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圖蘭平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薩珊人是大秦帝國的死敵,只要攻下嚈噠,薩珊與匈奴永結同好,便再無東顧之憂。――時·文書

阿史那部悠久的故鄉,便來自於巴爾喀什湖的西邊兒。究其歷史,已經根本無從察知。因為敖包立的實在太多,祖先的痕跡,很快就消散了味道,只有老人口中的遠方,還有天地穹廬下的夕陽。

孩子們在羊油還沒真正膩肚子的時候,便放下了大骨頭棒子,一心想著出去牧羊遛狗。老牧羊人的故事還沒講完,孩子已經左耳朵出右耳朵進,壓根兒看不到祖先的福祉會不會在他的身上出現。

草原上的故事,只留在貴族人們的心裡,但是每當草原出現戰亂,貴族們便會與故事一同下葬,直到桑海桑田,曾經肥沃的草場變成了無邊的沙漠。新的貴族開始出現,繁衍生息。戰火如果沒有燒了三百裡的草原,恐怕瘟疫和鼠疫,會裹挾著生靈塗炭,慢慢侵略向四方。

巴爾喀什湖向西,除了一望無際的分割開來的小沙漠,便是圖蘭平原的接壤之地。嚈噠人與匈奴人在此地來回爭奪了不知多久了,或許從匈奴西征的那天開始……就已經開啟了轟轟烈烈幾百年的民族融合。

一個斜線切割的錫爾河,將匈奴與嚈噠隔絕在兩岸。另一條斜線切割,卻將嚈噠與薩珊王朝隔絕在兩岸。實際上北方的丘陵區和東方巴爾喀什湖一帶,雙方都曾在此地相互攻劾,相互扶持生存。而南方整個伊朗高原也是雙方互相融合,互相攻劾的地方。這裡一如漢王朝之於匈奴,雙方互有攻守,城鎮與遊牧的殺戮,始終蔓延在整個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包括東歐與君士坦丁堡。

草原的雄鷹,帶給薩珊王朝的,除了動兵數十萬,以整個匈奴西方所有部族的精銳攻擊嚈噠以外,還有結盟嫁女的訊息。薩珊王朝的王子,終究要與草原的雄鷹結合。

阿姆河與錫爾河,是整個圖蘭平原的精髓,也是整個草原與薩珊王朝意圖爭奪的目標。拜崇贊教給木杆可汗的第一件事,就是臨陣知兵,一合百萬!

十五路軍隊,各有安排,自古以來與中華的戰爭,讓他們學會了安排各路軍隊,軍隊之中各司其職。從曾經嚴密的前後左右軍陣,慢慢形變到臨陣用兵,各安其和的用兵之到。不過大抵上的陣線,還是處在左中右三軍之上。

中軍為最,中軍的行進退卻要有非常多的標準,比如行軍路上的草木車馬是否能有序透過,進退道路是否寬廣,糧草的道路是否能順利到來。派出去的軍隊是否能與中軍相互融合,又相互為犄角。進退是否符合當初的要求,要求之中是否能謀取進退之道。都是制約中軍前進後退的各種要求,一件事情的預期達不到,中軍便是廢軍。

中華自古以來能勝匈奴,在中軍安排嚴格,行事謹慎且迅速。進退如風,攻陳有度。衛青霍去病能長驅直入,很大一部分的因素便在於,能將軍隊拋出去,不失中軍的人數和氣勢,又能讓眾散兵與中軍相互溝通和搭配。達到一種散去則廣耳目,合則攻強敵的靈活多變。

廣袤草原之上,進則廣耳目,聽八方。攻則集重兵,發厚重,以多欺少。守則以武鋼車陣環節守備,以利弩節圓。退則以重兵

安尾,如行狼夾尾,如是而已。

十五路軍隊,安排縱然看似散亂,實際上卻處處針對要害。優在以此攻之,則嚈噠必不能守備,瞻前顧後,拆東補西,久而久之則會出現久守必失的情況。

中軍的鉗制十分重要,薩珊王朝與大秦帝國的攻守,拜崇贊也時常耳聞。進退的名將,大抵上都不懂如何利用中軍為勢。如同東方圍棋之中的虎口和棋眼的盤布,處處為亂,攻時不覺有敗,等到進退維谷之時,便會破綻百出,如果是有名望的老將軍在,定能等待時機,一招擊破。

而劣則在匈奴的軍隊結構之上,拜崇贊實在太老了,不足以在照顧四方家國的時候,同時安排軍隊的結構和部族的傾軋融合。

高車部的散落民族,茹茹的內附部落,實在太多太混雜。如果不暫時穩定內部,用小可汗制度,給予權力和草場。匈奴成國,必然會土崩瓦解。但是長此以往很容易出現問題,而且會出現不止一種問題。

拜崇贊的眼中,一直盯著冒頓單于的事例,他很清楚,想要做到冒頓單于的威勢,要解決的事情……實在需要付出太多太多了!

