想換作是你,也難出意外。”

聽聞此言,第三道尊面上才露出一絲奇異,仔細凝視歸無咎一眼,淡然道:“好。”

第五道尊道:“那就開始吧。”

歸無咎本以為所謂的“開始”是開始戰鬥之意;但卻見二人不約而同向前數步,然後席地而坐,這才心中恍然。

所謂的較量,不僅僅是力爭,更是道爭,理念之爭。

在正式出手之前,定有一番唇槍舌劍。

只聽第五道尊率先言道:“一氣三枝分陰陽,瀰漫六合。我以禁法為一路,殺法為一路,御法為一路;另外三路暗藏顛倒乾坤的空間變化,藏於正著之中。藉此二三之變,可以破解你之‘小散彌陣’,你以為如何?”

第三道尊連連搖頭,言道:“我之殺法,不僅能殺陽,亦能殺陰;不僅殺實,抑且殺虛。爾之六合變化之樞紐被我尋見,劍力應之,必不能運轉如意。”

第五道尊反駁道:“我之樞紐,如何能夠被你輕易尋見?”

歸無咎聞言大奇。

見到二人之架勢,他已第一時間猜到了這兩位是要先論戰,再作戰。

可是兩位論戰的內容,卻完全出乎歸無咎的預料。

在歸無咎的推斷之中,這兩人的辯論應當是大的理念之爭,是博採實相萬法和劍心唯一之間的爭論;但沒想到二人爭論的內容,卻是具體的陣戰策略、攻守之道。

雖然備極高明,單單是開篇所言“虛實六合之變”的陣戰法門,就不亞於陸乘文原先的根本道術,雲頂金柱陣法。

歸無咎心中,不由生出一個疑問:

空蘊念劍之遇物則斬,也需要細細拆招鬥陣麼?

論說一陣後,第三、第五道尊誰也不能說服對方,只得以實戰加以驗證。

兩位浮空而立,相繼施展手段。

第五道尊當先出手。

三道劍氣,懸浮身前,緩緩散開。

當中一道最為深湛醇厚,歸無咎亦最為熟悉,正是已趨於登峰造極的“一劍破萬法”法門。而身畔兩劍氣,其深邃雖要較中間這道劍氣略遜,卻別有一種清醇多變的味道,兩間一左一右,更透出自相矛盾的既視感。

想來這便是他所言的“殺法”和“御法”。

“殺法”之用固然是主攻殺無疑,但這“御法”卻並非防禦,而是暗藏獨特的玄妙法力,令殺法和禁法在悄無聲息之間互相顛倒。

若單單是正面放對,同等法力之下,第三道尊的空蘊念劍威力教歸無咎的劍法遜色不少,第五道尊的封印法足可阻遏;但劍心一道,惟心惟微,念動即變,轉折之敏銳在第五道尊之上。

所以直接運使一劍破萬法的手段完全無用,須得損益變化。

歸無咎凝神觀看,第三道尊如何對敵。

第三道尊劍訣一掐,口中唸唸有詞,體現出最原始的“本於咒術”的味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道玄虛莫測的劍氣,從第三道尊食中二指激射而出,然後迅速的歸於無形,隱匿虛空之後,分化成一千零二十四枚米粒大小的圓珠。

這其中的五百一十二粒圓珠,若非深明此劍者決不可見,其陡然放大數十倍後,宛若深藏虛空的“水泡”,在空中緩緩遊動。

當然,若是其遊動速度過快,引起空間波動的徵兆,同樣能夠被敵手以“反觀法”察覺。

所以其不能主動迎敵,而是在天中自由遊蕩,等候敵手撞了上去,等若中了一道極微小的空蘊念劍。

而另外五百一十二珠,卻是附著在第三道尊新近顯化的五百一十二道飛劍之上,漫控舞空。

儼然是將空蘊念劍當成雷道禁法一樣,附著在神通及兵刃之上。

五百一十二個水泡在虛,五百一十二枚飛劍在實,沿著特殊的軌跡行走,構成一道森嚴大陣。只中一劍,雖無完整空蘊念劍一劍殺人的神威,但其效用也非尋常神通可比。

歸無咎腦海中轟然一震。

原來如此!

