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涼州勝景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眾人在黃河邊上又休息了一夜,天色微明之時,便出發往廣武郡城而去。

隨著眾人的前進,路旁的景象亦是在漸漸地變化著。越往前走,兩旁便越有生機。青翠的山野,溝壑分明,蔥鬱的田地。偶有一兩個小小的村落,也是雞鳴狗吠,熱鬧不已。果然是如傳聞中所說的一方淨土。李延昭看著暗自讚歎。

很難想象,在後世亦是以荒涼和人煙稀少的特點著稱的這片土地,在這個時代居然被治理的如此生機勃勃。雖然很大程度上,關中和中原的戰亂迫使大量漢族流民遷入涼州,也為此時的繁榮提供了客觀條件。但是不可否認,這片土地的治理者定然是一個賢明的君王,否則絕不可能把接納流民與百姓的安居樂業安排的如此井井有條。

李延昭心下讚許,轉頭便去問劉仲康所知的涼州的狀況。劉仲康道:“大約近二十年前,晉廷封張軌為護羌校尉、涼州刺史。張軌到任之後,發現涼州之地,鮮卑人屢屢反叛,盜匪之流橫行鄉裡。張軌遂聚集軍隊,對這些叛黨盜匪之流予以剿滅,斬首一萬餘級,平叛效果顯著,沒幾年,鮮卑有個貴族發動叛亂,張軌派遣了一員名為宋配的大將前往擊之,大敗鮮卑人,俘虜十餘萬人,斬獲無算。”

“皇帝得知,非常高興,便封張軌為安西將軍並安樂縣侯。他以姑臧為都城,並大肆修繕。適時曾有市井流言預言道‘天下方亂,避難之國唯涼土耳’。許多士子聚在一起說,涼州張刺史德行氣量不凡,莫非此話將預言在他身上。於是眾人敬服,張軌儼然成為了涼州之地的霸主。”

劉仲康解下水袋,喝了幾口,然後繼續講道:“永嘉初年,東羌校尉韓殺秦州刺史,意圖自立,張軌得知,便派遣兵馬準備前去討伐他。出兵之前修書一封,遣人給韓校尉送信,信中言道:‘今天綱紛撓,牧守宜戮力勤王。適得雍州檄,雲卿稱兵內侮,吾董任一方,義在伐叛,武旅三萬,駱驛繼發,伐木之感,心豈可言!古之行師,全國為上,卿若單馬軍門者,當與卿共平世難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韓校尉得信一觀,心中害怕張軌的威勢,亦對自己擅殺刺史的行為痛悔不已,便投降了張軌。張軌將此事告知南陽王。南陽王大喜,遂將皇上賜給他的劍贈給了張軌,並與之言:‘自隴以西,征伐斷割悉以相委,如此劍矣。’二年,王彌進犯洛陽,張軌派出軍隊打敗了王彌。沒過多久,又在河東擊敗劉聰。“

“京師一時人心大振,有歌謠道:‘涼州大馬,橫行天下。涼州鴟苕,寇賊消;鴟苕翩翩,怖殺人。’皇上大悅,欲進封張軌為西平郡公,張軌堅辭不受。彼時已天下大亂,各路諸侯擁兵自重,已少有聽從朝廷號令者,然張軌遣使朝貢皇帝,卻從未斷絕。皇帝欣慰不已,一再降詔慰勞。”

“及至京師陷落,張軌派去勤王的幾員將領俱是殉國。中州人紛紛逃避到涼州避難。張軌為了安置流民,設定武興、晉興二郡收容流民。不久秦王司馬鄴進入關中,張軌便迅速傳檄至關中,檄文說:“主上遇險,流落賊營,普天分崩,舉國喪氣。秦王司馬鄴天資卓越聖明仁德,神機武斷以應天時。世祖之孫中,秦王今為長者。凡我大晉之人,食糧之民,占卜取卦剋期效忠,光明險惡同心同步。應選擇吉日,奉尊秦王登基繼位。今日派前鋒督護宋配率步兵騎兵二萬,直抵長安,護衛天子,擊退左右之敵。後懷帝被劉氏弒殺,秦王即位,遣使至涼州,拜張軌為侍中、太尉、涼州牧、西平公,張軌又堅決辭謝。”