從丘陵區向南進攻的三路軍隊,實際上是部分白匈奴的軍隊臨時組成。不過此中暗藏著的,卻有阿史德部的精銳騎手三千人。目的在於將鹹海一帶的牧人全部趕走,同時又能沿著河流,抄撤嚈噠人的後路。東方在巴爾喀什湖一帶進攻的六路軍隊,則由阿史那燕都親自指揮。

而中軍的六路軍隊,則十分講求攻守兼備,不僅僅要將中軍的進退想明白,還要考慮沙漠與草原的合理行程。因為這六路軍隊,是正面戰場的最堅實的大盾和最鋒利的長矛。

嚈噠人能否實現抵抗勝利,就要對這六路軍隊進行強有力的還擊。雙方向上的軍隊,則透過決戰,驅趕,圍獵等方式,將鹹海與錫爾河下游,巴爾喀什湖和錫爾河的上游,帕米爾高原和南下天竺的走廊,全部拿下。

而後實現在河的北岸,對其軍隊進行徹底的隔絕與包圍。嚈噠人沒有城鎮,一妻多夫制,如此部落,會很難把握戰爭的律動,從而徹底敗下陣來。

更重要的則在於東方的戰場之上,也是拜崇贊最想讓木杆可汗用兵臨陣的最大考驗。南進的走廊,便是帝國大業的雄途。嚈噠人也時常透過此走廊,不斷向南進攻。不僅掠奪商道人口與土地,更重要的則在於中國古稱西域商道上的繁榮,握住這片土地,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一如狼群的進攻,從不肯輕易流露情感,從不願輕易暴露自己的獠牙。將部族的鮮血塗抹在面孔之上,安靜地等待敵人的退卻,從那驚慌的必經之路上,對敵人實施徹底的打擊。

一如武功之中的輾轉騰挪,上兵之法很難讓人讀懂,所有人都在推崇狼的精神,卻根本不知道,狼在團戰的時候,才會發揮最大的作用。退以誘敵,進以騷擾,以人之不欲斷人之許,以人之驚慌而擒人之命。狼的進退……足夠讓人研究一生。

有人生來沉穩,有人生來暴躁。天下的大勢,唯有一點不能變,便是鎮定自若。天崩地裂,巋然不動。日月星辰,唯我獨尊。故而拜崇贊教給木杆可

汗的第二件事情,便是冷靜。

行軍用兵,最忌諱魯莽。用兵之人,無外乎剛猛、魯莽、沉穩、堅守這幾樣。用兵臨陣多了,自然就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木杆可汗雄才大略,在拜崇贊看來,能安匈奴家國的,必定也數此人!

行軍用兵,中規中矩是一種境界,能打破常規又是一種境界。天底下的將領,無論如何帶兵,帶的是什麼兵,不分古今,不分中外,都是要講求用兵之道。用在何時,發在何勢,進以何攻,退以何守。

拜崇贊曾經唯一不明白的,便是東方帝國的人對於“師出有名”的過分迷信,到了現在他才明白,爭奪什麼,都要下定決心。有了決絕之意的軍隊,很容易適應各種環境,並且對著目的迅速做出各種反應。

東方之所以能在亂世之時不斷統一,最重要的便在於此。師出無名,打仗便散漫沒有目的。戰爭來臨,則動刀動槍,拿到就走,失去就急。來來回回動了幾百年的戰爭,傷筋動骨,舉措無能。

師出有名的軍隊和國家,則更容易投入更多的力量和心思,去營建一個更加有利於統一的條件,拓展整個世界的路上,更容易走下去。

而薩珊王朝與大秦帝國,則沒完沒了,甚至西去更遠的路上,這個國家甚至分成了好幾塊,股掌之間的攻劾,甚至不如一支兇猛的匈奴騎兵來的更讓人畏懼。

讓國家整個進退有名,國家的可汗鎮靜自若。何愁不能征戰四方,將整個世界,納入匈奴的國土之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拜崇贊挺著身軀,將整個草原的大勢一一告知於木杆可汗,而後側臥在臥榻之上,教會木杆可汗最後一件事,便是對東方帝國的態度和應對的舉措。

東方的國家,為何會在第一時間發現匈奴的崛起,又會為何會在第一時間便與之通婚,共同約定家國大事?(西魏帝元寶炬長樂公主先出嫁匈奴)

首當其衝的便是東方世家大族隻手遮天的本事,幽州賈氏,遍佈天下。其子孫遠走薩珊與察爾白乾(保加利亞地區),甚至與君士坦丁堡的人做貿易,更向西則不知其是否已經到達。

次之,則弘農楊氏、趙郡李氏、長孫氏都有人為匈奴王庭出謀劃策。看似確實在出謀劃策,實際上卻一直在監視著草原上的一舉一動。東方帝國的晦亂,在內部人看來……就是一種亂象,至於外部人看去。則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一種態勢,這等態勢……讓人有些畏懼,有些警惕。

拜崇贊起初並未將這些人當成太大的威脅,起碼是二十年以內最大的威脅。但是當他有一天,接觸到了一個青年在大漠馳騁縱橫的事蹟,聽聞這個青年的勇猛和謀略,甚至面對匈奴可汗,鎮定自若的那種態度,讓他有些疑神疑鬼。

趙烈的事情越做越大,每年組織的商賈,從薩珊帝國援引而來,甚至能將嚈噠人的興趣調動起來,整個國境之內,商賈之行,人寸步不擾。東西方……甚至匈奴國內的部民,都在邊境買趙烈所部生產的東西和生鐵。

這讓拜崇贊實在擔憂,他隱隱約約覺得……東方帝國,神秘莫測,縱然能親自接觸到他們的人,卻也如同隔著迷霧一樣,難以擇斷。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光陰之外7號基地
相關推薦
多元宇宙的見證者我是MC逍遙王全職武神穿成霸道反派的Alpha北朝奸佞南北朝之徵伐天下胡善圍我對自己的美貌一無所知祖傳技能穿越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