歸無咎震動的,不是此法之威能。同境界下,歸無咎自己的新空蘊念劍遠勝於昔,直接就可壓倒一劍破萬法的法門,根本不需要以變化取勝。

以一道劍意等量分割,也不算是什麼了不起的手段。

別的不說,歸無咎劍意散發,最終覓得那飛鳥之象就是第三、第五道尊成道地的幻象門徑,其劍術發散稀薄,不是千數,而是千萬分之一。

真正令歸無咎震動的是,那一千零二十四道分枝,每一劍都有細微差異,並且圓滿規整,自成體系;劍劍之間,構成獨特的聯絡。

歸無咎立刻敏銳的察覺到一件事。

並且胸中許多疑竇,渙然冰釋。

作為荒海星月門傳承的空蘊念劍,便是一步成就完整的劍形;碎劍迎敵,每一劍皆有滅殺同階的威能。其後隨著功行漸深,劍術依次遞進,不過是一定時間內所能動用的次數愈多而已。

歸無咎繼承此法之後,經念劍演化圖推演的改良空蘊念劍,這一特點也並未變化。

但眼前第三道尊,卻並非如此。

歸無咎本能的感受到,第三道尊極有可能是依次習得那一千零二十四劍,最後串聯為一,才匯通成了“空蘊念劍”本體。

這才是空蘊念劍真正的“軀幹”和“血肉”,又或者說是至高劍道中“形而下”的門徑,可堪開示後學者。

當年第三、第五道尊激戰之後,落於荒海的,只是一枚劍尖。

劍尖者,乃是其最精華、最核心的部分,但是其枝蔓根基,卻都不存了。

歸無咎以這“劍尖”為根基、汲取萬法鍛鍊成的新空蘊念劍,無論精度、深度、純度都在第三道尊的初始空蘊念劍之上;唯獨厚度和完整性不如。

歸無咎暗暗思忖,那麼,自己的空蘊念劍,是否可以推演出一千零二十四道“具體”法門,然後凝練合一呢?

歸無咎暗暗發動“念劍演化圖”,試圖汲取之。

但是觀望而得的第三道尊劍術精粹,卻並未在心神中顯化一字,只是心神之中隱然萌生出些許念頭。

歸無咎微微一愕,旋即明悟。

“念劍演化圖”有登峰造極之功,步步趨於圓滿;也正因為如此,其法門自然是以終極形態呈現。譬如你將一株幼苗的種子、土壤、肥料提供,他自動便將成熟之後果實予你。

若你想要看一看半青不熟的樹葉、枝條是何等樣貌,他卻無能為力。

這一步驟,必須歸無咎自己去做。

旁人是開山鑿險,逐步開闢上進之路;歸無咎卻是乘飛鳥登臨絕巔,此刻必須開闢一條下山之路。

好在歸無咎所習與第三道尊道術相通,只沉心觀望了半個時辰,便有極大收穫。先前與第五道尊一戰後所產生的新問題,亦水到渠成的有了答案。

如果說每一種真流劍道走到極致,皆是“一分為二”,自己的“空蘊念劍”不止是一種神通,而是如辰陽八實劍一般,將天下劍道一分為二的定名之法,那麼有一個問題就來了。

辰陽八劍,乃是一個開放的神通大系,傳承弟子無數;而目前的空蘊念劍,卻似只有歸無咎一人能夠掌握。

哪怕是秦夢霖與歸無咎有虛丹相合、知見相通之緣,觀望了劍道真訣原本之後,只覺修煉下去自相矛盾,決計不能走到終點。須知空蘊念劍劍典文字俱在,可不若九宗道術將功訣化作法寶實體為鎖鑰。

此時著手,如第三道尊一般,將空蘊念劍拆解成零散的“形而下”部分?

此時此刻,第三道尊和第五道尊之激鬥,已到了犬牙交錯的境地,局面雖然激烈,卻依舊大致兩分。

歸無咎靈機一動,生出一個主意。

他索性以一個“初學者”的態度,心神默煉,推演一下“修煉”第三道尊的初版空蘊念劍,會是什麼效果。

三個時辰之後。

歸無咎驚奇的發現,無論自己以哪一個獨立的“單元”為起點,雖然起初時甚是順利,但數量漸多之後都逐漸窒澀;最終的極限數量,都不超過一百二十八種。

一千零二十四……一百二十八。

恰好是八分之一。

辰陽劍山劍道,除卻軒轅懷這異數外,人人只能在三問之下,擇一而修,取法八脈之一?

這勢必不是巧合。

昨日之疑難也有了答案。

劍道一十六種,辰陽劍山之虛實二道的“天空幻化、妙心殺絕”十六門只是一種分法,此十六道,非彼十六道。

由一入手,遍觀十六;

登峰造極,十六取八;

傳承後學,八還取一。

這似乎是冥冥之中暗合上境道術的定理。(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重生之長姐持家穿越之長姐有財軍婚:迷糊小嬌妻軍婚誘情:陸少,寵妻上癮回到三國打天下武林系統網路武神直播之徵服荒野撿了一片荒野芬芳六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