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驚訝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個吳夢臣,還真有些本事!”

坐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上,李鴻章手裡拿著一份油墨報紙,清矍的臉上露出掩飾不住的驚訝。

“是啊,誰能想到驕橫不可一世的法國人,才剛剛經歷那樣的慘敗?”

馬車上不止李鴻章,還有跟隨他近十年的信服幕僚周馥,手裡同樣拿著一份油墨飄香的報紙,臉上神情與李鴻章差不到哪去。

如果有兩廣官民在場的話,就會認出兩人手上新鮮出爐的報紙,正是兩廣地區大受追捧的《廣州官報》!

“這報紙辦得不得,咱們以後也該辦上一份!”

李鴻章沒有接話,只是揚了揚手中報紙說道。

“是啊,兩廣總督衙門搞的這份報紙確實不錯,聽說在兩廣境內十分受歡迎,每期銷量都達到驚人的數十萬份之巨,影響力更是不可估計!”

周馥跟著感嘆出聲,眼中閃過道道思索之色。

事實也確實如此,《廣州官報》自從發行以來,在吳大總督的插手指點下,屏棄了那些刻板的官樣文章,除了釋出兩廣地區各級官府的一些公,文通報之外,其餘內容含概了政治,經濟,軍事以及商業方方面面的內容。

而在吳大總督的強烈要求下,《廣州官報》又分為兩版,一版為文言文版,專供讀書人和文人準備。另一版自然是白話文版本,供應初識文字的普通百姓。

因為報紙內容的時效性,又都是官民百姓想要知道的東西,所以《廣州官報》剛一發行便大受歡迎,銷量一路上漲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

特別茶樓酒館還有青樓等人流密集之地,更將期期訂購從無遺漏,作為客人們消遣娛樂之用,還特別請了說書先生幫忙傳播。

特別是最近幾期介紹‘天津教案’以及普法戰爭的內容,更是吸引兩廣官民關注,因為這事涉及到朝廷跟世界第二的列強法國!

作為朝廷洋務派重量級大佬,同時又身在貴州山區剿匪,李鴻章自然很容易搞到兩廣的官方報紙,對其同樣讚不絕口。

李鴻章這次是調任直隸總督,接替老師曾國藩處理天津教案那擋子破事。

被朝廷和尚在病榻上的慈禧太后狠坑了一把,一時名聲掃地的曾國藩進退兩難。在這個萬分尷尬的時刻,曾國藩選擇了後退,他也看出來了朝廷對他工作能力的質疑,隨即上奏說身體不好,要求另外選人處理天津教案。

確實,這樣大的壓力讓曾國藩的健康每況愈下,眩暈、嘔吐成了常事。正好朝廷也想換人。李鴻章成為接任者的不二人選,很快他收到了轉任直隸總督的上諭,而曾國藩卻調任兩江總督。

這個安排很合適,反正兩江總督死了,正好沒人接替,再說曾國藩對兩江地區比較熟悉,去那裡是個很好的選擇。

曾國藩背負著歷史罪人的大山,離開了天津,而剩下的事情由李鴻章負責處理。其實李鴻章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因為處理意見已經得到了雙方的認可,他能做的就是在細節上再討價還價。

李鴻章外交能力堪稱清朝末年最強的,無怪乎他執政後期外國人視他為“無冕之王”。法國已經在普法戰爭中失敗,處理教案事件也是能快則快,李鴻章抓住這個機會,透過他的斡旋,俄國人鬆口了,只要求經濟賠償,並不要求抵償人命。

這樣,死刑犯的數量從20名減為16名,撿回了幾條中國人的命。而在對犯人行刑的時候,李鴻章的“痞子工作法”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他偷偷派人將原來關押的16個死刑犯,頂替了被判死刑的人。

這招兒可是夠絕的,反正洋人也不知道判的具體人是誰,只要人頭砍夠就行了。別看這都是些“小動作”,可給李鴻章帶來了不錯的口碑。李鴻章調任直隸總督後,不久又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一步一步走上權力的頂峰。而曾國藩卻從此背上沉重的包袱,兩年後抑鬱而死,終年62歲。

因為跟洋人打了不少交道,所以特別關注來自列強本土的訊息。

普法戰爭他知曉,那還是透過俄國人才得知的,可具體情況就不甚了了拉,沒想到卻從廣州的報紙上看到了戰事詳情,同樣對新近在歐洲崛起的普魯士震驚不已,不知道何時冒出這麼一個強大國家。

也是透過兩廣發行的〈廣州官報〉,李鴻章才瞭解了遠在歐洲的普法戰事詳情。普軍動員計劃周密,由鐵路運輸部隊,至去年7月底已於邊境集結3個軍團約47萬人,火炮1584門。

1870年8月2日,法軍以3個師在薩爾布呂肯地區首先向普軍發動進攻,但並無有力的作戰行動,僅同敵人前衛部隊進行一些小規模接觸。普軍旋於1870年8月4日轉入進攻,越過國境。

