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真假古董的密碼(1)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我萬沒想到,在這個預計供奉著盧舍那佛的地方,居然不是寺廟,不是佛龕,而是一座關帝廟。

只是這關帝廟,看上去說不出的古怪。木戶加奈抓住我的胳膊,喃喃道:“這樣的建築風格,我好像在哪裡見過……”經她一提示,我很快注意到,這座迷你關帝廟,在各種細節上都顯得與眾不同。比如它的紋飾與簷角龕前的曲度很大,牆沿裡都塞滿了斷面齊整的菇莎草,看上去嵌了一條棕紅色的飾帶——這很接近藏區的廟宇風格。

我湊近兩步,看到那尊關公銅像,雖然衣飾穿著還是漢地風格,但腳踩著的壇座,卻是一朵曼荼羅花。一看到這花,我心中一驚,連忙讓木戶加奈原地等著,然後繞到這半廟半龕的背後。果然,在廟龕的背後,我發現了一座已然倒塌的石刻經幢,不過幢頂、幢身和基座三節還算分得清楚。

經幢這種東西,是唐代中期出現的。當時的人相信經幢裡蘊涵著無邊佛法,可以避邪消災,鎮伏惡鬼。這經幢有一個八角形須彌座,幢身可見曼荼羅花的紋飾,顯然是密宗的東西。

也就是說,這是一座密宗風格濃厚的廟宇,裡頭供著一位關公。

我忽然有一種電視換錯了臺的感覺,《射鵰英雄傳》裡的黃蓉跑到《上海灘》,去跟許文強談戀愛。

我愣了愣,忽然想到,按道理經幢上應該都有立幢人的姓名,急忙蹲下身子仔細去看,發現刻字已經沒了,只能依稀看到一個“信”字和下面“謹立”二字,其他資訊都付之闕如。

上面只有漢文沒有藏文,這可以理解。如果這關帝廟是跟武則天的玉佛頭屬同一時期產物的話,在那個時候,藏文剛剛誕生沒多少時間,還沒流行開來。

我觀看良久,迴轉到廟前頭來。木戶加奈正在給那尊關羽像拍照,她看到我走回來,問我有什麼發現。我搖搖頭,木戶加奈指著關公道:“這個應該就是蜀漢的武將關羽吧?”

“是的。”

“為什麼這裡會出現關公?它和我們在勝嚴寺裡看到的那半截石像,有什麼聯絡嗎?”

我否認了這個說法。勝嚴寺那個關公像,最多是清代的東西,跟這個關帝廟年代差得遠著呢。再說,自從神秀把關羽提升為佛教護法神以後,中土廟宇的關羽像隨處可見,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木戶加奈從口袋裡摸出一隻膠皮手套戴上,伸手去摸關公像,從頭到腳摸得相當仔細,還用一把小尺子去量。過了十分鐘,她回過頭來對我說:“這尊青銅像差不多有一千多年歷史。”

“哦?數字能估得這麼精確?”

“嗯,我是從銅像表面的鏽蝕厚度推測的。你看,這鏽蝕面層疊分明,分成好幾個層次,蝕感均有細微差別。有一個估算的公式。”木戶加奈回答,一涉及專業領域,她的語氣就不再靦腆。

我笑道:“我倒忘了,你有篇論文就是討論這事兒的。”

我記得在木戶加奈的簡歷裡,曾經發表過一篇試圖把文物包漿量化的論文,很有野心。她既然能寫這種內容的東西,對古董的鑑別肯定是有相當的自信。

木戶加奈道:“這並非全是我的成果。我的祖父木戶有三才是這個理論的最早提出者。”

我看她說得非常自豪,一時不知該怎麼回答。她不知道,這尊關公像可不是真品,它應該是1931年6月在岐山誕生的,製造者正是鄭虎。

我忽然想到,這銅像是民國產物,身上鏽蝕卻這麼厚,明擺著是故意做舊。許一城找鄭虎造這麼個東西,肯定是打算設局騙木戶有三。那些看似古舊的銅蝕,不僅騙過了當代的木戶加奈,恐怕還騙過了幾十年前的木戶有三。

如果這個推測成立的話,那麼許一城和木戶有三的探險之旅,其意味就和公開歷史變得大不一樣了,變成了一場騙局,許一城是設局者,而木戶有三是受害人。

可是,為什麼是關羽呢?這個符號在佛頭案裡有什麼特定的意義?

