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楊允自武成殿出來,站在太液池邊臨水的迴廊之上,盯著迴廊看了一會兒。太液池中原本養著一隻魚龍。說是先皇前面那位先皇,也就是楊允的伯父養的。魚龍長壽,當初不大點一隻小魚,養到如今,身量也已經很長了,天氣晴好的時候,大魚從容自水面之下搖曳而過,站在臨水幾座殿所的迴廊上,都看得到波光之中霓彩恢弘莊嚴,一派祥和之相。

然而這一日,楊允等了許久,也不曾見到魚龍出現。

所謂祥瑞,是盛世之中才能錦上添花的東西,如今連年戰火,連天啟都被迫陷入動亂,就算是吉祥瑞獸,或許也不能倖免吧。朱雀皇朝行至今日,氣數是有些不足了。只是身為宗室,人在這條船上,就算風雨飄搖,也不能不勉力挽回。

怕是等不到魚龍了,楊允這樣想著,轉身準備出宮,沒走多少步,就被一位女官攔住了去路。

人很面熟,看著也年輕,似乎是之前在慈安殿裡見過的人。果然上來說了兩句,就自報了家門,說是慈安殿侍從女官,悅萍香。

到底是親戚,輩分之類的事情楊允心裡也有點數,聽到這名字心裡就有幾分明白了,知道大概是慈安殿太后的侄女。至於身份來歷,就不好再多問了,悅氏家大業大,三教九流裡都有親戚,除了那些明明白白和世家大族結親生下來的大小姐,別的孩子從哪兒撿回來的,其實都難說的很。但能被大宗師看中的人自然都不差,比如悅萍香,眉目是經得住看的。大宗師自己生得色如好女豔麗不可方物,挑女孩子的眼光,卻向來是喜歡挑長得端莊靜雅的,送到宮裡看著也舒服,擺在什麼位置都覺得合宜。

又是一顆棋子,不知來日,會在什麼位置。

楊允這樣想著,便見悅萍香將一個盒子呈遞了上來。

“前些日子,聽說親王病了。太后娘娘久居深宮也不便探望。便吩咐萍香收整了一些藥材略表心意。”悅萍香笑意溫柔,又解釋道,“蟲草與雪蓮,都是悅氏自家封地上產出來的,全挑的是整顆的,若不是最好的,也不敢隨便給親王。豹骨用來煮藥湯,據說可以追風定痛。至於這麝香,倒是西疆那邊去年深秋進貢上來的,當時太后還是昭儀,分得了一部分,一直讓人好好收著。麝香合藥最好,或者做些香料也行。”

說起來也不算是什麼貴重的東西,但到底費了心思,不收也不合適。尤其派來的這個女孩子,說話畢恭畢敬,讓人怎樣也不至於拒絕回去。

都說悅氏背後的靠山是刀龍府。每年年節花費大價錢送禮不說,朝堂之上有什麼事情,比著刀龍府親王的意思,悅氏也一貫是隨聲附和的。從前悅氏起於寒微時如此,如今悅氏貴為天啟四貴,依然如此。

大宗師畢竟是心思深遠的人。眼前這小小的女子,來日想必也會成為內宮之中呼風喚雨的人物吧。

楊允這樣想著,一步一步,離開了這座深宮。

如今的內宮,已經不是楊家宗室的天下了。但刀龍府是不會甘心的。楚家也不可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這王朝的氣數,大風起於青萍之末。或許滅亡的種子,早在數十年前武家執意北征,打出平定天下之旗號的時候,就已經種下來了吧。身在暴風驟雨之中,有人曾試圖力挽狂瀾,而另一些人,選擇了隨波逐流。

放在書卷裡看,都是眾生。眾生皆苦。

昭武年間,是朱雀皇朝的多事之秋。

民間對於那位昭武帝有諸多傳言。他原本有一半蠻族血統,是最不該即位的皇子。然而他的父親德昌皇帝一步步為他鋪路,自他出生之時便苦心經營,最終將這個最不被公卿世家看好的孩子推上了皇座。

