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107李綱的備戰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天險盡失,金國隨時可以南下。想要恢復生產,幾乎是不可能的。沒有糧食,士兵都吃不飽,怎麼打仗?皇帝也不差飢餓兵啊。

李綱的話有一個比喻特別準確:手裡拿兩塊的彩票,就敢胸懷五百萬。

大宋在打仗的時候怎麼打都打不贏,贏不了戰爭,你就沒有空間,沒有空間,你的所有策略就是一個空文。

不管怎麼樣,高宗皇帝還是很給李綱面子,十條建議採納了八條。只有僭逆、偽命這兩條沒有釋出。

李綱和不滿意上書說:張邦昌在徽宗,欽宗皇帝兩朝,屢受國恩,被提拔為宰相。張邦昌不感念國家的恩德,反而在國家遭受禍難之時,張邦昌幹了僭逆的事情,卻沒有死節,而是心理得的做了偽皇帝。等到金兵撤走以後,百姓不擁護他的時候,他才想到把國家還給陛下,他這是投機行為。春秋時期趙盾,不能討伐叛逆,被記載為弒君之臣,西漢末年劉盆子,投降光武帝劉秀只得免死。張邦昌比起這兩個人來說罪責更大,朝廷反而封他為王,這樣的話,其他人效仿張邦昌該怎麼辦呢?怎麼能激勵士大夫的氣節呢?

李綱太直了,萬事不只有對錯,這番話看是有理,卻經不起推敲,無論是趙盾不殺趙穿,還是劉盆子投降劉秀,都不能和張邦昌相比較,完全兩種環境。

趙盾不殺趙穿是有私心的,張邦昌沒有,最多只是為了保命。

劉秀對劉盆子真的不錯,一句:“兒大黠,宗室無蚩者。”就證明了劉秀對劉盆子的喜愛。

後來劉秀有賜了劉盆子很多土地,讓他當一個富有的地主,之所以沒有封官,主要原因在劉盆子,小劉不是做官做皇帝的料,也不是做官的料,他原本就是一個放牛娃。當皇帝是被赤眉軍將領逼著幹的。

別的不說了,就事論事,張邦昌可真不是願意幹這個皇帝,是因為金國人要屠城,他才出來擋了一下,是對汴梁的老百姓,全體官員都是有恩的,能在金兵退走以後,不讓金國人駐軍給自己看場子,更能說明他沒私心,之後請太后,找趙構,送玉璽……

你可以批判他在做皇帝之前是個庸官,只會溜鬚拍馬,但是你不能說他幹皇帝就怎麼怎麼著。他幹皇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和東京保衛戰有的一比,起碼對高宗來說東京保衛戰和張邦昌讓位是一樣重要的。

有了問題,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別一便秘就怪地球沒引力。你逮著一個窩囊的老張,欺負個什麼勁啊?老張就那麼該死嗎?你說老張為官不正,該殺,在下沒有意見。但說老張當皇帝該殺,在下意見滿滿……

趙構一時也拿不定主意,黃潛善是極力保護張邦昌,不知道是不是收了張邦昌的好處。呂好問不置可否,汪伯彥這個人看到李綱現在得勢,就拍李綱馬屁,說:李綱是好人,李綱說的對,李綱的兒子更霸氣……

這麼一來張邦昌算是到了黴了,被貶往潭州。

樹倒猢猻散,當年張邦昌提拔的官員,也跟著倒黴了,接著被貶。

漫漫人生路,總會錯幾步,只是改正機會不多。

李綱就這樣幹上了同平章事,就是宰相。上任之後,建議在河北設定招撫使,在河東設定經制使,並推薦張所和傅亮出任這個職位。

張所這個人可不得了,進士出生,官至監察御史。

金兵第二次南下的時候,張所就在河北招募士兵抵抗金國,當時河北的老百姓就說:“朝廷棄我,猶有一張察院能拔而用之。”一時間部隊發展到十七萬人,可見張所在河北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以後的岳飛嶽王爺也算是張所舉薦的。

傅亮這個人,邊防軍出生,因立有戰功獲得官職。

金兵圍困汴梁城的時候,率領三軍隊前往勤王,忠誠可嘉。他幹這個河東經制使,也是沒有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這兩個人做老大,河北河東的軍民就穩定了不少,起碼覺得朝廷還想要兩河之地,朝廷知道我們在和金國人奮力作戰,並沒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時之間士氣大漲,金國的入侵速度下降了不少。

李綱又舉薦宗澤為開封府知府。

當然李綱不單單是舉薦人才了了,同時制定相關軍紀,制定軍紀是沒毛病的。

但老李認為步兵打不過騎兵,騎兵打不過戰車。竟然要朝廷製造戰車,同時繼續募兵買馬。還同時招募水兵,製造戰艦。

這些政策,在下覺得有瑕疵。

戰車這個東西,強不強大不好說。由於遠古三代中的資料比較少,戰車只是在春秋時期被人重視。

戰國時代,趙武靈王搞了“胡服騎射”,戰車就被輕便的騎兵所取代,沉沒在歷史的河流之中。老李現在又拿這個出來,不知道怎麼想的。

歷史知識比較豐富的看官,可能會想起後來戚繼光。戚大將軍也用戰車來抵擋蒙古軍隊,但是戚繼光抵擋蒙古軍隊的時候,是因為自己有火槍,鳥銃等火器,戰車是做為臨時的防禦體,才發揮了作用。宋軍當時肯定沒有這些火器的,戰車能發揮多大作用,就沒法知道了,因為最終沒有搞定這件事情。

還有招兵的問題,宋朝不缺少軍隊。高宗在在濟州,手下有百萬之眾,在招兵又有什麼用?

以上也就罷了,招募水軍,製造戰艦,這就更搞笑了,金兵打仗的時候往往就在冬天的時候打,黃河都結冰了,你還要水軍幹嘛?

在說了,就算是不是冬天,黃河的枯水季節也很長,你的水軍和戰艦有什麼用?

當時的諫議大夫宋齊愈,得知李綱的策略以後,非常輕蔑的對虞部員外郎張浚說:李丞相這個人呀,真二,他的策略一個都別想實現。

同一時期宋朝有兩個張俊(浚),武官叫做張俊,文官是張浚。看官們要小心,不要搞混淆了。

(本章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神秘復甦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勿cue,小飯桌開業了[重生]男神原來是痴漢郡主的痴漢夫君華娛天下毒舌律師:嘴下,請留情劍蕩北朝重生之大工程師穿越之大唐任務穿越在諸天萬界的巫師小可憐操作手冊[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