木戶加奈看我發愣,雙眼充滿了疑惑:“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我不知道?”她說得非常委婉,但我能感覺到語調裡淡淡的傷心。她似乎覺察到我有事情瞞著她,女人的直覺,還真可怕。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把青銅關羽的故事說給她聽了。既然她已經向我坦誠,如果我還繼續藏著掖著,就太不爺們兒了。我說完以後,木戶加奈臉色變了三變,看來她也意識到了,自己鑑定這青銅像的錯誤,祖父在幾十年前也犯過一次。

她輕輕抓住我的胳膊,長長嘆息道:“您怎麼……不早告訴我呢?我們不是說好了嗎?夫妻之間,不需要再隱瞞什麼。”“呃……”我不知該說什麼好,臉色有些尷尬。木戶加奈露出一臉受傷的表情,眉宇間有揮之不去的失望神色,這讓我心生歉疚。我想去牽她的手,她卻躲開了:“您還有什麼事沒對我說?”

“沒了,真沒了。”我連聲道。可惜這種解釋有些蒼白無力,木戶加奈的疑惑沒有因此而消退。她鬆開我的胳膊,低聲道:“我去後面看看。”然後走到廟龕後頭去看那具倒塌的經幢。

面對這無聲的抗議,我沒追上去解釋,我自己也不知道該解釋什麼。她離開以後,我晃晃腦袋,繼續端詳那尊關公像。鄭氏的手藝確實精湛,若非我事先知情,也要以為這關羽銅像是唐代之物了。這種偽造水準甚至比鄭國渠他們都強,不拿精密儀器檢測,可真看不出來。

我伸手去摸它,忽然發現那尊關公像稍微晃動了一下,再一掰,差點把它從壇座上掰下來。我仔細看了一眼連接處,有微小的焊接痕跡,還有不貼合的微小空隙。也就是說,這關公像和這壇座本非一體,而是後加上去的。那麼原來擺在壇座上的,是什麼?是那尊與勝嚴寺對供的盧舍那石佛,還是則天明堂的玉佛?

我盤坐在關公銅像之前,閉上眼睛,努力把自己化身為爺爺許一城,想象他在這裡會看到些什麼,會做些什麼,會想些什麼。在同一個地點,祖孫兩代人發生了神奇的交匯,我把自己置身於幾十年前那場迷霧之中,努力撥開微塵顆粒,努力要看清內中輪廓,找出我爺爺真正的用心。

也許還有我父親的。

不知過去多久,我“唰”地睜開眼睛,站起身來繞到廟龕的後頭。在那裡,木戶加奈正用一個專業小毛刷在刷著經幢表面,試圖分辨出更多文字。

“不用看了,我剛才看過,上面刻的是陀羅尼經的經文。”我走過去告訴她。木戶加奈卻不肯抬頭,繼續默不作聲地刷著。我把手搭在她肩膀上,她扭動身子試圖掙脫。我嘆了口氣,對她說:“你如果要恨我,可以先等一等,請讓我先把東西挖出來。”

木戶加奈抬起頭,先愣了一下,隨即苦笑一聲:“原來您還有更多的事沒說。”

“不是不是……”我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趕緊往回找,“我是剛剛看到那關公像,才想起來的。我如果說假話,就讓我下不去這海螺山!”木戶加奈將信將疑,但還是直起身子閃開了。

這個石質經幢個頭不小,好在已經摔斷了。它的經幢基座半埋在土裡,我掏出一柄小鐵鏟,把周圍的土都挖開,一直挖下去大約三十公分深,終於看到了基座的根部。我把整個基座連同根部拔出來,放到一邊,繼續往下挖去。不過我挖掘的方式有些奇怪,先把坑壁都鏟上一圈,再往下挖深,然後再鏟再挖,很快出現一個頗為標準的圓柱形坑。

