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深秋,南赤和北冥紛紛得子。南赤之子取名為南軒,北冥之子取名為北偌。
殘冬已過,九九回春。
水麒水麟迎來了週歲,兄弟二人皆是十個月會走,十個月冒話。頂生日,二人已是能跑能跳,說話不但吐字清晰,連思路都極為順暢。
達娃和林天賜送來慶生之禮,隨禮而來的還有茜香若嫣公主換下來的一個荷包。
當日,東、南、北三位王妃抱著孫子進宮相賀,西王和西王妃已向水轅告假,前往月氏探視孫子。
東宮待客廳,擺了一張圓形大紅木桌子,上面擺著各式各樣的東西,若嫣公主荷包也被放置其中。
水麒水麟身著黛玉新手縫製華服,水轅和皇后一人抱一個放在桌上。
"秦啟,呈上來。"
"是。"秦啟託了個金盤,上面用黃綾子蓋著。
水轅取下盤中之物,卻是傳國玉璽。
"父皇。"黛玉搖了搖頭。
"這東西早晚得傳到他們兄弟手中, 且看看他兄弟二人哪個志向在此。"水轅笑呵呵地把玉璽擺在桌子正中。
"麒兒、麟兒去拿你們喜歡的。"水轅拍了拍孫子的小屁股。
"謝謝皇爺爺。" 水麟先下手為強,水麒卻在一邊侯著待弟弟取完,他再去取。
水麟先拿起晶瑩剔透玉璽仔細瞧了瞧,還放在嘴裡啃了啃。
"姑娘,大皇子笑了。"鴛鴦眼尖。
眾人都把視線移向水麒,果然他咧嘴露出上下兩排四顆小白牙。
"哀家早說過,孩子哪有不會笑的,麒兒最像溶兒,只是不愛笑罷了。"太后笑著說道。
水麟抱著玉璽爬過堆積如山的東西,來到哥哥面前,"哥哥,這個給你。"小家夥一臉得意的笑。
"唉!"水麒居然輕嘆了一聲,收起笑容抱緊了玉璽。
"謝謝哥哥。"水麟笑笑。
"哈哈哈,敢情是給哥哥拿的。"眾人大笑,水轅點頭此舉正和他意。
水麟站在桌子上環顧一圈,先拿了一本書抱在懷裡。
"溶哥哥,麟兒拿得什麼書?"黛玉抬頭問道。
"是一位民間大儒歷經三十年修訂的地圖,昨兒才呈上來。"
"哦!"黛玉點頭。
水麟又依次拿起桃木的刀劍擺弄了一會兒,金、銀、文房四寶等物皆被他踢在一邊, 他瞧都沒瞧一眼。
"咦?"他的視線忽然被若嫣公主的荷包吸引了,他扔了手裡的東西,拿起荷包親呢地貼在胸口。
"哇!"水麒見狀,忽然大哭, 眼淚一串串滴落在玉璽上。
"這可奇了,打初生也沒見麒兒掉過眼淚。今兒又哭又笑的這是怎麼了?"皇后慌忙抱起孫子輕哄著,"麒兒乖,喜歡什麼皇祖母拿給你。"
水麒邊哭邊盯著弟弟手裡的荷包,小嘴一撇滿臉的委屈讓人心生不忍。
黛玉和水溶對視一眼,二人的心均是一動。
水麟抱著荷包看了好一會,最終像下了什麼決定似的,上邊兩顆碎玉牙咬著下唇,雙後捧著荷包遞給水麒。
"哥哥,這個也給你。"水麟烏黑的大眼睛也水汪汪的,他強忍著兩汪清泉才沒流出來。
水麒接過荷包破涕為笑,笨拙地將茶包掛在自己脖子上。
"弟弟,謝謝你。"
眾人都莫明其妙,方才弟弟給哥哥玉璽是弟弟道謝。這會哥哥得荷包,卻是哥哥稱謝。
水麟緊抿著雙唇,抱著那本地圖走到黛玉面前,"孃親抱抱。"
黛玉抱起兒子,輕吻著他的髮絲。
輪到水麒抓周,他挑選文房四寶和歷史典籍整整齊齊地放在水溶面前。
"爹爹抱。"
太后、皇上和皇后都很高興,兩個孫兒必定都胸懷大志。
眾人坐席,說說笑笑。
"溶兒這一輩上,咱們還有位彤郡主。麒兒這一輩上,各府頭胎都不見女兒。玉兒、彤兒、雲雀、紫鷺,哀家的明珠樓可是修好了,你們幾個務必給哀有生個公主、郡主入住。"太后又惦記起孫女了。
"是呢!有了公主、郡主,咱們這幾家好結下一世的緣分!"東王妃接話茬說道。
光陰荏苒,歲月如稜。
水麒、水麟年滿三周歲,兄弟二人聰穎異常,各自志向已經顯露。
水麒在黛玉的啟蒙下,肚內認下千字有餘。閒時明解經書,熟讀典籍。
水麟一見著書本頭搖得跟拔浪鼓似的,好在他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字只瞧一遍卻也記在心裡,整日舞槍弄棒。上樹掏鳥,下河抓魚。每每整得東宮小太監們哭笑不得。
"姑娘,姑娘。"春纖小跑著進來回話。
黛玉正給水麒講解詩文。
"是不是麟兒又惹禍了?"黛玉放下書本,兩道新月眉蹙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