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追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正所謂踏怕鐵鞋無尋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其實,武大原本也沒有想到就能在這裡跟撲天雕李應來一次偶遇了。

但既然是相見了,那自然是十分歡喜的。

這說明了什麼,緣分啊!

當緣分來了,那當然是要雙手大力的把握他,掌握他的。

這一點,武大不含糊!

當然了,就算是沒有緣分的話,那武大也還是要收服這撲天雕李應的。

水滸好漢中多是戰將,而此人完全可以培養成帥才!

這絕對是算得上是稀缺性人才啊。

武大笑著對那李應說道:“怎麼可能是過獎了,我武大素來不會奉承別人,只是實事求是而已。”

“武大?”李應頓時驚歎起來,看向了武大,仔細端詳一二,驚喜地說道,“閣下可是那忠義武大郎,忠義莊莊主武大郎?”

這就是名聲的好處了,武大微微一笑:“只是些虛名罷了,大丈夫行走天下,當以忠義為本,上安社稷,下安黎庶!”

武大的這番話語自然是“假大空”的,要是給李逵這些人聽了絕對生厭。

但對李應卻無疑是饒到了那他的癢處,此人養尊處優,卻時刻不斷習武強身,通讀兵法,經營謀略,為的是啥,難道只是想要做個鄉下的土財主嗎?

那絕對不會啊,李應絕對是有著大想法的,只是,礙於身份一般,報國無門而已。

但凡有機會,他一定是會把握的。

這也是武大唯一能來折服此人的辦法,亦或者學習宋江吳用,直接將人家莊子給燒了,逼上梁山。

武大當然不會這麼沒品,自然是要用雄心壯志。

果然,李應聞言面色一動,但隨即搖了搖頭地感慨道:“下安黎庶容易,這上安社稷,呵呵,談何之難啊!”

一看就知道也是個懷才不遇,報國無門之人。

武大跟著悵然一聲,嘆道:“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李應是莊主,也是有想法的人,自然是有一定的文學修養的,扈三娘等人聽不懂,只是覺得武大好帥,好厲害。

但李應不同,他是聽得懂的,不禁大聲誇讚起來:“好一個醉裡挑燈看劍!好一個了卻君王天下事!武莊主,還請與我去李家莊一敘!”

武大自然是不會拒絕,微笑著點了點頭。

而呂方也帶著那些黑袍少年回來了,正好聽聞了這話,樂了:“哈哈,這真是巧了,咱們下午前去李家莊求見沒見著,現在又被李莊主邀請著去李家莊了,這真是好玩!”

李應聞言,心中一動,看向武大抱拳說道:“真是抱歉,讓武莊主跑了個空腿!”

“哪裡,哪裡,本已決心三顧,如今卻能在此相見,實在是老天爺的安排啊!”武大不動聲色的先將兩人的相遇直接提高到了“老天爺註定”的高度上。

這下就是穩了,果然李應的臉色也有了更多的變化,顯然為武大的話語所打動,是啊,又有什麼比得上命運的相遇,老天爺的安排了。

這在“萬惡”的封建迷信時代,上天的安排什麼的,最有說服力了。

一行人很快便就去了李家莊,那李家莊的門房見狀果然向李應通傳了武大曾經下午到來拜訪的意思,這讓李應越發的振奮。

看來,正是如同武大所說的那樣,這次的相遇絕對是老天爺的安排啊。

要知道,李應他原本並不準備晚上連夜回莊子的,但由於重金購買了一些弩弓,這些可都是管製品,是不能正正大光明的在白天進莊的,所以,這才連夜準備趕回。

恰好就遇到了武大,這要不是說上天的安排,他第一個不信!

