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隋唐雙方,緊急部署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成都平原雨水一向充沛,前一刻豔陽高照、片刻後傾盆的天氣很常見。當雨停之後,破雲而出的太陽噴薄出一片豔麗晚霞,染紅了整個天際。

清城縣北一望無際的曠野裡扎滿了密密麻麻的營帳,這裡是蜀中流民的避難之地,民部侍郎陰弘智從洛陽帶來的數百名青年官員正在大營中忙碌,他們有豐富的難民安置經驗,把整個難民營打理得井井有條,營中道路縱橫交錯,彷彿是一個巨大棋盤擺在青城山下。

楊侗在玄甲軍的護衛下來到難民營以西的一個山丘上觀看,他並沒有前去親切問候災民的意思。這裡有幾十萬人,裡面難保沒有唐軍死士,要是給捅上一刀子,那就虧大了,就算沒被捅死,大軍清查之下會牽連到不計其數的無辜者。真要那樣,那所謂的親民之舉就不是愛民、而是擾民了,況且以他現在的地位和名望,也不需要用“親切問候”來增加政績,所以他只是遠遠觀看,免得給軍隊、官員、百姓帶去困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時的難民營炊煙裊裊,陣陣飯香遙遙送來,只有一隊隊士兵在營內來回巡邏,維護難民營內的秩序。

陰弘智指著難民營對楊侗稟報道:“聖上,到昨天為止,我們一共收容二十六萬五千餘名百姓,基本上來自成都之外的蜀郡各縣,這些人多是因為糧價暴漲,買不起糧食、吃不起飯而淪為災民。”

說到這裡,陰弘智忍不住笑了起來,“其實吧,他們這兩年透過賣蜀錦、木材,都賺了不少錢,甚至比江南百姓還富有,但就是吃不起飯。”

“這就是經濟戰、商業戰最為恐怖之處。軍事上的勝利,只能摧毀敵國軍隊,但幾場大勝打擊不了敵國的民族的信心,而經濟戰和商業戰這無形的刀子,卻能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從根本開始腐爛。”楊侗說道:“所以朕才要開辦供銷社,把糧食、鹽、油的價格壓在百姓吃得起的範圍之內。只要朝廷手中始終有低價糧、低價鹽、低價布出售,那些大商就沒辦法從這些生活必須品賺到暴利,只好去經營與民生無關的奢侈品行業,這樣就霍亂不了天下了。要是奢侈品行業蓬勃發展、興旺發達,那就證明百姓已經滿足生活所需,開始有餘錢、閒錢來享受了。”

楊侗會的經濟、金融知識少得可憐,能說的也只有這麼一點了,轉而問道:“流民的情緒如何?還對大隋避若蛇蠍嗎?”

“得到朝廷賑濟,又經過官員四處宣講,災民的情緒都很穩定。”陰弘智說道:“聖上,我看蜀中的人口比較多,若是一直運糧入蜀,會增加朝廷財政壓力,而中原、荊州一帶人煙稀少,要是把這些人遷去,既能讓他們就近買糧,減輕朝廷的賑災壓力,又能填充中原和江南人口,從長遠上說,還能避免蜀中人口過多,增加糧食方面的壓力。”

楊侗聽得大為心動,正要開口,卻聽到一旁的房玄齡說道:“陰侍郎的建議確實不錯,如果其他州不成問題,不過對於蜀中恐怕不行。”

“為何蜀中就不行?”楊侗問道。

“回稟聖上,關鍵還是在於故士難離。”房玄齡解釋道:“自古以來,每到天下大亂,戰爭都集中發生在雍州、涼州、幷州、幽州、冀州、兗州、豫州、青州、徐州、荊州、揚州,所以這十一州的百姓天生就對戰爭懷有恐懼之心,只要有安定和平的避難之所,就願意去;而益州,在戰亂之時,往往被各個地方豪強控制,他們雖然可以憑藉山川之險禦敵,但同樣也打不出去,所以他們並不參與天下大戰,而是等中原角逐出結果,然後再把益州賣個好出身,是以這裡少經戰亂,這也導致蜀中人生活安逸,比任何地方的人都要懷念留戀故土,要想讓他們戰後留在其他地方生活,幾乎是不可能,若是強行為之,反而不美。但我們要的不是讓蜀人遷走,而是要利用這次戰爭爭取人心,為我們治理蜀中打下很好的基礎,只要他們信任朝廷了,再加大宣傳力度,定然有很多開明人士自願離開。”

“玄齡言之有理,不過弘智的建議也非常好。我們就折中來辦。”楊侗笑著對陰弘智說道:“你們以後儘量勸說這些流民,鼓勵他們搬遷,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絕對不能騙他們,朕覺得可以從交通便利、教育條件成熟、文化和商業氛圍好入手,最後有多少人家走就是多少。”