“這個涼州刺史,倒不失為一個忠直之臣。”李延昭聽聞劉仲康講了一通張軌的事蹟,不由讚道。

“後張軌病重,立子寔為世子。建興末年,晉帝內無糧草,外絕強援,劉曜日夜攻打,遂決定投降,臨降前下表給張寔,言張氏世代忠良,鎮守涼州,為朝廷的憑藉和依賴。今進君大都督、涼州牧、侍中、司空,承製行事,琅琊王遠在江表,決定讓其即位,今社稷倒懸,望張氏繼續盡忠輔佐琅琊王,若不忘主,宗廟多有倚重。”

“於是張寔亦馳檄天下,推崇琅琊王為天子。遣牙門蔡忠奉表江南,勸即尊位。而張氏仍自用亡帝年號建興。”言罷,怔怔地望著道旁蔥鬱的農田出神。

回想起自己在關中河南之地的所見所聞,李延昭亦確是感慨不已。一邊將千里沃土搞得人煙絕跡,而另一方卻將一隅偏遠之地經營得生機勃勃,高下立判。

眾人又行一日,便已近廣武郡城。一路上俱見道旁農田蔥蔥鬱郁,百姓安樂富足。眾人心中亦是燃起對新生活的希望。此時正是黃昏時分,落日的餘暉灑在郡城之上,為飽經滄桑的城牆鍍上了一層輝煌的金邊。

李延昭抬眼望去,見那郡城高約兩丈,未曾包磚,估摸著約是黏土混合米湯夯實而成。雖然簡陋,然而卻是修繕完好。內心對涼州的官吏評價不由又是高了幾分。

眾人在城外安搭窩棚,埋鍋造飯,卻是早有守門軍士見了之後報知郡城官衙。不多時便有一干官吏來到城外,與劉仲康相見,詢問了人口戶籍之類的情況。

劉仲康自去行李中取來了他當裡吏時期記下的全裡之中的戶籍冊子,之中詳細記載了各家人丁以及可從事職業之類情況。那一幹官吏見之大喜。他們帶著戶籍冊子迴轉郡城,對劉仲康言道稍待,城中會送賑濟糧與這些流民。

果然眾人在城外候了不過三四柱香光景。城中便出來了數輛滿載糧米的車。將糧食發下,又予眾人一批棉絮等禦寒之物,便又迴轉城去。眾人此前一個月在荒郊野外匆匆趕路。缺衣少食,受盡飢寒。何曾見過如此一般雪中送炭的噓寒問暖?感動之餘俱是紛紛落下淚來,紛紛對廣武郡城的官府讚不絕口。卸下糧米,眾人燒起了幾口大鍋,終於熬上了一鍋鍋濃稠的小米粥。

吃著一碗碗熱騰騰的小米粥,眾人一路的風霜疲憊已俱是不見,孩童的嬉鬧聲,婦人們的談笑聲又在營地中響起,重現了那種久違的生機勃勃。

李延昭滿足地一口一口嚥著濃稠的米粥。此前一路上吃了多少難以下嚥的糠菜糰子,好容易挺到了這個苦盡甘來的時刻,口中的米粥此刻分外的香甜。李延昭心想若是有一盤子榨菜下飯卻是再好不過了。片刻又啞然失笑於自己的貪心不足。

美美地吃完粥,李延昭毫無風度地連碗底都舔了個淨。李延昭終於切身體會到了為什麼封建社會時期中國的老百姓都那麼容易滿足了。在連年戰亂,遍佈著飢餓、病痛、乃至死亡的時期,能如同自己現在一樣吃上一碗濃稠的小米粥,是多麼不易的事。這時候的百姓,他們的願望都是那麼的樸素而卑微。自己和家人能吃飽飯,能夠好好地活下去,就使得他們感到滿足,甚至樂於為此去賣命。

劉季武抱著劉家的那個最小的孩子向他走了過來。小家夥手裡還把玩著李延昭送給他的那個玉觀音,愛不釋手的樣子。李延昭看到他,便笑起來,上去輕輕捏著他那吹彈可破的小臉蛋,道:“小家夥,吃飽了沒,米粥好不好吃。”

小孩子齜牙咧嘴地,似乎是李延昭捏痛了他,然後他想了想方才吃進嘴裡的米粥,點了點頭,奶聲奶氣地說:“好……好吃。”

李延昭笑了,看向劉季武。這個與他一般大的男子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他誠懇地說:“李公子,家父與我們都非常感謝你一路上的幫助與扶持。”

李延昭聞言愣了愣,連連擺手:“不不不,反倒是我才須感謝令尊的收留之恩呢。若是沒有令尊,我恐怕此時亦是荒野之中一具枯骨耳。感謝實在是不敢當了。”

“你雖然不曾提起,然而我知道,在隴西郡,為那幾位患病鄉鄰求藥的時候,你一定是用了自己的什麼值錢物事。否則說好的六千文診金,為何只用了我帶去的一千來文呢。”末了,他又湊近李延昭:“卻不知公子究竟是用了什麼物事?”

