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梁月松為救萬民回朝邑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梁文盛為之一愣,他沒想到何志遠會如此雷厲風行,對於試驗田的事情如此上心。想到自己自從安排完此事之後,從來沒再過問此事,更沒有去視查過這塊試驗田,想起來不禁有愧。但今天因為公務纏身他還是不能同去。

於是他只得安排戶房的書辦與他一同前往。

何志遠正要告辭而去,梁月松來到三堂,與何志遠打過招呼之後,對父親說道:“父親大人,我今天有學問上的事情要與何公子交流,就讓我與他同乘而去吧。”

梁文盛點頭答應之後,於是他們一行三人,分乘兩輛馬車而去。

出城後大約走了十幾裡路,便到了沭河邊上的那塊試驗田。

此時,田裡有二三十位男男女女一眾人正在平整土地,準備播種小麥。

何志遠讓那書辦將大家都招呼過來。不一會,這一眾人等都圍攏過來。那書辦便對大家說道:“這位是知州大人的朋友,民間傳說的夢中得贈奇書的何公子。今天到這裡來看望諸位,並給大家帶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夢中得贈奇書的訊息在全州百姓中廣為傳播,百姓們聽說面前這位最年輕的少年就是得贈奇書的秀才公,都紛紛行禮。其中一位年紀最大的老農說道:“何公子,小老兒是這裡的管事,我們早就聽說過何公子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敢問何公子種麥子可有好法子教授於我。”

何志遠前世時雖說種過農田,但只懂一些皮毛。他早就看過種麥子的工具和種植方法,其實與後世八十年代差不了多少。唯一的區別就是施肥方面,這個時代沒有化學肥料,唯一的肥料就是農家肥。小麥喜歡含鉀含磷的肥料這一點他是知道的。鉀肥可以提高抗倒伏能力,磷肥可以提高顆粒的飽滿度。

“老伯過謙了,論耕種經驗您才是我的老師。這方面我提不出好的方法,不過在施肥方面,我可以給您一點建議。除了在耕種時施一些農家肥外,還要多施一些動物骨粉和貝殼粉。”

“前些天書辦大人來和我們說過,今年我們也準備了一些這樣的骨粉。不過這東西堅硬得像石頭,施到地時真的管用?”這位老農疑惑地問。

“粉碎得越細越好,施到地裡肯定管用,你們可以對比一下。到明年麥子成熟時就會有結果。”何志遠對這位老農說道。

這時,那位書辦又對眾人說道:“今天何公子來,是要在這裡試驗溫室大棚,由何公子家的作坊中資助玻璃建造溫室大棚。冬季種植蔬菜所得歸大家所有。梁大人和何公子的唯一要求就是要你們在三年內培育好良種並推廣出去。你們是遇到好人了,這玻璃現在貴如黃金,用玻璃建造大棚堪比是用黃金鋪地。種植所得都歸你們,這樣的好事,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眾位農民也聽說過前些日子售賣玻璃制品的事情,當然也知道玻璃的貴重。種植出來的反季節蔬菜,比時令蔬菜貴幾倍不止,

而建造溫室大棚不需要他們花一兩銀子,這樣的好事讓他們激動不已,有些人當場就可下跪行禮,何志遠趕緊阻止他們行此大禮。

接下來,何志遠告訴他們建造大棚的方法及在大棚內耕種的要領。這些農民都是挑選出來,對於耕種的事情自然一說就通。

從試驗田回到城內已經臨近中午,書辦自然回衙門當值,梁月松沒有回州衙,而是跟隨何志遠到了他的家裡。

何志遠問他:“你今天出來,一定是有事情和我說吧?現在沒有外人了,你可以說了。”

“老爸,大都中午了,也不請我吃飯。還問我有什麼事,今天我有大事要和你商量。”梁月松說道。

“先說完事,再吃飯。”

何志遠吩咐庖廚多準備幾個菜,尤其多準備幾個葷菜。他知道梁月松喜歡吃肉。

梁月松笑嘻嘻地說道:“還是老爸瞭解我。今天我那便宜老媽又提起讓我回老家成親的事。”

“這是好事啊,你也該成親了。大這個年代,像你這個年齡不成親就算大齡青年了。是啊家的姑娘?”何志遠打趣道。

“今天我要和你商量的不是成親的事,而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梁月松一反剛才輕鬆調侃,嚴肅地說道。

何志遠看他認真起來,也不再調侃,問:“什麼天大的事情?”

