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布林加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與西蒙古瘋狂的運河建設相比,其公路網的建設顯然要滯後很多。這也怪不得西蒙古的領袖們,蒙古控制欽察和俄羅斯地區時間太短,至關重要的建設項目太多,資源有限,而經驗也缺乏。

這就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蒙古太依賴水運了,一旦到了冬季大規模的結冰期,蒙古調動物資和人員的能力會急速下降。而冬季,卻是最適合蒙古展開軍事行動季節,需要後方強大的物資支援。

蒙古真正稱的上高速公路的只有一條,就是從裡海南岸的托兒卡曼到刻赤港的水泥路面公路。這條這個時代的高速公路長達3200公里,8車道雙向行駛,貫穿了西蒙古主要的工農業地帶。

環裡海高速公路修到伏爾加河入海口阿斯特拉罕,從這裡開始就是沿河公路了。橫穿北俄羅斯的沿河公路主要有兩條,沿奧卡河公路一直修到斯摩稜斯克,沿伏爾加河公路一直修到諾夫哥羅德的蒙古租借地希姆斯克。這兩條路雖然更長,但主要是煤渣簡易公路,通行重型車輛的能力就很低了。

在南俄羅斯,由於征服的時間太短,只修建了從奧恰科夫到基輔的簡易公路。一條支路貫穿頓涅茨的煤鐵礦山,直 通刻赤港的巨型鋼鐵-煤炭聯合企業。

目前的蒙古,九成的工業裝置都是水力機械,冬季的枯水期就不得不停產。留守西蒙古的旭烈兀王爺,下令所有的工農業區民兵全部投入到運輸大軍中去。窩闊臺汗13年(1241年)11月,如果從天空向下俯瞰,在這些公路上日夜湧動著幾支大軍。如同螞蟻搬家一般,人員、車輛和如山的貨物向西北和西南方向奔流。在這些道路的盡頭,正在進行著關乎蒙古,或者說整個歐亞大陸命運的決定性大戰。

蒙古軍隊越來越依賴特種部隊和海軍作戰,而這種靠火力制勝的戰爭模式勢必帶來巨大的物資消耗。在冬季結冰之前,奇斯託波爾港每天僅僅向希姆斯克運輸的軍事物資就超過8千噸。11月中旬,隨著主要河運和海運港口的結冰,這個數字下降到了1千8百噸。這意味著每天都有9百輛載重馬車為北線波羅的海盟軍提供物資支援。

在刻赤,每天從海港啟運的軍事物資更是超過了4萬噸。雖然刻赤港是不凍港,冬季可以照常運轉,但是從工農業區來的物資在冬季只能透過公路運輸,能力大大降低,每天駛出刻赤港的物資減少到6千噸。

就是這些物資,支撐著蒙古在斯拉夫地區和小亞細亞地區的大規模戰爭。這其中包括1千門艦炮、陸炮和要塞炮、岸防炮,3萬支步槍和1千2百挺機槍的彈藥,*、鎧甲、冷兵器和其他軍事器材。此外還有28萬匹馬,6萬餘頭大牲畜,和百萬人口的口糧、藥品、冬夏服裝、營帳、車輛、生活衛生用品等等等等。

這是一個天文數字,除了工業化的蒙古,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也不可能支援這種規模的戰爭。

為了保障軍需,旭烈兀王爺在10月份亞速海封凍之前就趕到了刻赤,親自指揮對前方物資的轉運。這是一場比前線更為重要的戰爭,如果刻赤不能保障對前線的支援,不但蒙軍難以取得君士坦丁堡,更可能造成盟友對蒙古實力的懷疑,進而造成巨大政治同盟的瓦解。

這個時候體現出了蒙古真正的實力。僅僅在刻赤地區,旭烈兀王爺就調集了60萬工農民兵,8萬輛重型車輛,和10餘萬輛輕型車輛,12萬噸排量的民用船隻,和3萬噸海軍護航艦只。為此,蒙古不得不在刻赤海峽對岸的塔曼擴建港口,作為專業軍港停靠軍艦,刻赤臨時性的變成了純貨港口。就是這後方的強力支援,才有了蒙古和盟軍一次次輝煌的軍事勝利,旭烈兀王爺和他強大的後勤保障團隊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為了保障冬季作戰,蒙古沿伏爾加河和黑海諸港口修建了大批的巨型軍事倉庫,囤積戰備物資。在黑海南岸,有巴統、特拉布宗、奧爾杜、錫普諾和薩姆松,這是專門為小亞細亞戰略集團提供補給的港口。

在黑海西岸,有蘇利納、康斯坦察、瓦爾納、布爾加斯等港口,這是專門為巴爾幹戰略集團提供補給的港口。在拔都王爺率領大軍征戰南斯拉夫和達契亞地區的時候,蒙古就開始修建這些港口,港區內巨大的倉庫被一道一道的防禦工事保護著,看起來堅不可摧。

問題是蒙軍兵力太少了,10萬之眾分散在3千公裡的巨大戰線上,控制著近百萬的盟軍,蒙古必須節省使用每一個寶貴的士兵。蒙古的精兵基本都在一線作戰,這後方至關重要的物資囤積地誰來守衛呢?交給盟友守衛麼?蒙古人不可能把自己的生命線交到外人手裡,哪怕是最可靠的盟友也不行。

