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頓悟得劍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小小一刻也閒不住,到家立刻鑽進廚房做飯。

等兩人用過飯菜,小小想起正事:"對了哥哥,你前天剛走,書院就派人捎來口信,說是書院近日要進行季考,讓你不要忘了。"

聽妹妹一說,常晉才想起再過兩日就是明陽書院的大考之日。

這方世界的書院到底和地球古代不同,雖然對學生管理鬆懈,但每隔數月都要考試一次,以測試每人是否用心讀書。

對於大考,常晉自然不害怕。他這些日子手不釋卷,想要透過大考絕對是易如反掌。

只是他心中有些鬱悶,剛在家中休息一夜,明天又要離開。

晚上等妹妹睡熟,常晉提劍步入庭院。

白日在山中擊殺吊頸白頭虎,自己情急之下一劍刺出,居然釋放出劍氣!這已經不是武術的範疇,而是傳說中的道法。

回想起當初翻閱手抄本《太極十三劍》的情形,一段註釋從記憶深處冒出來。

"由術入法,再由法入道,練到極致,可一劍破萬法!!"

自己平日除神魂修煉,並沒有修煉其他法術。這劍勢可以算是自然領悟。想到這裡,他禁不住有些自喜,看來自己的天賦還不算低呀。

常晉按下喜意,重新在院中修煉起來。一劍在手,整個人氣勢馬上發生改變。

長劍在夜色中潑灑,腳下動,全身動。整個人邁著步伐躥騰跳躍,宛如行雲流水,將周圍數丈方圓的空間完全籠罩在裡邊,潑墨不進。

練到最後,常晉低吼一聲,手中長劍直刺而出,一股森森陰寒之氣迸發,刺得前方空氣形成碗口大的漩渦延伸到遠處。

只是,那劍尖仍然沒有赤色劍芒吐出。

怎麼會這樣?常晉看著寶劍,心中很是困惑。他不甘心的又嘗試一次,結果仍沒有改變。

方法沒有用對...他停止動作,站在院中仔細思索擊殺猛虎時的情境。

面對兇獸攻擊,他根本來不及多想,腦海中一片空靈。在那樣的狀態下,一劍揮出,赤光閃爍,將猛虎斬傷。

如果自己當時稍生退意,估計就沒有那種氣勢。

是了...常晉漸漸明悟,那一劍應該是在生死搏殺時使出來的。當時自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想斬殺那只兇獸。所以才會精氣神合一,心意純粹空明,自然生出氣勢。

勢之所向,義無反顧!

過了半個時辰,常晉重新拾起寶劍。這次他並沒有急著揮劍,而是挺身站在庭中,口鼻間不斷呼吸吐納,將體內一絲絲靈氣引導出來。很快,四肢百骸就傳來酥麻感。

等氣勢積攢到頂峰,他腳下一跺,借勢生力。然後脊椎猛抖,骨骼大筋刷拉拉作響,一劍刺出,嗤嗤聲響,劍尖直接破開粘稠的空氣。

即便在黑暗中也能清楚看到,那劍尖外一道赤芒噴出,足有二尺多長,將空氣刺出一片片波紋盪漾,似水波漣漪。

吸氣收劍,再看幾米外的地面,卻見露出一個碗口大小的淺坑。

果然如此,常晉臉上不悲不喜。

劍術一道,在於銳意進取,容不得那些彎彎曲曲的心思。舉手不留情,當場不讓步。有這種勢氣,即使遇到再強大的敵人,也敢拔劍進攻。

常晉不知道這麼理解劍術對不對,卻明白從今晚起,自己劍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只是他心中又有新的疑問產生,按道理來講《十二重樓觀想經》和自己所練的太極十三劍都屬於道家功法,泥洹宮中那杆神筆卻明顯帶有儒家浩然之氣。道儒原本應該有所衝突才對,可為什麼自己並沒有感到兩種之間互相排斥。

常晉又在庭院中練了幾遍,感覺時間不早,這才回房睡覺。他練劍之時,黃鼠狼一直在旁邊看著。等常晉離開,這小家夥才湊到地面那個深坑前,兩隻小眼睛盯著看了許久,最後露出敬畏的目光。

一夜無夢,早晨常晉吃過飯菜,又提起寶劍,揹著書匣離開。

就在常晉前去通衢縣城的路上,那邊劉胥吏也剛剛用過早餐,見王麻子到來,他立刻將對方帶到書房,有些著急的詢問道:"你給郭神婆說好了嗎?"

人越老膽子越小,如果放在一二十年前,劉芝生自然不害怕常晉鬧騰。可是現在自己家大業大,顧忌太多,反倒放不開手腳。昨天打虎隊解散後,他又派下人找那些獵戶挨個打探,得出的訊息讓劉芝生震驚不已。他們遇到了那頭白虎,居然真是常晉出手趕走的。

一個窮書生怎麼會有那麼大本領?不過這個問題如今已經不那麼重要。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保住自己性命。

"郭神婆答應了,不過說事成之後,要五十兩銀子做河神香火。"王麻子又開口道。

"這個老巫婆,竟然敢落井下石。"聞聽此言,劉芝生破口大罵。他這些年雖然****的良田不少,但是一年下來,收入也不過百來兩銀子。這兩天為安撫牛二等人的家屬,他就要花費幾十兩銀子。現在這郭神婆張口要一半,等於自己一年沒有收成,怎麼能叫他不肉疼。

不過罵歸罵,劉芝生還分得清事情輕重緩急,最後咬牙道:"你給她說,我答應了。只要能讓那窮酸書生死掉!"