因為,連夜趕回,真的是他下午心血來潮,要不然,應該是第二天凌晨的。

這真是無巧不成書了,其實,武大只不過是胡亂說的,但說到了李應的心中卻了,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雖然是深夜了,但是李應畢竟是莊主,一聲令下,立即莊子忙碌起來,很快的時間,一桌酒宴已經佈置好了,雖然熱菜還要等一等,但熱酒與冷菜已經齊全。

一行人全都坐下,直接開吃。

當然了,開吃只是附帶的,中國人們總是喜歡在酒宴上加深感情,辦成事情,這一次也是一樣。

客套了兩句,武大一副很懂得李應的樣子,而且所說的所講的還真是李應心中所想。

這不由得讓李應大生知己之心,要知道,這個年頭可沒有發達的傳媒,李應那自認為在京東西路還有一些名聲,但也絕對不會像是武大如此瞭解的。

這簡直就跟生活在自己身邊多年,十分熟悉自己的性情一般的知己好友了。

李應便也就不再多想,徑直開門見山了起來:“不知道武莊主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李應總是覺得莊主已經與我相交多年,好像非常熟悉的樣子。”

武大哈哈一笑,心道,我通讀三百遍,又看了許多關於你的評點,那當然是最熟悉你的人啦,甚至比你自己更熟悉你自己,畢竟哥們連你的結局是什麼樣子,都是一清二楚的。

當然,這話,武大是不能直接跟李應說的,說出來不會加深感情,反倒是會讓人覺得狂妄自大,不可思議。

於是,武大便就微笑著說道:“李莊主,聽過緣份這回事嗎?“

專論“因緣”的佛教從漢代開始就傳入了中國,本土化發展了這麼多年,李應自然是明白什麼是緣分的,但並不是說的十分透徹,看向了武大,李應遲疑了一下,正好說話。

武大繼續笑著補充起來:“命運像一隻無形的手,把不同的人,無論他們出生的背境如何不同,相隔有多遠,但最終亦會把他們拉在一起,變成朋友、君臣、又或夫妻主僕。這就叫作緣份。實際上,這便也是命中註定,就像是我與莊主這次的相遇一般!”

李應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心中一片快意,他之前就認定與武大的相見就像是命中註定一般,而且更為打動他心的是,武大是心懷天下之志的,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武大他報國有門!

獻寶賞官封爵!

也許在別人的眼中,這是武大何等的幸運,簡直就跟走了狗屎運一樣,但李應明白這絕對不是如此,他不是沒接觸過那些狗官的,雖然不是每個官員都那樣窮形盡相,但整體的面容都在那裡擺著。

那就是貪婪,心黑!

而若是武大真的如同傳聞那樣,只是一個破落戶出身,去東京遇到了官家獻寶封爵的話,那真是比神話還要神話了。

等閒人如何見得到皇上,而且,普通背景的人,又哪裡能夠保住重寶,再怎麼樣也不可能直接向趙官家獻寶的。

而武大見到了皇上,獻寶了,還被賞官封爵了!

這其中的難度不言而喻。

所以,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武大一定是有門路的人,最起碼是可以報國有門的!要不然,之前也不會說什麼“上安社稷”!

這讓李應十分心動,這麼多年來,他努力到現在,不就為了個封妻廕子麼。

只是,一直報國無門,也只能做個土財主罷了。

這讓他很不高興,而現在武大出現了。

這毫無疑問正是老天爺安排而來,讓自己得以報效國家的!

李應臉露歡喜之色,再次斟酒,舉起酒杯,向武大說道:“來,武莊主,來一杯,為了這命運的相會!”

“為了報效國家!”武大慨然舉杯。

這更是深入李應的心中,暗暗喝彩。

報效國家!

看來,真的能夠報效國家啦!

武大當然沒有騙他,確實是為了報效國家嘛,又不是說報效朝廷。

“不知莊主對治國有什麼真知灼見?”武大痛飲一杯後,徑直開口說道。

這讓李應呆了一呆。

治國?

李應直接愣住了,他一直以來都是報國無門,連個小官都做不成,還談什麼報國。

而武大卻好,直接就問治國的想法!

那啥,這人和人啊,還真是不一樣的啊。

像是武大這樣陛下身邊的紅人,看的角度與問題還真是高啊!

