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察其間隙 周知根底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一處幽僻地界之中。

一眼望去,四水分映。

四座裡許方圓的小池,靠攏一處。四池本不連結,但是有人工之力鑿出六道丈許寬的水道,將四座池塘連結歸一。而阻絕四座水池的狹小地陸之上,立著一座端正的五邊形乳白色石臺。

一人端坐於上,雙目垂簾。

御孤乘。

少頃,御孤乘面前流動的氣機倏然崩散,然後快速的凝結成一個人影。一道宏闊質實的聲音亦隨之傳來:“本次‘清濁玄象’現世,御道友不能下場與歸無咎等人再決勝負,實在是可惜了。”

來人正是聖教祖庭宗禮道尊。

御孤乘不為所動,悠然道:“真正的交手,未必需要親自照面。上回一敗,並非是敗在道行修為上;而是敗在氣運、緣法上。如今你我之所謀,豈不是恰好落在此處?我說與道友的那一件事,較‘清濁玄象’可要重要得多了。若非如此,道友也不會這麼快趕來。”

“如我所料不錯,大約是貴教兩位主事之人,邀我一行,問明虛實。”

宗禮道尊倒是毫不掩飾的點了點頭,言語中兼含慨嘆之意:“道友料事如神。不過,你口中的‘小買賣’,呵……實在是有些駭人聽聞。若要我方親自下場,心裡總要託底才好。”

最初之時,宗禮道尊對於御孤乘的合盟之議,心中終是有幾分疑竇的。但是由於聖教祖庭決戰失利,為了挽回形勢,最終不得不靠攏一處。今御孤乘所在之地,其實距離其本家——北極天巫道秘地並不算遠。

而宗禮道尊之所以來去自如,亦未曾大耗自家法力。這是因為,此地與聖教祖庭某一道宗之間,已被悄無聲息的架設了一座陰陽洞天。自此之後,兩家路雖迢遠,卻彷彿比鄰。

成盟之後,聖教自然對御孤乘所提出的一大一小“兩樁買賣”生出興趣,將此事的商討提上日程。豈料單單是御孤乘口中的“小買賣”,便教宗禮道尊等人驚駭不已。驚動了顯道、應元二位道尊之後,便火急火燎的邀御孤乘一敘。

御孤乘灑然道:“事不宜遲。”

“請吧。”

當即長身而起,留下一道嫋嫋遁光。

……

半個時辰之後。

御孤乘仔細打量著面前之人。

此人一身灰黑衣衫,肌膚卻甚是瑩白,所示之形,既是至真無二的實體,又彷彿煙霧凝形的灰塵之象。虛實之間,不可測度。

至於周遭的清幽環境,十餘亦苦亦榮的古木,一汪汙池,崎嶇石臺,反倒不那麼重要了。

御孤乘鄭重言道:“幸會。”

除卻本門八祭大巫之外,每見識一位道行凌雲絕頂的人物,多領略一道風景,都會是一次極有價值的奇妙體驗。對於自家道心形勢之培育,也會有特殊的價值。故而御孤乘此時的態度,和與宗禮道尊會面時的狂野不羈相比,卻要鄭重得多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雖然如此,他也不至於因此有甚拘束。

應元道尊淡淡一笑,語甚和煦:“休看這小院破落,貌似不甚光鮮。但二十餘萬載以來,也唯有三人,到此做客。你是第四人;也是第一個道境以下的修者。但若總論終始,大約也沒有什麼不同。”

御孤乘若有所思,道:“想來那三人已不本界之中了。”

應元道尊搖首道:“有兩人已是不在了;但尚有一人存身紫微大世界中。”

御孤乘點頭,竟是罕見的露出兩分笑意,道:“那就謝過道友吉言了。”

很明顯,聖教祖庭顯道、應元之下的人劫道尊,便不止三人。而僅有三人來此為客,那麼這三人勢必非是普通的人劫道尊,當是有能力遁離此界的人物。應元道尊所言“總論終始,並無不同”,自然是說御孤乘終究也能走到這一步。

所以他提前在此地招待,也不算破了規矩。

更點明了他與御孤乘是平輩論交,彷彿友鄰。

如此厚待,御孤乘自然不會不領情。

應元道尊言道:“數十萬載以來,我聖教從只是兩家較為強盛的道宗開始,一步步成長到今日規模。摧堅克敵無數,不知剷平了多少強敵,方才開啟局面。但是看到御道友所言之事,依舊不得不使老朽大為震動。”

