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五四 大風起(12)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趙寧眼中,大齊皇帝有些神思不屬。

對方明顯是在想什麼事情,而且十分緊要,極難抉擇,所以思考的格外認真,好像正處在莫大的糾結中。

直到他進門見禮,宋治才回過神。

那一刻,他察覺宋治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失誤,遂一下子收斂了所有思緒,變得面無表情,想要掩蓋心中所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唐郡王可知冀州、瀛州之事?”宋治問這話的時候,凝視著趙寧認真辨認他的表情,好似相信趙寧跟這件事有關係。

趙寧坦然道:“臣不知。”

宋治哦了一聲,以抓住了趙寧破綻的口吻道:“冀州之變的訊息經過了大都督府,唐郡王身為副大都督之一,竟然毫不知曉?”

趙寧更加坦然:“臣的確不知。臣今日休沐,並未去大都督府。”

宋治神色微滯,頓感顏面有失。明知趙寧要來,他要跟對方有所交鋒,可他竟然沒有事先瞭解對方的最新動靜,這是莫大失策。

自責之餘,宋治隱有些惱羞成怒。

可他剛剛一直在思考派趙寧去河北的利弊得失,根本無暇顧及別的。

勉力按下自從聽聞河北義軍有不少叛賊後,就有些控制不住的狂躁,宋治不動聲色的揮揮手,讓高福瑞將冀州、瀛州的事,給趙寧詳細介紹了一遍。

高福瑞說話的時候,宋治的手指一直在敲打扶手。

好不容易等到高福瑞說完,宋治幾乎沒給趙寧思量的時間,立即問:“唐郡王認為,朝廷該如何平定河北之亂?”

趙寧看了看陳詢、韓昭等人,目光在眾世家官員身上掠過,最後瞥了一眼高福瑞,這才不急不緩的回答宋治:

“回稟陛下,眼下皇朝局勢複雜,短時間內臣沒有萬全之策。不過軍國大事,想必宰相與諸位大人已有進言。”

宋治將趙寧的微小動作納在眼底,心頭不禁一沉。這時候趙寧跟陳詢等世家官員目光交流,代表著什麼不言而喻。

至於陳詢等世家官員的進言,那很簡單——請趙寧出山平亂。

到了今日這份上,殿中的世家官員說什麼,宋治已是完全懶得在意。但除了讓趙寧去平亂之外,他一時並無良策,故而只能先把趙寧叫來看看。

此刻趙寧的回答,顯得他跟陳詢等人有默契,知道至少是推測到,對方已經舉薦了他,故而明知故問、以退為進,想要攬下這個差事。

如果趙寧拒絕去平亂,亦或是態度不明,宋治心中的戒備或許會輕一些,但趙寧隱晦表達出想要去河北的心思,宋治就忍不住有了猜疑。

如果趙寧去了河北,是不是要趁機生事?或者明面上到處追擊亂軍高手,暗中進一步擾亂局勢?並且為眾世家爭取生機?

若是如此,宋治用趙寧,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宋治怒火如熾,心中狂躁愈發濃烈,奮力壓下,語氣生硬道:

“宰相等人的意見姑且不論,唐郡王是我大齊戰神,論軍略兵法,整個皇朝鮮有人及,若是你去河北,當如何迅速勘平禍亂?”

趙寧對這個問題早就準備,對答如流:“昔年百萬北胡悍卒攻勢如洪,都被我大齊皇朝正面擊潰,如今區區一些亂民襲擊幾個州縣,又何足為慮?

“若臣去河北,當直搗黃龍,擊殺強者擒拿賊首,而後禍亂旦夕可平。”

這個回答在眾人預料之中,以趙寧的修為境界,與皇朝目前缺糧的窘迫,這是最好的作戰之法。

但宋治見趙寧回答得乾脆果斷,卻是怎麼品味怎麼覺得彆扭,就好像對方一直等在那裡,專候走投無路的他送上門。

宋治煩躁不已,一團漿糊的腦海中,有什麼靈光乍然出現,讓他好似抓到了關鍵,卻偏偏一閃而逝,再欲細想已是無跡可尋。

他盯著趙寧問:“若朕讓唐郡王去平亂,唐郡王需要朝廷做些什麼?”

明面上,宋治是問朝廷該如何調配高手強者、州縣官吏、各地駐軍配合趙寧出戰,實際上,這就是詢問對方的條件。

趙寧應該有條件,譬如讓他暫緩對付各個世家,亦或者大事化小;再譬如表明身邊不能有旁人跟隨、掣肘,讓他可以放開手腳行事。

對趙寧的第一部分條件,宋治甚至都為趙寧想好了說辭:

國戰方休,外患未絕,內憂又現,當此之際,皇朝需要上下齊心,避免內部紛爭擴大,如此天下才能太平......

至於趙寧的第二部分條件,宋治萬萬不能答應,如果沒有帝室、寒門高手跟著監視,趙寧到了河北後,豈不是可以隨意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眾寒門官員聚精會神的看著趙寧,已經做好了趙寧獅子大張口後,他們立即出言反駁的準備。

但趙寧沒有這樣回應。

趙寧的回答非常簡單,且十分有力。

他道:“此戰之敵不過幾個宵小之輩,何須大動干戈?臣只要帶一兩個王極境高手即可。”

寒門官員們愣住了,許多人睜大了不可置信的雙眼:趙寧不僅什麼條件都沒有,還主動提出要帶一兩個王極境隨行?!

這不是請皇帝在他身邊安插眼線,監視他的一舉一動,避免他藉機做出不利於朝廷的事?

宋治同樣震驚,他怔怔打量著趙寧,幾乎以為自己聽錯。

他不是沒見過這麼懂事的奴才,但從未想過在眼前這種形勢下,趙寧還會如此深明大義!這已經不是忠不忠誠的問題,簡直是天真幼稚、愚陋不堪!

