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幕拉開(四)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大幕拉開(四)

韓爌不以為然道:“此天下大事,高老先生怎麼可以因避嫌而不顧呢?若是讓閹黨的人出任總憲,對我東林有什麼後果,老先生難道不知嗎?”

高攀龍有些心動,但仍有顧慮,擔心道:“昨日廷推楊大洪,皇上卻當廷給否了,今日韓大人推我,皇上難道就不會再否了嗎?”

聞言,韓爌肯定道:“這個老先生莫要擔心,這次推舉總憲是皇上親自下的旨意,我內閣又一致保舉於你,皇上沒有理由不批,倘若皇上又與昨日一樣,那我韓爌也會當廷力爭!”

“如此,那老夫就勉為其難吧。tsxsw.com&*最快更新**唉,如今事急,婆婆媽媽的反倒誤事。”

高攀龍考慮再三,還是同意韓爌的意見,不為別的,只為自己出任總憲後能安撫都察院一幹同僚,也讓楊漣打起精神,局面畢竟還沒惡化,東林黨依舊牢牢把持著朝局,皇帝又沒明詔怒斥東林,說明皇上對東林成見也不見得那麼深。事還有可為的機會,自當竭力爭取。何況自己出任總憲後,對於營救恩師**星和左光斗也大有好處。

“好,我這便上摺子。”

見高攀龍同意,韓爌心下高興,也不管天啟是要廷推總憲,直接就寫了摺子,說內閣一致同意由高攀龍接任左都御史一職。奏疏的最後按例是要署名,他提筆在那沉吟半響,索性把葉向高和顧秉謙、魏廣徽的名字都列上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署上名後,韓爌立即招來內閣簽押房專門往司禮監送奏疏的小太監,讓他馬上把這份奏疏送進宮中。

原以為皇帝最快也要明天才會答覆,豈料未過一個時辰,司禮監便來人送來批紅,說皇上已經同意了內閣總憲人選,著高攀龍即日便履行左都御史職司。

皇上這麼快就同意,著實讓韓爌吃了一驚,而且又不見魏忠賢從中從梗,這讓他有些糊塗,摸不透魏忠賢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既然皇上允了,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或許,這是個好的開頭也說不定。

...........

袁大海回東廠後,第一時間便找來馮銓,責成他明日必須刊印三千份《真理報》,由東廠各顆著人立即散發出去。&*最快更新**並重點指明馮銓所寫的那篇駁斥楊漣二十四輩大疏的文章要印在頭版頭條。

《真理報》的首期文稿馮銓早就和那幫來投的官員文人搞好,這兩天袁大海一直在宮內,他在東廠忙得是不亦樂呼,但也是心下不踏實。直到聽說皇帝在朝會上否了楊漣出任左都御史,還痛斥東林結黨,這心才算真正大定。

“刊印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千戶上次說咱們真理報發刊時要請魏公公前來,如果咱們先發了,那魏公公那邊?…”

馮銓提醒袁大海明日要不要請魏忠賢和司禮監眾位公公前來,因為袁大海上次對他說過《真理報》出刊時要請魏忠賢前來。

“嗯,你不說我差點忘了。”

明日怕是不行了,但這頭彩一定要留給魏忠賢,這《真理報》的功勞也要記在他魏公公頭上,可不能全成他袁大海一人的,這功勞多了也未必就是好事,誰知道有沒有心懷妒忌的人在老魏那給自己下眼藥。做人,還是低調些好,什麼事都想著魏公公,這魏公公才會想著你嘛。

想了想,袁大海對馮銓如此說道:“明日這三千份便算試行刊,不算正式發行,咱們先看看《真理報》面世後的效果如何,如果大有成效,咱們去請九千歲前來也是底氣十足嘛。要是效果不好,咱們再改進,免得這頭炮沒打響,反惹一身騷。你說是不是?”

“好,好,還是千戶想得周全,下官這就去準備。”

馮銓一想也對,要是自己那篇文章明日問世後坊間一致好評,讓東林黨人無地自容,那魏忠賢肯定高興,到時再來東廠,絕對會對他這個宣教司主辦讚許有加,說不得自己便可藉此平步青去了。若是面世後沒什麼效果,就跟打個水漂一樣沒人問津,那可就尷尬了。激動之下,興匆匆的便去忙碌了,他這心啊,可是比袁大海更牽掛《真理報》能否成功。這也是他頭一次以負責人的身份辦一件事,所以他無論如何也要辦好,絕對不能砸了!

