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池仙會,每三百年舉辦一次。
每次瑤池仙會都會邀請八方仙人以及各路仙族天驕到場,即是賣瑤池聖母,天帝一個面子,也是那蟠桃,對於他們來說的確是存在好處的。
特別是地仙之下的修士,服用一顆蟠桃,足以起到意想不到的妙用。
天庭,位於仙族中州。
而中州,也就是天庭的國都,同時也是仙族最中心地區。
自天庭建成以來,中州一直都作為仙界的政治、文化中心,不許任何勢力染指這個地方,哪怕是仙族三大教,都未曾把勢力蔓延到中州。
故而,中州可以說是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宗教或是第二方勢力的大州了。
其餘大州,要麼處於三教的管轄範圍,要麼就是處於其餘宗教或是勢力的影響下。
在中州,天帝就是至高無上的主宰,其餘州的官員,或許能對他的皇命陽奉陰違,可唯獨中州官員不敢。
說起來,天帝這位仙界主宰也夠辛酸了,名義上是仙界之王,但政令卻不出中州,也就能在中州耍耍天帝的威風,到了地方上,那些官員表面對其恭敬,實則心裡卻根本不把他當做一回事。
看似中央集權,實則跟人界的分封制沒多大區別。
地方官員和宗教同流合汙,天帝明知這一點卻又無法管束,只因為上頭有三大教對他掣肘。
三大教是不會允許他掌握更多權力的,給他一州之地,行使天帝之權,已是在他登基之前,百般協商,討價還價的結果了。
不然,按照當初的設定,三大教是打算將天帝完全架空,直接將他養在深宮裡,成為一個類似吉祥物的存在,而政務完全由三公負責。
而三公職位也由三大教各自出一人擔任。
但那時的天帝,卻毅然決然拒絕。
如此一來,他又與一頭豬有何分別?
這個天帝,不當也罷!
見到天帝這般剛烈,三大教也不得不退了一步,只允許他在中州境內,行使天帝之權,但天庭內部一些重要的職位,一律由三大教弟子擔任,地方上的官員,也由當地百姓推舉選出,天庭不得干涉。
……
“孤當了萬年的天帝,卻越活越窩囊,這個天帝當了又有何用?”回憶過往,天帝不由得輕嘆。
自他登基以來,已有萬年的時間。
昔日年輕狂傲的少年,如今已經邁入中年。
這萬載時光裡,天帝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意義上掌握半點符合天帝這個身份的權力。
政令不出中州,他這個天帝也似個吉祥物一樣,被供奉了起來。
天帝如今的處境,與後世春秋戰國時期的周天子何其相似?
昔日叱吒中原,揮斥方遒的周天子,領土只剩下王畿那一小片土地,便是最小的一個諸侯的封地,都十幾倍於周天子。
混到最後,竟跟個土財主沒什麼區別。
可笑之餘,又有些可悲。
“換做其餘人,都不見得能比陛下做的更好。”身旁的瑤池聖母柔聲勸慰。
天帝苦笑的搖了搖頭,說道,“昔日的我,年少輕狂,以為得祖龍傳承,龍氣加身,足以掙脫枷鎖,打破眼前的桎梏,將三大教踏在腳下,成為仙界至高無上的天帝。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我,真的是又好笑又可憐。心比天高,卻不知天外有天的道理。”
天帝抗爭了萬年,他從原本的輕狂,慢慢的被無情的現實,打磨掉了鋒銳的稜角,變得老成、穩重,又有些心灰意冷。
他,還是把三大教想得太簡單了。
自認為天賦、才學和智謀,可以把三大教教主玩的團團轉。
可笑的是,他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個計劃,都在三大教教主眼裡,無處隱藏。