木戶加奈見我的行動如此古怪,忍不住問道:“您到底在挖什麼?”我停住手,咧開嘴:“你不生我的氣了,我就告訴你。”木戶加奈面色一紅:“我又沒有生氣。”我抬手拽住她胳膊,沉聲道:“對不起,我忘了跟你說青銅關羽的事情,原諒我吧。”木戶加奈嗯了一聲,我問這算不算原諒,她又嗯了一聲。我說那你笑一笑就算原諒了。木戶加奈抽動嘴唇,露出一個無可奈何的笑容。

膩味完了,我告訴她:“我是在挖一個東西,和我們關係非常密切的一樣東西。”說完繼續揮舞著鏟子,木戶加奈被我的話勾起了好奇心,也來到坑邊觀看。我又挖了一會兒,一鏟到底,忽然發出鏗鏘的聲音。我把鏟子撥開虛土,露出了大坑底部堅硬的花崗岩層。

“什麼都沒有。”木戶加奈失望地說。

“我看不見得。這沒有,其實就是有。有,其實就是沒有。”我咧開嘴笑了。木戶加奈困惑不已。我用鏟子敲了敲圓坑的邊緣:“你看看這邊上是什麼?”我已經把坑裡的泥土都挖乾淨了,木戶加奈低頭看去,發現這坑壁一圈,也是和底部花崗岩同樣的質地,形成一個很精緻的圓柱形巖壁坑洞。

我把鏟子插到旁邊如小山一樣的土堆中,說道:“海螺山這種山體,是由造山運動擠壓而成的,主體是花崗岩。在這樣一座山頂,竟然能挖出這麼深的泥土,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泥土層的大小,恰好是一個圓柱體,周圍都是岩層,這說明什麼?”

“……這個坑洞,是人為刻意鑿出來的?”木戶加奈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我點點頭:“不錯,很可能就是建造這座關帝廟的人幹的,目的是把經幢埋下去固定住。可是這就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

我拿起木戶加奈的尺子,丈量了一下:“經幢埋在土裡的根部長度是三十釐米,而這個坑,卻有八十釐米高。這裡的花崗岩這麼硬,鑿起來費時費功,那些工匠為什麼要費這麼大周折多挖五十釐米深呢?”

“除非……”木戶加奈遲疑道。

“除非他們在經幢底下,還要放件東西。這件東西的高度,大約就是五十釐米。”

木戶加奈眼睛霎時睜大。從現存於世的玉佛頭可以推算出,則天明堂玉佛的全身高度,恰好就是五十釐米。她的身子微微顫抖,這個發現意義太大了。它證明我們一直苦苦追尋的則天明堂玉佛,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靜靜地埋藏在這個經幢之下,沉睡在這秦嶺群山之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木戶加奈蹲下身子,把手伸到洞裡去,試圖抓一把泥土上來,彷彿要感受一下那玉佛跨越千年殘留下來的一點點痕跡。她沉默良久,開口問道:“你是怎麼想到的?”

“很簡單,經幢上刻的是陀羅尼經。陀羅尼是梵語‘總持’的意思,也就是法,正好代表了法身佛的毗盧遮佛。而佛家喜歡在各類塔類建築底下埋下法器祭器——比如法門寺的地宮——所以我估計經幢下一定會有東西。”

“可是……與勝嚴寺對供而立的,難道不該是盧舍那佛嗎?”

我指了指前頭:“原本應該是有的,那尊盧舍那佛本該坐在廟內壇座上——但不知為什麼,那壇座被人給換上了關公像,至於盧舍那佛像,恐怕已經被毀了吧。”

我們意識到,幾十年前,在這個山頂上,在那個關鍵的時間交匯點,有著至今所有故事與因果的解釋。許一城、木戶有三和那個神秘的“姊小路永德”之間,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他們挖出了經幢下的玉佛,毀掉了廟裡的盧舍那佛,換了一尊關公像上去——那關公像,一定代表著非凡的意義。

就在我們的思路陷入僵局之時,外面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我們回頭一看,看到方震站在那裡。我問他怎麼進來了,方震不動聲色地說:“棧道斷了。”