史筆春秋,不過據實而論。民間傳說更為精彩。說德昌皇帝一直深愛著昭武皇帝的母親,那位自北境而來跋山涉水嫁給他的蠻族女子,因此才不惜代價將他的兒子送上皇座。更有文人墨客,繞著德昌年間的風流逸聞,足足寫出幾大本街知巷聞的話本來。

與德昌皇帝相比,他的兒子昭武皇帝也夠養活一批說書人了。甚至還頗有爭議。昭武帝對後宮冷淡,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昭武年間,後宮之中有曾經名震帝都的第一才女白素素。有紅妝英姿文武雙全的武家之女楚雲容,還有溫婉若水,詩畫雙絕,僅次於女狀元楚雲萍的書部執令明恩華。又有來自碎島異域,碧眼雪膚,據傳有仙人之姿的碎島公主素月。

後人時常津津樂道,昭武年間,南征北戰耗空了國庫,也耗盡了天下名將的性命。要說做皇帝,昭武帝其實算不得什麼好皇帝,文也不成,武也不就。但說到後宮,昭武年間的後宮質量,堪稱開國以來的第一位。除了當初坐擁道門仙子白凌波的開國之君,誰也不敢跟他相比。

遙想昭武年間,內宮之中百花盛放,各個能文能武,姿容傾天下,才思動文苑。若是做一部宮鬥大戲,怕不是險象環生步步為營動人心魄催人淚下?

但這種事情,也並沒有發生,昭武年間的後宮大戲,其實索然無味,根本沒有什麼好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為在位之時正當盛年的昭武皇帝,作為朱雀第一的後宮之主,其實也算不上合格。

據傳這位皇帝不近女色,連按月臨幸的四位正妃都睡不過來。後宮之中,有些名門世家被選入充實掖庭的女官,入宮十餘年其實也就見過皇帝兩次,一次是入宮,一次是國喪。

昭武年間,後宮子嗣單薄,也就兩個公主,一位皇子。

皇子是權傾天下武家出身的楚氏權妃所生,兩個公主之中,年長那位是養女,據說也是楚家血脈,傳言是輝夜長公主之女,同樣聲威赫赫的女公爵楚雲昭所生。楚雲昭是德昌皇帝長姐之女,深得德昌皇帝寵愛。在軍中的時候,不知與何人生下了女兒。昭武帝出於對父皇的純孝之心,將那個女孩子從北境接了回來,收為養女。也是不忍心讓皇室血脈四處流離的緣故。只是大概真的不喜歡那個女兒,因此在那女孩兒長到十四五的時候,就將她送到北境和親了。

那個女孩最終死在了北境,看來不是自己的孩子,也確實沒有真心實意的寵愛。後來白氏出身的淑妃為昭武皇帝生下的女兒,也一樣被送到了北境。聽說是淑妃性情剛烈,時常惹昭武帝不悅,一怒之下便將她的女兒帶離她身邊。

淑妃年輕之時,曾經有一段時間與帝王琴瑟和鳴,只是好景不長,終究漸行漸遠。固然那位白淑妃天性裡有幾分古板強硬,從起居注來看,並不是溫柔和順的女子,但據說這一對帝妃最終不得善終,原因是昭武皇帝這一生,心思都不在內宮。

坊間傳言,昭武皇帝年少之時勢單力薄。德昌皇帝為了給他後援支援,將武家出身的皇甫氏嫁與他作為正妻,皇甫漪瀾據說生的十分貌美,性情又開朗疏闊。少年夫妻相互扶持,當初是真的情深義重。只是可惜,這位明媒正娶的正妃並不曾為昭武帝生下一兒半女,甚至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因病逝去。昭武皇帝一生憾恨自此而起。從這之後,不管遇到多少人,他心裡放著的,都只有曾經那位妻子。

史書上有證據,說昭武皇帝一生之中幾乎從未有過寵妃,唯有中年之時,將一位曾經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女將軍立為昭陽殿主,一時之間寵冠六宮。但沒過多久,終究是放手讓那位女將軍回到戰場上去了。想必就是為了懷戀武家出身的皇甫妃才有此一舉,只是千帆過盡,所遇並非故人,終究是意難平的。