那三人,恍若是天帝肚子裡的蛔蟲,所謂的機靈才智,所謂的老成謀國,在三人眼裡不過是笑話罷了。
一次失敗、兩次失敗……
當天帝失敗無數次後,他放棄了抵抗,不再掙扎,似認命一樣,整個人彷彿衰老了許多,從一個意氣奮發的年輕人,變成了有些暮氣的中年男子。
瑤池聖母握住天帝的寬厚的手掌,岔開了話題,溫柔笑道,“此次仙會相比往屆,足足多發出了兩萬張邀請函,本次的瑤池仙會必定是空前未有,各路天驕齊聚會,陛下作為東道主,可要把握好這次機會。畢竟,這群人當中,在未來幾百年內,必會成為仙界的中流砥柱,甚至若干年後,成為一代巨擘,也不是不可能的。”
“多發了兩萬張?我族近些年成長起來的天驕,已經有這等規模了嗎?”天帝詫異。
瑤池仙會可是仙界三百年一次的盛會,可不是阿貓阿狗隨隨便便就能參加的。
能受邀前來的,要麼是成名已久的巨擘,要麼就是各方勢力、種族的年輕天驕。
以往到場的,大概能有一萬人左右。
可本次瑤池仙會,卻足足多出了兩萬人,達到三萬人數,超過往屆任何一次。
“近些年來,我族天驕猶如井噴般橫空出世,不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超歷代,臣妾覺得,仙界的黃金盛世即將到來,這全都仰賴陛下福運,登基萬載,就將仙界引領到嶄新的高度。”瑤池聖母道。
“你無須拍我的馬屁,天庭名義上是仙界政治中心,但天庭政令,一般只在中州流通,地方上的事,向來都由地方官員、諸侯處理。孤又有哪門子的功勞。”天帝自嘲道。
瑤池聖母搖頭道,“若非陛下得祖龍氣運,仙界這些年的發展,必定不會如此順利和快速。陛下又何必妄自菲薄?”
天帝也知道,當初三大教宣他當天帝,甚至不惜為了他退讓一步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獲得了祖龍氣運,登基為帝後,便將這股氣運,轉嫁到了仙界上來,
這才使得,仙界能得以快速發展到今日的地步。
氣運這種東西,很是玄乎。
看不清,摸不著。
能闡述明白這種東西的人,當世除了鴻鈞、女媧,以及西方教那二位智者外,連三大教教主,或許都說不清道不明。
“子受那孩子也快到了吧?”天帝忽然問道。
瑤池聖母訝然道,“陛下很看好那個孩子嗎?”
天帝點了點頭,輕笑道,“從他身上,孤依稀看見了昔日孤的影子。”
“陛下從未見過他,又何出此言呢?”瑤池聖母不解道。
天帝道,“雖然孤與他未曾謀面,但從他過往的經歷來看,確實和昔日的孤太相似了。只不過,他已經走出了困境,踏出了泥潭,而孤呢?直到現在都一事無成。”
“因為這個,所以陛下很欣賞他?”瑤池聖母道。
天帝道,“有這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是繼孤之後,第二個入住龍谷的人。且他與孤的身份也是相同的,一個巧合是巧合,那這諸般巧合又如何解釋?只能說,緣分這種東西,看似玄妙,實則卻觸手可及。”
瑤池聖母若有所思,“那個從凡間來的孩子,成為通天教主第九位親傳弟子,已經是夠震撼六界的大事了,且他竟然還成為了龍谷新的主人,哪怕是通天教主其餘親傳弟子,也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這足以說明,通天教主對他的器重程度。”
“通天教主眼光毒辣,挑中的人絕對不會錯。孤以為……他未嘗不是把子受那孩子當做繼承人來培養。”天帝道。
“繼承人?”瑤池聖母吃了一驚。
那可是截教的繼承人啊!
