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傳到養心殿,昏迷三日的水轅醒轉。
"溶兒,水家有後,爹放心了。"水轅安祥辭世。
水溶、黛玉、水麟跪地送行。
天子大行,舉國縞素。先王入土為安,水溶擇日繼位,黛玉入主中宮。
新皇登基當日,立皇長子水麒為太子,加封皇次子水麟為逍遙王。
國喪一過,朝中便有大臣提議,東宮太子妃有孕在身,不方便侍候太子,應按祖制給太子再納偏妃。水溶心裡清楚,大臣們此舉不過是投石問路,東宮若納了側妃,下一步怕是就要請他依祖制,充盈後宮。
水溶思量之後,拜了宗袖,寫了文書焚化在祖先牌位之前。
翌日,詔告天下,廢除後宮一後四妃制。
大臣們一個個目瞪口呆,誰也沒想到聖上竟敢擅改祖制。可大臣誰敢辯駁,當今皇后一胎雙子,又給古格王朝 添了公主。想那東宮太子妃也是林家之女,大婚不過月餘,已有喜脈上身。皇后和太子妃又有茜香國做後盾,如此看來古格中宮若坐得是林家之女,古格大臣們就得眼瞧著君上專寵一人。
群臣見無論是進中宮還是東宮俱無希望,便又把主意打在逍遙王身上。可惜他們又錯打了算盤,馨寧公主早就放出話了,紫辰宮已有三位準王妃,再多恐怕二哥消受不起。
舉朝上下漸漸明白,想要在古格依靠裙帶關係爭得榮寵,那是不可能的了。還是腳踏實地好好為百姓做事,天子聖明,提拔升官是大有機會。不少寒門學子苦讀詩書,後來平步青雲者大有人在。
水溶的龍椅僅坐了一個月,便傳位於當朝太子。
水麒繼位,頒佈的第一條新政就是打破京城分東西二城的舊制,百姓無不拍手叫好。
林若嫣雖是身懷六甲位主中宮,精氣神卻絲毫不減將後宮打點的井井有條。
水麟迴轉茜香,幫著舅父打理朝政。
水溶和黛玉於某個夜黑風高之夜,避開女兒出了皇宮。二人得償多年夙願,寄情於青山綠水。
"大哥,別說你不知道爹、娘去哪兒了?"水麓揹著揹包,叉著腰氣得漲紅了臉。
"麓兒,你就讓爹孃逍遙幾年,何必找他們呢?"水麒好脾氣地拉著妹妹坐下。
"逍遙?二哥做了逍遙王,名正言順地逃了,爹、娘也去逍遙了,憑什麼我要在宮裡悶著?我也要出宮。"水麓真是要氣瘋了,二哥走時沒打招呼,爹孃竟然也揹著她走了。
"麓兒。"若嫣扶著肚子來給夫君解圍。"爹、娘原是要帶了你去的,只是嫂子我舍不得你。"
"那,那他們也不該偷偷溜走。"水麓瞧著嫂子的肚子心腸軟了下來。
"麓兒。"林若嫣執著水麓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
"呀!動了, 小子,我是姑姑哦。"水麓轉怒為喜,自然是留在宮裡陪伴嫂嫂,學文習武增長本事。後心處的灼熱每月必來一次,靈兒看後沉默不語。
三年後。
十歲的水麓已成長亭亭玉立的美少女,花見羞開,月見隱形。
"逸哥哥、軒哥哥、偌哥哥,今天你們誰也別想攔著我。"明珠樓門口,一襲紅裝的水麓手裡拎著一條銀鞭。爹、娘和二哥都太不像話了,一走三年音訊不通。最可惡的就是二哥,原說陪伴舅舅一年,便回來接她出去遊玩。一年過去,她派人到茜香一打聽,二哥已是沒了蹤跡了。三年來,三位師傅已是望穿秋水,眼瞧三位如花似玉的嫂嫂夜夜空房,水麓早就急得火上房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