我們頓時大驚失色,忙問他到底怎麼回事。方震回答說他剛才聽到幾聲噼啪聲,棧道的繩子開始劇烈搖晃。他本來想走下去看看,可是棧道搖擺幅度太大了,根本無法立足。搖動持續了五分鐘左右,幾乎所有的木板塌落,只留下幾截繩子。

“會不會是突然起了一陣大風?”木戶加奈問。

“怎麼會這麼巧,六十多年來刮風下雨棧道都沒壞,偏偏在我們來的時候,卻被風吹毀了?”我不認同她的猜測,直覺告訴我,事情沒那麼簡單。

方震叼著菸捲沒吭聲,沒有確鑿證據之前,他很少會發表意見,一雙銳利的眼睛不斷掃視著山崖下方。

比起搞清楚棧道被毀的原因,還有一個更現實的麻煩:我們要怎麼下去?

這個問題是相當嚴重的,海螺山說高不高,說低不低,四周峭壁都幾乎是九十度角。如果沒有棧道,僅憑我們帶的那幾截登山繩,根本沒法下去。

“謝老道在下面知道這件事嗎?”我忽然想到,“咱們可以喊喊他。”

方震不愛說話,木戶加奈天生嗓音細小,這個大喊的任務只能交給我了。我在腰上綁了繩子,一頭讓方震拽著,然後一步步蹭到懸崖旁邊,探出頭去,氣運丹田,放聲大吼。這裡群山環繞,回聲陣陣,海螺山高度又不是特別高,如果謝老道還在山下,沒理由聽不見。可是我喊得嗓子都啞了,下面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只得悻悻縮了回來。

此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半,還有一個多小時太陽就會落山。我們三個既沒攜帶給養,也沒帶帳篷,在山頂過夜會很危險。方震圍著山頂轉了一圈,看他的表情,也沒有什麼辦法。我坐在一塊石頭上,木戶加奈就在旁邊,朝我的身體貼了貼。

此時遠方的日頭開始西沉,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秦嶺的落日,昏紅的圓形緩緩浸入青灰色的山脈之間,那番場景,就像是把一面燒至赤紅的漢代銅鏡淬入冰冷的水中,就連周邊的雲靄都變得紅彤彤一片。

木戶加奈凝視著遠方的落日,默不作聲,一瞬間我還以為她睡著了。她卻嚅動嘴唇,喃喃輕言:“我小的時候很淘氣,家裡有幾棟明治、大正時期的木製老建築,是我最喜歡去的遊樂場。有一次,我爬上了一間舊屋的房梁上玩,無意中發現在房梁上有一處暗格,裡面藏著一本筆記。我高興得不得了,手舞足蹈,一不留神,卻把梯子踢倒了。那棟建築隔音效果很好,位置又很偏遠,無論我怎麼大聲呼救,別人都聽不到。我就那麼攥著筆記,驚慌地蜷縮在房梁上,等待著被大人們發現……”

“木戶筆記,原來是你找到的?”

木戶加奈點點頭,把頭埋到我的臂彎:“那時的我一個人站在被隔絕的高處,感覺非常害怕,也非常孤獨,只有那本筆記陪伴著我,給了我力量,一直到我獲救。我始終認為,那是祖父寄寓在筆記裡的靈魂。他保護了我,也選中了我來完成他的夙願……”

大概是這相似的場景觸動了她的童年陰影,木戶加奈的情緒有些不穩定。我只得把她摟在懷裡,慢慢撫摸她的頭髮。她忽然問道:“如果我死了,你會不會難過?”

“別胡說,咱們誰都不會死。三個大活人,還能被一座小山困住?”我輕聲斥道,拍打她的頭。

木戶加奈把頭抬起來,竟已是淚流滿面。她搖動著我的手臂:“你還不明白麼?我們找到了祖輩們留下來的痕跡,然後身困絕境。完全相同的場景啊,你聽到了嗎?這是輪迴,這是宿命。我們的祖父,一定在這附近看著我們!”

