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論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向來軍國大事,皇帝雖有決定之權,卻也不得不經政事堂商討,母親既當著這麼多人面說“朕以為然”,多半是已和宰相們商量定了,才會露出這樣的口風,且唐休璟身為西州都督,大老遠上疏入京,還令母親深以為然,奏疏中一定已將包括以誰為將在內的事項都寫得清清楚楚,因此母親今日來問我們,與其說是資諏,不如說是栽培——而今之朝臣,若略去各自的庶族、士族、勳貴、外戚、諸武宗室、諸李宗親等細分不表,可粗略分為三類:親李之大臣及諸李,親武之大臣及諸武,誰也不親、只忠心於母親,或者說,只順著母親的意思爬的人。而眼下在御前的這些人,應當都被母親視作了第三類,也是勢力最弱的一類。母親想要皇權穩固,便不可能只靠兩派相鬥,必然也要有緊緊依靠於她的勢力,否則君令不行,無以制衡。而這些只能依附於母親存在的御前近人便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婉兒和賀婁氏這樣的天然與母親便是同盟的女人——卻不知我被母親算在了哪裡?

崔明德的意思,是想以我為諸李之首,然而我之本心,卻又不願完全被歸在李氏之中。自三代以降,至我前世的共和國時代,母親是唯一的一位名正言順的女性國家元首。在她以前,沒有人做成這件事,而在她之後,世人對女性的束縛越來越多,哪怕到了號稱文明的新時代,社會風氣依舊是鄙薄女性、尊崇男權的。有幸生而為母親女兒的我,不想這樣被歸入保守的李氏正統,雖然那一方是我的嫡親父系。

我默默地抬頭看了母親一眼,看她意氣風發、顧盼自如的模樣,斟酌詞句道:“以誰為將,干係兵權,兒不敢妄言,不過此既是長遠謀略,則選將之事,不止在一人、一時。”

見母親終於露出些感興趣的模樣,繼續道:“唐都督既已上疏,陛下又意甚心許,眼下以誰為將,必然已有定論,因此兒的意思,不在眼前,而在以後。”

崔明德想必已猜到了我的第一重意思,嘴角不易察覺地撇了一下,可惜她一定想不到我接下來還要說什麼:“此時能為總管領兵、出鎮吐蕃之人,必是已在軍中頗有威望、能獨當一面者,其人年紀,少說也在四十以上,以行伍論,能再領十年、二十年的兵,已是不易,而十年二十年之後能獨當一面的大將,於今至多三十歲。此時能為大將之人,必已卓有功勳,而十年、二十年之後能為大將者,此時則未必便可知曉。若再向後推,三十年、五十年之後,又該是誰,更難說了。”

母親挑眉看我:“世事多變,三五十年後之事誰說得準?且朕問的不過是一事,你卻扯到這些事上,未免文不對題。”

我笑道:“陛下要立萬世基業,自然要做萬世打算。且吐蕃自隋時便與中原為亂,於今已有百年,而今日本朝所賴以抗擊吐蕃之策略,許多也承自彼日,因此兒以為今日所商討雖是眼下,然倘若能以此時之先例,為後世萬世之法,則庶幾不辜負陛下改元革新、創業大周之心。”

母親盯著我看:“接著說。”

我道:“行軍打仗,雖有天分之說,然而歷來也自有兵書軍法之學,惜乎古來文章聖賢皆有其徒,開宗立派、述聖傳道,兵書陣法之學,卻依舊是各自體悟,未成宗派,倘若能仿文章詩詞等學,於國子監中單立一學,為軍學,學生皆如治經般習兵法、兵書,考校中式,則如儒生一般,授以軍職,外放歷練,朝廷查其優劣功過,優異者則更加意委培,莠劣者則予以罷斥,再按年紀分等收用,未來十年、三十、五十年之將帥皆有儲備,則一旦國家有事,何愁無人可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所說的當然是理想狀態,空以書本考察是不可能百分百培育出將領的,正如國子監中的人也未必能個個都能成宰相一樣,重點在於,專設軍校培養人才,一則可給更多人機會,令學問不再為一家、一人所壟斷,二則可促進理論交流,免得打仗等事,還只靠個人摸索,而無系統,三則是示天下重武之意。

方今文武尚不分家,打仗打得好,也能入朝為相,不像後世的幾個朝代那樣重文輕武,我不知這風氣是什麼時候開始轉變的,然而若是能設一規範,早早地將“軍事”這件事列為一項學問,說不定可以避免出現這樣的風氣。

我覺得母親會同意我的想法,不單是因她登基後開設了武舉,也不單是因設軍校能增強她的權威、扶植效忠於她的將領,更因她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

身為皇帝,天然地便能在青史留名,可留下的到底是怎樣的名聲卻個個不同。母親雖改元易代,形同開國之君,偏偏是以女主臨朝,不但天然地便有些難以言說的劣勢,後世之繼承還是個老大難題。也正因此,我相信母親比之男人,更願意有些為後世所仿效的創舉。

母親坐直了身子,定定地看我:“你一向有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嘴上說得倒是新穎,真要去做,卻還要列一條陳,細細呈奏,才知可不可行。”

我聽這意思便知母親已是意動,躬身道:“兒回去上疏。”

母親嗯了一聲,半晌才道:“寫一策論即可,不必特地上奏疏。”又看其他人:“唐休璟所奏之事,你們怎麼看?”

賀婁氏道:“妾以為陛下聖明聰斷,唐都督久歷邊陲,二位都以為此事可,便該是可。”

母親輕輕點頭,聽婉兒道“它事妾或有進言,此事妾卻未有深知,不敢妄議,敢請陛下寬限時候,容妾細想”,也以目光默許,目光一轉,看向阿青,阿青倒也乾脆:“妾聽陛下的,無論此事好與不好,只要陛下說可,妾也以為可。”

這三人的意思其實與高延福相去不遠,只是各自敘述,卻比他那**的馬屁聽得順耳多了,母親面露微笑,最後看向崔明德,這小娘自我說話時便開始蹙眉思索,到現在眉頭也沒鬆開,被母親看著,竟也沒反應過來,還是賀婁氏推了她一下,方抬頭向母親道:“去歲獨孤紹上疏言事,內中有邊貿等項,妾自當時以後,頗有留心,方才公主又說,兩國交戰,打的是國力,而非簡單的兩軍相爭,妾亦深以為然,因此有些淺薄的想頭,願獻一疏,試為陛下言之。”

母親見我們的態度都非常之端正,微微頷首:“一時半會,的確是難為你們,給你三日時間,三日後各呈一論,為朕言之——此系禁中事,不必言之外朝。”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7號基地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秘復甦
相關推薦
黑化讀者懟上我[GL]快穿之該吃藥了GL殤魂曲(gl)總有主角要滅我GL[快穿]冷情王子,說你愛我韶華不負(GL)重生之覺醒(GL)雲端GL慶魚年GL:公主不為妾你在時光深處[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