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三三 琴聲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書友問起新書的名字,這個也沒什麼好保密的,名字叫《天可汗》,希望朋友們繼續支援西風哦,新書會有長進的。

……

……

秋風一起,天氣該越來越涼了。西北的風乾澀,酒也燙喉,身穿緋|色長袍的楊鶴仰頭飲下一杯當地的酒,眉頭頓時一皺,“啊”地哈出一口氣,說道:“這酒,夠勁。”

桌子旁邊就坐著兩個人,還有一些文官武將都站著,看他們兩人喝酒。坐著的除了楊鶴,還有六十四路義軍盟主“不沾泥”張存孟,長得五大三粗,皮膚黝黑,滿面虯鬚。

張存孟笑道:“楊大人可知道我為什麼叫不沾泥嗎?”

楊鶴饒有興致地問道:“為何?”

“不沾泥,不用下田幹活唄……”張存孟哈哈大笑。旁邊的文官武將也是忍俊不禁,一陣鬨笑。

張存孟又道:“你們讀書當官,自不用沾泥,咱們從小就沒機會讀書識字,想不沾泥只能上山提著腦袋玩命。”

眾人笑完之後,聽到這句話,都不由得搖頭,心道朝廷調大軍對付朱由檢是必要的,如果光是這個不沾泥,就真有點小題大做了。

楊鶴微笑著看著張存孟道:“都是玩命,就是怎麼玩的問題。”

張存孟想了想道:“楊大人這話我卻是沒聽懂,讀書人說話就是拐彎抹角的……算了,閒話不說,咱們說說正事,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您可是答應了我的,不傷兄弟們性命,給條路走。”

楊鶴道:“百姓反抗官府揭竿而起,大多是被逼無奈,只要有心歸順,本官從來不會趕盡殺絕,你問問眾位便知,老夫在朝裡一向都是主張以撫為主,以剿為輔,最重要的是解決民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反叛……但是老夫要把話說到明處,老夫是朝廷的官,就要遵從朝廷的命令,我答應了你沒用,是不是要治你們的罪,還得朝廷說了算。”

“楊大人!”張存孟一拍桌案,震得酒水四下飛濺。只聽得“唰唰”一陣響動,周圍的五官立時拔出了佩劍。

“少安毋躁。”楊鶴鎮定地舉手制止住身邊的人。

張存孟道:“十天前楊大人說得好好的,答應了的條件,現在又反悔?當官的豈能言而無信?”

旁邊的文官心道,咱們對叛匪什麼時候言而有信過?

楊鶴不動聲色道:“老夫當時就說明白了,是老夫答應你,如果朝廷讓老夫處置,我們自然會按照事先說好的做,說到做到,但是朝廷如果另外下來詔令,難道老夫要抗旨,啊?老夫並非言而無信之人,話說到明處,就這麼一個理,你不沾泥要是覺得不值得冒險,今天老夫不會難為你,你且回去,收拾軍械咱們來日戰場上見!”

張存孟的一張黑臉的神色變得十分難看,這個楊鶴是棉裡帶針,不說狠話,但是態度卻是透著強硬。現在別說打不打得贏的時候,延綏地區的糧食都被收颳得差不多了,再不達成和解,餓也餓死了,所謂和談實在是無奈之舉,要不張存孟也捨不得手下的幾員大將。

楊鶴坐得穩如泰山,淡淡地問道:“如何?你要想明白了,不投降,早些決戰,老夫奉陪,要投降就回去叫人交出兵器,撤出工事,聽憑朝廷處置。”

張存孟回頭看了一眼後面的將帥,他們也是六神無主地看著自己,張存孟猶豫不決地說道:“楊大人會給咱們一條生路?”

楊鶴道:“這麼多同僚在場,老夫豈能說話當成兒戲?如果是老夫說了算,你們絕大部分的性命無虞,最好是歸農。”

張存孟猶豫了許久,最終還是答應投降,臨走時用複雜的眼神看著楊鶴道:“楊大人,我手下幾萬兄弟的性命,可都在你手裡。”命運交到別人手裡,實在不是什麼感覺好的事情。

楊鶴只是輕輕點點頭,喊了一聲:“送客。”

不沾泥等人剛走沒一會,就有軍士來到楊鶴的大帳稟報道:“稟軍門,朝廷來人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鶴急忙把烏紗帽戴到頭上,整理了一下衣冠,帶著一眾官員到轅門迎接。來人是一隊黑衣服的憲兵騎士,中間還有個戴著帷帽的女人,應該就是玄衣衛的使者,大乾朝以來,出外傳旨,基本都是玄衣衛幹的活,平常太監反倒不怎麼出京師了。

來者的頭領雖然是個女人,但代表的是皇帝,楊鶴也無不恭敬地行禮道:“下官楊鶴,恭迎上使。”

張問朝用女人參政,是由於皇后的影響,在某些方面自然比不上太監好使,但出來時倒比太監受人歡迎,因為玄衣衛的女人大多身材模樣都不難看,而且說話時也比較和氣。這時那玄衣女人做了個扶的動作,聲音清脆地說道:“楊大人久在西北邊陲之地,辛苦了,皇上傳旨的時候還念想著楊大人呢,希望您早日結束戰爭,回到朝廷君臣相聚。”

就算楊鶴久在官場,老奸巨猾,但這樣的話人都愛聽,他聽了心裡也是一暖,忙作哽咽道:“老臣讓皇上牽掛了。”

玄衣女人又說道:“這是內閣票擬,皇上硃批的聖旨,只說給楊大人及重要人員聽,我們進去說?”