聽到這裡,我的腦子裡只剩下她的一句話不停迴盪:“祖輩留下的痕跡。祖輩留下的痕跡……”我摟住木戶加奈,閉上眼睛,隱隱發現,我之前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次序。

1931年6月,許一城和鄭虎來到岐山,鑄造了青銅關羽,鄭虎離開;然後在7月,許一城和木戶有三,還有神秘的“第三人”前往海螺山搭起庫奴棧道,登頂找到玉佛。由此可見,許一城應該是在6月到7月之間,把故意做舊的青銅關羽帶上了海螺山,替換掉了盧舍那佛像,然後才下山跟木戶有三匯合。

換句話說,在庫奴棧道修成之前,許一城有另外一個上下海螺山的通道——而且這條路還很穩固,否則不可能把那麼沉重的青銅關羽像弄上去。

這條路肯定已經不在了,但至少給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我站起身來,安撫了一下木戶加奈,找到方震,把我的想法跟他說了。方震沉思片刻:“的確有這種可能,不過我剛才仔細地勘察過周圍山崖,沒發現任何棧道以外的痕跡。”

我失望地嘆了口氣。方震忽然開口:“你看過《福爾摩斯》嗎?”

“看過電視。”

“有時間可以看看小說,寫得很不錯。”方震的語氣從容不迫,“福爾摩斯在裡面說過一句話:當你排除掉一切不可能以後,剩下的即使再離奇,也是事實。”

我們兩個不約而同地轉動脖頸,看向那間小小的關帝廟。此時夜幕降臨,那沒有半點香火的小廟看上去格外落寞。我們相視默契一笑,一起走到那關帝廟裡,把青銅關羽像取下來,又搬開壇座。我就著落日餘暉看了一圈壇座底下的地面,衝方震做了個確認的手勢。

廟裡的地面是用一尺見方的石板鋪就,板隙處和外牆一樣,塞滿了用紅土染過的菇莎草,形成的紅色格條頗有藏區風格。菇莎草染成紅色以後,歷經千年都不會褪色,但根據時間長短,顏色會有微妙差異。我看到,有幾塊石板條隙之間的顏色與別處有細微的差異,應該是被掀開以後再鋪回去的。

“石板底下難道有密道?”我喃喃自語。方震卻是眉頭一皺:“不對,如果底下是通道的話,那麼只需要兩塊石板遮掩就夠了。而眼前變色的石板,卻排列成了一個狹長的條狀,從小廟一直延伸到兩側的牆底下,又扁又長。誰會把密道挖成這副模樣?”

“不管那麼多了,全都掀開看看!”

我和方震貓下腰,開始一塊塊石板掀起來。木戶加奈呆呆地看著我們熱火朝天地拆遷,不明就裡,我也顧不上解釋,因為天馬上就黑了。

石板下是鬆軟的泥土,質地跟經幢下那個藏佛洞裡的土地完全一樣。把這些泥土撥開,我和方震發現,底下是堅硬的花崗岩山體。但是在堅硬的巖面之間,有一條長長的大裂縫,裂縫橫著貫穿了整座小廟,恰好被那幾塊石板蓋住。以比喻來說,海螺山的山體從山頂往下豁了一個大口子,然後被人用泥土和石板當創可貼給封住了。

我和方震誰都沒想到,廟底下居然藏著這麼一條大裂縫,實在超乎想象。不過這裂口雖長,寬窄卻不能容人下去,不可能作為密道使用。

方震觀察了一下它的深度和長度,告訴我說,這很可能是某次地震時,把這座海螺山震裂開來的痕跡。不過因為它特別的地質結構,裂縫是從山體中間開裂,外部峭壁沒有明顯裂口。方震繞到小廟牆外,俯身去挖,果然在一層泥土之下,也找到了那條裂隙的延伸,而且裂口頗大,可勉強容一個成人下去。我探頭看去,下面黑漆漆的,深不可測。

方震少有地用自責的語氣感嘆:“攀登之前,我就發現海螺山的兩側傾斜的角度有些古怪,早該發覺這中間有問題。”

“難道說,之前他們是從這裡爬上來的?”我忍不住問。

“山脈本身的內部,存在著無數空洞,如果這條裂隙裂開得比較巧,與其中的一些空洞相接,就有可能構成通道。”方震說完,劃了一根火柴,丟到裂隙裡去。火柴落下去不一會兒,就撞到岩石熄滅了。我們在這短暫的時間裡,看到裂隙深處兩側岩石高低不平,看起來怪石嶙峋,不過倒適於攀爬。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得從這裡下去碰碰運氣。