宋治看了看殿中大臣們,發現包括陳詢在內,眾世家官員要麼是驚詫失神,要麼是面如死灰。

宋治收回目光,嗓音有輕微變調:“唐郡王忠義無雙,讓朕大開眼界。”

趙寧的回答依然顯得那麼理所應當:“趙氏乃將門世家,抗擊外寇也好平定內患也罷,都是臣忠君報國的本分。”

這話聽在宋治與寒門官員耳中,就有深層含義:趙氏的忠誠毋庸置疑,只要皇帝能夠保全趙氏,趙氏願意跟其他世家劃清界限,忠心事主。

在寒門如日中天,世家衰落不可避免,且皇帝今日就要對世家大功干戈的情況下,這種選擇雖然看起來天真、軟弱了些,卻最符合利弊權衡。

但也有少數寒門官員不這麼想。

他們望著趙寧,回想起自國戰結束以來,趙寧與趙氏的種種作為,再一次印證了早先就得出過的,十分明顯的結論:唐郡王品行高潔,趙氏滿門忠烈!

這讓他們看趙寧的目光,充滿了敬佩與尊重。

......

宋治深吸一口氣,幾乎相信了趙寧的忠誠。

是的,幾乎相信。

也只是幾乎相信而已。

從他開始對付趙氏那一天起,他就不再相信趙氏的忠誠!

他很快就想到,趙寧這是在演戲,是在迷惑他。

眼下的形勢是,一應有實力的世家,幾乎都不願坐以待斃,在為了世家利益而戰,為何偏偏實力最強的趙氏,就甘願做個愚忠之臣,一心祈求憐憫?

如此軟弱的趙氏,符合在戰場上力挽狂瀾、大殺四方的形象嗎?

在世家都滅亡的情況下,趙寧憑什麼認為,趙氏就能得到保全?如果他真的如此幼稚,又是怎麼成為大齊戰神的?

故而趙寧那番暗示他答應保全趙氏的話,就是個幌子!

那麼,趙寧的真實想法是什麼?他的根本圖謀又是什麼?

如果趙寧有各種要求,宋治的懷疑還不會這麼深。

可趙寧今日的舉動,看似再正常不過,完全符合一個完美忠臣的所有要素,但問題就在於此——世上有完美的忠臣嗎?

再是流芳百世的忠臣,終歸都有所求,或為榮華富貴,或為光宗耀祖,或為青史留名,或為理想抱負,或為家族大計。

誰會單純的圖個“忠”字?

倘若趙寧真的愚忠,剛進大殿的時候,就不應該去看陳詢等世家官員。因為心中沒別的東西,就不必也不會在乎別人。

但他看了。

既然趙寧看了眾世家官員,最後還暗示自己只在乎保全趙氏,這便是矛盾。

趙寧真正的圖謀是什麼?

宋治轉眼就有了答案。

趙寧跟趙氏想要的,是一個忠義高潔的形象!

有了這個形象,便能收穫天下民望,等到趙寧去了河北,就可以利用這種聲望,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河北亂民雖然鬧出了不小聲勢,終究實力有限,最重要的是群龍無首,缺乏一個足夠有威望的領頭者,難以達到四方豪傑雲集景從的效果,縱然一時得志,到底難成大事。

而趙寧無論過往功績、今日地位,還是品性聲望,亦或身後的家族實力,都是想要成就大事、不被朝廷迅速剿滅的河北亂軍,最期待、最理想的那種首領!

趙寧若是去了河北,極有可能收服這些亂民軍隊!

一旦趙寧做了亂軍首領,便能用“為黎民百姓解倒懸之苦、為大齊皇朝清君側”這樣的大義口號快速壯大隊伍,進而席捲河北州縣,乃至顛覆河北大地!

甚至是配合河東軍直逼燕平!

想到這裡,宋治一陣心驚。

同時也豁然開朗!

照這樣看,趙寧一開始看陳詢等世家官員的意思,其實是在暗示他們寬心,告訴對方無論他接下來做什麼看似不合理的舉動,都不要跳出來壞事!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怪不得趙寧之前願意放棄鄆州軍兵權,甘願在燕平做個閒王,怪不得在世家們暗中襄助魏氏的時候,趙氏會無動於衷置身事外。

這都是為了養望!

是為了不背上勾結叛逆的汙點,是為了可以號召天下百姓的忠義之名!

念及於此,宋治背後冷汗直冒。

既然趙寧抱定了造反的意圖,那就不在意身邊有王極境高手監視。

這既能迷惑他迷惑眾人,讓朝廷對他疏於防備,方便他行事,又能在必要的時候,以絕對實力殺掉這一兩個高手,向亂民大軍遞交投名狀,獲得亂民大軍的信任與擁戴!

原來趙氏並不是沒有行動,而是一直在行動!

他們先前之所以沒有參與明面上的風波,不過是因為時機未到,暫時韜光養晦而已,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一個可以厚積薄發的良機!

而現在,這個不二良機到了!

比起魏氏的率先舉事自陷困局,比起其他世家的勾結叛逆揹負罪名,趙氏的手法高明了不知道多少倍,成事的機會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宋治如見百鬼夜行,驚得雙手顫抖、呼吸節奏失常。

這就是第一世家的老謀深算?

這就是大齊戰神的兵法韜略?

還當真是恐怖異常!

差些就讓他們得逞了!

他猛然抬頭,緊緊盯著趙寧,目光裡霎時充滿殺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一人得道超能力者齊木晴天的樂園浴火重生之第一狂妃帝御仙魔封仙鎮魔科技帝國從高分子材料開始穿越從遊戲開始神話是怎麼煉成的我可能是個假道士死在火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