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謀算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李自成那邊,需要礦石鐵器時,著人手暗中送過去。我不便直接支援他,但此人會成大氣候,我們不必討好他,但一定要事前做好準備才是。”

“嗯,此事軍情處已經接手過來了。”

林文遠有點不大敢相信張守仁的判斷,李自成現在只剩下千把上,上個月還被賀人龍打敗過一次,損失不輕,現在張守仁就判定此人在未來比張獻忠更難對付,將會出現更複雜難言的情況,甚至看張守仁話裡話外的意思,葬送大明王朝的沒準就是這個現在默默無聞的李自成……這,實在太叫人難以置信了一些。

但張守仁在浮山軍中的威望是十足份量的,他的判斷也是一次沒有錯過,現在軍情處已經把很大的力氣放在河南一帶,而與闖軍的接觸也肯定不會中斷。

最少在未來一年內,浮山將會暗中支援李自成大量的鐵器,在這個年頭裡,就意味著更多的鎧甲和兵器,也意味著實力的迅速增強。

“也該叫朝廷上下諸公都明白,百姓不可欺。李自成貧苦百姓出身,現在亦不脫當年本色,比起羅汝才之輩強過百倍,有此人在,天下人才知道載舟覆舟的道理不是說著玩玩的,也是為後來人戒吧。”

張守仁現在已經不大擔心自己泯滅於這個時代,但他更擔心自己對這個時代的影響是惡性和反方向的。

最少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上,清朝統治再殘暴不仁的時候也是號稱吸引了前明教訓,一旦有水旱災害就會派出官員發放賑濟,終清朝一事,在皇子教育,太監管制,還有災害賑濟這三件事情上,確實是比明朝要強的多。

當然,這其中另有原因,也是兩朝的情形不同所造成,這也不必細說了。

“北方的情形,派出去的那個人叫什麼來著?”

“丁宏亮,是宏廣的弟弟,是個幹練的人才。”

“他,寫的行略不錯,估計也該有新的送回來了,一旦送到,不要耽擱,需立刻送我閱看。”

派人往寧錦一線,同時深入虜境,這是張守仁親自安排的一個重要的伏子。

北方情形,向來聽說的多,親歷的少。

崇禎十一年時,一路北上,經歷的東西叫張守仁十分感慨。

他現在對大局上有所猶豫,有介入的想法,也有置身事外的打算。

想介入,是因為不願大明在東虜手中吃虧太甚,在此事上,他有很強烈的民族情感。而想置身事外,則是因為大明在現階段已經爛在根子上,做一些事,為自己博軍功和做晉身的資本是可以的,而真正投入自己的全部力量,在尚未經營成熟前與東虜做殊死博鬥……他要真切瞭解到,北方的軍鎮,是否能最少助自己一臂之力,從山海關再到寧遠,再到錦州,到底朝廷動員的力量有無決心和戰意?

一切不瞭解的情形之下,光有聖意就叫他領全軍北上,那是絕無可能的事。

“請大人放心吧,此事交給宏亮去做,十分合適,他是我們最優秀的人才,一定會有叫大人滿意的東西送回來。”

“嗯,如此最好。還有,找一個得力的書啟官進來吧,我有一些要緊的書信,需要連夜書寫,加急送走。”

“這麼晚了……”

“不妨。”張守仁抽出腳來,自己擦乾,苦笑一聲道:“我的大舅哥,現在這個時勢,還遠遠沒有到我們能安享燕樂的時候啊!”

……

……

丁宏亮是在年前入的山海關,在看到那巍峨高聳,挺拔險峻的雄關聳立在自己眼前之時,他差點以為自己是在夢中,當著那雄關之時,他也唯有苦笑幾聲。

在京城與大量的糧車車隊會合時,原本以為是要出口外,然後從草原上繞道,經過土蠻和科爾沁部落等草場,繞道遼西,然後才抵達遼中地區,漫漫長途才算結束。

但經過通州、三河、玉田、豐潤、永平、撫寧,一路過來,就是在官道上行進,從京師出發時糧食就有二百輛以上,到達山海關時,糧車已經有過千輛之多!

每輛車,都用雙牛拉車,還有夫子幫著推車,都是健壯的漢子,一個個肌肉盤結,勁力十足的模樣,每輛車都最少拉著兩千斤左右的糧食,還有一些物資用油布蓋著,十分隱秘,連丁宏亮這樣的押送人員都不能靠近。