“朝邑地震,據《明史錄》記載,弘治十四年正月初一,朝邑發生了一次大地震!死傷無數。而且五十五年後又發生了一次更大的地震,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8.3級關中大地震,據記載,關中大地震死亡八十三萬人,朝邑也是重災區。我今世的老家就是朝邑縣。”梁月松一口氣說完。

何志遠一下子愣住了,這可真是天大的事情。

“你沒記錯?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沒記錯,這種大事豈能記錯?”

“那你想怎麼辦?”

“我想回去一趟,把家裡的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堂弟都接到這裡。”梁月松說道。

“那你這麼做總得有個理由吧?否則他們肯定不會全家搬到這裡。再說大明的戶籍管理是很嚴格的,你要到當地官府辦路引,恐怕路引不那麼好辦。”何志遠問他。

“是啊,我就是找不出一個合適的理由,今天才急著找你商量的。至於路引的事,我想只要有銀子就好辦。”

何志遠心想,這件事還真不太好辦,如果直接和他們說實情,他們肯定不相信。地震自古以來都無法預測,人家憑什麼就相信你。思索良久,何志遠說道:“我倒是有一個辦法,不知你有沒有勇氣去試一試。如果能成不但救你現在的家人,也能拯救絕大多數人。不過你可能要承擔一些風險。”

“你說說看,只要能救得了那地方的百姓,承擔風險算得了什麼。”梁月松關鍵時刻沒有掉鏈子。

何志遠把自己

的想法細細的說了出來,梁月松說道:“這樣也行?是不是太玄幻了?”

“就要這樣,越神秘越有人信,你要是一本正經的說反而沒有人相信。”何志遠說道。

“那行,我馬上回去一次,把這件事情辦妥再回來。”梁月松說道,一股拯救萬民於水火的豪情由然而生。

“也沒有那麼急,現在離過年還有將近四個月,有足夠的時間來做這件事。走之前,你也要把這邊的事情處理好。”何志遠說道。

梁月松說道:“從這裡到朝邑走旱路有一千六百多裡路,而且山路頗多,盜匪常有出沒,路上很不安全,至少也要走二十多天。如果走水路,會繞一些路,要從這裡沿沭河南下到宿遷,然後向西到徐州從徐州轉入黃河水道,沿黃河一路西行就可直達朝邑縣城。整個水路大約有二千裡路,我可以多帶一些侍衛,最多半個月就能到朝邑,這樣在朝邑我就有充分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最後再趁機說服家人,趕在黃河封凍之前返回。”

“黃河能通航?你不會又是瞎扯吧?”何志遠問。

“小型的載人客船是可以的。不過到了河南境內需要幾次下船改走旱路,但總比走旱路要快得多,也安全的得多。”

顯然梁月松對這個問題有充分的考慮。

何志遠見他已經考慮成熟,就說道:“既然你已做好準備,那就按你說的辦,不過要快去快回,多帶些銀兩,路上多加小心。”

“放心吧,我會小心的。老爸,還有兩件事,需要你幫忙。”梁月松說著拿出一萬兩榮昌票據,接著說道:“在我回來之前,先幫我買兩套三進宅院,等他們到了這裡也有個落腳的地方。還有就是我寫的那部書,不能斷更,當時和辛老闆約定每月十萬字的書稿。如果到時間我回不來,請你代筆完成這書稿。”

對於何志遠來這都是小事,於是就滿口答應下來。

之後,他們吃過午飯,下午又到了何家鎮,梁月松找到周拂柳辭行。

周拂柳聽說梁月松要馬上回陝西朝邑縣,而且朝邑還有地震的可能,當然是萬分捨不得,她問道:“你這次回去,是打算在朝邑住多久?地震可不是小事情,要是在這個時空中,地震提前發生了可如何是好?”

梁月松安慰道:“老媽,你的擔心是多餘的。你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這麼長時間,有哪些重大事件,脫離以前的歷史軌跡了?至少現還沒有,以後可不好說。”

聽他這樣說,周拂柳還是不放心:“那要是偏偏這次地震就脫離原來的歷史軌跡呢?”

“不會的,你放心好了,據歷史記載,這次地震的震級並不算太高,在約是七級左右。再者說,我既然知道會發生地震,自己肯定也會小心的。”

周拂柳看梁月松決心已定、心意已決,好只好千叮嚀,萬囑咐,讓他路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勤添衣物云云。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7號基地神秘復甦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京劇貓之夢蝶縈撿個王爺去種田開局簽到世界冠軍怎麼辦重生七五軍嫂成長記時光分隊之大學篇遊戲人物附身系統養了兩年的紙片人是大人物銀河修真傳死神學校重生之軍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