我把情況告訴木戶加奈,她表示只要跟著我,去哪裡都可以。本來我們還想把青銅關羽像搬走,但考慮到風險,還是暫時把它留下了。人活下去才最重要的,文物以後隨時可以來拿。

這條裂隙比想象中容易攀爬,左右凹凸的石柱成為天然的扶梯,裂隙忽寬忽窄,總在我們擔心無路可下時,突然別有洞天,豁然開朗。大自然的景觀真是奇妙,這海螺山就像是一枚核桃,被磕開了一條裂縫,雖然外殼保持完整,但只消把核桃的兩邊一捏,外殼就會朝兩側脫落,露出核桃仁。古人也不知怎麼發現這麼一處洞天福地的。

我一邊往下爬去,一邊在腦海裡復原著當時許一城的舉動。

他先是請鄭虎鑄好了關羽青銅像,然後跟“第三個人”來到海螺山,順著這條大裂隙爬上去,替換掉了盧舍那佛。然後他們把壇座放好,石板鋪回原樣,然後從圍牆外的裂隙爬下去。等到木戶有三跟著許一城到海螺山時,許一城故意隱瞞下這條裂隙的存在,跟他一起搭起庫奴棧道。到了山頂,木戶有三的注意力肯定先被那小廟吸引,許一城或“第三個人”趁機把牆外裂隙遮掩掉。

這樣一來,在木戶有三眼中,海螺山就成了自唐代興建之後再無人涉足的封閉之地,上面的青銅關羽像也就順理成章地被認定是唐代之物。許一城苦心積慮設下這麼一個局,到底是為什麼呢?如果這一切都是騙木戶有三的,那麼他們在海螺山頂發現的玉佛頭,其真偽可就很堪玩味了。

我們花了三個多小時,總算有驚無險地到達了底部。這期間唯一的意外,是木戶加奈不小心踩空了一腳,差點直接摔下去,被方震眼疾手快拉住了,但他自己的右腿受了傷。我們從一個隱蔽性極好的地洞裡鑽了出來。洞口被一大片大樹的根鬚遮擋,幾乎不可能被發現。我們都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這條裂隙可真是條天造地設的好通道。

我們開啟手電,從地洞口繞到出發的棧道位置,無不大吃一驚。

在我們眼前,帳篷等物資都扔在山腳下,一截斷掉的棧道從半空垂下來,謝老道趴在正下方直挺挺地一動不動,頭和身體彎著一個奇怪的角度。他的那個羅盤丟在不遠的地方,摔得四分五裂。

方震走過去檢查了一下,說他已經死了,死因是高空墜落導致脖頸折斷。我一拳捶在地上,心中痛惜不已。謝老道和這件事其實半點關係也沒有,他只是想賺點小錢,想不到把命給賠上了。

現在看來,大概當時的情況是:謝老道不知吃錯了什麼藥,忽然也想爬山。結果他剛走上棧道幾十步遠,趕上山風吹來,棧道搖晃不已。他心一慌,從山上跌落下來,連帶著把棧繩也扯松了,最終導致了整條棧道的坍塌。

我正在嗟嘆不已,方震卻拖著一條瘸腿悄悄走到我身邊,眉頭緊皺。他環顧左右,用前所未有的嚴厲語氣說道:“謝老道的死,不是意外事故,是他殺。”

聽到方震的話,我倒吸一口涼氣,頓時覺得周圍溫度又降低了幾度。一個活生生的人,剛剛變成屍體,而現在又被發現是被殺。在黑影幢幢的深山裡,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首先,如果他從搖擺的棧道上跌下來,以這個高度,不可能正好落在正下方,應該偏離兩到三米左右。”方震慢條斯理地分析道,“其次,這棧道這麼難爬,會有人在爬的時候手拿羅盤?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摔死的屍體不是這麼流血的,屍斑形狀也有差異。”

“你的意思是……”