說來可笑,蒙古有能力修建巨大的港口,有能力把數十萬噸戰略物資不遠萬里運送到前線,卻沒有士兵來守衛這些寶貴的物資。這裡有無數的彈藥、*,一旦遭受攻擊後果不堪設想。尤其是那些特殊彈種,為了保證*、照明彈和信號彈等等的安全,港口軍方都不敢在倉庫內屯放,只能存在海軍戰艦上。但是在戰艦上就能百分百保證安全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蒙軍高層為物資儲備基地的防禦兵力問題傷透了腦筋。最終還是蒙古強大的民兵體系發揮了作用,拔都王爺決定抽調6萬餘民兵和警察部隊,作為要塞守衛部隊。其中2萬人用於伏爾加河沿線的倉儲設施,4萬2千人用於黑海西岸和南岸諸港的守衛。

窩闊臺汗13年(1241年)11月12日 黑海西岸布爾加斯港

布爾加斯,這個古希臘時期就存在的小漁村,已經讓蒙古人建成了一個相當規模的港口。幾個月之前,一隊蒙古水兵划著衝鋒舟登岸,驅走了當地百餘戶保加爾漁民。蒙古海軍不裡阿爾籍士兵較多,同一個民族使得當地土著得到了相當的補償,糧食、布匹、鐵器和一些生活物資。但是也僅此而已,蒙古海軍士兵對這些巴爾幹的窮親戚並不太感冒。

幾個月的時間,附近的保加爾人吃驚的看到,這些富有的外來者把他們的漁村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港口。每天都有巨大的船隊在港口靠岸,卸下無數的物資、人員,然後拔錨返航。入侵者一邊修建龐大而又堅固的倉庫、軍營,一邊把碼頭上的物資運到倉庫裡。幾個月的時間,這裡無數的人不停的忙碌,直到這個荒涼的漁村變成了一個碉樓林立的要塞,要塞內部則是巨大的庫區。

11月12日,一個10餘艘運輸艦組成的中型船隊,在連綿的冬雨中駛入布爾加斯港。這次從船上下來的不是物資,而是一隊隊士兵。蒙古民兵的作訓服是藍色的,與特種部隊很好區別,武器也是以冷兵器為主,機槍和炮兵這些支援火力也弱了很多。不過要塞有8座炮臺,裝備20多門火炮。其中有加長身管的75艦炮8門,負責對海警戒,16門九二陸炮負責對陸警戒。這麼強大的炮群,如果是單純防禦的話,單兵不需要那麼強的火力配備。

一個黃鬍鬚的彪形大漢隨著士兵走下跳板,他披著黑色的橡膠雨衣,身後有幾個高大的隨從。他,就是這些士兵的指揮官,奇爾克伊糖業集團的人事部長,也是民兵團長莫禿幹。

連綿的冬雨陰冷到了骨子裡,不過這批民兵運氣不錯,都有膠皮雨衣。阿普歇倫總督區的青膠蒲公英產量不斷擴大,克孜勒尤爾特橡膠集團有餘力試製了第一批橡膠雨衣,正趕上這批民兵出征,莫禿幹找到老長官刻赤總督特倫敖都。老戰友感情深,這點情面還是要給的,特倫敖都大筆一揮就特批了這批雨衣,這個時候一線部隊還沒有配備吶。

莫禿幹率領8百奇爾克伊民兵從塔曼港出發,橫渡黑海,是來布爾加斯換防的。原駐守此地的是喀山的一個民兵團,團長也是個退役的老特種兵,翁吉剌部的德格布。

德格布早就在碼頭上迎接,看到莫禿幹下到碼頭上,快步迎了上來。老戰友幾年不見了,先敬禮*手,好不親熱。德格布笑道:“這鬼天氣就是這樣,冬天總是下雨,走,咱們先到司令部暖和暖和去。”

莫禿幹卻說道:“先得把我的兵安排好,都是好小夥子,因為天氣大批人病倒就不好了。”

德格布笑道:“放心吧,參謀們早就安排好了,營房也給你們騰出來了。還給你們準備了大桶的紅糖薑湯驅寒,下了船先來一大碗,保證精力旺盛,什麼病也沒有。”

莫禿幹這才跟著德格布往要塞司令部走,邊走邊問:“這裡情況怎麼樣啊?有沒有十字軍出沒?”

德格布說道:“當初我也擔心,這裡距離君士坦丁堡只有2百公裡,等於是在十字軍眼皮底下。一旦我們遭受十字軍或者保加爾人的攻擊,距離我們最近的援兵還在瓦爾納,離我們有88公里,緩不應急啊。不過到現在為止,我們還算安全,君士坦丁堡的十字軍沒有異動。我們只和附近的斯洛維尼亞蠻族發生過一次武裝衝突,打死了他們幾十個人,他們就跑了。”

莫禿乾笑道:“鮑德溫二世真是個蠢材,我們把刀都架到他的脖子上了,他居然沒有任何反應?是在等死呢麼?”(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仙醫小神農靈魂洞天狼騎旅行日誌萬界旅行的日常番草原黑暴我不是舊日造物主神瞳聖醫舊日秘聞錄舊日獵人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