粗略算算,押送人員有過百,都是帶著武器的剽悍漢子,一個個都是眼神陰冷,身上帶有殺氣的居多。

出通州後,每人都是騎馬而行,騎術也都不差。

丁宏亮表現的不敢太出色,但亦不比誰差,按孫七的說法,這小二百的江湖刀客,足抵關外總兵官的二三百人的家丁,真打起來,反正誰也不懼。

但這一次僱傭這麼多好手過來,顯然是吃虧了。

孫七提起來,就是哀聲嘆氣,大叫不值。

原本是要走口外,從蒙古人的地界到遼中去,雖然現在是滿蒙一家,正經的蒙古部落不敢劫掠賣給滿清的糧隊,他們在飢餓難擋的時候,也指著這些糧食來救命,反正隨著清國幾次入關,所獲不小,普通的牧民家裡都可能有一兩個漢民當奴隸,有漢人的女人在大家的氈包裡暖腳,隨隨便便的也能提出幾十兩銀子出來,歷次出塞,搶的當然是值錢的東西,無非是漢人中的青年男女,還有絲綢和金銀,除此之外,什麼香爐銅盆之類的日常用具,也是見著什麼搶什麼。

倒是糧食,搶是肯定不成,只能是靠購買,好在有晉商在,有銀子就能買到糧食,所以歷來沒有部落公然搶掠糧隊,只有那些不分滿蒙漢的馬賊們,無視規矩,糧車遇著了也會被劫,僱傭江湖刀客,就是防著馬賊,孫七尋找的人手當然也得是膽大心黑,身手不錯的好手才成。

只是這一次不打口外走,直接走的是京師到寧遠這一條大道,名義上當然是打點過了,是用的往寧前諸堡運送冬春儲糧的名義,寧前堡墩眾多,屯田的軍戶和百姓有數十萬人,冬春之交時最為困難,每年朝廷都會有大量糧食送到寧前,這一路上,除了孫七帶的這個糧車車隊,其餘的糧隊也是絡繹不絕,沿途行進,倒也並不寂寞。

從京師到寧遠是九百裡,因是最要緊的軍國要道,每年沿途的官府都會調拔民夫加以修葺,所以道路情形還算完好。

過山海關時,看著老龍口等要緊關隘,還有那些飄揚著的大明山海鎮的軍旗,丁宏亮也是有心馳神搖之感。

這樣的雄關,除非是守兵主動放棄,想以強力破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有三萬兵丁把守各處關隘,縱有強敵二十萬,亦只能望關興嘆。

過了山海關,前二百裡便是寧遠堡,中間地帶是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火路墩,條石為基,修的十分堅固,二十裡內,便有一個可駐數十到過百人的軍堡,整個山海關到寧遠之間,墩堡眾多。

但沿途過去,並沒有象樣的堅固城池,在前幾年的幾次遼西大戰之中,數百裡方圓的數十萬漢民一遇戰事,或入關,或入寧遠,或躲入錦州,戰事之後,才能出城重複生產。

“這些墩、堡,似乎都被開啟過啊。”

丁宏亮發出感嘆和疑問,在他眼前,每過一個墩堡時,就能看到煙熏火燎的痕跡,仔細看去,墩堡都有從外部被強行開啟的痕跡。

一個遼西刀客橫抱腰刀,笑道:“小丁還是見識少,頭一回到關寧來吧。”

“是頭一回沒錯。”

“嗯,這些墩堡這麼小,大軍殺過來,誰敢守,幾十人守在裡頭,不被人當骨頭給啃了?我記得老汗尚在時那回來打遼西,沿途千里幾百個堡壘都是大敞著,誰也沒敢守在裡頭,當時老子看著前頭官兵跑,後頭大兵追,咱也不慌,推著小車假裝是包衣阿哈,白天裝著一車跟著大軍走,晚上就推回自己個家,那一陣子真是好生發……”

孫七也聽出興趣來,笑問:“劉六你家當年那三畝水田二十畝旱田,可就是推小車推出來的吧?”

“誰說不是?”劉六拍手道:“可惜咱好賭,幾年不到,又就是一場空。”

“哈哈,你這毛病不改,這一生也不得生髮了。”

一群人都是說笑起來,他們都是口外常走,遼西和遼中常去的刀客,對寧遠到瀋陽這一條線熟的不能再熟,隨便談上一陣也就夠丁宏亮大開眼界了。

劉六說的遼西一役是天命汗年間的事了,兩黃旗為主力,加上各旗抽丁,幾萬八旗兵只是試探性進攻,結果就把孫承宗花過千萬兩白銀和數年之功修築的防線打的七零八落,把四十萬關寧兵抽的找不著北,只知道望風而逃。

甚至敢逃就算本事大了,有一些軍堡裡有幾萬石糧,過千精兵,結果守堡將領率自己部下於路邊請降,然後立馬剃了辮子帶部下轉職成漢軍,跟著主子一起南下去搶自己的同胞和軍中同袍們,搶的還格外兇惡。

一路下來千里,清兵沒打過一場象樣的惡仗,所獲甲仗堆積如山,糧食數十萬,拆除毀損軍堡數百,召集了幾萬輛小車來推俘獲的軍需物資和俘虜的屯田漢民及降軍。

這一場仗後,明朝的虛弱和紙老虎的真面目被滿清徹底發現,遂有幾年後的入關之行。(未完待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光陰之外7號基地
相關推薦
南北朝之徵伐天下胡善圍我對自己的美貌一無所知祖傳技能穿越HP萬古帝婿九品家丁貼身家丁一代家丁終極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