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天子守國門的原意(求票、求收藏)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安排遵化為喜峰口準備的各項支援事宜時,朱由檢覺得他發現了大明“天子守國門”的真正含義。

永樂大帝朱棣真不愧大帝的稱號。

他的眼界雄心絕不是常人所能比的。朱由檢為他的發現,激動的心砰砰亂跳。

什麼“天子守國門”,永樂大帝應該從沒想過“守”這個字!在永樂大帝心中應該是“天子鎮國門”吧?

常年駐守北疆的永樂大帝,執意將京城遷至北方,並不是怕那所謂的建文餘黨。他也許只是不想讓那江南煙雨,腐蝕了他的大明雄心吧?

永樂大帝遷都,更大的意義是為了建立一個向北進攻的完備基地。

只要有京城在,面對北方的威脅,大明最精銳的京營就能隨時準備出塞。

有京城在,大明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完成進攻的準備,隨時可以對北方草原發起有效的攻擊。

長城,在永樂大帝眼中,那也不是用來防禦的建築,那只是大明向北方敵人,發起進攻的更前進基地。

從這個方面想,京城防禦上的缺陷就完全不存在了。永樂時代,什麼敵人能頂住大明的攻擊,轉而進攻大明的京城呢?

沒能徹底征服草原的朱棣,大概希望他的子孫後代,能徹底的解決北方的安全問題,靠進攻將邊疆擴充套件到草原以外,使京城獲得真正的戰略安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棣可能害怕他的後代子孫,會在深宮婦人中忘記了邊疆的安危,他用近在咫尺的邊疆提醒他的後世子孫。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可惜,後世子孫的不肖,把京城這好好地進攻基地,愣給扭成了防禦基地。從這一點上來說,不能不說是文臣誤國啊。

朱由檢對自己的這個新發現真是感到痛心疾首。

遙想永樂時代,大明的陸軍打遍四方無敵手;大明海軍更是全世界第一的遠洋海軍。

能把2.6萬人的軍隊,投遞到萬里海疆之外,那是多麼強大的海軍!

這個資料直到前世的鴉片戰爭時期,那日不落的大英帝國都還無法做到。

永樂時代,多麼雄偉輝煌的時代。

可惜、可惜。

永樂大帝在大明文人的筆下,留下的重點卻是他誅方孝孺十族的殘暴和窮兵黷武的四字點評。

永樂大帝征服四海的偉大功績,還不如麾下文人修撰的一部《永樂大典》。

這就是大明所謂以文制武的傳統。

遙想永樂時代,大明是以文制武嗎?

到了弘治朝,劉大夏的一把大火,更把永樂時代的所有輝煌燒的一乾二淨,大火中也把大明的進攻戰略徹底譭棄。

從這點上,說劉大夏為華夏的千古罪人,一點都不為過。

當然,劉大夏也只是大明文臣的一個代表,單隻一個劉大夏是絕做不到這一步的。

大明從弘治時起,大明的文臣們,就一步一步把大明的天子囚禁起來。

京城也由進攻基地,逐步蛻變成為一個巨大的囚籠。昔日大明的無敵雄師也蛻變成為只能擺樣子嚇人的京城獄卒。

可悲啊,可悲!

朱由檢心中說不出的難受,這就是文人的大明。

看著大明那份寫意的地圖,朱由檢只覺得有股火在他心頭不停的焚燒。

沿遵化、喜峰口到草原,即便在這份寫意的地圖上,也仍然是一條用兵的上好道路。

大明朝廷不做,那就由孤來做吧!

鄭平邊走邊細心的為面前的張狗娃,調整一下身上的揹帶。

雖然手上在為減輕少年的負累調整,可鄭平心中暗自高興。

“新人這下都吃到足夠的苦頭了吧?”

新人?

鄭平面前的少年,實際上已經不能算新人了。

這些少年都是出自顏神鎮莊園的少年隊,他們相較鄭平雖然算新人,可接受訓練也都超過了三個月。

按信王府的學習習慣,這些少年們也到了出師的時候。

不知是不是心理因素。

在訓練中,鄭平總覺得這些少年的舉動有些彆扭。

雖然新人的基本訓練都已完成,可這些新人在細節上做的,似乎總有些不太到位。比他們信王府出來的老人,好像還有不小的差距。但真要要求起來,卻似乎又沒什麼區別。

直到這次少年們從青州顏神鎮前往遵化,鄭平才發現他的感覺並沒有出錯,新人確實比信王府出來的老人小毛病多了很多。

隊伍一開始走時一切還好。可隨著時間和路程的延長,新人訓練中看不出來的小毛病全都暴露出來了。

綁腿綁的不夠緊,揹包打的過鬆或過緊,甚至吃飯、睡覺、上廁所都暴露出各種毛病。

是訓練要求的不夠嚴格嗎?

不是。

鄭平感覺他當時對牛金星(牛二)也是同樣的要求,牛金星就做的很好。

是因為訓練的人太多,教官照顧不過來嗎?

也不是。

信王府後來訓練新入少年時,教官與隊員也是1對5的比例。

那到底毛病出在哪兒?

鄭平很困惑。

長途行軍本就十分艱苦,此次少年隊又不像從京城去顏神鎮時有車代步。此次,無論新老少年,都吃到了不少的苦頭。其中新人們因為細節上的小毛病,讓他們更是吃足了苦頭。

經過半個月的艱苦跋涉,遵化終於快到了。

想想一路走來的艱辛,鄭平就十分的感慨:果然是讀萬卷書,還需要走萬里路啊。

鄭平發現所有訓練的成果,不論好的、壞的都在這次行軍中體現了出來。經過此次行軍,他對信王發下的訓練大綱體會的更深了。

看著少年們身上統一的裝備和一致的行軍打扮,鄭平突然冒出一個不敬的念頭:“信王殿下走過萬里路嗎?”

信王殿下應該沒走過吧?

可信王教的東西怎麼會如此切合實際呢?

最關鍵的是,信王殿下傳下的大綱,據鄭平所知,大明軍隊中從未有過此種訓練方法。

信王從哪裡學到的?

鄭平百思不得其解。

信王的學識莫非是天授?

心跳的突然加快了幾拍,鄭平不敢在繼續想下去。他大聲的喊道:“張狗娃,這次吃到苦頭了吧?叫你動作練得不標準。”

“呵呵。”張狗娃也不回話,只憨憨的笑笑了事。

看張狗娃憨憨的笑容,鄭平一陣頭疼。

張狗娃這種表現才是最麻煩的。他看似聽話,你說什麼他都聽,可不管你怎麼教,他都好像欠缺了一點。

“要是牛二在就好了。”鄭平現在無比的懷念,信王府那個看似憨厚實則狡猾的牛金星(牛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重生之前任的誘惑混在大企當神豪崛起崇禎崇禎故事我和崇禎有個約定崇禎皇帝崇禎有家店魔法少女的復仇之旅我乃魔法少女從零開始的魔法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