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龍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3人到準備去孟津渡登船去長安,出了洛陽東門,遠遠的看見如同大號蜈蚣一樣的怪車在裝貨物。張仲堅說道:”去問問,這是什麼,做什麼用的。“

一個隨從來到火車皮前:”大兄弟,這是啥啊,好大啊,像蜈蚣一樣,難不成是蜈蚣精吧?“

一個裝卸班的中年人說到:”這是貨車,不是什麼蜈蚣,也不是什麼精。“

隨從好奇的問道:”這貨車能運多少東西啊?這麼大!“

中年人說到:”這貨車多時候可以掛20節車廂,裝個2萬擔應該不是問題。“

隨從被驚呆了,2萬擔,那是多少東西啊?這麼拉動啊:”那要多少馬來拉啊?“

中年人被隨從的話逗笑了:”馬拉?馬拉的動嗎?前面有火車頭,跑起來又快又穩。“

隨從最終問出了問題:“這車去長安的麼?我們可以不可以坐麼?”

中年人說道:“這是貨車,你去長安,那邊有客車,比這車舒服多了,價格也不是很貴,而且速度又快。何苦爬這車?”

隨從問到哦:“去長安客車要多少錢?多少時間能到長安。”

中年人想想說到:“去長安大約4元吧,明天早上坐車,吃晚飯的時候就能到長安。”

隨從謝過中年人,回到張仲堅的身邊,把問到的事情和張仲堅一說,

4元?2貫?好便宜,這速度可是真快,早上起來在洛陽,晚飯在長安吃。張仲堅一邊盤算,一邊往車站售票處走去。火車站售票處前,排隊排的整整齊齊的,但也有人去插隊,被軍伍退下的老兵,拉出去一頓教育。

但也有人自持天潢貴胄的家奴,非常橫,結果是去了美洲,因為這是皇帝的私產,不容人撒野。其實是吳懷斌早就預料到這情況,誰都想自己擁有特權,擁有特權的人就亂用特權。吳懷斌在建立客運站的時候,就要求對插隊,黃牛重點打擊。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但總有些人不信,結果的可想而知的。可以這樣說,洛陽火車站的次序是血和淚堆積的。

張仲堅登上火車,找到自己的位置,稍微等了一會兒,一聲汽笛聲後,火車慢慢的啟動。張仲堅沒有觀察外面的景色,他現在完全陷入自己的鬥爭中,是歸附,還是走?抵抗是不大可能的,見識過吳懷斌的水戰,他不認為陸地上就能抵擋兵鋒。

這次到大唐,主要的事情,已經辦的差不多了,要買的物資已經買了,不該得罪的也得罪了。他那天下老子第一的性格也該不了,改不了,那就繼續吧,繼續往南走。這次到長安和二弟道個別,也許以後再無相見之期了。

吳懷斌帶著衛隊來到新平鎮,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新平鎮改成景德鎮,隨著改名申請的,還有就是請李二派來燒陶高手,對瓷器來說,吳懷斌只是懂一點皮毛,在瓷磚廠的工作,只能是瓷磚,對瓷器沒有多少幫助。但一些裝置還是知道的,比如磨碎機,大石碾子,轉盤。

楊奎帶來的7千人裡有木工,石匠,泥瓦匠,鐵匠,說難聽的他們就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這比吳懷斌在白塔塘弄紙廠來的時候,人才雄厚許多。沒有技能的砍柴,挖高嶺土,或者協助石匠打巨碾,有技能的做各自的事情。

整個景德鎮高速運轉了起來,每天都在變樣。龍窯起來,圓窯也起來了,窯廠連線高嶺土礦的鐵軌,碼頭。一切都在建造,吳懷斌發現人手還是遠遠不夠,李二調集來的1000多燒陶高手,也只是杯水車薪。

吳懷斌在長長的龍窯前面,看著龍窯裝窯。龍窯一般都是隨角度30度斜坡修建,每條爐長度不一樣,有幾十米的,也有數百米的,為保持爐內溫度一致,每隔10多米,龍窯兩側交替加一個爐門。每當開燒的時候,遠遠看去像一條火龍,所以才叫龍窯。龍窯一裝就是幾萬件甚至幾十萬件瓷器,所以一般只生產常用的民用瓷器。

圓窯是燒製高階的瓷器,高階陶瓷對溫度要求很高,需要時時刻刻注意火候,哪怕是最厲害的師傅掌控火候,高階陶瓷的產品的成功率也不過30%,而進貢的官窯卻是千里存一,萬里挑一,否則,怎麼會買幾千萬,上億呢?

