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2章 滅亡的導火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太極殿的龍椅上,皇帝默然端坐,雙目微閉養神,底下左右兩邊分別站立的文臣武將中沒有傳出一點竊竊私語聲,以往大臣奏事的時候,官員們竊竊私語是正常的,可今天這個場合,任何怪異的響動都會引起皇帝的不悅,他們沒有人會吃了熊心豹子膽。

“報!”突然,一聲高喝響徹了大殿,皇帝依舊端坐、平靜的臉龐沒有絲毫變化,而大臣們也只是齊刷刷的回頭看向殿門口。

只見一個御林軍將領快步從殿外跑進來,盔甲在跑動時發出叮叮噹噹聲,很快他單膝跪倒在了大殿中央,抬手作揖、向皇帝稟道:“啟稟陛下,右武寧軍上將軍西門康已經抵達皇宮外!”

他聲若洪鍾,簡單的一句話就讓大臣們的眼睛紛紛亮了起來,剛剛還昏昏欲睡的大臣就這樣抖擻了精神,而皇帝則睜開了眼睛,眼中有著興奮的光芒閃爍,他慢慢抬起手,強行讓自己平靜道:“宣。”

“是!”那將領起身轉頭、向外面跑去。

不一會兒,一個步伐穩健的身影從玉階下緩緩的走了上來,腳下軍靴與臺階發出的碰撞聲越來越近,皇帝和大臣們心中的期待也越來越多。

那身影已經走到了殿門前,眾人看到,他的雙手正捧著一個小方盒子,一步一步走得還是那樣不緊不慢。

那一身盔甲、挺拔的身材、抬起的胸膛和高昂的頭顱,標準的夏朝高級將領形象。不用問,他一定就是右武寧軍上將軍西門康了。

大臣們的目光跟隨著西門康的腳步移動,直到他在大殿中間站定、向著皇帝單膝跪下,又將盒子放在一邊,雙手抬起作揖,高聲道:“陛下,臣西門康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將領因為甲冑在身通常不方便行叩頭禮,所以皇帝特許,穿有甲冑的將領只需作揖禮即可。

“西門卿辛苦了,平身吧。”皇帝微微拂袖,但嘴角不經意流露出來的笑意已經說明他心底的狂喜快無法抑制了。

“謝陛下!”西門康又將方盒子拿起,向皇帝做出了上呈的姿勢,道:“陛下,微臣不負陛下重託,又得右武寧軍上下將士艱苦奮戰,讓微臣得以在此向陛下覆命。微臣已率軍平定蜀地,此為蜀主獻上之蜀國國璽,請陛下御覽。”

蜀國幾乎是西門康一步一步打下來的,這對他早已不新鮮,在太極殿上說出來的時候他能夠保持充分的冷靜,相比於他,其他大臣和皇帝就沒有辦法那麼淡定了,雖然他們也早就知道右武寧軍盡收蜀地的訊息,但他們畢竟不在前線,對此只有時間上的概念,當確實從西門康口中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他們才真正確定了這一點。

對夏朝來說,蜀國從來不是一個強勁的對手,但作為炎朝的土地,夏朝歷代皇帝對收服蜀地都有著強烈的渴望,可蜀國擁有崇山峻嶺與世隔絕,還有劍門關這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夏軍想要攻陷劍門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以夏朝的軍力,只要拿下劍門關,就等於攻佔了大半個蜀國,所以在夏軍當中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打蜀國嘛,只要打一場仗就可以了。”那就是攻陷劍門關的戰役。

可就是這樣一場看起來簡單的仗,卻從來都不是像說起來那麼簡單的。蜀國很重視劍門關的防禦,歷史上他們曾多次以劣勢兵力擊退過優勢兵力的夏軍。直到八年前,當時剛剛率軍消滅西秦的霍雲出其不意的來到了劍門關下。

那真是一場匪夷所思的戰役,無論是開始還是過程或者結束,都是匪夷所思的,甚至很多士兵都已經不記得當時是怎麼拿下劍門關的,只記得不知是誰在喊:“城破了!城破了!”

這應該是霍雲指揮過的所有戰事中沒有人能夠窺其全貌的一場。

劍門關的失陷代表蜀國門戶已經洞開,這讓蜀國上下都嚇得瑟瑟發抖,生怕可怕的夏軍頃刻之間就會殺來。

然而,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霍雲竟然放棄了這麼一個消滅蜀國的好機會,而是轉向了北方去消滅北燕,蜀國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躲過了一劫。

誰也不知道霍雲當時是怎麼想的,龍驤軍上下幾乎所有的重要將領都詢問過他原因,只是他從來都不願意說,只道:“我們的功勞已經夠大了,還是把讓給別人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當時沒人能夠分辨出他這是在開玩笑還是在說真的,但事實證明,只要拿下劍門關,蜀國就是不堪一擊,楚國也是夏軍動用了三十萬大軍才消滅的,可消滅蜀國,夏軍卻只出動了右武寧軍的八萬人。

有人就對他的想法提出了質疑,認為單靠右武寧軍的力量怎麼能消滅蜀國,可霍雲卻堅持這已經足夠了,皇帝對此也表示支援,所以還是付諸實施了。

從結果來看,一切都如霍雲所說的,右武寧軍滅蜀是遊刃有餘,從西門康發給兵部和皇帝的軍報看,蜀軍鬥志全無、稍一接觸他們就自動潰散了,蜀國百姓對夏軍的到來也沒有表現出多麼的抗拒,可能蜀國與夏朝曾經都是屬於炎朝的一部分吧,無論是語言、文字、生活習慣和傳統,蜀國都比楚國更加接近夏朝。

右武寧軍並沒有遇到多強烈的抵抗,而夏軍水師的推進則更為順利,他們的船上裝載著糧食和衣物,每到一地,他們就會進行免費派送。而蜀地因為多年的苛政,百姓們都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早前他們就有很多人都透過陸路、水路等方式逃往夏朝,這導致蜀中人口一直在減少。

為了避免逃戶,蜀國政府不惜動用了殺一儆百的方式,希望威懾到百姓,這方式雖然管用,但只會讓百姓對政府更加的不滿,遲早他們的不滿會化作沖天的烈焰。

早在前兩年,蜀國多地就發生了災荒,很多田地都顆粒無收,加上蜀國君臣還非要將蜀國拖入與夏朝的戰爭之中,本可以向夏朝購買糧食也因此而中斷了。

諸多的麻煩中,蜀國的苛政是最要命的,歷來,苛政和災荒碰在一起對國家來說都是很大的困難,如果能夠及時調整或可以向積極的一面發展,可當此之時,蜀國君臣卻只顧享樂、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這只會加重民間的積怨。

蜀國君臣不止不管百姓怨聲載道,又跟南詔聯合共同進兵夏朝,這就成了引發蜀國滅亡的導火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光陰之外7號基地
相關推薦
[快穿]愛財如命戰國趙為王不良神探妙手小仙醫末世之黑暗符咒師末日之喪屍皇朝鳳嘯九天之雪舞皇朝周天皇朝穿越清廷之宜妃信仰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