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公主金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倒不是說景墨不好, 事實上景墨是京中出了名的少年郎, 才學上佳, 舉手投足間儀態從容, 性情溫潤,任誰見到都要贊一句芝蘭玉樹。又出身錦鄉侯府,可算是京城裡一等一的少年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唯有一樣不好,就是身子不好, 是個藥罐子。

據說當年錦鄉侯夫人在懷孕的時候, 遭到了錦鄉侯一個寵妾的暗算而早產,不足七月便生下景墨, 不但錦鄉侯夫人就此大傷元氣, 虧了身子, 生下的孩子更是又瘦又小,體弱多病,是個藥罐子。

不過景墨早慧, 若非身子實在弱的很, 無法入朝為官的話, 他絕對是京城中最矚目的少年郎。可惜, 被身子所拖累, 誰人見到不嘆息一聲。

就是元隆帝, 也曾經在阿晚跟前嘆息過一回。

說是景墨有那般才學,卻無一個健康的身子,實在可惜,不然憑他的才能, 入朝為官,才是江山百姓的福氣。

本來這次的賞花宴,錦鄉侯夫人帶景墨進宮,是沒尚主的打算,她心裡也清楚,就兒子身子不好這一條,就已經被摒棄在外。公主的駙馬可以出身不好,可以沒本事,但卻要健健康康,尤其是新寧長公主頗得太后的喜愛。

她不過是見這幾天,春暖花開,天氣晴好,景墨這幾日的身子也比以往要好些,便想著他出去散散心,總比一直悶在家裡要強。

但卻沒想到,竟然被選為駙馬。

接到聖旨那一刻,錦鄉侯府上下都驚呆了。

“公公,這是怎麼回事?還望指點一二。”錦鄉侯雖無太大的才幹,不過為人識時務,在京城裡倒也頗為混得開,連忙把自己手頭上頗為喜歡的碧璽扳指退下來,塞給傳旨的太監,笑著問道。

傳旨太監掂量了一下手中的扳指,見顏色通透水亮,最少也要百十兩銀子,心中一喜,暗歎錦鄉侯就是會做人,難怪在京城裡頗為吃得開,臉上的笑容也更為燦爛一些,自然也就不介意說叨一二。橫豎這本就是喜事,也沒什麼不能說:“侯爺,您儘管放心。令公子才貌俱佳,是長公主殿下親自點頭,就是皇上和太后娘娘都很喜歡,您安心的準備婚儀就行。”

錦鄉侯得了這話,心頭一鬆,便也有所明白,知道這是新寧長公主看上兒子了,皇上和太后也滿意。不過幼子身子雖不好,但性情才貌可都是少有,也不怪能招來公主的喜愛。

這樣也好,幼子體弱,無法入仕,能尚公主也好,背靠皇家,日後倒也不用愁。

說起來,都是他虧欠了兒子。

闔府上下都為景墨能尚主而感到歡喜,尤其是女眷,要知道錦鄉侯雖是侯府門第,但府中並無有實幹的人才,唯一聰慧的景墨卻又身子不好,空有才名,卻無法入仕,以至於錦鄉侯已經有些沒落。如今能尚主,和皇家成了姻親,自然就抬高了門第,其他好處先且不說,就是府中未出閣的姑娘,來日說親門第也能更高一些,嫁的也會更好。

唯有錦鄉侯夫人,在聖旨下達後,帶著侍女去了兒子的院子。

這是府中最南面的小院,雖是角落,但錦鄉侯和夫人都愧疚這個兒子,因而院子裡一應的擺設都是最好,也勒令眾人,無事不能去打擾。

“母親。”景墨見到錦鄉侯夫人,躬身行禮,嘴角帶著溫和的笑意。

錦鄉侯夫人見到兒子,本來擔憂的心緒也跟著緩了緩,問了景墨好些話,最重要的就是詢問他可也願意這門婚事,她的心裡甚至都已經想好,只要兒子說句不願意,不管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她都會求得太后和公主諒解。

景墨是個聰慧的,哪能不知道錦鄉侯夫人的想法,也知道出於愧疚母親即便有悔意,也會說到做到。但為了他一人,讓全家都跟著受累,這不是他願意的。

因此搖頭拒絕了。

錦鄉侯夫人得了景墨這話,心頭也是一鬆,又敲打了院子裡的下人幾句,讓他們好生照顧兒子,這才帶著侍女回去。其實,她心裡還是有些擔憂的,兒子體弱多病,基本上離不開藥,卻被選為駙馬,雖是好事,但日後若是委屈了公主,也不知道皇上和太后會不會怪罪?只是她這話卻不能和兒子說,不然萬一兒子誤會可怎麼好?

其實錦鄉侯夫人是有些多想。

且不說是皇家,就是一般人家嫁女,除非貪圖富貴,不然但凡心疼女兒的,哪個不是打聽的清清楚楚。景墨身子不好,京城裡基本沒有不知道的,沒道理宮中會不知道,既然知道,豈有再倒打一耙,去怪罪的道理。

……

安太妃因阿晚對孫家毫不留情的態度,而有些傷心,心情鬱悶下,便病倒了。不管是出於真的疼愛女兒還是因為著自己以後想,也都有讓宮裡的大宮女春葉關注著賞花宴的動向。

知道女兒最終選了錦鄉侯的嫡幼子時,心中既是高興又心酸。

高興女兒有了歸宿,也心酸,女兒到底是有些看不起娘家人。不過在知道景墨是個體弱多病的後,表情變了變,隨後心裡更是難過,女兒寧願選個病秧子,也不願意嫁回孃家健健康康的侄子,她都不知道女兒為什麼這般討厭孃家?

