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撫近門外拜山長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劉權嶽聽了張澤羽的解釋之後,對張澤羽也頗感興趣,“哦?您是從花旗國來的,您身後的這個是……”他抬手一指張澤羽身後的大貨車。其實劉權嶽的意思是想問問張澤羽,他身後的這個大家夥是個什麼物件,可張澤羽理解錯了,他以為劉權嶽指的是被他的大貨車撞壞的牆,張澤羽很不好意思地,“在下並不是故意撞壞貴院的,實在是事出意外。”能不意外麼,都穿越了。

劉權嶽一聽張澤羽這麼,他也誤會了,他以為張澤羽有什麼不方便的呢,他連忙側身,雙手做了個請的姿勢,“此處不是講話之所,可否借步到寒舍一敘?”

“那就打擾劉主教了,我去把大燈關了就過來。”張澤羽正巴不得和劉權嶽套套近乎呢,以此來解決身份和戶口的問題。

“請便。”

張澤羽轉身上了車,關了大燈,拔下鑰匙鎖上車門之後,跟著劉權嶽進了屋。

“寒舍簡陋,望您不必介意。”劉權嶽這次還真不是客氣,他這屋子的確挺簡陋的,很多地方都是湊合的,屋子裡就一把椅子,劉權嶽讓給張澤羽坐,他自己搬了個凳子坐,張澤羽哪好意思坐啊,一把搶過劉權嶽的凳子,“您年長,還是我坐這個吧。”

劉權嶽見張澤羽已經坐下了,也就不再推讓。他用爐鉤子把火爐上封著的煤泥撥弄開,往裡邊加了幾塊煤之後,把水壺放在上邊。“先燒著,一會水開了,我再為先生泡茶。”

“劉主教您太客氣了。”

劉權嶽坐在了椅子上,藉著桌子上的煤油燈的燈光仔細打量了一下張澤羽,見此人五官周正,儀表堂堂,最主要的是這兩隻眼睛特別有神。一般情況下,眼睛有神的多為軍中或綠林道上的人,因為常年習武的原因,所以眼睛特別的亮。但是這種眼神多帶有一種殺氣,但是張澤羽的眼神絕沒有這種殺氣,反而帶著一種親和力。劉權嶽和張澤羽目光交錯之下,絲毫沒有感覺到任何的不適。劉權嶽心中暗想,面由心生,從表面上看起來此人是個心ìng良善之人,也不知內裡如何,先聊上兩句看看吧。於是,劉權嶽略帶微笑的問張澤羽,“恕劉某冒昧,您此番回國,可有打算?”

張澤羽一聽,哥等的就是你這句話,連忙,“華人在海外的生活很艱苦,處處受外國人欺負,我也是不得已才回來的。現在也沒什麼打算,走一步是一步了。”

張澤羽心想,劉主教,這回我可沒騙你,二十世紀的華人在國外確實混的不好,經常挨欺負。我也確實是不得已才回來的,這可真的不是我想來,是時空管理局那邊弄錯了,不知道為什麼就給我送到您這來了,下一步我也真不知道幹什麼好。這時候張澤羽的眼神中略微透shè出一絲無奈來。

可就是這一絲旁人根本觀察不到的表情也被劉權嶽盡收眼底,劉權嶽很滿意,看來他還真是個實誠人,一般情況下,和陌生人相交就把自己的實底全盤托出的,要麼是為人坦誠,要麼是所圖者大,想到這劉權嶽心裡突然打了個激靈。此時正值rì本和俄國關系緊張,不定什麼時候就要開戰,此人不會是rì本間諜吧。雖然俄軍佔領奉天城之後給教會帶來了很多好處,但劉權嶽不算是親俄派,他之所以會擔心張澤羽是rì本人是怕給教會帶來麻煩。身為主教,千八百口子人都指望著他呢,所要顧及的事太多了。

劉權嶽沒動聲sè繼續問張澤羽“那您國內可有親友投奔?”問完這句話,劉權嶽起身開啟桌子上的硯臺蓋,往裡邊倒了水,開始研磨。

“祖上數輩在海外漂泊,國內已無親友可循。”張澤羽看著劉權嶽研磨,心想,這是想寫什麼?

劉權嶽還真的是想寫什麼。

他用毛筆寫了四個單詞,分別是“ten”、“kno”、“MAR”、“hole”。寫完之後,劉權嶽把紙遞給張澤羽,“您既然是從美利堅合眾國歸來的,想來英語應該是極佳的。可否讀一下這四個單詞?”