"知道了,老爺"王麻子聞言扭身離開。

進入縣城,常晉沒有在街道上浪費時間,直朝書院奔去。

"允升,允升,這裡!"尚未踏入書院大門,就聽到遠處有人喊自己的表字。常晉忙扭頭看去,發現有個年輕儒生在學院外一株大樹下招手。

"原來是清遠兄呀,你在這裡做什麼,怎麼不進去?"常晉走過去拱了拱手。此人名叫王啟年,字清遠。常晉在陽明書院求學,只和寥寥數人熟悉。其中一人就是王啟年。他家住在城外王家村,父親是那一帶有名的員外。

王老爺子一心想讓兒子讀書考取功名,可惜王啟年實在不是讀書的料。每次學院季考,王啟年都是最差一等。

按說兩人身份有別,王啟年和他不應該相熟才對。從記憶中得知,這主要是因為學院的幾個書生曾經作詩諷刺王啟年,常晉看不下去,出言相助,這才讓王啟年引為知己。

王啟年並沒有回答常晉的問話,反而盯著他看了好久,像是發現什麼稀罕東西。

"清遠兄,我臉上有什麼不對嗎?"常晉被他看得有些發毛了,心中暗暗揣測,這位仁兄不會有斷袖之好吧,如果是這樣,自己可要離遠些。

"前些日子碰到蒲玉裁,他曾說允升變化很大,現在我看你,果然像是換個人一樣。快告訴愚兄,最近遇到什麼好事不成"王啟年嘖嘖稱奇道。

"清遠兄說笑了"常晉這些日子白天讀書練劍,晚上修煉《觀想經》,如此幾個月,一身氣度自然不同往日。現在僅僅是隨便這麼一站,就有番儒雅果敢的氣度。

"你小子不說就不說,趕緊進去吧。我已經應過名,現在還進去幹什麼,剛剛季先生見到我就開始嘮叨,想想這個頭疼。"王啟年對讀書毫無興致,自然不願再進書院受罪,"愚兄在這裡等你,你快去應個名,這麼些日子沒見,等下叫上劍臣兄,咱們同去酒店喝上幾杯。"

"也好"換做以前,常晉自尊心作怪,可能會推三阻四。現在他身上有些銀錢,自然不怕聚會。

等常晉應完名再出來,王啟年身邊已經圍了幾個同窗,其中就有蒲玉裁。相互打過招呼後,幾個人相約來到一家酒樓,要了個包間,點了些酒菜喝起來。

說實話,常晉穿越到這方時間,還是第一次參加同窗之間的聚會。

書生聚會,自然要和常人不同。

不知誰先提起,眾人一致同意喝酒行酒令。

待酒滿上,為首一個姓趙的童生張口就來:"田子不透風,十字在當中。十字推上去,古字贏一鍾。"

隨即蒲玉裁道:"回字不透風,口字在當中。口字推上去,呂字贏一鍾。"

再有人回答:"囹字不透風,令字在當中。令字推上去,含字贏一鍾。"

這種小兒科的酒令自然難不倒常晉,輪到他時也是隨口而出:"困字不透風,木字在當中。木字推上去,杏字贏一鍾。"

最後輪到王啟年,這貨皺著眉頭凝神苦思,卻是一無頭緒。

大家立刻起鬨起來,紛紛叫嚷道:"說不出酒令,那就受罰喝酒。"

"快喝酒,喝酒!"

被大家一激,王啟年紅著臉一拍桌子:"誰說我想不出,有了,你們聽好'日字不透風,一字在當中...';"

剛說半句,又戛然而止。

"下面兩句呢?"有人見他停下,催促道。

王啟年仰頭將杯中酒喝個淨光,接著說道:"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好"

"妙!"

眾人聞言,紛紛大笑起來。

這個王啟年,真是個妙人,常晉也聽得差點笑出眼淚。

這頓飯吃了將近一個時辰,最後幾人才醉醺醺離開。

常晉辭別眾人,在城東一座寺廟內找了間客房住下。陽明書院內雖然也安排有房舍,不過都是兩人睡一間房。常晉晚上起來還要練劍,多有不便,所以乾脆推辭掉。

如今道法顯聖,再加上大燕王朝的皇帝喜道厭釋,所以寺廟顯得香火稀少,只餘下一個老廟祝在這裡守候。常晉投宿時特意運起神識觀察神臺上的釋祖雕像,發現白氣居多,連白水河河神都不如,顯然是無人燒香拜釋的緣故。(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烏雲遇皎月香江女神夢焚霄傳超級紅包之至尊神豪我的系統是神豪聊齋之重建天庭眾神聊齋神級王者升級系統後宮拯救計劃[穿書]穿書之撩漢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