馮銓歡喜的樣子,袁大海自然看在眼裡,也想在心裡,微微一笑,也不去管他。這會宮裡還沒有訊息過來,也不知天啟看了**星、左光斗他們的供詞有什麼反應。宮裡不來命令,他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等著了。不過東廠眼下還有件大事他要處理,那就是人員整編和經費的問題。

孟忠和張文元已經被袁大海處死,這大檔頭和二檔頭便算咯屁了,在魏還沒有任命新的大檔二檔之前,三檔頭劉應坤和四檔頭李朝欽便是他袁大海的頂頭上司,這中間還有個負責廠務的金良輔,嚴格來說,他袁大海現在只能算是東廠的四號人物,還沒到一言九鼎的份。雖說魏忠賢賞了袁大海錦衣衛指揮使的缺,但卻沒讓他到錦衣衛辦差,因此,只能算是掛個名,在東廠這地盤,錦衣衛指揮使也不能帶給他太多實利。

東廠的上下構造是太監指揮“槍”,這“槍”自然便是他們這些不是太監的正常人,換言之,東廠是由太監說了算,而實際辦事的這些番子不管是錦衣衛的還是自行招募的民間人士,統統都要由太監領導。哪怕你身上有個伯的爵位,擱這東廠也說話不算數。若是讓“槍”指揮了太監,那皇帝就沒有必要在錦衣衛之外再設個東廠了。說白了,這設立東廠的目的便是要以太監來督察朝廷上下所有人,包括錦衣衛在內。如果哪一天東廠不是由太監說了算,那不等別人動手,皇帝也會下令立即裁撤了。

錦衣衛指揮使的品級是蠻高的,武職正三品,比袁大海原先的千戶要高三級。而都指揮使則是武職正二品,現任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便是正二品,而劉僑、許顯純、田爾耕等人都是武職正三品的指揮使,聽說魏忠賢的侄兒魏良卿就是錦衣衛的指揮使,要知道這主可是大字不識一個,而且還狗屁能力也沒有的。由此可見,這錦衣衛指揮使水份有多大。比起那些要靠真正軍功才能授予的公侯伯子爵位,蔭一個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虛名可就容易得多了。

據袁大海所瞭解的,現今錦衣衛內的指揮使包括南北鎮撫司在內,總共有三十多人,也就是說,單一個錦衣衛衙門裡便有三十幾位正三品的大員。但是這三十多位正三品的指揮使卻從來不是被當做真正正三品武將來看待的,因為他們大多是掛名,除了實際掌著要害衙門,如鎮撫司劉僑等人外,大多數都是個虛名。這玩意就跟爵位一樣,沒什麼實利。倘若你不掌實差,除了能嚇唬人之外,並沒有什麼用處。

魏忠賢給袁大海的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便是個虛名,在沒有明確袁應該掌錦衣衛差事前,他還是不能干涉錦衣衛的事情,錦衣衛的人也不必理會他。因此,他並不能仗著自己是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在東廠超越劉應坤和李朝欽行事,甚至連金良輔都不能越過。

當然,這些僅是理論上的,實際上,三檔頭劉應坤掌著印綏監、四檔頭李朝欽掌著兵仗局,二人大多數時間都在宮裡當差,難得到東廠來一次,而負責廠務的金良輔在宮裡並沒有職事,只是魏忠賢空降下來的一個完全沒有根基的太監。而且這個金太監有個致命的缺點,便是對身外之物特別喜好,若不是他喜好這黃白之物,袁大海也沒有辦法憑著三千兩銀子就成功晉級為司房,從而獲得給魏忠賢看大門的機會,更不可能有日後的一番機遇。

爾今,袁大海要做的事情便是整編東廠上上下下所有番子,並接手東廠的經費,用魏忠賢給他的權力實實在在的打造他的東廠集團。

整編,很簡單,就是把東廠擴招後招進來的那些無賴子弟和原先那些利用各種關係進來混飯吃的番子全部掃地出門,再把那些錦衣衛給打散重編,將十二顆司房、掌班全部換成自己人,百戶這個層次的更是要清一色換成袁系人馬。精兵之後,才是擴招,招募他袁大海想要的人,而不是那些只會站班吶喊的廢物!

整編就需要經費,把無賴潑皮攆出去不需要遣散銀子,可是那些因為關係進來的卻著實需要一筆解散銀子,甚至還需要打通上上下下關節,不能因為某個無名小卒得罪了宮裡人,尤其是司禮監那幫人,誰知道王體乾、李永貞他們有沒有收了好處往東廠安人,若是裁撤到了他們的人,這分寸自然要掌握,皆大歡喜是最好的。

想要人人滿意,銀子雖然不是萬能,但也是解決問題最大的助力,而東廠的經費來源自節慎庫,節慎庫實際就是皇帝的私人金庫,東廠是皇帝私人武裝力量,自然經費得由內廷來撥。指望戶部拿銀子養東廠的人,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說來,當今皇帝天啟的腰包並不是太鼓,否則這幾年東廠也不會日益蕭條,番子人數相比萬曆年間足足少了兩倍,若不是東林黨咄咄逼人,魏忠賢為自保才下令擴張東廠,否則怕還是人丁日益稀少的局面。

*j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我有一劍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位面之路末世控獸使我的老婆是牧師永生之太極仙尊見鬼事務所箭破九天易宇宙超級修真低手機魂十界邪神2
作者傲骨鐵心其他書
大人,得加錢 大流寇 司禮監 大明狼騎 惡奴 閹黨 漢兒不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