“端的是開一界之先的大手筆。”

御孤乘笑道:“此事氣魄之大,的確是非同一般。但御某只是個居中聯絡之人而已,卻當不得道友如此讚譽。”

應元道尊緩緩言道:“有兩件事,須得問明究竟。”

御孤乘道:“道友但言無妨。”

應元道尊言道:“要知‘興衰之爭’與‘存亡之爭’,不可同日而語。”

“一家一族之興衰,半在天數,半在人力。草木枯榮,理數之常。當中智勇角力,強弱演變,也是不可避免之事。功行到了撒手而去的那一步,都是何等眼界?這些小小浮沉,未必便能放在眼中不是?強自為之,彷彿逆水行舟,背義理而幹天和,智者所不取。但若是‘存亡之爭’那便不同了。這等大族,若是誰打著斷其根,絕其祀的主意,縱然前緣已了,只怕也不會坐視不理。”

“譬如我聖教與赤魅一族的淵源糾葛,想必你是清楚的。最初我聖教亦是打著逐步推進的主意,北逐赤魅一族勢力,料想並無大礙;卻沒有料到赤魅一族與我聖教的訴求異曲同工,其所佔特定地域,對於其族門底蘊有著莫大的關聯。終至於其族中聖祖降世,了結因果。”

御孤乘心中一動,道:“此事貴教能應付否?若到了要緊時,我巫道上尊八祭大巫,或可加以援手。”

應元道尊笑言道:“跨越破界之限的存在,論道行自然在我之上。只是彼之掣肘也不算少;一意守成,將之應付過去,也有幾分把握。只是若是依御道友之謀,再招來一位境界與之相若的強敵,那老朽還真的有些拙於應付。”

御孤乘目中光華一閃,聲音雖然迂緩,卻也擲地有聲:“道友放心。數載之前,這一族中的那一位,真正走出最後一步。此時其人正身,已衝破寰星之流,身在異界之中了。而後繼之人,若要破界中繼承祀其位,至少須得二三百年時間。這二三百年,正是其最虛弱的時候。”

應元道尊面上閃過一絲驚訝,道:“當真?”

御孤乘頷首道:“自然當真。”

應元道尊幽幽一嘆,道:“本以為智週一界,已是極致了。連一界之外的機密亦能推演,巫道之中,果真有不可測度的手段。”

御孤乘搖頭道:“此等機密,又是界外大能之事,如何能夠推演而得之?”

“只能說功行到了那一步,亦有高下之分。按照常理而言,須得下一任到位交接,前一位方能真正離去。只是這一家中準備繼任的這一位,修行略微出了幾分差池;而將要真正超脫離去的那人,時機已至,已經到了無可拖延的地步。再如何彌補,中間亦有二三百載空缺。”

“儘管這一家的行事,為了預防不測,已然採取極周密的手段。但同道之中,有一人功行在他之上,早已探明虛實。並經由族中大祭時的聖訓示諭,傳遞下來。”

“所以,這一家雖然位列一等,尊榮已極;但是此時此刻,寰天星宇之中,已然沒有了真正的靠山。道友自然也不用擔心,赤魅族之故事會重演一回。”

應元道尊回至棕褐色的案上坐下,獨飲了一杯清茶之後,沉吟良久,又為御孤乘斟滿了一杯。

御孤乘出言謝過,舉起一看,杯中並非茶葉,而是三枚綠中泛白的異果。拾杯一飲,冷、香、醉、空四種觸覺依次流淌,渾如在深淵兵池之中浸泡了數個時辰。若是比鬥、修行之前飲上一杯,心意氣象立時便能恢復至最圓滿的狀態。

不由讚道:“好茶。”

應元道尊道:“這一茬暫且不提。且說第二件事。以這一家大勢力的底蘊,縱無上界幫襯,想要將之覆滅,依舊極難。料想其存身之依傍,亦足以鎮壓一族氣運,嚇阻強敵。御道友既有此謀,心中有成算否?”