這般一想,她的病情居然又重了兩分。

阿晚在知道安太妃真的病了的訊息,自然要去壽安宮,再如何?這安太妃也是她的生母。

基本上她一到了安太妃的病榻前,便被她抓住手,梨花帶雨的問她,為什麼要選一個病秧子的駙馬?既是如此,還不如選孫進,最起碼身體是個健康的。

阿晚看著安太妃,實在不想多說什麼?

不過還是耐下心來勸慰安太妃,只說她喜歡,再多的便不肯說了。

事實上,她這話可不是假話,而是事實。她確實很喜歡景墨的長相,至於其他的,等成了婚,再慢慢的適應和瞭解,也是一樣的。

安太妃是沒想到女兒居然這般膚淺,只是為了一張好皮相,全然不顧日後的幸福。不過經過阿晚的勸說,加上聖旨已下,她是沒法子改。畢竟她可是靠著太后和皇后才有如此的好日子,才不敢得罪這兩個宮中最大的boss。

等到她的病情略好一些後,宮中便也開始忙活起阿晚的婚事。

一應公主出嫁的紅妝都是有一定的份例的,一應婚事也都由宗人府和內務府準備。不過公主受寵與否,也直接決定了公主嫁妝質量的好壞,要知道一樣的東西,也是有好與壞的區分。

公主是有自己的公主府的,及笄後會由皇上賞下封邑,得寵的公主還會有皇家園林做陪嫁。至於其他額外的東西,就是皇上和後宮妃嬪等添上的陪嫁,多半是首飾珍寶一類。

出嫁後公主府一應的開支,主要的來源就是陪嫁的商戶鋪子和封邑的收入。

因阿晚還算得到元隆帝的看重,給的封邑之地便是新寧城,新寧城雖不如江南那邊來的富饒,但也不差,陪嫁的幾處商鋪店面也都是旺鋪,一應收益都不俗。

也讓宮中看到了元隆帝和太后對阿晚的看重。

畢竟安太妃雖是太妃,但她出身貧寒,得寵也沒幾日,手裡自然沒攢下什麼好東西,頂多就是和後宮其他妃嬪一樣,添一些首飾進去。

公主出閣雖說大半的事情都是由宗人府和內務府還有禮部打理,不過三書六聘的流程卻要走全的。錦鄉侯府送來的聘禮,足足八十八抬,每一抬都是實打實,幾乎要晃花人眼,也讓人見識到,錦鄉侯府果真和它的封號一樣,不論在京城裡的地位如何?到真真的是錦繡富貴的很。

皇上和太后對錦鄉侯府的識相也十分滿意,這份聘禮不單單代表錦鄉侯府對新寧長公主的看重,更是他們對皇家的看重。大手一揮,便讓內務府那邊把這些聘禮都放到阿晚的嫁妝裡,甚至還又添了不少東西進去,別人如何大方,他們更不能小氣。

也正是這一份聘禮倒是讓安太妃有些明白當初女兒為何死活不同意嫁給孫進了。

就單是這一份聘禮,把整個孫家賣了,也拿不出十分之一來。

皇家準備的嫁妝,錦鄉侯府那邊送來的聘禮,再有皇上太后以及皇后妃嬪添下的東西。

阿晚看著自己厚厚實實的嫁妝,表示很滿意。

因阿晚的年紀也不算小,已經十七,因而婚期就定在秋收時。雖說不到半年的時間,不過一應準備很齊全,倒也不顯得倉促,甚至因為是出先帝孝期的第一樁喜事,元隆帝下令一定要辦的熱熱鬧鬧一些。

內務府和宗人府還有禮部那邊都得了元隆帝的話,哪敢不盡心。

十月,秋收的季節。

阿晚帶著十里紅妝出嫁了。

是真的十里紅妝,基本上第一抬嫁妝進公主府的時候,最後一抬還沒出皇宮,惹得宮中其他兩個還未曾及笄的清平長公主和平川長公主豔羨不已。

她們雖也是長公主,元隆帝的妹妹,但也有個親疏遠近,元隆帝有自己的親妹妹德陽,她們又不如新寧皇姐一般,能討皇上和太后的喜歡,來日出閣,是不會有這般豐厚的嫁妝的。

……

侍女帶著景墨往新房而去的時候,路上也沒忘小心的抬頭打量著這位駙馬爺,真是生了一副好樣貌,可惜臉色過於蒼白,身形也單薄的緊,不然真真的和自家公主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你來了。”阿晚是沒把這門婚事放在心上。

四個長公主中,她是最年長的,不管是安太妃還是郭太後,包括於元隆帝在內,都不會放任她不嫁人。她之所以選景墨,除了他的長相和性格很符合她的審美之外,也看上他身體不好,命不長。

等到他死了。

自己就可以徹底解放,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再也沒能管得了她。

景墨看著阿晚,倒是有一瞬間的怔愣,不過他心性平和,很快就恢復過來,躬身道:“見過長公主殿下。”

阿晚擺了擺手:“駙馬請起,不必太客氣,你我日後就是夫妻,無須這般多禮,自在些便好。”雖說她只是找個臨時搭夥作伴的人,不過相敬如賓,總比兩看相厭要好的多。

景墨也是個聰明人,只幾句話,便也能把阿晚的性格猜測出七八來,不由的笑了笑,新寧長公主,和傳聞中的溫婉嫻靜可不大一樣,反倒是透著一股爽利,但這樣的性子卻很好。

作者有話要說:  某夏是勤奮日更的好作者。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光陰之外7號基地
相關推薦
閃婚情深意動:閃婚新妻太妖嬈穿成豪門寵文的對照組笑傲大明紅樓之笑面虎賈蓉戰國趙為王不良神探妙手小仙醫末世之黑暗符咒師皇朝風雲之弘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