法軍在邊境地區不利的陣地上迎擊普軍的進攻,普魯士王儲弗里德里希·威廉的第三軍團以10倍之眾在維桑堡會戰擊敗法軍杜埃將軍的師(1870年8月4日),法軍死傷23%、1870年8月6日兩軍在沃爾特再戰,法軍重騎兵發動勇猛的衝鋒,但普軍卡爾·腓特烈親王的第二軍團有13萬,重創麥克馬洪元帥的第1軍4萬人。

同日屬於巴贊軍團的法國弗羅薩爾將軍的第2軍也在福爾巴克被普軍第一軍團以壓倒的人數優勢擊退,敞開了進入洛林的大門。

戰後有一個戰役間歇期,由於普軍主力也未能充分展開,不能連續進攻,乘勝追擊。而法軍雖由於戰前準備不足,在邊境地區會戰中打了敗仗,但主力並未受到普軍的重大打擊,損失有限;同時邊境的陣地是為進攻而設的,根本不適於防禦。在這種態勢下,法軍主力理應有計劃地撤向戰區縱深,補充兵員,調整部署,待機與普軍決戰。

但是,初戰失敗後立即產生政治影響,埃米勒·奧利維耶垮臺,8月10日夏爾·庫贊·蒙託邦組閣,此人已經74歲,屬於皇后為首的主戰派。由皇后攝政的巴黎政府出於維護本身統治的政治需要,一再干預前線指揮員的作戰部署,阻止一線部隊向戰區縱深後撤。

而身在前線指揮的法皇竟然也附命巴黎,從而鑄成了自吃苦果的大錯。本來由法皇指揮的主力萊茵軍團,最初已下令向戰略腹地夏龍兵營退卻,但巴黎政府卻認為,如果軍隊一撤退,首都就要造反,堅持不應後撤。

於是,在1870年8月9日,法皇改變了原計劃,停止部隊撤退,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死守梅斯。1870年8月12日,疾病纏身的拿破崙三世把萊茵軍團的指揮權交給了巴贊元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而巴贊只有匹夫之勇,並無良好的指揮與戰略能力,他猶豫不決,時而決心退向夏龍與麥克馬洪會合,時而決心在梅斯防禦。當最後決定向夏龍撤退時,已喪失時機,普軍已逼近。

經8月16日的馬斯拉圖爾之戰和8月18日的格拉沃洛特-聖普里瓦戰役,兩軍都表現了難以置信的勇猛,法軍炮火十分猛烈,康羅貝爾和格本捉對廝殺,雖然法軍成功的擊退了普軍的攻擊,並使得普軍第一軍團和王軍禁衛軍損失慘重,但未能開啟通往凡爾登的道路,巴贊軍團再次退回梅斯要塞,陷入了普軍第1、第2軍團7個軍和3個騎兵師(16萬人)合圍中。

麥克馬洪率軍(12萬餘人、393門火炮,76門“米特拉約茲”(mitrailleuse)機槍)退往夏龍。他原準備誘敵深入,在巴黎城下與普軍決戰。可攝政的歐仁妮皇后和帝國首相八裡橋伯爵夏爾·庫贊·蒙託邦擔心繼續退卻會在國內引起動盪或革命,皇后認為:“只有皇帝的敵人才會同意他返回巴黎”,結果錯失良機。

1870年8月22日,由議長勞爾率領一個代表團來到法皇大本營,勸皇帝不要返回巴黎,命令麥克馬洪向梅斯進發。接著,巴黎的攝政會議又給皇帝發來電報:“若不支援巴贊,則對於巴黎將發生極惡劣的後果。面臨著這個局勢,首都能否防禦實頗有疑問。”於是皇帝又附命於巴黎。

就這樣,夏龍軍團走上了在色當被殲的絕路。麥克馬洪於1870年8月22日率軍從蘭斯出發前往梅斯。此時從柏林傳來一則假消息,說除圍攻梅斯的部隊外,普軍決心全部向巴黎挺進。

實際上普軍第3軍團仍在繼續追擊麥克-馬洪軍團,並向右實施大膽迂迴,協同新編成的第4軍團將麥克馬洪率領的法軍連同拿破崙三世一起圍困於色當。

在1870年9月1日至2日,巴贊率領被圍在梅斯的法軍突圍失敗,成為代價最高的一次戰役,此後法軍紀律大壞,於此同時普法兩軍於色當進行決定性的大戰,即色當會戰。

普法戰爭的程序讓大清官民很是看不懂,尼瑪的仗還能打成這樣,要是放在大清的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與皇帝備胎們的亂世生涯X謎卷二度驚悚驚悚影院絳色大宋賭石之財閥嬌妻翡翠女王武警突襲武警行刑槍手最強劍修系統