“喏。”陰弘智拱手應命。

房玄齡笑著補充道:“僚人嚮往漢家文化、嚮往農耕生活已久,我覺得他們剛準備從山裡出來,遠比蜀人容易說服,一旦到了文化濃重的中原,歸化速度會更快。”

“不錯不錯,就這麼辦。”楊侗大點其頭,又說道:“說到人心,朕想多說幾句,當初天下大旱,百萬災民攜家帶口逃到北方,耗掉了我們大量糧食,當時也有很多官員認為得不償失,但我們最後雖然耗費了糧食,卻收穫到了人心。中原以前亂匪橫行、山賊肆虐,而現在家家戶戶安居樂業,之所以有這麼好、這麼快的效果,除了武部剿匪得力、官員治理得當之外,還有眾多回遷百姓幫朝廷說好話。這就是民心的力量,只要百姓認可朝廷,就算有人想參與造反,也被他的家人勸阻,亂匪沒有生存和發展土壤,也使中原穩定了下來,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所以我們不要捨不得一時之利,投下的本錢越大,將來收穫也就越大。”

“喏。”眾人紛紛點頭認同,現在有眾多效果顯著案例為證,大家自然也不反對。

“噠噠……”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驟然響起,楊侗迎聲看去,只見楊沁芳帶著十幾名修羅衛由後方疾馳而來。

她一人策馬來到近前,飛身下馬,上前把一封書信交給楊侗:“聖上,有緊急軍情。”

“嗯。”楊侗把軍情開啟,反覆的把軍情讀了幾遍,眼中閃過一抹興奮的光芒。他一揚手中的軍情,笑著對身邊文武說道:“這是剛剛從成都傳來的軍情,李神通在今天午後發動了宮廷政變,熱鬧了近一個時辰。”

“李神通殺了李世民?”房玄齡問道。

“你哪次見到李神通贏了一次?”楊侗無語的搖了搖頭:“這傢伙給李世民反殺了。”

房玄齡笑著說道:“這麼說來,李世民也是個內鬥內行的傢伙。”

“算是吧!”楊侗笑著把軍情遞給房玄齡,讓大家傳閱。

“還說李神挾持了李淵,然後由一個假李淵帶領三千元從禁衛攻打東宮。真李淵雖為李世民救了出來,只是中毒已深,陷入重度昏迷,很難醒來了”房玄齡笑道:“假李淵帶元從禁軍攻打東宮?這鬼話誰信?虧他李世民想得出來。”

“他不在意這些了,能這麼說已經不錯啦。不出意外的話,被殺死在東宮的那個就是李淵,而中毒已深那個才是假的,說不定明天就傳出不治身亡的訊息。”杜如晦說到這裡,對楊侗說道:“聖上,軍情上說宮廷兵變平定不久,狂風暴雨就驟然來襲,城內傳言四起,都說李世民失德,觸怒了天神,軍民生怕遭到天譴,紛紛逃出成都城,這對我軍而言,卻是一個天賜的機會,當早做部署才對。”

凌敬也說道:“今天本來是祭祀祖先的日子,然而偽唐卻發生了宮廷政變,接著就是風雨大作,而李世民給出的卻又是個破綻百出的解釋,而從百姓紛紛逃離這一現象來看,這些人都不信,都拋棄了十惡不赦的李世民。足以說明偽唐根基已毀,也是到結束戰爭的時候了。”

“不錯。”房玄齡接道:“成都守軍因為今天之事,軍心已亂,解決侯君集就是重中之重了。”

“拿地圖來。”

“喏。”兩名士兵上前,一人將支架扎穩,一人取下背後的竹筒,把地圖抽出,掛到了支架之上,隨著地圖緩緩向下開啟,露出大幅益州地圖。

房玄齡上前介紹道:“資陽盤石有三條路北上蜀郡,最近的一條是沿著綿水北上,但是必經的資陽城已經被我軍兵不血刃的收復,城內是薛萬均將軍為首的第六軍,侯君集不會選這條路。第二條路是西進隆山始建縣,與翟長孫會師之後,一起北上蜀郡,這條路也是侯君集最有可能走的一條。第三條路就是沿著綿水北上,然後繞過資陽城,由隆山貴平縣進入蜀郡,這條路也很有可能,如果我們能堵住第二和第三條路必經之處,且李尚書和薛萬均將軍南北夾擊,那麼侯君集的軍隊就進不了蜀郡。”

楊侗的目光落在一個軍鎮之上,這座軍鎮名叫龍水屯,位於盤石西北、資陽西南,也是資陽郡和隆山郡交界,正好卡在第二條、第三條路之上。

“雖然侯君集已經被李尚書和薛將軍死死盯住,但他如果壯士斷腕的撤離,未必可以把他全殲在資陽郡,我們堵上一段時間。”楊侗沉吟一下,問道:“離龍水屯最近的軍隊在哪裡?”