御孤乘笑言道:“這便是一界之中的事情了。想來以尊駕之能,未必沒有加以嘗試。御孤乘願聞高論。”

應元道尊並未否認,淡淡言道:“巫道底蘊,在我聖教之上。由於此事乃是一族機密,但能得其辭爾。具體之所指,也只是模模糊糊。御道友自巫門八祭大巫處,曾聞此機密否?若是知之,大可印證一二。”

御孤乘似乎大有興致,道:“御某的確知道兩分底細。眼下站在貴族對立面的,便有三家第一流的大勢力。倒要領教,貴族的演算之功,到了哪一步?”

應元道尊微一沉吟,道:“西南這一家,老朽所卜之辭曰:‘金冠玉冕,一幹三枝’。”

御孤乘面上微微露出驚容,連聲讚道:“道友功行,果然精當。孔雀一族之壓軸底蘊,在於三件金玉羽衣,功行深湛的妖王一旦穿之,以然後壽元為代價,足可發揮出較尋常人劫道尊尤勝一籌的實力。”

應元道尊輕微的一點頭,道:“老朽所料相差不遠。不外乎是這一類的手段。”

應元道尊又道:“南方這一家,卜辭曰:‘虛生精蘊,環抱相逐’。”

御孤乘笑道:“道友所卜又中了。天馬一族的手段,在於其一陰一陽兩道精魄,得闔族之力千萬載供養。環抱歸一,化作天馬之形。到了危機之時,可將其一分為二,各自附著於一人之身。效用與孔雀一族羽衣相若,但並不傷人壽元。”

應元道尊又點頭道:“此亦大致不出老朽所料。”

“不過那最後北方的這一家,其根基卻藏得異常幽微隱秘。老朽也是隨著近數百年來,與之鬥爭愈發激烈,才卜出‘六合歸一’四個字來。其所指為何,卻是難有眉目。”

御孤乘笑言道:“道友能做到這一步,已是參天地造化之功。御某這裡大約也只是一猜測。赤魅一族的底蘊,藏於六合虛空,共有六物。這六物可由一人領受,教他功行連贈六次;亦可分施六人,每人各進一步;又或者兩人功行增長三次。總而言之,靈活機動,不拘一格。至於妖王境界者得了一次、二次、乃至六次之後,功行分別能夠增進到哪一步,又有何制約條件,御某也不甚瞭然了。”

應元道尊卻眼前一亮,道:“原來如此。巫道的底蘊,名不虛傳。”

御孤乘連連擺手道:“我巫道上尊八祭大巫縱有此等本領,也並無必要去窺探各家妖族之機密。這些秘聞,都是玉離子道友說於我聽的。對於各家之底蘊,精研最深,無過於他家。”

“這樁‘小買賣’提出章程之後,矛頭所指,道友定會試著摸一摸那家的底細。御某願聞高論。”

應元道尊又飲茶一杯,坦然道:“的確如此。‘一柱中懸,照影三人’。未知何解?”

御孤乘道:“易解。此家底蘊,乃是祖地之中一方懸天之柱,收納天地之力。待得用時,此柱照影三人,所照者便自然具備下一個境界的修為。”

“與孔雀一族羽衣相較,這照影之功只得維持三日。時日一過,至少須得千載方能再度使用,這是其短處;但照影之下,所照之人便真如幻影一般,就連同道中人也完全制約不得。既不會受困,亦不會受傷。難以約束的道境大能,三日時間……可以做太多的事情。”

應元道尊點頭道:“原來走得是同歸於盡、以為約束的路子。”

又道:“說說你的章程。否則我去剿他,卻教他把我兩聖地八道宗三十六界空打得粉碎。想來御道友必不會作如是打算。”

御孤乘道:“天賜良機。因日月偏移之故,這一道玄柱,每隔九萬六千載,便會失效三年。到時候不勞道友親自出馬,貴教麾下四位道尊,出動兩位,足以鼎定大局。”

應元道尊抬首遙望,默然道:“什麼時候?”

御孤乘道:“二十年後。恰好在‘清濁玄象’現世之前。”

“這等機密消息,無端推演固然不易;但是既有了明確的答案,驗其準否,想來以道友的神通,並不為難。”

應元道尊嘆道:“若果真驗明無誤,那倒的確是一個機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深空彼岸
相關推薦
重生之長姐持家穿越之長姐有財軍婚:迷糊小嬌妻軍婚誘情:陸少,寵妻上癮回到三國打天下武林系統網路武神直播之徵服荒野撿了一片荒野芬芳六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