“我看是謝老道遇害之後,兇手對現場進行了擺放。如果我們認定他是高空意外墜落,就上了兇手的當了。”

他不愧是老刑偵,僅從現場分析就得出了結論。

“那兇手在哪裡……”我驚恐地看著周圍的黑暗。方震道:“兇手的目的,應該是把我們困在山頂。他既然不知道裂隙的存在,估計已經離開了。”我沉默不語。這個兇手和方震一樣,一路尾隨著我們,處心積慮,其目的一定與佛頭有關係。我一直覺得,在暗中有什麼人在注視著自己,無論是在北京、天津、安陽還是岐山,這種如芒在背的感覺揮之不去。長久以來的不祥預感,現在終於變得清晰起來——我們即將接近真相,他終於決定動手。

我忽然起了疑心,莫非是方震事先有所察覺,才會主動現身來保護我們?

不過我沒問他,問了也是白問。他如果認為你可以知道,會主動告訴你,否則打死他也撬不出什麼訊息。

“我們該怎麼辦?”

“就地紮營,明天再走。”方震說。

木戶加奈看起來嚇得不輕。這一天晚上,我陪她在一個帳篷裡,聊了很多東西。我的童年,她的童年,我的家族,她的家族。方震一夜都沒睡,一直到半夜,我還能聽到他起身巡邏的腳步聲,不由得對這位老兵充滿了敬佩之心。

次日清早,方震藉著太陽光把謝老道的屍體做了仔細的檢驗,記錄下來,然後就地掩埋。他沒親戚也沒朋友,除了我們恐怕沒人會在乎他的生死。我甚至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只得寫了個謝老道之墓的木牌,支在墳墓面前。木戶加奈在墳前為這位道士念了一段往生咒,我知道謝老道不會介意。

在方震的帶領下,我們只花了兩天多時間就走出了群山,再次回到岐山縣。一進縣城,方震先行匆匆離開。我則給姬雲浮撥了一個電話,電話卻是個陌生人接的,自稱是姬雲浮的堂妹姬雲芳。我問姬雲浮在不在,對方遲疑了一下,問我是誰,我說是他的一個朋友,對方告訴我,姬雲浮在昨天突然心臟病發作,去世了。

一個晴天霹靂直接打了下來,我幾乎握不住話筒。

姬雲浮也死了?

這怎麼可能?

姬雲芳告訴我,姬雲浮有先天性心臟病,所以幾乎沒離開過岐山。昨天有人來找他,發現姬雲浮伏在書桌上,身體已經變得冰涼。法醫已經做了檢驗,沒有疑點,屍體已送去殯儀館。

我閉上眼睛,心中的痛楚無可名狀。我不相信他是心臟病死去的,我也不相信謝老道是自己摔死的。他們兩個的死,包括我們三個遭遇的危險,都發生在接近真相之時。幕後黑手的打擊來得又快又狠,連反應時間都不留給我們。

“那他死時有沒有留下什麼東西?資料、紙條或者筆記什麼的。”我顫抖著聲音問。

姬雲芳頗為無奈道:“他留下的東西,可太多了……”

她說的沒錯,姬雲浮的藏書太豐富了,光是資料就有幾大屋。但我想問的,是他跟戚老頭合作破譯的那本木戶筆記,是否已經有了結果。我的直覺告訴我,他的死,和那本筆記有著直接聯絡。

但這些東西,姬雲浮的堂妹都是不知道的。我也不想告訴她,怕她也會因此而遭毒手。

我問可否在方便的時候去姬府憑弔,姬雲芳答應了。

我放下電話,把這個噩耗告訴木戶加奈,她也震驚到說不出話來,連聲道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我搖搖頭,只覺得渾身力氣都被抽走,氣短胸悶。這鬱結在胸中越結越多,我不由得大叫一聲,一拳重重地砸在牆上,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無力。兩行熱淚,緩緩流出。

姬雲浮與我交往時間雖短,但一見如故,他是好朋友,是好前輩。沒有他抽絲剝繭的分析與資料蒐集,我們斷然走不到今天這一步。我信任他,就如同我父親信任他一樣。可他卻因為這件與自己本無關係的陳年舊事,枉送掉了性命。這讓我既憤怒,又愧疚。

祖父的命運,我無法改變;父親的命運,我也無法改變;現在連一個朋友的命運,我還是束手無策。我在這一瞬間,真的無比惶惑,不知道自己的這些努力,到底能改變什麼。

我頹然坐在地上,失魂落魄。木戶加奈拼命叫著我的名字,搖動著我的手臂,我卻無力回應。木戶加奈突然出手,給了我一個又響又脆的耳光,打得我左半邊臉熱辣辣的一片。

“振作一點!我們得儘快去找戚桑!”

