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五千字補償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趙戎瞧了幾眼這行字,又看了看卷面的其他地方。

一片空白。

後面幾張卷子也都是空卷。

這應該就是唯一的壓軸大題了,佔卷面分值超過一半,也是與其他同窗拉開差距的地方。

趙戎點點頭,喝了口攜帶竹筒裡的清水潤潤嗓子,開始破題。

這道題很有意思,不管是題目, 還是出題人。

按道理,學館大考的卷子一般都是模板印刷,前面的試策題都是統一的公模字型,唯獨這道試策題,卻是保留了原出題人隨性潦草的字跡。

趙戎估摸著應該是墨池學館請了書院內某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出的題。

趙戎倒是曾聽晏先生說過,儒家書院內,在一眾‘先生’之上,與山長一人之下, 還有一級特殊的存在, 名為‘六君子’。

他唯一所知的,是現任的主管內外務的袁副山長,和墨池學館老祭酒,就是其中之二。

這道題說不得就是某位‘六君子’大老題的字。

書院原封不動的印出來了。

不過老先生可以隨手出題,他們學子卻是不能隨手作答。

幾息內,趙戎腦子轉的極快,手也沒閒著,指間飛速轉筆,這是以前學生時代的習慣,周圍偶爾抬頭瞟見的幾個考生,是看的一愣一愣的,眼都花了,總擔心趙戎手上這只筆飛出來砸到人。

他們還目光期待的看去看向前方監考的胖先生,期盼他管一管,可惜那位微胖的老先生看起來比某位趙姓考生還不靠譜,坐那兒手背撐著頭, 白眉低垂, 昏昏欲睡。

趙戎並沒有發現了他的隨手轉筆影響到了場上幾個有某種強迫症的考生。

眼下這道題,讓他覺得有趣。

經義的試策題普遍分兩類,這道很明顯是‘修身題’,但是並不比專業性更強的治國題好答到哪裡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眾人皆有餘我獨遺’這句話,若是趙戎沒記錯,儒家十三經裡並沒有。

它是出自《道經》!

若趙戎又沒記錯的話,這句話在《道經》內的原文應該是: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趙戎頷首輕語:“有意思。”

儒家學院的試策修身題,竟然是考道家的聖人言。

所幸趙戎與大多數學子不同,不敢說通讀百家諸子,但是對於和儒家隱隱並列的道墨二家,他是一向十分的感興趣,私下裡花費過不少時間研習,甚至當初在終南山,還能當著數十萬人的面辯贏一位道家君子。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比道家君子還要專業,而是憑藉著前世記憶的優勢,他在某一些道家思想上的理解,十分獨特超前。

另外,道經他也是熟的不能再熟了,‘清靜’與‘無為’兩道東來紫氣就是出自玄黃界第一本《道經》。趙戎得到之後,自然是興致勃勃的又去翻讀了幾遍三千言《道經》, 猜測著還會有什麼有趣的字句幻化成了東來紫氣。

所以眼下這題出的確實挺符合趙戎胃口。

“也不知是哪位先生……”他眼眸亮亮,有些好奇。

不過,這個獨闢蹊徑的出題固然體現了那位不認識的出題的老先生學貫百家的氣魄,但是同時也對答題的考生的眼界與知識涉獵面要求十分之高。

趙戎估摸著,此刻考場上和他一樣看到這道題的學子們,應該大多數正在犯迷湖,說不定還在滴咕……咱們儒家十三經裡面有這句話嗎?這到底是出自哪的?聖人們都是話精嗎成天‘曰曰曰’整出來這麼多屁話?

估計只有少部分像魚懷瑾這樣通讀儒經的,或是對道家典籍有涉獵的學子,能察覺到不對勁。

不過也可能……不少考生壓根就沒趙戎想的這些疑惑煩擾,直接把它當作沒讀過的儒家經義裡的聖人言,反正聖人的話這麼多,只要不是罵娘,能說出什麼都不意外,然後直接‘活學活答’了。

然而在試策中,理解錯題目的出處,必然會忽視了出題人的考察意圖,偏離答題的正確方向。

短短十息內,就審完了題目。

伏桉的趙戎戰術後仰了下,活動下筋骨。

什麼叫學霸破題。

趙戎嘴角勾起一道自信的弧度,同時抬頭觀望了下四周,想看看其他人對這道題的反應,然而卻發現……他似乎寫的太快了,大部分學子們好像都還在寫第一面的帖經斟詞酌句中。

這……本公子有點寂寞呀。

然而接下來,趙戎很快就發現了他的轉筆好像不小心影響到了旁邊的幾個學子。

後者投來或幽怨或不滿的眼神。

趙戎默默停下了指間轉動的筆,略微歉意的笑了下,繼續低頭,安靜答題了。

理解了題目的出處與含義後,現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破題。

並不是說題目是‘眾人皆有餘我獨遺’,你就直接以它做標題,全片復讀它的含義。

這種直接無腦用的行為,是下下之舉,改卷的先生們給分都是看心情。

所以現在趙戎要做的,就是思索出卷人給出的這個命題,結合自身思考,另起兩三句精煉濃縮的短句,作為文章的起首兩句,也是作為接下來全文的中心提綱。

這一點,也被稱之為經義試策中的破題。

不同水平的儒生,破題的深度與角度不同。

根據趙戎以往觀察的經驗,最主要的,還是要命中題目背後的出題人心中的喜好與傾向。

所以,經義的試策題,就和趙戎前世的某些命題作文一樣,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要‘拍’出卷先生的馬屁。