一旦通天教主退位,繼承人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成為截教新任教主,那是跺一跺腳,六界都要跟著顫上一顫的偉岸存在。
便是天帝,都要對截教教主行弟子禮。
“教主還有八位親傳弟子,都是從小就跟隨教主的,無論是論感情還是論天賦,都是人中龍鳳之輩,又怎會輪到子受那孩子繼承教主之位?”瑤池聖母不解道。
天帝道,“教主有八大弟子,大弟子多寶道人,雖法力強大至極,猶在我之上,但他性格散漫,與世無爭,不是教主的最佳人選;二弟子金靈聖母,乃是一介女流之輩,這本就是她競爭教主大位的一個劣勢,她道行雖高,但為人太過霸道,最善幫親不幫理,也非教主之位的人選……倒是五弟子趙公明,是個急公好義之輩,在截教威望甚高,但他為人太過剛烈,雖也符合一位‘教主’的基本素質,但與子受那孩子相比,就顯得遜色許多了……”
“怎麼講?”瑤池聖母問道。
天帝道,“子受那孩子,來自凡間,出身於中央王朝。從小到大,接觸的盡是權術,是在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中成長起來的,繼承王位十幾年,他一路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征服了一個又一個部落和國度,文治武功遠邁大多數人王,可算是一代聖君。
治大國如烹小鮮,治理截教這麼大的宗教,更是如此。
那孩子有治理大國的經驗,也有治理大國的能力,那麼由他來繼承教主之志,只要中途不犯下大錯,便可保截教萬世永存。畢竟,如今的截教勢頭蒸蒸日上,乃是六界第一大教,前人已經栽種好了大叔,後人乘涼之餘,只需細心照料即可,故而,選一個老成謀國,經驗豐富的繼承人就足以了。別的不必要求太多。”
瑤池聖母略微恍然。
“再有……”天帝遲疑了一下,便說道,“封神大戰在即,仙界內的眾修都難逃此劫,屆時,若是闡教勝了,那麼截教自然就會解散,到時候不論是誰也當不成截教教主了。便是通天教主也得老老實實,孑然一身的去神界,無數年的打拼化為烏有;
若是截教勝了,那麼闡教自然也會解散,從此截教一家獨大,不僅稱霸仙界,連人界也可趁勢收入囊中。
到了那時,出身人界,又有人界之主身份的帝子受,若擔任截教教主,則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將人界納入截教勢力範圍。
如此,闡截兩教之爭,必定會史無前例,封神之戰時,也必定會有無數仙人隕落。
一旦某一方失敗,那就是宗教土崩瓦解的下場!
大戰開始後,雙方必定都會拼了老命,足以想象那恐怖而又慘烈的場景。
而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等八人,作為從小跟隨通天教主,也是法力最高的八大親傳弟子,屆時又豈能倖免?到最後能活下來幾個,都是個未知數。
而子受那孩子,雖然潛力巨大,但實力太低了,雖頂著通天教主第九位親傳弟子的名頭,但在封神之戰那種規模的戰爭,很難起到什麼作用,頂多就翻起一小朵浪花,沒有誰會刻意盯上他。
以通天教主的道行,要想保下他,還是比較容易的,即使他的目標比較明顯,但在強者眼裡,卻只是卑賤如螻蟻的存在。”
“所以陛下才會覺得,通天教主屬意讓子受接替他的教主之位?”瑤池聖母道。
天帝笑道,“嗯,當然,這僅是孤的猜測,通天教主是怎麼想的,想必除了鴻鈞老祖外,就無人能猜透他的心思了。”
瑤池聖母莞爾一笑,其實對於天帝的這番推測……說實話,她被說動了。
覺得此事大有可為!
封神之戰後,高階戰力必定會出現一片真空。
那些僥倖活下來的仙人,也會被接引到神界,從此很難在回到仙界了。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怕到了那時,一個十劫散仙,就足以稱得上絕頂高手了。
知命境修士,足以稱霸一方。
仙界、人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彼此間的差距就驟然縮小了許多。
到了那時,六界才會真正意義上的迎來璀璨的盛世。
人界修士達到某一境界,飛昇到仙界,而仙界修士達到某一境界時,就可直接飛昇到神界,達到不死不滅的境界。
而非現今,仙界完全和人界隔離開來。
不許人界修士擅自飛昇到仙界,直接堵死了人界修士的上升之道。
導致許多擁有驚豔天賦的人族修士,在人界慢慢的老死。
若是他們能夠飛昇到仙界,吸收更磅礴、精純的靈氣,厚積薄發下,突破仙境幾乎是必然的,即使最後沒能渡過三災,成了散仙,但壽命也會大幅度增加,他日達到五十劫散仙時,也有極致蛻變,晉升大覺真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