凌敬想了一下,回答道:“我們在隆山郡始建縣有個千人衛,這是沈光大將軍佈下的一支斥候騎兵營,他們現在距離龍水屯最近。”

“我們這邊可以直接聯絡到這支軍隊嗎?”楊侗問道。

凌敬點了點頭:“那邊也設有一個鷹信收發點。”

楊侗看了一下天色,道:“立刻給他們發信過去,就說這是朕的命令,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奪取龍水屯,只要他們守住一天時間,朕將重重有賞。”

“據微臣所知,這個龍水屯並非是什麼要塞,他們僅僅守住一天的話也沒有多少意義啊!”房玄齡有些擔憂的說道:“除非有強大的軍隊去支援。”

“這個朕知道!”楊侗對凌敬說道:“通知薛萬均,讓他率領兩萬大軍火速支援龍水屯,明天天黑之前必須趕到。接到信鷹之後,主力也立即南下,與李尚書一起殲滅侯君集。”

“喏。”凌敬答應一聲,又建議道:“聖上,微臣認為可以讓李尚書加強進攻,為這支斥候牽制侯君集的軍隊。”

楊侗點頭道:“一併辦理!”

“微臣先行告退。”凌敬行了一禮,匆匆去了。

房玄齡問道:“聖上,我們出兵的時機也已到來,聖上打算何時出發?”

“明早出發!”楊侗說道。

。。。。。。。。。。。

在楊侗進行緊急部署之時,侯君集也在唐軍大營默默思索著應對之策,他為了防止隋軍夜襲,把大營立在盤石縣西北,與城池互為犄角之勢。

侯君集前一個時辰也接到了宮廷兵變的情報,倒不是他們也有了信鷹,而是李世民對李淵和李神通奪權密謀瞭如指掌,所以他提前派人給侯君集送信,並在信上說楊侗絕對會趁著這個機會,兵鋒直指成都城,所以讓侯君集放棄盤石城,儘快帶兵回援成都。

侯君集此時已經集結好了軍隊,讓麾下四萬名士兵各帶武器裝備和十天口糧,準備輕裝上陣。

行軍司馬張公瑾聞訊,連忙從盤石城急忙趕到勸說侯君集,而這時,長史段志感已經在大帳內苦苦勸說侯君集了,認為輕裝上陣太過危險,一旦被隋軍碾上,無糧的大軍不戰而潰。

侯君集陰沉著臉,目光始終望著地圖上的成都城,透過這麼多天對峙,他早就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重重包圍之中,以前張士貴為他牽制薛萬均的時候,尚未被李靖、杜伏威、段德**得退無可退,如今張士貴已經兵敗,他的處境難上百倍,要想全身而退幾乎不可能,搞不好會和李孝恭一樣,落下全軍覆沒的下場,但是在這裡僵持下去,結果也好不到哪兒去,與其如此,倒不如在隋軍合圍勢成之前突圍而去,即使敗了,也能帶一部兵力返回成都城。

當然,侯君集也可以率領大軍投降隋軍,有了獻出四萬大軍之功,就算沒有換到功名利祿,但至少也能抵消反隋之罪,但是他從未考慮過這個方案。原因是他心中存有‘士為知己者死’之念。

侯君集年輕時比較浮誇、學弓箭都不會,還得意洋洋的稱自己有百步穿楊的驚人箭術,這也導致親友報以冷眼、人人避而遠,久而久之,他就開始自卑自憐了起來。

為了混上一口飽飯,於是就加入唐軍,之後侯君集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軍功,逐漸獲得李世民賞識,得以參與各項事務的謀劃。

侯君集倒也沒有辜負李世民的信任和賞識,他與一幫同僚的相處過程中,吹牛都吹不出水平,深以為恥的侯君集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李世民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典故的鼓勵下,於是開始奮發圖強,憑藉努力和個人出色的天賦,最終成了唐軍之中文武雙全的人物。文可為李世民出席劃策、武能衝鋒陷陣、軍能統帥千軍萬馬。說李世民是他的再生父母毫不為過,又怎麼可能在李世民最需要他的時候叛唐降隋?

但是段志感卻反對侯君集率大軍回成都的冒進行為,段志感是段志玄的弟弟,也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如今在侯君集麾下當行軍長史。他說道:“大將軍,十多萬隋軍現在窺視左右,如果大軍輕裝上陣,被圍殲在路上,那麼李靖就可暢通無阻的開向成都城了,還請大將軍三思而後行啊。”

“別傻了段長史。”侯君集長長的籲了一口氣,苦笑著說道:“咱們這麼敞開來吧。我認為我們在這裡完全就是等死,你認為我們如果耗下去,大軍就逃得過被圍殲的命運嗎?”