李應簡直對武大要心懷崇拜了,這樣的大角度實在讓他心贊。

看來,這次真的是能夠報效國家了!

李應歡喜得快要瘋了,他但依舊冷靜住了,沉聲說道:“我覺得是不是應該提高一下武人的地位?”

“哦?這又是為什麼呢?”武大笑著問道。

“這個,我也說不好,但那遼國那般無恥,若是不提高武人的地位,只怕以後難以對敵!”李應本身比較傾向於武人這一邊,看得也很現實。

如今,朝廷對武官的防範達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只要少一冒頭,不是前程盡了就是命保不住的地步。

這當然是有些難以抵禦外辱的。

李應當然看得到這些。

武大笑著說道:“其實也不盡然,這是與歷史相對應的,要知道前朝各方面的問題,一起暴露在太祖的手上:外戚問題、宦官問題、地方節度使問題……相比唐朝,我朝的制度和政策更嚴謹、更合理。自太祖建國開始,就有一個基本國策:崇文抑武,虛外實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崇文抑武’好理解,就是加強文官的權力,削弱武官的權力;提高文人的待遇,壓低武官的待遇。‘虛外實內’呢?就是認為對外防禦可以稍微放鬆一些,對內防備一定要緊,要高度重視和警惕內部造反。為什麼會採取這樣一個策略?唐朝的‘安史之亂’是最直接的教訓,本朝太祖的‘黃袍加身’則是一個內部警示。”

“所以,本朝如此,也是有原因的!”

武大侃侃而談,聽得李應如痴如醉,而扈三娘等人,也覺得武大的說法很對,看得很長遠,心中的敬佩也就更深了。

有了這樣的聽眾,再加上要收服李應,武大當然是要多說一些了。

“本朝以唐代藩鎮過強為戒,削弱地方武力,加強中央集權:一是把軍、政、財權都收歸中央;二是把內、外廷行政系統分權制衡,將監督制度進一步完善;三是普遍推行科舉選官制度;四是對恩蔭進行嚴格限制。措施關鍵有兩點:一是進一步削弱相權,加強中央對地方的領導和控制;二是以文官帶兵,防止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

“削弱相權,加強對地方的領導和控制,主要措施是將原先的三省合為政事堂,與管軍事的樞密院、管財政的三司並列,構成“二府三司”體系。政事堂知事,也就是宰相,不止一個,輪流掌印,設副相予以牽制;軍政、財政、司法、監察和言路都獨立於相權;從中央到地方,除了基層的縣域,權力被分解成許多條塊,核心權力歸屬中央,形成了一個由皇帝直接控制,相互制約和監督的非常復雜的官僚系統。”

“這些其實,對於國家都是好的,以文治天下,是無可奈何的權衡。相比武將,文官對於“家天下”的潛在威脅,要小得多。文官治國,也的確是政治發展的一種趨勢。只不過文官治國的實踐,做得太早了一些,而且周邊皆是虎狼之國,咄咄逼人,不太適合這樣的做法。我朝文官治國,是正確的行為,出現在錯誤的時間、地點上。說不定,遲早就有亡國滅家之憂啊!”

這些話語一出,李應直接驚得站起身子,連忙揮了揮手說道:“所有人都下去,今天的事情誰也不準說,要不然,就是一個死字!”

僕從們連忙說不敢,退走了。

李應看向武大,目光灼灼:“那依莊主之意,該如何是好?”

“這便是我來尋莊主的意思了!不知道莊主有沒有興趣隨我一起去登州!”武大笑著問道。

“去登州作甚?”李應問道。

武大嘿然一笑,指了指北方:“當然是跨海而擊!上安社稷,下安黎庶!”

此言一出,李應頓時如遭電擊,渾身一顫,失聲說道:“聖上真願如此?”

顯然,李應是誤以為武大這樣做是得到了趙官家的支援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7號基地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從零開始做劍士隱婚影帝有點甜獸夫仙妻邪惡之手從水滸開始的好漢之旅亂鬥水滸林氏水滸水滸之最強匪二代水滸西門慶水滸大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