張澤羽拿接過紙來一看,這四個單詞也太簡單了吧,“ten”、“kno”、“MAR”、“hole”他字正腔圓的讀了一遍之後,突然感覺有些不對勁的地方,這不是罵rì本天皇的話麼。劉主教你也太有才了吧,這麼經典段子你是咋想出來的呢?張澤羽笑了,“劉主教讓我讀英語是假,讓我讀rì語是真吧?rì語裡這句話不是“天皇白痴”的意思麼。”

在張澤羽讀這四個單詞的時候,劉權嶽一直在觀察這張澤羽的表情,rì本人聽了這句話之後,會打心裡地誕生一種不舒服的感覺的。而張澤羽一也沒有,讀完了之後反而很高興,而且還用中文又了一次。劉權嶽幾乎可以確定張澤羽不是rì本人了,但是張澤羽破了他讓張澤羽讀英語的目的,這讓劉權嶽挺尷尬的。劉權嶽很不好意思地問,“您也懂rì語?”

“不敢懂,能聽明白很少的幾句。在花旗國的時候,碰上過rì本人。他們動不動就喊‘ten-kno-hey-car半載’,我心想,你們的天皇就剩半年了,你就別總喊了唄,聽著挺鬧心的。”完,張澤羽笑了。

劉權嶽也跟著笑了起來,算是把尷尬化解過去了。可張澤羽講上癮了,好像感覺這尷尬化解的還不徹底,繼續往下,“也不光我一人感覺鬧心,美國人也很煩他們。有一次,一個美國人對rì本人,你們的那個‘ten-kno-hey-car’是狗。rì本人聽了甚是生氣,可是他們還不敢打美國人,又不甘心就這麼算了,憋了半天,回了一句,‘你們的華盛頓是狗’。結果美國人不但不生氣,反而把狗脖子上的項圈摘下來給rì本人看,rì本人看了之後傻眼了。您猜怎麼著?”

“怎麼著?”

“項圈的狗牌上寫著狗的名字,那條狗還真就叫華盛頓。”

劉權嶽也笑了。和英國人接觸的多了,他也知道歐洲人喜歡以自己的偶像的名字來命名自己孩子和寵物,這在中國看來是極為不恭敬的,因為中國人講究為尊者諱,別是給孩子和寵物起名了,就連rì常話寫字都不出現和皇帝、長輩、聖人的名、廟號相同的字出現。【注1】可是在白人的世界中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劉權嶽心想:如此看來此人不是rì本間諜,既然不是rì本間諜,那就應該是個可信之人。他這想著呢,張澤羽那邊又開始了,“現在劉主教還懷疑我是rì本人麼?”得,剛才化解尷尬局面都白費了,劉權嶽又開始尷尬上了。

“不懷疑,其實劉某讓您讀英語,只是想聽聽您的英語如何,劉某有意請您到我教會書院做教習,不知先生可對算學和格致有所研究?”

張澤羽一聽樂壞了,心想,“算學?格致?不就是數學和物理麼?我擦,哥是正宗的理工男,高考差當全市理科狀元來著,肯定懂啊。”他連忙回答,“鄙人曾經當過家庭教師,主講就是算學和格致。外國大學學士學位以下,包括學士學位的公共課程我都可以教。專業課我會講格致、機械和化學這三個分類的。”這事他還真不是瞎的,當初他上學的時候還真幹過家教。而且還頗有成就,竟然把一個對數理化免疫的女生輔導進了名牌大學。(在běi jīng,稍微學一學就能考上個不錯的大學,不是因為běi jīng的學生各個都是神童,是因為分數線超級低,讓華北和江浙的考生羨慕死了。)

“哦?”劉權嶽詫異了一下,學士學位以下的公共課程都沒問題?看來自己是撿到寶了。“如此甚好,只是……”談到薪水的問題,劉權嶽有不好意思。庚子事變之後,教會的經費非常緊張,到現在連修教堂的錢都沒有,而且還有一大群無家可歸的教民要養活,雖然達不到捉襟見肘的程度,可也差不多了。

“劉主教可是想薪水之事?”

“庚子以來,教會經費頗為拮据,所以,只能委屈您了。”

“無妨,只要夠填飽肚子就行。”張澤羽此時的首要目標是先安頓下來,至於掙的多少,他倒是真的不太關心。可劉權嶽倒是非常感動,他站起身來,躬身對著張澤羽就是一禮。

張澤羽連忙也起身攙扶他,“劉主教何必如此。”

“這一禮張先生受得,以後,教會的孩子們就託付給您了。務望盡心。”劉權嶽堅定的對張澤羽。

這時候,張澤羽也義正言辭地到:“定不辜負劉主教厚望。”完,也對劉權嶽躬身還禮。

劉權嶽伸出雙手來托起張澤羽,“來,我這就給你寫照會【注】。”