“這!”段志感黯然的搖了搖頭,老老實實的說道:“恐怕不能。”

“不是恐怕,而是根本不能。”侯君集十分肯定的斷掉段志感的僥倖之心,而後說道:“楊侗為首的北部隋軍兵力雄厚,對他來說,薛萬均的第六軍、李靖的第十軍去不去圍攻成都城,都無所謂,但是殿下卻不能沒有我們。於我們自己而言,也處於孤立無援的窘境,多呆一天就多十倍的被全殲的風險,既然留下來是等死,那我們為何不放開手腳搏一條生路呢?”

“啟稟大將軍。”這時,親衛在帳外稟報:“張司馬回來了。”

侯君集點點頭,“請他進來!”

片刻,張公瑾快步走進大帳,躬身道:“卑職向大將軍覆命!”

“盤古城的情況如何了?”侯君集問道。

“回稟大將軍,盤石城的情況不樂觀。”負責盤石城防禦的張公瑾解釋道:“我們在城內的防守兵力不足,但隋軍卻在增加兵力,一旦他們把進攻面擴大,守軍只能被動的分兵鎮守,單薄的防禦力量根本扛不住多久。”

侯君集默默的點頭,作為這裡的主帥,他對盤石城的情況十分清楚。

由於是郡治,所以盤石城城周足有二十裡長,要想守住盤石城,少說也要用一萬軍隊,而隋軍有威力大、射程遠的破軍弩、破城弩,所以他們還要多加一萬才保險,但城內只有四千軍隊,兵力足足少了一萬六,怎麼又樂觀得起來?

“大將軍,如果增加一萬士兵,盤石城的防禦就能穩住了。”張公瑾建議道。

侯君集嘆了口氣,將李世民送來的書信交給了他:“張司馬先看看這信再說吧。”

張公瑾看了一遍,也震驚了起來,儘管他事先也聽到了些風言風語,但他沒想到李淵在這生死關頭還要發動宮廷之事,這不是給楊侗創造機會嗎?殿下以前就說隋朝屢屢大勝唐朝的幕後大功臣是聖上,如今來看,果真是半點不假。

他看完書信,問道:“我看軍中將士集結整齊,大將軍這是要遵照殿下之令,緊急回援成都城了?”

“我們不回去,大唐的江山社稷就完了!”侯君集說道,“楊侗自從把東/突厥切成碎片之後,就喜歡利用絕對的兵力優勢,把他的敵對勢力分割包抄,一塊一塊的吃掉。我們要是不回去,也正是楊侗最期待之事。於我而言,大唐不僅是聖上和殿下的,也是我們大家的,每一寸土都充滿了我們的心血和汗水,我絕對不會坐視大唐就這麼結束。”

“大將軍言之極是。”張公瑾贊同了一句,又問道:“那磐石城和城內的守軍怎麼辦?”

“就讓他們為我們爭取撤軍的時間吧!”侯君集果斷的一揮手,見張公瑾面露不忍之色,便十分坦率的安慰道:“楊侗雖是我們的生死大敵,對外也相當殘酷霸道,可這正是吾輩武人之風采,我侯君集哪怕被他殺了,也佩服他。但是他對內素來胸襟寬廣,從不行殺戮之道,所以張司馬不用為城內守軍擔心。”

“這倒也是。”張公瑾點了點頭,又說道:“我這裡有一個兩全的之策,看大將軍能否採納。”

束手無策的侯君集喜道:“張司馬快說。”

張公瑾說道:“大將軍可寫兩封信,一封信給翟長孫,我相信他也收到殿下的這樣的書信了,我不是讓他出兵接應,而是請他幫我們牽制沈光,等會師之後一起退回成都。第二封信是寫給蜀郡陽安縣的殷相國,請他出兵到貴平城、資陽城一帶,一來可以幫我們牽制薛萬均,二來是幫我們和翟將軍守好退路。如果我們三路大軍都能安然退回,就有十萬大軍,加上成都城的軍隊,怎麼也還有十五萬,就算最後兵敗,我們也能把殿下迎出成都,然後退向南詔與荊王會合。”

“好辦法!”侯君集當即寫了兩封信,派快馬分別送往隆山、陽安。他又命令張公瑾率一萬名精兵先走,自己和段志感率領主力迅速動身。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光陰之外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都市無敵戰神諸天功德穿梭超級武器系統供應商諸天萬界無限穿梭從鎮魂開始穿梭位面當導師幼女也要征服世界本宮不死,汝等終是妃子進擊的巨人:你是我眼中星辰平淡的清穿小日子精靈入侵全球
作者碧海思雲其他書
大隋主沉浮 都市傲訣 神鵰變 大唐天外客 大唐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