這些猜測,或許都與事實相去不遠。明眼人都看得出,那位帝王是情深似海的人,只是很年輕的時候,承載他一往情深的那個人就已經不在,之後後半生,就算坐在王座之上,心裡始終都是空的。可惜了那奼紫嫣紅的後宮,多少人蹉跎一時,都不曾得見他一次回眸。情深刻骨,未免顯得冷酷無情了。

昭武末年,因為連年窮兵黷武。境內叛亂四起,東海郡王舉兵作亂,一路打入天啟帝都。幸而最後,楚氏權妃攜皇子與東海郡王談判,刺客於森嚴護衛之中取東海郡王人頭,堪堪在紫寰宮外平定動亂。權妃死於亂軍之中。楚氏一門在天啟一戰居功至偉。

昭武之後,明德帝繼位,月餘之內,降下數道恩旨,將楚家九公子楚雲皓自內廷龍禁尉統領一路提拔至御殿武成君,天下兵馬大將軍,重明公爵,懷仁親王領攝政親王位。明德帝生母早逝,養母明儀太后處處以楚家為先,對楚雲皓從不敢有半分違逆,楚家一時之間風頭無倆,成為天啟第一貴胄。楚雲皓亦被稱為帝座之前第一得意之人。

這所謂的得意,也不過是曇花一現。楚氏曾有九雲,一多半凋零在了南北兩境的戰場之上。當這一天,楚雲皓重權在握,試圖想要去保護什麼人的時候,才發現他所在乎的人,都已經埋在了九泉之下。攝政王座上的漫長一生,他能做的,也不過就是一場復仇,他沒有什麼敵人,他想要報復的,是無常的命運,但人世之間,卻沒有人能與命運抗爭。

楚家在天啟得勢,刀龍府退於北境養兵,往後數十年間,刀龍府諸公子一掃昔日頹靡,在北境藉著建功立業的機會養兵,與楚家分庭抗禮。楚雲皓身為楚氏九雲之一,一生不曾上過邊境戰場,幾乎所有心力,都耗在了朝堂的內鬥之中。

宗室與外戚之間矛盾愈演愈烈。大風起於青萍之末,朱雀皇朝之根基也在這一場場內鬥之中消耗殆盡。皇朝最終難免覆滅,而那些曾經發生過的故事,以血洗血的戰爭,流傳於史書之上,也只剩下寥寥數字的冰冷筆墨。

宛若一場大夢。隨歲月而過,再無餘痕。

昭武帝駕崩的時候還很年輕,他的兒子繼位的時候還是個孩子,十四五歲的年紀。他幾乎在同一時間失去了自己的父親和母親。他的養母明儀太后出身悅氏,與楚家並非同族也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內宮的女官們都告訴他,他能仰仗的只有他的舅父,而他在舅父的吩咐之下,用一道道聖旨將他的舅父變成了天下之間最有權勢的人。朱雀皇朝是在明德帝的時代滅亡的。史家評說,與德昌皇帝和昭武皇帝相比,明德帝其實也不能算是昏君。王朝氣數已盡,任何人都無法挽回。同樣與前朝的權臣相比,楚雲皓也不算跋扈擅權。他們這一對君臣或許錯就錯在,他們在錯誤的時候相逢,又在錯誤的時間並肩而行,再一次,在最錯誤的時機爆發矛盾然後漸行漸遠。在所有人都不曾察覺的時候,錯過了最後一次挽救王朝的機會,於是最終,所有人,都葬在了這盛大的落幕之下。

昭武三十九年。天啟動亂平定。明德帝繼位,時年十五歲。楚氏九公子領攝政王地位。刀龍府親王退隱。刀龍府領北境防線守衛之責。

昭武年間的故事,也就這樣悄無聲息的結束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秘復甦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光陰之外
相關推薦
修武狂徒暗世武徒奇葩武徒孔雀白孔雀登雀枝報行天下我的猛鬼分身諸天之大帝歸來逆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