“好,好,上使請。”楊鶴忙讓到一旁,讓憲兵隊走前面。

走進大帳,玄衣女子直接走到正北方,輕輕咳了一下清清嗓子,用莊重的口氣道:“聖旨,傳諭兵部侍郎三邊總督楊鶴。”

楊鶴及其幕僚部將等人全部伏倒在地。這時玄衣女子才念道:“匪患荼毒地方,民生苦久;叛匪又勾結前朝餘孽,犯謀逆大罪,按律罪無可恕。經內閣大臣商議後,以為匪患不予徹底清除,難得太平。朕又聞除惡務盡,馭世之大權,故令楊鶴蕩平匪巢,所有叛匪及僕從就地處決。欽此。”

“楊大人,接旨吧。”

楊鶴怔了怔,忙雙手舉到頭頂喊道:“臣接旨,謝恩。”

玄衣女子將聖旨放到楊鶴的手上,說道:“楊大人請起吧,我的使命已完成,就此告辭。”

楊鶴道:“上使旅途勞頓,何不在此休息幾日再啟程。”

“不必了。”

楊鶴等人出門送走了使者,回到大帳時,一眾幕僚部將都聚了進來,七嘴八舌地問道:“皇上這是要殺掉所有叛軍麼?”

“豈止?”楊鶴看了眾人一眼,指著聖旨道,“剛才念聖旨的時候你們沒聽見,有句話‘蕩平匪巢’,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

楊鶴深吸了口氣,說道:“整府的人,無論男女老幼……殺!”

眾人皆盡沉默無語,過了一會,一個將領才說道:“軍門,不沾泥這會應該準備交出兵器投降了,要不要派人通知他朝廷的意思,以免失信於人。”

楊鶴默然許久,回頭看了一眼上座後面的四個字,左邊掛著“忠孝”二字,右邊掛著“仁義”二字。他想了想說道:“通知叛匪?打仗就會死人,老夫怎麼向戰死的將士交代,怎麼向朝廷交代此事?你們都聽好了,從現在起到接受叛匪投降,誰也不準洩露聖旨一個字,違者軍法處置,替戰死的兄弟抵命!這怎麼叫失信,老夫已經有言在先,一切皆聽朝廷旨意,何處失信了?”

“末將等遵命。”

……三日之後,不沾泥以下數萬叛軍從城池和工事中撤了出來,交出了兵器,正式向朝廷投降。官軍將他們集中安頓到險要之地,調重兵看守,這才宣佈聖旨。

官兵衝進延綏城,將裡面的平民也押了出來,一時哭喊哀嚎聲驚跳動地,飄蕩山谷。

楊鶴坐在大帳中,聽著遠處傳來的哀鴻,對部將們說道:“處決罪犯時,不得做虐|待,奸|淫,*之事,違法者斬!”

無數的人被用繩子拴在一起,成排成列地押送,有放下武器的叛軍,也有平民婦孺,有的人破口大罵楊鶴是不講信義的小人,有的人只顧哭喊。遠處的槍聲一陣陣地響起,每一陣槍聲,都有無數的人命喪黃泉,塵歸塵,土歸土,他們將就此被掩埋在地下。

在這樣的悲慘的情景中,楊鶴在大帳中竟然彈起了古箏,琴聲中,許多官兵都回首遙望大帳的方向。

一個幕僚走進大帳,諫言道:“軍門,此時鳴琴恐不合適。”

楊鶴淡然道:“有甚不合適?王師是皇帝手中的劍,皇上讓我們殺誰,就殺誰。不殺自然好,但皇上是萬民君父,皇上說應該殺,那殺也是忠孝仁義……明白嗎?”

幕僚搖搖頭道:“卑職不明白。”

“等你明白的時候,就該升官了……傳令羅都統押運糧食,安排好明天要處決的人,晚上給頓飽飯。”

“是,軍門。”幕僚搖頭嘆息了一聲。

楊鶴隨後也走出大帳,此時天色已漸漸暗淡下來了,槍聲也稀疏了些,空氣中飄蕩著一股硝煙味和血腥味。

帳外的將領都向楊鶴執禮道:“末將等拜見軍門。”

楊鶴站在那裡怔怔地說道:“要讓人死得明白,他們或舉兵與君父作對,或資敵叛國,有罪自然就要承擔代價。”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快穿黑化愛上白蓮花補習之王宋朝沒事武境聖尊儒俠大明烏紗宦海爭鋒造化玉碟逆鋒武定江山
作者西風緊其他書
大魏芳華 十國千嬌 大明春色 大明烏紗 奉天承運 天可汗 平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