她這一巴掌,讓我的眼睛恢復了神采。對了!還有老戚頭!他才是破解木戶筆記密碼的主力!

我“嚯”地站起身來,拼命搓了搓臉,勉強打起精神。木戶加奈就近買了兩輛腳踏車,我們兩個直奔老戚頭住的平房區騎去。當我們快到時,遠遠地看到一片黑乎乎,我心中狂跳。等騎到了附近,我們發現那一片平房已被燒成了廢墟。

我向附近的居民詢問,他們告訴我,前天這裡鬧了一場火災,從老戚頭的家裡開始燃起,波及了附近幾十戶人家。消防隊趕到時,火勢中央的幾處房屋已經燒成了白地。老戚頭和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那幾麻袋稿紙,就這麼付之一炬。

看到這番情景,極度憤怒反倒讓我冷靜下來。我放倒腳踏車,蹲在廢墟前,掃視著那一片廢墟。老戚頭是前天被燒死,而姬雲浮是昨天才發病身亡。這個次序表明,幕後黑手先是燒死老戚頭,然後發現姬雲浮已經拿到了破譯的結果,不得不第二次下手,殺死了他,拿走或毀掉了木戶筆記譯文。

但是,以姬雲浮的智慧,不會覺察不到老戚頭的死因蹊蹺。兩個人的死相隔了差不多一天,在這期間,姬雲浮會毫無準備坐以待斃嗎?

我看不見得。

想到這裡,我站起身來,跨上腳踏車,對木戶加奈說:“我送你去找方震,在那裡你會比較安全。”

“那你呢?”

“有些事我必須要去做。”我咬著牙。

我把木戶加奈送到方震那裡,他聽到這兩個訊息以後表示,當地公安局已經介入,他會嘗試多拿到些資料。我安頓好木戶加奈,騎著腳踏車直奔姬家大院而去。

姬家大院不在縣城,而是在北邊的郊區。我憑藉著記憶騎了半個多小時,順利找到了他家的大門。姬雲浮是當地文化界的名人,他死才沒一天,已經有人給送花圈來了,門口擺了好幾排。

我敲了敲門,裡面一位中年女性走出來,她戴著黑框眼鏡,很像是嚴厲的小學老師,她應該就是姬雲浮的堂妹姬雲芳。我對她說明來意,想瞻仰一下姬雲浮的書房,她譏諷地看了我一眼:“今天有好幾撥人來拜訪,嘴上都是這麼說,你們都是看中了他的收藏吧?”

我正色道:“我與姬先生認識還不到一週,但一見如故,這才到此緬懷。對於他的心血收藏,我絕無任何覬覦之心。我若進了屋子妄動一物,您直接把我趕走就是。”

她看我說得誠懇,態度略有軟化,把門開啟了。她帶我走進書屋,屋子裡還是那一副紛亂的樣子,鋪天蓋地都是書,幻燈機和無線電臺依然擺在原來的位置。她邊走邊說:“雲浮的東西,我一點都沒動,還保持著生前的次序。我這個堂哥,就喜歡把東西扔得亂七八糟,連分類都不分,整理遺物可麻煩著呢。”(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神秘復甦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武仙傳承系統神級修煉系統從LOL開始無敵人間詞話不死武皇古董局中局古董局中局2重生之隨身莊園山河圖仙家莊園制霸修仙從億萬丹田開始
作者馬伯庸著其他書
草原動物園 歐羅巴英雄記 古董局中局4 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 殷商瑪雅征服史 古董局中局2 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 古董局中局3 風起隴西 三國機密上:龍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