李延昭不由啞然失笑,亦是壓低聲音對劉季武道:“不瞞你說,我用的那物事,在我那裡並不算得多值錢,然而那掌櫃覺它可抵五千文。”李延昭倒也不算說謊,後世時候,那麼一個兩克左右的黃金飾品,也不過就兩千塊左右。視金價還可能會更便宜。若是綜合糧價及物價,大抵也就是這個時代一兩千文錢的光景吧。

劉季武卻是鄭重地抱著小孩子,向李延昭深深鞠了一躬:“不管公子用的是什麼物事,公子都是救了我等與近兩百鄉鄰一命,請受季武一禮。”

李延昭連忙上前扶住劉季武。感慨之餘不由得想起前世。自己尚且有親人,有愛人,有朋友。可是來到這個時空呢?自己真是一無所有。他想著想著便紅了眼眶。隨後他拍了拍劉季武的肩膀,道:“我已沒有親人,承蒙眾人不棄,待我如同鄉鄰兄弟。求醫問藥不過舉手之勞。還請再莫提起。”他揉揉泛紅的眼眶:“日後我與大夥俱是兄弟,望相互扶持,共患難,亦同富貴。”

劉季武受寵若驚,忙道:“那是自然。家父言公子必非常人,日後如有需要的地方,聽憑吩咐。”

二人攀談許久,見得天色已暗,劉季武自是告辭而去。李延昭亦是回到二壯幫他搭建的那個窩棚中,睡了來到這個時空後的第一個安安穩穩的覺。

次日,郡府依然派來了官員,找到劉仲康,商議眾人的安置問題。李延昭亦在一旁旁聽。郡府欲抽幾戶通曉醫術、木工、鐵匠的手藝人入府衙聽用,餘者遷至令居縣,縣府分與田地安居。

願入軍中為世兵聽用的,官府亦是歡迎云云。二人皆無異議。前來的官吏顯然對劉仲康非常配合的態度甚是滿意。劉仲康亦是趁著旁人不注意,悄悄塞了一袋錢與那官吏,直道:“郡府的父母官辛苦,為了自己這行人連日奔忙,一點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那官吏受寵若驚,推辭一番之後倒也便收下了。

眾人皆是歡喜,入郡府的幾戶手藝人家已打點好行裝,在一些官吏軍士的指引之下往郡城而去,餘下人等卻是不忙,郡府官吏言明日會安排眾人一同前往令居縣城。

見得眾官吏即將回城,李延昭忙趕上前去。找到了方才與劉仲康商議安置之事的官吏,緊走幾步對著那官吏一個長揖:“尊駕請留步。”

那官吏本來背對著李延昭,聽聞有人在自己背後喊道留步,回身一看,卻是見之前看到的那一個眉清目秀的年輕人,對著自己長揖到地。心下一驚,連道使不得。遂上前扶住李延昭。問道卻有何事。

李延昭從懷中取出一個緊緊捲起的紙卷,雙手奉上,對那官吏道:“煩請尊駕呈於此間府君案前,待得他日,延昭必有厚報。”

那官吏驚詫道:“此是何物?”

李延昭依然雙手捧著那紙卷:“尊駕展開,一觀便知。”

官吏依言展開,展現於他面前的,卻是隴西郡至此地間的地圖。不管山川河流,險隘峽谷,郡縣村鎮,俱是標註得清清楚楚。圖左側下首還寫著一行小字落款:“隴西河南地圖李延昭獻。”

“某便為你呈於府君!”那官吏鄭重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珠玉在側卿挽君心天定良緣錯嫁廢柴相公劍道帝尊英雄無敵之誰與爭鋒作為coser的我好難撿星星湘北的籃球少年重生之我是大仙尊驅魔人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