照會?張澤羽傻了,照會這個詞不是因該用在外交上的麼,你僱我給你當老師應該寫聘書【注】啊,用得著寫照會麼?整的跟個外交事件似的。

劉權嶽從藥箱【注4】裡拿出一張厚紙折成五折之後,用鎮紙鎮好,在第一折上面寫上兩個大字“照會”,然後在第二折上用字寫到:“奉天東關教會主教劉:為照會事,照得本會所屬學堂因故停課,yù復非學術深裕、物望素孚者,不足以資矜式而宏造就。夙仰貴,觀察學行高尚,教育熱心,擬請擔任本會附屬學堂教習之席。暫代署理校長之務。”接著又在第三折上寫到:“每禮拜授課時間約在二十五鍾,授課時間之外,兼評核各生札記等件。每月致送薪銀二十兩,自到堂起支,相應照會。貴教員查照可也,須至照會者。”(“禮拜”和“星期”這兩個詞分別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和十九世紀末就出現了。“禮拜”一詞的出現,比“星期”更早一些,但是書面語用“星期”更多一些。二十五鍾可不是第二天凌晨一,是二十五時的意思。當時就這麼個叫法。)

在第四折的右邊寫了三個字“右照會”,左邊寫著“教習張”

第五折上寫著:“光緒二十九年十月一rì”寫完了之後,劉權嶽從藥箱裡拿出一個布口袋,解開口袋嘴上的繩子,從裡邊掏出一枚印章來。也沒蘸印泥,直接用嘴往上邊哈了幾口哈氣,看準了位置之後往紙上一蓋,英漢雙語的朱文印章鈐然紙上,成了。

劉權嶽抬起大印看了看,沒有什麼紕漏之處,用嘴吹乾墨跡之後,雙手交給張澤羽。

雖然寫的都是繁體字,可張澤羽也看明白這上邊寫的是什麼了,每月二十兩銀子,據他所知這價格可不低啊,看剛才劉權嶽不好意思的樣子,好像他還少給了不少,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張澤羽不知道,清末民初的教師工資那是相當高的。二十兩這價格還是劉權嶽打了四折之後的價格,以前教會學校的英籍教師的月薪是每月將近五十兩銀子(8英鎊),而且那老師還只能教學課程。碰上張澤羽這麼個學到大學都能教的,劉權嶽才給二十兩,他是真心感覺不好意思。張澤羽拿著照會愣神的功夫,劉權嶽收好了印章。往桌上的茶壺裡倒少許茶葉,用爐子上的熱水沏了一壺淡茶。

“天sè太晚,就不喝那麼濃的了,您看如何?”

“沒事,釅茶傷身,還是淡一些的好。”

兩人一邊喝茶一邊聊了一些準備開學的事,一壺茶喝完,張澤羽起身告辭。劉權嶽這時候才想起來張澤羽沒有住的地方,他本想留張澤羽在自己家住一晚,奈何自己這也沒空地方。只好同意張澤羽回車裡睡,並且表示,第二天就想辦法給張澤羽解決住宿的問題。

詞曰:

青衫結髮聚秋螢。三館早蜚英。出為主宗盟。總祖述、吾家考亭。

相逢臺下,臥看秋雁,一笑暮cháo平。驛路柳青青。問底事、chūn風世情。

——元·朱晞顏《太常引·送樂清宗晦山長陳輔賢》

【註解1】很多同學發現網上的很多詞彙不可以使用,例如,4嘴交換機的故事。於是就這是只需州官放火不許百姓燈。您還別,真罵對了。因為“只需州官放火,不許百姓燈的”的出處就是源於文字避諱。

在北宋時期,常州太守田登,因為名字中有“登”,故所以不許州內的百姓在談話時到任何一個與“登”字同音的字。於是,只要是與“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來代替。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即將到來。依照以往的慣例,州城裡都要放三天焰火,三天花燈表示慶祝。州府衙門要提前貼出告示,讓老百姓到時候前來觀燈。可是這次,卻讓出告示的官員感到左右為難。用上“燈”字,要觸犯太守;不用“燈”字,意思又表達不明白。想了好久,寫告示的官員只能把“燈”字改成“火”字。這樣,告示上就寫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rì”。才有了如今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燈。

【註解】照會一詞在1840年以前,是作為天朝對宗藩附屬國下達公文使用的。鴉片戰爭清廷戰敗之後,礙於面子,依然使用照會形式作為外交行政公文,但是將其中的“天朝”、“稟”、“諭”、“懇請皇恩”、“欽尊大皇帝諭旨”等詞去掉了,照會雙方的地位也變成了平行關係。此後其他行業也開始使用,清末民初之際使用範圍很廣,不僅限於外交範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註解】“聘書”這個詞,在當時很少有男的給男的寫,一般都是男的給女的寫,因為當時的聘書功能基本等同於今天結婚證。

【註解4】清代文人家庭常見的一種傢俱,並不一定用來裝藥。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神秘復甦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郡主的痴漢夫君華娛天下毒舌律師:嘴下,請留情塞北王朝金劍蕩北朝穿越之大唐任務穿越在諸天萬界的巫師小可憐操作手冊[快穿]掌心裡的小小人我不要活在電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