吳懷斌對高階的瓷器一點興趣都沒有,那東西雖然金貴,但對民生沒有多少好處,更何況吳懷斌是拿這東西去海外換錢。

這次裝窯是實驗性質的,2萬多件瓷器,裡面一半沒有施釉,一半已經施釉,而且大部分都是碗碟,花瓶之類的比較少,一是陶工轉到瓷器,一下子沒有適應手生,一個是花瓶之類的裝飾品,還沒有發明,貿然生產多了會造成資源浪費,更何況,現在技術並不成熟。

龍窯裝了一天才裝滿,吳懷斌一直守在邊上,不是他有責任心,而是他實在沒有辦法離開,畢竟龍窯是第一次出現並且使用。

天黑了下來,窯門用耐火磚密封後,長安來的老窯工在龍窯的窯頭擺了祭案。祭案上擺著,雞,肉,魚,以及棗,橘子,柿子等水果。老窯工在祭案前,點了2兩柱香,嘀嘀咕咕的開始說了,吳懷斌很想聽清楚老窯工說什麼,發現一個字都聽不懂。說了十多分鍾後,老窯工把香遞給吳懷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吳懷斌本來不想參加這樣的祭祀,但那老窯工的年齡實在太大了,比吳憲誠還要大。更讓吳懷斌不好拒絕的是,他是宗師級的老窯工,李二篩選的時候,不願意他再擔風險,到底景德鎮還如同蠻荒之地。誰知道這老家夥非得帶著一家老小來到景德鎮,這個人情就欠大了。

吳懷斌接過香,在祭安前,擺了幾拜,然後把香遞迴給老窯工。老窯工把香插如香爐,仰天長喝:“點……火……”悠長而高亢的聲音穿透整個窯廠。窯頭上的爐門內堆了松樹木柴,為一次點火成功,松樹木柴上面澆了油。一根小松枝在祭臺的蠟燭上,點燃後,緩緩在放進爐裡,火焰開始升騰。

為加快爐溫升高,個個窯門都在加柴。也不知道為什麼,是方便裝窯,還是逃避天上神仙的窺視,在夜晚開始燒窯。這龍窯長約150米,兩側多達20個窯孔,在夜晚中,像是一條火龍在飛舞,也許這就是龍窯的由來吧。龍窯從商代就開始出現,但一直比較短,到唐朝後期才增長。

瓷器,從東漢就出現了,但真正成熟的大規模生產瓷器出現是唐末,到宋朝時開始成熟。唐初,瓷器沒有得到大發展,只有當粗糙的陶器的一個補充,製作相當的簡陋,這根本沒有辦法拿出去換錢。

窯燒了7天,其實在4天后,窯工們就有意識慢慢的降低窯內溫度,第七天的時候,老窯工讓人把窯門開啟通風。一邊請來吳懷斌一起看結果。

龍窯降溫時間需要相當長的,直到下午太陽開始西斜的時候,窯裡在進的去人。吳懷斌是做過出窯工的,早讓人準備了多層棉布手套,厚實的工作服,還有加鹽的溫開水。

窯工們把一個一個耐火的盒子抱出來,老窯工向一個出窯工招手。那個窯工把耐火盒子拿到老窯工面前,吳懷斌知道,這是一個裝盤子的盒子。窯工把盒子開啟,一個白色微微帶紅的盤子呈現在老窯工面前,老窯工顫顫巍巍的拿出白色的盤子。太完美了,這是對於老窯公來說,但對於吳懷斌來說,這只能勉強換錢。

對於民用的,只要不是開裂,沒有很大的瑕疵,就算是合格的商品。一萬多件的瓷器,按照吳懷斌估計有個8千件成品的就不錯了。可是第二天報上來的,有1萬件合格的瓷器。而沒有施釉的瓷器胚報廢率也只有1成左右。

老窯工樂的合不壟嘴,這產品是他見所未見,他燒過唐三彩,燒過青瓷,但沒有見過這樣白的單純的瓷器。但看見吳懷斌並不熱心,而且心不在焉的,於是好奇的問道:“王爺,怎麼不滿意這次產品?”

吳懷斌聳聳肩說道:“沒有滿意不滿意的,拿出去換錢而已,老徐,你發現沒有,這微紅的顏色,不太好啊,不想再讓他白點?”

徐老窯工拿起盤子,仔細觀察,白色的玻璃質裡透微微紅色,疑惑的問到:“這是怎麼回事?”

吳懷斌淡淡的說:“那是高嶺土裡有鐵成分,只要碾碎後,用強磁鐵吸走鐵,就會更白。”

徐老窯工問題是無意識的問,他沒有指望吳懷斌能給他一個滿意的解答,畢竟這個時代,玩化學的都是那些牛鼻子老道,那是屬於神鬼的領域,他沒有想到吳懷斌居然懂。

成功的人大多都是一根筋的,認準了就去做,徐老窯工就是一根筋的,只要有新技術就忍不住去實驗。,現在知道有更好的技術怎麼忍的住不去試驗?對吳懷斌拱拱手,就有轉身離去。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混元戰神混元劍尊混元天書梟妃鎖情恭喜您成功逃生精靈大師直播間[頭文字D]生命的速度荒誕推演遊戲末世之吞噬崛起帝少心頭寵:國民校草是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