但是光拍對馬匹,至多只是中上之策。

而真正的上上之策,是在方向正確之餘,再多一些讓出題人眼前一亮的新奇觀點,然後輔左精彩的文筆,最後在來一手整齊漂亮的字跡,那就能做出一篇當之無愧的按習慣會被全學館傳閱的滿分試策文。

理清了這些,趙戎開始破題。

眾人皆有餘,我獨遺。

表面理解上,好像是說‘我’不如眾人,‘我’像個愚人,是一句自嘆。

但你可千萬別傻乎乎信了。

被罵了都不知道。

用腳拇指想想都知道,道家聖人是在謙虛啊。

簡單點,你只要把他的話反著聽就行了。

其實他想說的是,真正的愚人是你們,是你們不如他。

這就像‘眾人獨醉他獨醒’一樣。

你想啊,一個聖人拿去和一群世人相比較,當然會顯得他格格不入,顯得他像個愚人笨人。

他後面說什麼‘我愚人之心也哉’,你也別信,而且注意,他說的是‘愚人之心’,不是‘愚人之行’,聖人沒有做愚蠢的事,而是有一顆與眾人相比顯得愚蠢的心。

妥妥暗誇自己,曲高和寡,在渾濁世間顯得愚蠢了。

若是理解了這一點,算是明白了一半。

剩下來要細究的關鍵,就是什麼叫‘有餘’,什麼叫‘若遺’。

聖人他的‘若遺’肯定是好的,眾人的‘有餘’肯定是被他老人家否定的。

眾人與聖人之間相差的到底是何物,以至於讓前者顯得‘有餘’,後者顯得‘若遺’。

這二者到底又是指什麼,這短短九個字裡並沒有明確的說出來。

但是趙戎很容易便想到了答桉。

道家道家,聖人擁有的當然是‘道’,而眾人缺‘道’。

趙戎又想起了他所認識的道家君子陶淵然,他地位尊貴,卻終日布衣草鞋,生活寡素,只有些基本用品。

所以這個‘道’還引起了一個表面的現象,那就是有道的聖人孑然清貧,而無‘道’的眾人富足有餘。

所以《道經》裡聖人這句話的含義大致是:眾人都富足有餘,唯我卻孑然清貧,我的心真是愚昧貴乏啊,與眾人相比顯得混混沌沌的。

想明白了這些,再回頭看這個命題,趙戎頓覺醒悟開朗,靈思萬千。

並不是說他贊同得道成聖就一定就要生活簡樸無欲無求,而是透過了這些表象看到了其中所蘊含的實質的‘道’。

眾人為什麼有餘,因為他們的慾望多,所以追求的多,得到的便也多。

然而,這些都是多餘的東西!

而聖人直視本心,不多追求,只取所需要的一物,夠用足矣。

所以,他顯得好像什麼東西都沒有一樣,在‘什麼都有’的眾人眼裡,聖人沒有‘得到’這些東西,那就相當於‘遺失’了它們一樣,是愚人。

但是……

“眾人何其愚蠢。”

趙戎嘆息一聲。

他又想起了前世的那個世界。

有的人衣櫃裡有一千件昂貴漂亮的衣服,都是他喜愛的,然而他每次出門都只能挑選其中一件,挑來挑去,大半個時辰才能出門,並且不管最後選出了哪一件,出門後總會遺憾衣櫃裡沒選的其它衣服;

有的人與時俱進的買了一大堆電子設備,都是效能強悍的好東西,然而他每回只能玩一樣,每日好不容易抽出一次空閒時間,卻要在一大堆好玩的裝置裡面,選出一個最好玩的,久而久之,桌上又被更新的新品填滿,很多沒來得及玩的嶄新裝置就被丟到了一遍吃灰;

要這個要那個,最後才發現很糟糕,都得多餘的東西。

並且再難復少時只有一套衣服穿,每日只穿它出門耍時的隨意無憂;再難復少時讀書躲在被窩裡,手上只有一臺某個按鍵失靈了並且容易卡頓的電子設備衝浪時的快樂與不倦。

所以,長大後得來了很多很多少時心心念念的東西,他們這到底是幸福了,還是痛苦?

趙戎心中輕念:

“所以,‘我若遺’就是道家聖人的道,眾人是要‘日增’,而聖人是‘日損’,損之又損,損到什麼都不要了,在眾人眼裡像是遺失了很多東西一樣,但他卻還是能正常生活,安之若素,這恰恰又代表他其實已經什麼都有了,東西全部夠用……原來之前損去的東西,都是多餘的啊。”

他輕輕搖頭,“所以道家聖人無為,不求不爭,遺失了所以東西後,得到了真我……這就是這句話的完整內涵,只要圍繞它的思想破題皆可,嘶我好像又可以用‘無為’作答……”

趙戎話語忽然一頓,沉默下來。

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卷面上‘眾人皆有餘我獨遺’這八個精神氣十足的潦草字。

“這位出題的老先生想考的…真的是道家的真我與無為嗎?”

自語的儒生安靜了好一會兒。

落筆聲、磨墨聲、翻卷聲碎碎細細交織的考場上。

趙戎坐在後排靠潭水的位置,緩緩轉頭看了看平靜無波的碧潭。

他輕輕搖頭。

“這又是一個陷阱,是出題人用來針對我這類熟讀百家經典欲取高分的學子的陷阱,這個素未蒙面的出題人確實是出了一道《道經》裡的題目,但他是一位儒家先生,而我也是儒家學子,他必不可能支援道家思想,我也並不能用道家學說答題,否則就是著了道了。”

趙戎心裡默語一聲,“所以出題人的本意很簡單,他確實是博覽群書,遍觀百家,因為欣賞《道經》裡的這句話,覺得大善,於是不拘一格的拿來出題了,但是他的欣賞與認為的大善,必然不是其中所含的道家思想,而是……融入了我們儒家思想後的理解。”

徹底破題,趙戎恍然大悟,他暗罵一聲“老狐狸真狡猾”。

“差點落入了圈套,不過還是抱歉,本公子也來到了大氣層。”

趙戎輕笑一聲,微笑捏起毛筆,一手託著腕袖,開始下筆。

只見他在卷上首行寫出破題語: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為何寫它?

試問道家聖人損之又損,損到幾乎什麼都沒有,他求的是什麼?

求的是‘一’!是什麼慾望都剔除後,僅剩的唯一的‘一’。

所以聖人的‘我若遺’,其實是‘我若一’。

這道奇詭試策題的出題人欣賞的就是道家聖人這種求‘一’的修身之法,而不是欣賞道家的‘一’。

道家聖人求的這個‘一’是什麼?

是寂寞無為。

那麼儒家聖人呢?

自然是正心有為。

趙戎若是沒有看破這一點,寫‘大老說的對呀對呀’,然後傻乎乎的往全盤贊同道家聖人與他的‘一’這個方向答題,那就是茅坑裡點燈。

所以趙戎準備用‘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破題,贊成道家聖人‘若遺’的修身法,但卻旗幟鮮明的站儒家的‘一’。

它大致意思是:

在下確實在個人生活這些方面損之又損,無為不爭,像個愚人,但是在‘天地立心生民立命’這等天下大事上,不可不為,傾力有為!

因而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趙戎突然取過塗改工具,將這句話塗抹去了。

“不善,太過寬泛,不夠亮眼……有了!試試這個。”

他換了張多餘備份的新答紙,重新提筆寫道: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有道正焉。

頓筆。

趙戎仔細看了眼,想了想,忽然又將這答紙折起,作廢。

“還是不善,太過直白,不夠出彩。”

他嘴裡唸唸有詞,微眯著眼,邊若有所思,邊隨意掃過前方瞌睡的胖先生與周圍正剛剛閱讀完試策題紛紛面露憂難色的考生們。

最後,趙戎眼簾頓開,迅速伏桉,在嶄新的答卷上筆走龍蛇。

這一次,他也只寫了寥寥八字的破題詞:

簞食瓢飲,不憂反樂。

出題人用《道經》中聖人言,那他也用儒經中的聖人言。

破題詞出自某位聖人典故: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眾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你寫道家聖人與眾人,一遺一餘;本公子也寫儒家聖人與眾人,一樂一憂。

而且破題詞還是精妙典故。

這波呀,是四個二帶一對王,絕殺!

趙戎會心一笑,領頭最難的破題詞完畢,猶如畫龍點睛,接下來的‘描繪龍身’,他輕車熟路,筆走游龍。

約莫半個時辰後,趙戎全部寫完,收工。

卷子從頭到尾檢查了遍,確定沒有錯別字後,趙戎擱在一遍晾墨。而他則直接收拾起了東西,準備走人。

直至此刻,距離開考才過去大半個時辰。

而作為主課的經義考核,時間才過去不到一半,整座學館從甲到癸十個考場,未有一人屁股離開凳子,六堂學子們,饒是其中庚字場裡最受矚目的魚懷瑾也是全神貫注,面對最後一題都正在焦灼的構思破題……

然而某人已經開始在煩惱怎麼離開了。

……

————

PS:昨天傍晚睡過頭了,凌晨才昏昏醒來,對不起兄弟們,為你們肝五千字補償昨日欠更!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校花的貼身高手絕品篇[綜]換種姿勢去破案妾本驚華:極品戰神,請自重!騎士的野望全家穿越到古代超兇女友找上門調頻魔法系統秘密富豪夢境擺渡人我復活成了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